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秦樓工商所工商局電話

秦樓工商所工商局電話

發布時間:2021-03-02 19:54:49

⑴ 山東日照秦樓一帶秦姓歷史

民間相傳,秦璣娶愛新覺羅氏,還是攝政王多爾袞之女,為清廷郡馬,但孰真孰假,今已難考。特別是如此「滿漢一體」之舉,在《日照縣志·卷六·選舉》「秦璣」名下,對此竟亦一字。原文如下: (秦璣)順治乙酉年選青田知縣,未任。 在同版《日照縣志·卷十一·藝文志·詩》中,秦璣有《觀海》一詩傳世: 觀海情無極,鯤鵬莫漫猜。 乾坤浮不去,日月催浪來。 徐福尋仙杳,張騫泛斗面。 瀛洲指顧是,一葉問蓬萊。 這是「海曲秦」在縣志中的第一篇、也是惟一的墨寶。 海曲秦氏,入清後世代書香,七世至十五世,世世有科第,計進士3人、舉人9人、貢生26人、增生18人、監生127人、癢生133人。其中功名、出仕及後世入史,名氣最大的當屬秦連晉四子秦玙之四子秦國龍(詳見拙作《「清官第一」秦國龍》。 據《日照縣志》,有清一朝,海曲秦氏「進士及第」者為: 秦國龍,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庚辰科三甲12名,馮家溝。 秦純,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丁巳科三甲195名,秦家樓。 秦汝諧,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戊辰科三甲134名,秦家樓。 「文舉人」者: 秦璣,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乙酉科,董家莊里。 秦國柱,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乙卯科,馮家溝。 秦紘,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甲午科,馮家溝。 秦糹羽,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丁酉科,馮家溝。 秦維,清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庚午科,馮家溝。 秦純,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丙午科。 秦淑顏,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癸酉科。 秦志屏,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辛卯科,鄭家結庄。 【4】 秦氏「占籍於照」,落腳之地是「團嶺鋪」。故秦氏《族中四約》開篇即是「團嶺鋪山裡祖塋世遠支繁」。 明初大移民,今之日照諸姓自天南地北來此落地生根,秦氏為何對「團嶺鋪」情有獨鍾?網上秦氏後人曾有這樣一帖: 明洪武二年,日照秦氏始祖由東海遷住今日照秦樓街道前團嶺村。有口頭流傳:始祖由東海一路走來,到日照前團嶺後,說:就住這兒好,高高的,不會再有水淹啦。這說明:始祖在東海的原住地較低,常遭水淹。而這種地勢,多在沿海一帶或沿河流域。經查,在蘇北魯南,歷史上秦姓還是較多的。如蘇北,多住居高郵、徐州、東海等地。 海曲秦氏先祖的塋地,一世至四世在團嶺埠,至五世秦嘉祥再尋寶地。據秦裕馨先生在《秦氏家世事略追述》中記: 五世祖終世,葬絲山裡,運糧山之陽。系名堪輿家蔡仙槎勘測點穴,其墓環山帶水,林木叢秀。 兩位六世祖,葬花家堰,墓塋後依河山,前屏高嶺,景色蒼蒼,一望無際。長六世祖母葬西峪村,左駝兒,右青山,兩巒環抱,背後岡陵起伏,下跌處鍾成墓穴。此三處林塋,為吾秦氏有名之墓地也。 自此,即可看出海曲秦氏五世之後的「大發」! 一是秦嘉祥的塋地乃由「名堪輿家蔡仙槎勘測占穴」。蔡仙槎何許人?雖邑志中未見其人,但在日照名門望族風水的傳說中卻屢屢聞聽大名。 二是海曲秦氏的塋地自此「邁」出了團嶺埠,而且步子太大,風水很好。 順帶一筆,海曲秦氏五世發家後,子孫置地、析產,「風吹」自然引起「草動」。所以,《日照東關劉氏》中記: 我祖來到山東日照,卜居秦樓街道絲山南邊的村,命為劉家村,死後葬村前劉家老林(現秦樓工商所附近),二世、三世等後人也有葬於此林,老林樹木茂密,毀於1958年。五世上老三支族人劉楷認為秦姓人在劉家村東北立村秦家樓,破壞了風水,於是從劉家村遷出,在絲山東麓立村劉家樓。 (四八七)

⑵ 袁世凱是怎麼發跡的

袁世凱發跡始末

蘇全有

袁世凱本一執垮子弟,科舉考試也未能金榜題名,但卻在甲午戰後得到小站練兵的統軍大權,接著榮升山東巡撫、直隸總督,武昌起義後還當上了大總統、皇帝。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他能夠平步青雲,官星似火?說來也是機緣巧合,最近筆者得到日本有關袁世凱的一些珍貴資料,其中有的記載頗為新穎獨到,與過去的說法大相徑庭,故而特將其輯錄、整理出來,以揭開袁發跡之謎。

一、得到伊藤博文的賞識

袁世凱在甲午戰爭前憑著自己靈敏的政治嗅覺,及時回國,從而避免了葬身朝鮮戰場的命運。後一度賦閑,但不久就得到重用,到天津小站編練新軍。袁世凱的發跡,小站練兵是關鍵環節。過去人們大都認為這是他四處鑽營,投身官宦門下所致,其實這裡面另有隱情。

1895年4月,李鴻章在日

本馬關簽定了《馬關條約》後,與伊藤博文、陸奧宗光閑談,李鴻章面對當時大清國與小日本的地位變化,今不如昔,感嘆道: 「人才難得啊!」伊藤博文聞聽此言,沒有作正面回答,而是問道:「袁世凱現任何事?」李答道:「小差使,無足輕重。」 伊藤說:「像袁世凱這樣的人才,竟然無足輕重,難怪沒有人才啊!』,

伊藤之所以會在這種場合提起袁世凱,是有原因的。在甲午戰爭之前的十幾年間,袁在朝鮮代表中國駐軍交涉通商事務,經常與日本、俄國打交道,縱橫馳騁,嶄露頭角,才能出眾,給伊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他會向李鴻章提起。令伊藤博文沒想到的是,他這隨意的一句話,對袁世凱而言則是舉足輕重的。

當時,伊藤博文這句話被李鴻章的書記員記在李的日記中了。回國後,李鴻章的日記被各大報紙競相刊載,袁世凱也因此聲譽雀起,成為眾人眼中的英雄豪傑,「袁世凱」三字,擲地有聲,人們爭相一睹其風采。袁世凱藉此機緣,與名流貴胃交往頗密。大家都覺得袁世凱得到清王朝重用的原因是他投機,交接權貴。不錯,袁確實諳於此道,但他被提拔到小站編練新軍則與日本人伊藤博文的隨口一語有關。在19世紀末等級森嚴、重文輕武的封建社會里,袁世凱作為一個賦閑的中下層軍官,要想投身豪門也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啊!

二、想當買辦下海經商

袁世凱因伊藤博文的一句話而成為當時的風雲人物,藉此機緣,得到一些重臣的舉薦,奉旨人宮面君,交軍務處差遣。但由於此時戰事已經結束,無所作為,袁世凱無可奈何,加上幾個月來奔走應酬,開支浩繁,人不負出,負債累累,於是產生了想當買辦發家致富的念頭。

買辦是中西方貿易的產物。西方商人來中國做生意,因語言不通,情形不熟悉,於是多僱傭中國人經辦,這些人就是買辦。買辦通過參與中外貿易,得到大約5%的傭金,日積月累,家資巨萬。

袁世凱因一時不能得到官場升遷的機會,又十分羨慕買辦這一職業,乃謀求改行下海經商,發家致富。恰在這時,西方商人看到中國因甲午戰爭的失敗,軍裝器械損失殆盡,勢必從西方國家購置進口,這一巨大的商機弓}得西洋人爭先恐後,競相設洋行招攬生意,並打算聘用熟悉官場的人充當買辦。袁世凱本打算應聘,但當買辦需要保證金數萬元,而他兩手空空,無計可施。 在此絕望之時,袁世凱想到了三個人二他就是自己的莫逆之交一奉天舉人王英楷,於是手書一封,祈求援助。主得到友人來書,攜帶重金到天津會面。二人見面後,王英楷批評袁世凱道:「你怎麼這么沒有志氣?」袁答道:「歐洲國務大臣退位後,以經營工商業為榮,你為何指責我沒有志氣呢?」王道:「他們是經營自己國家的生意,而買辦是為外國人所僱傭,你又不懂外語,而且充當買辦在於奔走官場,狗苟蠅營,這都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你名震中外,正值我國剛剛戰敗,朝廷大夢初醒,你不考慮乘機而進,大展宏圖,大鵬展翅,而圖謀買辦這種像奴隸一樣的職業,這不是沒有志氣是什麼?」袁世凱聞聽此言,悠悠嘆道:「區區小名,雖已上達當道,但不被重用又有何用?」王說:「現在這種世道,即使有經天緯地的才幹,沒有金錢鋪路也無濟於事,你不打點打點怎麼能行呢?」袁世凱道:「我現在可是兩手空空、囊中羞澀啊!』』王隨即起身,}h}慨保證:「你若認為我的話可行,下面的事就包給我了,你可靜候佳音。」袁世凱感慨萬千,道:「惟命是從。」 王英楷經過了解,得知袁世凱有一個姓趙的手下,河間(即河北)人,與清朝宮廷總管李蓮英有親戚關系,於是給了他一些銀兩,讓他到北京為袁世凱運動,聯絡李蓮英。李蓮英知道袁是人才,名聲在外,遲早會飛黃騰達,故而順水推舟,滿口答應,囑咐趙氏回秉袁世凱待機行事。此後朝廷有什麼重要事情,李蓮英均隨時密報。數月後,清廷擬編練新軍,袁得李報,秘密遣人到京,聲稱兵事自己最熟悉,要求李蓮英代為運動,李遂游說西太後,慈禧得知袁世凱知兵,又為王大臣認可,乃派袁世凱到小站督練新軍。

袁世凱遇到了王英楷,可以說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王的一席話,則使我國近代史上少了一個商賈巨富,但卻多了一個亂世泉雄。

三、結交康有為

袁世凱以李蓮英為內援,練乓小站,但此時西太後退居頤和司,李蓮英的權力已大不如前。可光緒帝自親政後,勵精圖治,下願為傀儡皇帝,於是耀拔新人,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19世紀90年代的中國政壇之上,康有為大唱維新救國論,意氣風發,春風得意,頗繳時譽。

對於康有為的救國主張,袁世凱熱血沸騰,他希望軍事救國,發揮自己的軍事才幹,因為從內心特別想結交康有為。只是因二人素無交往,不曾謀面,故不能通款曲,鬱郁不樂。

無巧不成書,這時正好袁世凱有一個幕僚—舉人阮忠樞,以舉人身份人京。袁世凱遂將他私下仰慕康有為的心思告阮,請他遇有機會,代為表達。

阮忠樞到北京後,適逢康有為組織保皇會,阮正發愁交結康有為無門,有負主人袁世凱的重託,得此良機,遂請其同年進士介紹,加人保皇會,借機將袁的心意轉達康有為。康有為早已知曉袁世凱手握軍事大權,炙手可熱,勇敢有為,若攬在身邊,將來必有大用,於是欣然表示願意接納,並請阮轉達他對袁的心慕之J比。

有阮思樞的中間聯絡,袁、康二人英雄相惜,函犢往來,情意融洽,遂結金蘭之契。

袁、康結交直接影響到後來戊戌血案和袁世凱的飛黃騰達,意義非凡,而二人相交之謎,於此也可揭開了。

四、戊戌告密

康有為與光緒聯手後,面對最大的障礙—西太後慈禧,他打算讓光緒下詔書,於1898年秋後太後到天津舉行閱兵大典,乘機舉事。加以康有為所設的保皇會有保光緒不保大清的話,為頑固派分子偵知,秘告西太後,請求恢復垂簾聽政,慈禧默許。

李蓮英將此事轉告袁世凱後,袁想到自己與康有為的交往,函犢不斷,擔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遂拜見榮祿,密陳道:「在下曾與康有為有過交往,近來見他種種狂謬,心懷巨測,恐有不規之謀。」榮祿也聽到種種傳說,私下裡止為此憂心忡忡,袁世凱的報告正觸動他內心的憂慮,於是乘利因便,讓袁到北京秘密偵察康有為的所作所為。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且康有為只是憑著一腔熱血,城府不深,宦海經驗十分欠缺。面對後黨咄咄逼人的氣勢,這位白面書生空有報國之志、忠君之心,卻手無寸鐵,只能鬱郁寡歡,憂心如焚。袁世凱的造訪似乎使他看到了希望,彷彿落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所以當袁世凱以利害相探,康有為即不加思量,信口而談,稱:「皇上曾下詔諭我與你密謀獄太後,去除維新的阻力,事成之後,將摧拔超遷。我因向來未和你面商,未敢造次。而今見你果真有此熱心,我願先報知皇上。」袁世凱道::「須得皇上手詔,方為名正言順。」康有為道:「事宜慎密,當先囑托我弟康廣仁奏請皇上頒發。」

康廣仁當時在上書房教光緒英文,有便利條件,但遷延3天之久,沒有結果,袁世凱以不能久留北京為由,向康有為追問詔書。康有為思量許久,覺得既然已經許諾,無詔書似不能取信於袁,而詔書皇上一定不會頒發,只有偽造光緒手詔一條路了。袁世凱得到康有為偽詔之後,沒回寓所就匆匆奔赴火車站,搭車直奔天津,密報榮祿。康有為給袁手詔後,見他行色匆匆,知事不妥,遂去看袁,但已無蹤跡,於是又追到天津,在大街上看見袁世凱坐在轎子里,康大呼,袁佯裝沒有聽到。此時康有為方如大夢初醒,連自己的親弟弟康廣仁也來不及通知,即乘汽車至塘沽,搭汽船往上海。

榮祿得到袁世凱的密報後,遂持偽詔直赴頤和園,緊接著西太後匆匆趕往光緒帝的寢宮。此時光緒已經人睡,慈禧即在床前責罵道:「你與康有為乾的好事!我自從熱河遭遇肅順等人叛亂至今,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又撫養你成人,本以為可以自立,故撤簾歸政,我有何罪?你為什麼與康有為謀殺我?」光緒聞聽此言,如晴天霹靂,一面磕頭,一面哭泣著說:「實不知情。」太後拿出偽詔擲到光緒帝面前,說:「你自己看吧!」光緒有口難辯,遂被囚禁了起來。

五、剿殺義和團

戊戌告密給袁世凱帶來了飛黃騰達的機會,之後不久他就被提升為山東巡撫。1900年,義和團在我國北方地區如火如茶,風起雲涌,時任山東巡撫的袁世凱可以說是處於事變旋渦的中心。

袁世凱對義和團的政策是剿滅,而清政府則是利用義和團對抗列強。清廷上諭命令袁世凱:第一,更換北洋新軍的西式服飾、洋操,恢復舊制;第二,著率所部迅速來京勤王。

袁世凱部新軍與當時的舊軍不同,服飾、器械乃至號令己然西化,以至山東民眾見袁軍都呼為「二毛子」,而今突然要全行改變,短期內實難辦到。再則,煌煌上諭,命令北上勤王,不去顯然是以下犯上,臣子不赴君父之難,這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題,而以區區數千袁軍北上,又焉能抵擋列強十萬大軍?袁世凱遇到了他生平最危險、最困難的事,稍有不慎,就將跌人無底深淵,萬劫不復。

袁世凱經過慎重思量,決定下一遭險棋—抗命不遵,專力對付山東義和團。他先是以軍報不通,借故拖延,對勸告自己勤王的人置若周聞;當時京津一帶哄傳袁為漢奸,欲據山東自立,袁世凱也不予理睬;直隸總督裕祿電告袁稱義和團收復大沽,囑托他轉告東南各督撫,袁世凱均付之一炬;對於山東的義和團,則全力圍剿,格殺勿論。

為了掩飾自己抗命剿殺義和團的行為,袁世凱聲稱:真義和團均已北上,俱在京津,在山東的都是假義和團,是土匪。有一統兵官方得勝奉命到沂州剿「匪」,臨行前渴見袁世凱請示行止,袁說:「我命你辦假義和團,沒命你辦真義和團。」方又請示如何區分義和團的真假,袁道:「真假你都分不清,如何統兵?」回頭對先鋒官程某說:「你知道么?」程某很聰慧,回答道:「遇到義和團便以槍相向,被殺的是假的,真義和團能避槍炮,不會受傷。」袁世凱遂命程某替代方得勝統兵。

袁世凱憑借自己的狡猾過人,不僅躲過了一劫,而且還在李鴻章死後,繼任為直隸總督,成為漢族大臣中的中堅。

六、大太監李蓮英

在袁世凱的發跡史上,李蓮英是一個關鍵人物。沒有李蓮英的幫助,袁世凱也不會一帆風順。但李賣官弩爵,引用私人,其不利影響也不可小視。為了長遠大計,避免因小失大,袁世凱對李的劣行多予以遏止。

袁世凱時常勸告李蓮英要注意名聲、輿論,不可胡作非為。一次,李推薦其侄輩給袁,請他安置,袁世凱拒絕道:「你的侄子就是我的侄子,他們還很年輕,毫無經驗,萬萬不可置身政界。而且人人都知道我們的交情很密切,何必以此來貽人口實?你的財產給他們一些就會使他們很富裕了,千萬不要只考慮後代的事而忽略了自己的名聲啊!此後你不但不要給我推薦,還請不要強迫別人辦這樣的事。不論需要什麼樣的珍玩,多少款項,我都惟命是從,只此事不可。」當時袁世凱身上系著玻璃翠玲瓏帶扣,價值連城,李蓮英說:「想得到你的帶扣可不可以?」袁世凱慷慨相贈,李知道那是袁的最愛,笑著歸還。

後袁世凱剿辦土匪,將上奏保薦人才,李蓮英有一個親戚崔某,乞求李幫忙寫信給袁謀差。袁世凱明明知道引見函出自李蓮英,卻故意斥責崔某偽造,並致書李叮囑他告誡家人親戚,不可冒名。李蓮英知道袁世凱這是虛張聲勢,也就置之不理。

不久,李蓮英推薦他的侄子和崔某隨使臣奔赴美國,引起國際輿論一片嘩然,美國擬議將拒絕我國公使。經袁世凱多方籌劃,更換人員,才得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袁世凱還寫信給李蓮英,指責道:「您不聽忠告,若此事一旦敗露,不僅對您不利,而且還將引起國際糾紛,到那時可就麻煩了。」李蓮英得此教訓,再也不敢幹涉宮外事務。李蓮英在清末十餘年間格守禮法,老老實實呆在宮中,與袁世凱的勸告不無關系。

貪小不成大,無毒不丈夫,這個道理對一代泉雄袁世凱是再清楚不過了。

七、袁世彤與袁世凱1907年上調外務部

袁世凱在1907年由直隸總督上調外務部任尚書,明升暗降,此舉原因,人們大都認為是因為手握大權的袁世凱在上年官制改革中力主立憲,風頭甚勁,引起了西太後的疑忌,聖眷不固,故而隨即將之上調中央,加強控制。這里所說的原因中,西太後的猜忌確是事實,但猜忌的起因、來由則另有隱情,這需要先從袁世凱的同母弟弟世彤說起。

世彤文才出眾,為人狂放不羈,他對其兄世凱常存鄙視之心。世彤喜歡押邪之游,他聽說上海是天下的花花世界,於是攜帶重金往游,楚館秦樓,夜遊幾遍,時間一久便錢袋見底。其時,上海有一叫胡寶玉的名妓,風姿綽約,領袖群芳,與世彤關系最為密切。為解決眼前窘困境況,二人即與一幫無賴一設卞放鴿子的風流騙局,釣魚上鉤。

某貴公子腰纏萬貫,在卜海覓香尋玉,無賴們便借花獻佛,唆使寶玉與某公子定下三生之約,借機索取萬金。當這位公了還在做著金屋藏嬌的美夢時,人面桃花已無影無蹤,急憤之下就到租界英國工部局控告世彤、寶玉和那一幫無賴並報告了他的家丁所偵知的情況:寶玉的藏身之地就在世彤寓所之地。於是,英國巡捕就前往捕拿。這時,那幫無賴早已蛇驚兔逸,蹤影皆無,而世彤還與寶玉交頸比翼,留戀於溫柔鄉中。巡捕毫不客氣,將這一對傻乎乎的酣睡鴛鴦雙雙拿去。

世彤當時叫世選,由於他是袁世凱的弟弟,非同尋常,所以各報競相刊載報道此事,並註明世選乃袁世凱的胞弟。上海道聶緝規與世凱系舊交,於是讓人為世彤疏通解脫,將責任、罪過都推到了寶玉身上。袁世凱聞聽世彤在上海的所作所為,大為光火,並上告母親,嚴厲責罰世彤。世彤受到其兄世凱的呵護,得免罪罰,不僅不心懷感激之情,反而因母親的責罰而怨恨其兄,兄弟之間為此結下了嫌隙。

待到袁世凱天津小站練兵,世彤打算前往謀一職位,而世凱因人言可畏,多有不便,恰好其兄世廉在聶士成軍營務處任職,就推薦世彤到聶軍,以便世廉就近教導、照應,聶士成心領神會,乃派他隨世廉幫辦營務。

再說胡寶玉,靠著多方營救也得以解脫刑獄之苦,她聽說世彤在直隸,尋蹤而至,求天津候補知縣龔某代通消息,以舊夢重圓。世彤聞訊趕來相見,二人互訴分離之苦,感情之如膠似漆,勝過往昔。寶玉雖遭囚禁之災,但對世彤絕無怨言,並言明來意,因自嘆年齡已大,厭倦風塵,立志依附世彤以終了此生。世彤想到他浪跡上海的日子裡,盡管身無分文,但寶玉不僅將自己容於身旁,相依為命,而且還得到護花之資數千元,現今人家來投靠自己,故人相見,雪泥紅爪,湧上心頭,難以割捨自在情理之中。

世彤鴛夢重溫,樂不思蜀,不曾想此事為其兄世凱得知,世凱讓世廉代世彤辭去差使,以母親的名義令世彤到小站。世彤見到母親,痛陳寶玉立志依附,及其賢淑,求母令世凱給他幾千金,了卻此局。袁世凱聽說寶玉像夏姬一樣妖邪,且年齡比世彤還大,為弟弟著想,當然不會答應。世彤不能實現自己的心願,覺得無顏再與寶玉相見,於是復函一通,回歸故里。寶玉得見書信,眷念故人,憂郁成疾,不久一縷香魂煙消雲散,長歸於楊太真廬縹渺山了。世彤聞此噩耗,痛不欲生,感念知己為己喪生,賦悼玉詩百韻,以哀死者,詩風哀婉,凄楚動人,當時傳誦者不絕。

寶玉死後,世彤對其兄世凱切齒痛恨,終老林泉,不願再相見。等到袁世凱出任山東巡撫,義和團風起雲涌,京津哄傳他將據山東為己有,世彤遂上書河南巡撫景星,請他轉告榮祿,稱世凱所作所為,自己向來不予過問,若將來欺君枉法,請免株連。景星知道袁氏兄弟之間的矛盾,並未轉達。幾年過去了,到1907年袁世凱力主立憲,群臣交相彈幼時,景星才上奏朝廷,並將世彤的上書一並附上。世彤的上書隨即在《大公報》刊載,頑固派以為口實,列入奏章,清廷以袁世凱的胞弟竟有這樣的言論,為之動容,所以在撤去袁的兼差後仍十分憂慮,於是又採取明升暗降之計,將其上調中央任外務部尚書。

Jl、免官回籍

1908年11月,光緒帝、西太後慈禧僅隔一天先後升天,朝局為之大變。新的執政者為攝政王載洋,他是光緒帝的弟弟,為報戊戌告密一箭之仇,經過一番斟酌考慮,決定借口袁世凱有足疾,將其開缺回籍。

當免官詔書下達時,袁世凱尚在朝房,他擔心的不僅僅是免官,還有性命之憂,故而心裡忐忑不安,如熱鍋上的螞蟻。待到內閣值日官捧詔書通告袁世凱時,袁臉色大變,還沒來得及讀詔書,張之洞自內出來對他說:「皇上考慮到你的足疾,命你回籍養病 0」袁世凱讀完詔書,連聲高呼,「天恩高厚,天恩高厚。」沒有被殺頭,已經是非常慶幸的事了。

袁世凱那邊是放心了,但此時袁家則是亂作一團。幕僚張一座借故逃避,僕人們也是慌恐不已,風聲鶴Aft,草木皆兵。

次日早晨,袁世凱人朝謝恩,隨即乘車到天津。他身穿素服,神色凝重,近40分鍾端坐未動,近乎呆了。到天津後,他先到德國飯店,後到直隸總督楊士驥衙門,住在總督署後花園。家眷也在傍晚到天津,住在德國飯店。次日一早,袁世凱就乘車回北京,家眷也於午後回京。袁世凱去天津,一則是與楊士嚷密商,二來是到德國飯店支取存款,匯往河南。至於他的家眷去天津,是因為惶恐擔心。

袁世凱到京後,於次日清晨攜家眷回籍,走時不僅隨從不多,送行的也是寥寥。當時京中謠傳將要抄沒家產,還有的說不僅僅如此,嚴重的禍害將接踵而至;有的說袁世凱北洋軍隊圖謀暴動。所以,楊士驟在袁世凱離津後告誡他的門下僕人,對外一律不準說袁在總督署住過。一個人到了落難的時候,方才真正能夠感悟到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想來令人倍感凄涼。

袁世凱一生一共有17個兒子和巧個女兒,但這時他們大多尚年幼無知,聽到謠言四起,茫茫然沒了頭緒,甚至還有隱匿的,景象十分的凄涼。

九、三霖(麟)環奏

袁世凱被免官回籍,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原因。

晚清末年,御史當中最著名的有3人:趙啟麟、江春霖、趙炳麟,俗稱三霖(麟)。趙啟麟在1906年曾上折彈劫楊翠喜一案,因此名聲大噪。楊翠喜是天津的女演員,姿容豐麗,歌喉婉轉,表情細膩,深得慶親王奕勵之子、農工商部尚書、貝子載振的喜愛。於是,袁世凱的手下段芝貴重金購得送上,故被任命為黑龍江巡撫。由於此案涉及面太廣,袁世凱經過運動、安排,化險為夷,而趙啟麟則因污衊親貴,被降回原衙門. 三霖(麟)本約定聯合行事,一人先行彈幼,二人繼之,為首尾環攻之策。趙啟麟名字居前,先上彈章,免官後趙炳麟又上摺子,西太後仍置之不理。督察院陸寶忠再上,被免官。對此結果,御史們均認為是袁世凱指使,對袁十分痛恨。待到兩宮賓天,江春霖繼續上疏彈幼袁世凱,羅列罪狀達20款之多。 三霖(麟)的奏摺一上,即蒙載伴召見,載津說:「我向來沒有經歷什麼大事,這次奉孝欽皇太後遺旨監國,很希望得到你們御史的幫助。過去讓言官議論朝政,本意是集思廣益,但是最近兩年以來,毫無建白。國家向來沒有加罪言官的條例,我自當惰守陳規。希望你轉告大家,都要直言進諫,可採納的採納,否則留中,不予責罰。你向來憨直,我很賞識,一定要始終如一,不可讀職。」江春霖說:「當大臣的大都能休休有容,小臣為了國家,也就顧不上忌諱了。我曾經對同僚說過,留中的事似乎大可不必。」載沫說:「今天的大臣非古代可比,盡管如此,你也要勉為其難。」他又讓江春霖詳細說明彈幼袁世凱的各條款項。

江春霖的奏摺,剛剛遞上,即獲召見,軍機處大臣十分驚奇,次日消息傳出,受到彈勃的慶親王馬上請假,袁世凱也知曉情形不妙,預先准備。接著,趙炳麟、陳田又上奏章,落井下石,於是,袁世凱被開缺的命運就這樣決定了。

同樣是彈幼袁世凱,江春霖的命運就與趙啟麟不一樣,江遇到了載伴,而趙遇到的卻是慈禧,慈禧盡管對袁世凱有所疑忌,但基本上還是認可他的,而載淬則決意要除掉袁世凱。

十、手槍案

促使攝政王載津下決心開缺袁世凱,除了以上幾點原因之外,還有一個直接的誘因,那就是密而不宣的手槍案。

當北京政壇風聲鶴喚、人心惶惶之時、直隸總督楊士驟為逢迎慶親王和袁世凱,派一姓驥的軍官帶領駐扎馬廠的士兵二百名,以及天津巡警官龔姓帶領巡警若干,暗藏手槍,潛赴北京保護慶王和袁世凱的府邸。淮姓所部一行行動秘密,未被人發覺,而龔姓帶兵系乘火車到黃村,然後分頭人城,結果被北京前門稅局盤查,發現軍械,乃將龔性及其手下數人送交巡警廳,步軍統領衙門同時在西直門、東華門等處也盤查出幾十人,均攜帶有兵器。

步軍統領衙門當時系那桐管轄,當審查被抓巡警時,供稱:我們是由一個姓龔的軍官率領,來京城緝拿要案。那桐於是向巡警廳提審那姓龔的軍官,龔聲稱:「我奉總督楊士嚷的命令來京緝拿革命黨,帶有公文,但被巡警搜去。」那桐又向巡警廳索要公文,公文由天津巡警開出,內容很是模糊。於是,那桐打電話給楊士嚷,楊稱龔某實際上是天津的巡警官,想來是巡警局遣派來京緝拿案犯的。那桐為人十分的明快果斷,見此情形,便不打算深究此事,當天就與車站協商,加派車輛命姓龔的軍官率所部回天津。

北京巡警部隸屬民政部,此事為該部某尚書知曉後,本打算刨根問底,嚴究不貸,不久又發現那桐將來京案犯悉數放回,很是不痛快,便乘機享告載津,說:「袁世凱擅自調遣軍隊人京。」攝政王問及那桐說:「手槍案確為事實,但究竟是否為袁世凱所調遣,不敢斷言。另外袁世凱一向畏懼刺客,或系天津巡警局人員迎合袁世凱,派兵保護,也未可知。兵丁所攜帶的都是手槍,而且人數不多,似乎沒有其他意思。當此多事之秋,這類事情大可不必追。」

攝政王對於那桐的冷處理,表面上誇獎他會辦事,但內心裡對袁世凱更加提防。恰巧這時有江春霖的彈幼袁世凱案發生,攝政王載沫因此決意去袁。

十一、東山再起

袁世凱被免官回老家養病,他不甘心就此結束政治生涯,終老鄉野,而是時刻圖謀東山再起。他在彰德曾賦詩二首:

(一)

樓小能容膝,檐高老樹齊。

開軒平北斗,翻覺太行低。

(二)

百年心事總悠悠,

壯志當時苦未酬。

野老胸中負兵甲,

釣翁眼底小王侯。

袁世凱人在彰德,心在北京,他野心勃勃,時刻等待著再展雄風的機會。

與其說是英雄造時勢,不如說是時勢造英雄。到了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袁世凱的機會來了。為了鎮壓武昌起義,清政府決定發兵南下,但這時可以利用的軍隊只有為袁世凱所一手編練的北洋軍。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十分注意籠絡部下,效忠自己,他要求士兵在吃飯前高喊:「飯是誰給的?是袁宮保。」袁宮保是對袁世凱的尊稱。所以,這些士兵只知道效忠袁世凱,不知道效忠清王朝。北洋軍清王朝是調不動的,而袁世凱卻可以遙控。隨著南方革命形勢風起雲涌,波瀾壯闊,清王朝除了起用袁世凱之外,別無他途。

武昌起義爆發四天後,清政府就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南下指揮北洋軍鎮壓革命軍,但袁世凱因權利沒有得到滿足,說:「我的腳病還沒有養好,一旦有所好轉,就將立即上路。」袁世凱不是曾國藩,他不會為清王朝賣命的,所以一點也不著急,穩坐釣魚船,以靜制動,靜觀時變。袁世凱靠著北洋軍做本錢,與清廷討價還價,不久,清政府被迫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節制全國海陸軍。利用革命軍與清政府對壘的形勢,袁世凱鵬蚌相爭,漁人得利,終於當上大總統,登上了權利的頂峰。

袁世凱的發跡,與他城府很深、宦海經驗豐富、能屈能伸及有巧合有關,也正是由於此,他野心膨脹,竟然想當皇帝,建立家天下。這就註定了他只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小處清楚,使得袁世凱發跡,大處糊塗,又導致他一敗塗地,一無所有。

(本文作者系河南師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華中師范大學近代史所博士生)

⑶ 日照錦宏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秦樓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日照錦宏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秦樓分公司成立於2008年09月01日,主要經營范回圍為室內外裝飾工程、管道安裝工答程的施工(涉及許可的憑有效許可證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等。
法定代表人:趙業國
成立時間:2008-09-01
工商注冊號:37110230000174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分公司
公司地址:山東省日照市北京路西、山東路北(錦華大廈)

⑷ 日照康升日化用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山東省注冊資本:5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版劉強企業類型權: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登記狀態:在營登記機關:日照市東港區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地址: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秦樓街道後官莊村
法定代表人:劉強
成立時間:2012-01-10
注冊資本:5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110220003698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秦樓街道後官莊村

⑸ 日照有多少公交車

三五百輛

⑹ 日照華潔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日照華潔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01月30日。
法定代表人:葛瑞
成立時間:2015-01-30
注冊資本:2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110220010170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秦樓街道工商局家屬院007號

⑺ 袁世凱是如何發跡的

袁世凱發跡始末

蘇全有

袁世凱本一執垮子弟,科舉考試也未能金榜題名,但卻在甲午戰後得到小站練兵的統軍大權,接著榮升山東巡撫、直隸總督,武昌起義後還當上了大總統、皇帝。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他能夠平步青雲,官星似火?說來也是機緣巧合,最近筆者得到日本有關袁世凱的一些珍貴資料,其中有的記載頗為新穎獨到,與過去的說法大相徑庭,故而特將其輯錄、整理出來,以揭開袁發跡之謎。

一、得到伊藤博文的賞識

袁世凱在甲午戰爭前憑著自己靈敏的政治嗅覺,及時回國,從而避免了葬身朝鮮戰場的命運。後一度賦閑,但不久就得到重用,到天津小站編練新軍。袁世凱的發跡,小站練兵是關鍵環節。過去人們大都認為這是他四處鑽營,投身官宦門下所致,其實這裡面另有隱情。

1895年4月,李鴻章在日

本馬關簽定了《馬關條約》後,與伊藤博文、陸奧宗光閑談,李鴻章面對當時大清國與小日本的地位變化,今不如昔,感嘆道: 「人才難得啊!」伊藤博文聞聽此言,沒有作正面回答,而是問道:「袁世凱現任何事?」李答道:「小差使,無足輕重。」 伊藤說:「像袁世凱這樣的人才,竟然無足輕重,難怪沒有人才啊!』,

伊藤之所以會在這種場合提起袁世凱,是有原因的。在甲午戰爭之前的十幾年間,袁在朝鮮代表中國駐軍交涉通商事務,經常與日本、俄國打交道,縱橫馳騁,嶄露頭角,才能出眾,給伊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他會向李鴻章提起。令伊藤博文沒想到的是,他這隨意的一句話,對袁世凱而言則是舉足輕重的。

當時,伊藤博文這句話被李鴻章的書記員記在李的日記中了。回國後,李鴻章的日記被各大報紙競相刊載,袁世凱也因此聲譽雀起,成為眾人眼中的英雄豪傑,「袁世凱」三字,擲地有聲,人們爭相一睹其風采。袁世凱藉此機緣,與名流貴胃交往頗密。大家都覺得袁世凱得到清王朝重用的原因是他投機,交接權貴。不錯,袁確實諳於此道,但他被提拔到小站編練新軍則與日本人伊藤博文的隨口一語有關。在19世紀末等級森嚴、重文輕武的封建社會里,袁世凱作為一個賦閑的中下層軍官,要想投身豪門也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啊!

二、想當買辦下海經商

袁世凱因伊藤博文的一句話而成為當時的風雲人物,藉此機緣,得到一些重臣的舉薦,奉旨人宮面君,交軍務處差遣。但由於此時戰事已經結束,無所作為,袁世凱無可奈何,加上幾個月來奔走應酬,開支浩繁,人不負出,負債累累,於是產生了想當買辦發家致富的念頭。

買辦是中西方貿易的產物。西方商人來中國做生意,因語言不通,情形不熟悉,於是多僱傭中國人經辦,這些人就是買辦。買辦通過參與中外貿易,得到大約5%的傭金,日積月累,家資巨萬。

袁世凱因一時不能得到官場升遷的機會,又十分羨慕買辦這一職業,乃謀求改行下海經商,發家致富。恰在這時,西方商人看到中國因甲午戰爭的失敗,軍裝器械損失殆盡,勢必從西方國家購置進口,這一巨大的商機弓}得西洋人爭先恐後,競相設洋行招攬生意,並打算聘用熟悉官場的人充當買辦。袁世凱本打算應聘,但當買辦需要保證金數萬元,而他兩手空空,無計可施。 在此絕望之時,袁世凱想到了三個人二他就是自己的莫逆之交一奉天舉人王英楷,於是手書一封,祈求援助。主得到友人來書,攜帶重金到天津會面。二人見面後,王英楷批評袁世凱道:「你怎麼這么沒有志氣?」袁答道:「歐洲國務大臣退位後,以經營工商業為榮,你為何指責我沒有志氣呢?」王道:「他們是經營自己國家的生意,而買辦是為外國人所僱傭,你又不懂外語,而且充當買辦在於奔走官場,狗苟蠅營,這都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你名震中外,正值我國剛剛戰敗,朝廷大夢初醒,你不考慮乘機而進,大展宏圖,大鵬展翅,而圖謀買辦這種像奴隸一樣的職業,這不是沒有志氣是什麼?」袁世凱聞聽此言,悠悠嘆道:「區區小名,雖已上達當道,但不被重用又有何用?」王說:「現在這種世道,即使有經天緯地的才幹,沒有金錢鋪路也無濟於事,你不打點打點怎麼能行呢?」袁世凱道:「我現在可是兩手空空、囊中羞澀啊!』』王隨即起身,}h}慨保證:「你若認為我的話可行,下面的事就包給我了,你可靜候佳音。」袁世凱感慨萬千,道:「惟命是從。」 王英楷經過了解,得知袁世凱有一個姓趙的手下,河間(即河北)人,與清朝宮廷總管李蓮英有親戚關系,於是給了他一些銀兩,讓他到北京為袁世凱運動,聯絡李蓮英。李蓮英知道袁是人才,名聲在外,遲早會飛黃騰達,故而順水推舟,滿口答應,囑咐趙氏回秉袁世凱待機行事。此後朝廷有什麼重要事情,李蓮英均隨時密報。數月後,清廷擬編練新軍,袁得李報,秘密遣人到京,聲稱兵事自己最熟悉,要求李蓮英代為運動,李遂游說西太後,慈禧得知袁世凱知兵,又為王大臣認可,乃派袁世凱到小站督練新軍。

袁世凱遇到了王英楷,可以說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王的一席話,則使我國近代史上少了一個商賈巨富,但卻多了一個亂世泉雄。

三、結交康有為

袁世凱以李蓮英為內援,練乓小站,但此時西太後退居頤和司,李蓮英的權力已大不如前。可光緒帝自親政後,勵精圖治,下願為傀儡皇帝,於是耀拔新人,維新派領袖康有為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19世紀90年代的中國政壇之上,康有為大唱維新救國論,意氣風發,春風得意,頗繳時譽。

對於康有為的救國主張,袁世凱熱血沸騰,他希望軍事救國,發揮自己的軍事才幹,因為從內心特別想結交康有為。只是因二人素無交往,不曾謀面,故不能通款曲,鬱郁不樂。

無巧不成書,這時正好袁世凱有一個幕僚—舉人阮忠樞,以舉人身份人京。袁世凱遂將他私下仰慕康有為的心思告阮,請他遇有機會,代為表達。

阮忠樞到北京後,適逢康有為組織保皇會,阮正發愁交結康有為無門,有負主人袁世凱的重託,得此良機,遂請其同年進士介紹,加人保皇會,借機將袁的心意轉達康有為。康有為早已知曉袁世凱手握軍事大權,炙手可熱,勇敢有為,若攬在身邊,將來必有大用,於是欣然表示願意接納,並請阮轉達他對袁的心慕之J比。

有阮思樞的中間聯絡,袁、康二人英雄相惜,函犢往來,情意融洽,遂結金蘭之契。

袁、康結交直接影響到後來戊戌血案和袁世凱的飛黃騰達,意義非凡,而二人相交之謎,於此也可揭開了。

四、戊戌告密

康有為與光緒聯手後,面對最大的障礙—西太後慈禧,他打算讓光緒下詔書,於1898年秋後太後到天津舉行閱兵大典,乘機舉事。加以康有為所設的保皇會有保光緒不保大清的話,為頑固派分子偵知,秘告西太後,請求恢復垂簾聽政,慈禧默許。

李蓮英將此事轉告袁世凱後,袁想到自己與康有為的交往,函犢不斷,擔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遂拜見榮祿,密陳道:「在下曾與康有為有過交往,近來見他種種狂謬,心懷巨測,恐有不規之謀。」榮祿也聽到種種傳說,私下裡止為此憂心忡忡,袁世凱的報告正觸動他內心的憂慮,於是乘利因便,讓袁到北京秘密偵察康有為的所作所為。 書生造反,三年不成,且康有為只是憑著一腔熱血,城府不深,宦海經驗十分欠缺。面對後黨咄咄逼人的氣勢,這位白面書生空有報國之志、忠君之心,卻手無寸鐵,只能鬱郁寡歡,憂心如焚。袁世凱的造訪似乎使他看到了希望,彷彿落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所以當袁世凱以利害相探,康有為即不加思量,信口而談,稱:「皇上曾下詔諭我與你密謀獄太後,去除維新的阻力,事成之後,將摧拔超遷。我因向來未和你面商,未敢造次。而今見你果真有此熱心,我願先報知皇上。」袁世凱道::「須得皇上手詔,方為名正言順。」康有為道:「事宜慎密,當先囑托我弟康廣仁奏請皇上頒發。」

康廣仁當時在上書房教光緒英文,有便利條件,但遷延3天之久,沒有結果,袁世凱以不能久留北京為由,向康有為追問詔書。康有為思量許久,覺得既然已經許諾,無詔書似不能取信於袁,而詔書皇上一定不會頒發,只有偽造光緒手詔一條路了。袁世凱得到康有為偽詔之後,沒回寓所就匆匆奔赴火車站,搭車直奔天津,密報榮祿。康有為給袁手詔後,見他行色匆匆,知事不妥,遂去看袁,但已無蹤跡,於是又追到天津,在大街上看見袁世凱坐在轎子里,康大呼,袁佯裝沒有聽到。此時康有為方如大夢初醒,連自己的親弟弟康廣仁也來不及通知,即乘汽車至塘沽,搭汽船往上海。

榮祿得到袁世凱的密報後,遂持偽詔直赴頤和園,緊接著西太後匆匆趕往光緒帝的寢宮。此時光緒已經人睡,慈禧即在床前責罵道:「你與康有為乾的好事!我自從熱河遭遇肅順等人叛亂至今,不知經歷了多少艱難險阻,又撫養你成人,本以為可以自立,故撤簾歸政,我有何罪?你為什麼與康有為謀殺我?」光緒聞聽此言,如晴天霹靂,一面磕頭,一面哭泣著說:「實不知情。」太後拿出偽詔擲到光緒帝面前,說:「你自己看吧!」光緒有口難辯,遂被囚禁了起來。

五、剿殺義和團

戊戌告密給袁世凱帶來了飛黃騰達的機會,之後不久他就被提升為山東巡撫。1900年,義和團在我國北方地區如火如茶,風起雲涌,時任山東巡撫的袁世凱可以說是處於事變旋渦的中心。

袁世凱對義和團的政策是剿滅,而清政府則是利用義和團對抗列強。清廷上諭命令袁世凱:第一,更換北洋新軍的西式服飾、洋操,恢復舊制;第二,著率所部迅速來京勤王。

袁世凱部新軍與當時的舊軍不同,服飾、器械乃至號令己然西化,以至山東民眾見袁軍都呼為「二毛子」,而今突然要全行改變,短期內實難辦到。再則,煌煌上諭,命令北上勤王,不去顯然是以下犯上,臣子不赴君父之難,這簡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題,而以區區數千袁軍北上,又焉能抵擋列強十萬大軍?袁世凱遇到了他生平最危險、最困難的事,稍有不慎,就將跌人無底深淵,萬劫不復。

袁世凱經過慎重思量,決定下一遭險棋—抗命不遵,專力對付山東義和團。他先是以軍報不通,借故拖延,對勸告自己勤王的人置若周聞;當時京津一帶哄傳袁為漢奸,欲據山東自立,袁世凱也不予理睬;直隸總督裕祿電告袁稱義和團收復大沽,囑托他轉告東南各督撫,袁世凱均付之一炬;對於山東的義和團,則全力圍剿,格殺勿論。

為了掩飾自己抗命剿殺義和團的行為,袁世凱聲稱:真義和團均已北上,俱在京津,在山東的都是假義和團,是土匪。有一統兵官方得勝奉命到沂州剿「匪」,臨行前渴見袁世凱請示行止,袁說:「我命你辦假義和團,沒命你辦真義和團。」方又請示如何區分義和團的真假,袁道:「真假你都分不清,如何統兵?」回頭對先鋒官程某說:「你知道么?」程某很聰慧,回答道:「遇到義和團便以槍相向,被殺的是假的,真義和團能避槍炮,不會受傷。」袁世凱遂命程某替代方得勝統兵。

袁世凱憑借自己的狡猾過人,不僅躲過了一劫,而且還在李鴻章死後,繼任為直隸總督,成為漢族大臣中的中堅。

六、大太監李蓮英

在袁世凱的發跡史上,李蓮英是一個關鍵人物。沒有李蓮英的幫助,袁世凱也不會一帆風順。但李賣官弩爵,引用私人,其不利影響也不可小視。為了長遠大計,避免因小失大,袁世凱對李的劣行多予以遏止。

袁世凱時常勸告李蓮英要注意名聲、輿論,不可胡作非為。一次,李推薦其侄輩給袁,請他安置,袁世凱拒絕道:「你的侄子就是我的侄子,他們還很年輕,毫無經驗,萬萬不可置身政界。而且人人都知道我們的交情很密切,何必以此來貽人口實?你的財產給他們一些就會使他們很富裕了,千萬不要只考慮後代的事而忽略了自己的名聲啊!此後你不但不要給我推薦,還請不要強迫別人辦這樣的事。不論需要什麼樣的珍玩,多少款項,我都惟命是從,只此事不可。」當時袁世凱身上系著玻璃翠玲瓏帶扣,價值連城,李蓮英說:「想得到你的帶扣可不可以?」袁世凱慷慨相贈,李知道那是袁的最愛,笑著歸還。

後袁世凱剿辦土匪,將上奏保薦人才,李蓮英有一個親戚崔某,乞求李幫忙寫信給袁謀差。袁世凱明明知道引見函出自李蓮英,卻故意斥責崔某偽造,並致書李叮囑他告誡家人親戚,不可冒名。李蓮英知道袁世凱這是虛張聲勢,也就置之不理。

不久,李蓮英推薦他的侄子和崔某隨使臣奔赴美國,引起國際輿論一片嘩然,美國擬議將拒絕我國公使。經袁世凱多方籌劃,更換人員,才得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袁世凱還寫信給李蓮英,指責道:「您不聽忠告,若此事一旦敗露,不僅對您不利,而且還將引起國際糾紛,到那時可就麻煩了。」李蓮英得此教訓,再也不敢幹涉宮外事務。李蓮英在清末十餘年間格守禮法,老老實實呆在宮中,與袁世凱的勸告不無關系。

貪小不成大,無毒不丈夫,這個道理對一代泉雄袁世凱是再清楚不過了。

七、袁世彤與袁世凱1907年上調外務部

袁世凱在1907年由直隸總督上調外務部任尚書,明升暗降,此舉原因,人們大都認為是因為手握大權的袁世凱在上年官制改革中力主立憲,風頭甚勁,引起了西太後的疑忌,聖眷不固,故而隨即將之上調中央,加強控制。這里所說的原因中,西太後的猜忌確是事實,但猜忌的起因、來由則另有隱情,這需要先從袁世凱的同母弟弟世彤說起。

世彤文才出眾,為人狂放不羈,他對其兄世凱常存鄙視之心。世彤喜歡押邪之游,他聽說上海是天下的花花世界,於是攜帶重金往游,楚館秦樓,夜遊幾遍,時間一久便錢袋見底。其時,上海有一叫胡寶玉的名妓,風姿綽約,領袖群芳,與世彤關系最為密切。為解決眼前窘困境況,二人即與一幫無賴一設卞放鴿子的風流騙局,釣魚上鉤。

某貴公子腰纏萬貫,在卜海覓香尋玉,無賴們便借花獻佛,唆使寶玉與某公子定下三生之約,借機索取萬金。當這位公了還在做著金屋藏嬌的美夢時,人面桃花已無影無蹤,急憤之下就到租界英國工部局控告世彤、寶玉和那一幫無賴並報告了他的家丁所偵知的情況:寶玉的藏身之地就在世彤寓所之地。於是,英國巡捕就前往捕拿。這時,那幫無賴早已蛇驚兔逸,蹤影皆無,而世彤還與寶玉交頸比翼,留戀於溫柔鄉中。巡捕毫不客氣,將這一對傻乎乎的酣睡鴛鴦雙雙拿去。

世彤當時叫世選,由於他是袁世凱的弟弟,非同尋常,所以各報競相刊載報道此事,並註明世選乃袁世凱的胞弟。上海道聶緝規與世凱系舊交,於是讓人為世彤疏通解脫,將責任、罪過都推到了寶玉身上。袁世凱聞聽世彤在上海的所作所為,大為光火,並上告母親,嚴厲責罰世彤。世彤受到其兄世凱的呵護,得免罪罰,不僅不心懷感激之情,反而因母親的責罰而怨恨其兄,兄弟之間為此結下了嫌隙。

待到袁世凱天津小站練兵,世彤打算前往謀一職位,而世凱因人言可畏,多有不便,恰好其兄世廉在聶士成軍營務處任職,就推薦世彤到聶軍,以便世廉就近教導、照應,聶士成心領神會,乃派他隨世廉幫辦營務。

再說胡寶玉,靠著多方營救也得以解脫刑獄之苦,她聽說世彤在直隸,尋蹤而至,求天津候補知縣龔某代通消息,以舊夢重圓。世彤聞訊趕來相見,二人互訴分離之苦,感情之如膠似漆,勝過往昔。寶玉雖遭囚禁之災,但對世彤絕無怨言,並言明來意,因自嘆年齡已大,厭倦風塵,立志依附世彤以終了此生。世彤想到他浪跡上海的日子裡,盡管身無分文,但寶玉不僅將自己容於身旁,相依為命,而且還得到護花之資數千元,現今人家來投靠自己,故人相見,雪泥紅爪,湧上心頭,難以割捨自在情理之中。

世彤鴛夢重溫,樂不思蜀,不曾想此事為其兄世凱得知,世凱讓世廉代世彤辭去差使,以母親的名義令世彤到小站。世彤見到母親,痛陳寶玉立志依附,及其賢淑,求母令世凱給他幾千金,了卻此局。袁世凱聽說寶玉像夏姬一樣妖邪,且年齡比世彤還大,為弟弟著想,當然不會答應。世彤不能實現自己的心願,覺得無顏再與寶玉相見,於是復函一通,回歸故里。寶玉得見書信,眷念故人,憂郁成疾,不久一縷香魂煙消雲散,長歸於楊太真廬縹渺山了。世彤聞此噩耗,痛不欲生,感念知己為己喪生,賦悼玉詩百韻,以哀死者,詩風哀婉,凄楚動人,當時傳誦者不絕。

寶玉死後,世彤對其兄世凱切齒痛恨,終老林泉,不願再相見。等到袁世凱出任山東巡撫,義和團風起雲涌,京津哄傳他將據山東為己有,世彤遂上書河南巡撫景星,請他轉告榮祿,稱世凱所作所為,自己向來不予過問,若將來欺君枉法,請免株連。景星知道袁氏兄弟之間的矛盾,並未轉達。幾年過去了,到1907年袁世凱力主立憲,群臣交相彈幼時,景星才上奏朝廷,並將世彤的上書一並附上。世彤的上書隨即在《大公報》刊載,頑固派以為口實,列入奏章,清廷以袁世凱的胞弟竟有這樣的言論,為之動容,所以在撤去袁的兼差後仍十分憂慮,於是又採取明升暗降之計,將其上調中央任外務部尚書。

Jl、免官回籍

1908年11月,光緒帝、西太後慈禧僅隔一天先後升天,朝局為之大變。新的執政者為攝政王載洋,他是光緒帝的弟弟,為報戊戌告密一箭之仇,經過一番斟酌考慮,決定借口袁世凱有足疾,將其開缺回籍。

當免官詔書下達時,袁世凱尚在朝房,他擔心的不僅僅是免官,還有性命之憂,故而心裡忐忑不安,如熱鍋上的螞蟻。待到內閣值日官捧詔書通告袁世凱時,袁臉色大變,還沒來得及讀詔書,張之洞自內出來對他說:「皇上考慮到你的足疾,命你回籍養病 0」袁世凱讀完詔書,連聲高呼,「天恩高厚,天恩高厚。」沒有被殺頭,已經是非常慶幸的事了。

袁世凱那邊是放心了,但此時袁家則是亂作一團。幕僚張一座借故逃避,僕人們也是慌恐不已,風聲鶴Aft,草木皆兵。

次日早晨,袁世凱人朝謝恩,隨即乘車到天津。他身穿素服,神色凝重,近40分鍾端坐未動,近乎呆了。到天津後,他先到德國飯店,後到直隸總督楊士驥衙門,住在總督署後花園。家眷也在傍晚到天津,住在德國飯店。次日一早,袁世凱就乘車回北京,家眷也於午後回京。袁世凱去天津,一則是與楊士嚷密商,二來是到德國飯店支取存款,匯往河南。至於他的家眷去天津,是因為惶恐擔心。

袁世凱到京後,於次日清晨攜家眷回籍,走時不僅隨從不多,送行的也是寥寥。當時京中謠傳將要抄沒家產,還有的說不僅僅如此,嚴重的禍害將接踵而至;有的說袁世凱北洋軍隊圖謀暴動。所以,楊士驟在袁世凱離津後告誡他的門下僕人,對外一律不準說袁在總督署住過。一個人到了落難的時候,方才真正能夠感悟到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想來令人倍感凄涼。

袁世凱一生一共有17個兒子和巧個女兒,但這時他們大多尚年幼無知,聽到謠言四起,茫茫然沒了頭緒,甚至還有隱匿的,景象十分的凄涼。

九、三霖(麟)環奏

袁世凱被免官回籍,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原因。

晚清末年,御史當中最著名的有3人:趙啟麟、江春霖、趙炳麟,俗稱三霖(麟)。趙啟麟在1906年曾上折彈劫楊翠喜一案,因此名聲大噪。楊翠喜是天津的女演員,姿容豐麗,歌喉婉轉,表情細膩,深得慶親王奕勵之子、農工商部尚書、貝子載振的喜愛。於是,袁世凱的手下段芝貴重金購得送上,故被任命為黑龍江巡撫。由於此案涉及面太廣,袁世凱經過運動、安排,化險為夷,而趙啟麟則因污衊親貴,被降回原衙門. 三霖(麟)本約定聯合行事,一人先行彈幼,二人繼之,為首尾環攻之策。趙啟麟名字居前,先上彈章,免官後趙炳麟又上摺子,西太後仍置之不理。督察院陸寶忠再上,被免官。對此結果,御史們均認為是袁世凱指使,對袁十分痛恨。待到兩宮賓天,江春霖繼續上疏彈幼袁世凱,羅列罪狀達20款之多。 三霖(麟)的奏摺一上,即蒙載伴召見,載津說:「我向來沒有經歷什麼大事,這次奉孝欽皇太後遺旨監國,很希望得到你們御史的幫助。過去讓言官議論朝政,本意是集思廣益,但是最近兩年以來,毫無建白。國家向來沒有加罪言官的條例,我自當惰守陳規。希望你轉告大家,都要直言進諫,可採納的採納,否則留中,不予責罰。你向來憨直,我很賞識,一定要始終如一,不可讀職。」江春霖說:「當大臣的大都能休休有容,小臣為了國家,也就顧不上忌諱了。我曾經對同僚說過,留中的事似乎大可不必。」載沫說:「今天的大臣非古代可比,盡管如此,你也要勉為其難。」他又讓江春霖詳細說明彈幼袁世凱的各條款項。

江春霖的奏摺,剛剛遞上,即獲召見,軍機處大臣十分驚奇,次日消息傳出,受到彈勃的慶親王馬上請假,袁世凱也知曉情形不妙,預先准備。接著,趙炳麟、陳田又上奏章,落井下石,於是,袁世凱被開缺的命運就這樣決定了。

同樣是彈幼袁世凱,江春霖的命運就與趙啟麟不一樣,江遇到了載伴,而趙遇到的卻是慈禧,慈禧盡管對袁世凱有所疑忌,但基本上還是認可他的,而載淬則決意要除掉袁世凱。

十、手槍案

促使攝政王載津下決心開缺袁世凱,除了以上幾點原因之外,還有一個直接的誘因,那就是密而不宣的手槍案。

當北京政壇風聲鶴喚、人心惶惶之時、直隸總督楊士驟為逢迎慶親王和袁世凱,派一姓驥的軍官帶領駐扎馬廠的士兵二百名,以及天津巡警官龔姓帶領巡警若干,暗藏手槍,潛赴北京保護慶王和袁世凱的府邸。淮姓所部一行行動秘密,未被人發覺,而龔姓帶兵系乘火車到黃村,然後分頭人城,結果被北京前門稅局盤查,發現軍械,乃將龔性及其手下數人送交巡警廳,步軍統領衙門同時在西直門、東華門等處也盤查出幾十人,均攜帶有兵器。

步軍統領衙門當時系那桐管轄,當審查被抓巡警時,供稱:我們是由一個姓龔的軍官率領,來京城緝拿要案。那桐於是向巡警廳提審那姓龔的軍官,龔聲稱:「我奉總督楊士嚷的命令來京緝拿革命黨,帶有公文,但被巡警搜去。」那桐又向巡警廳索要公文,公文由天津巡警開出,內容很是模糊。於是,那桐打電話給楊士嚷,楊稱龔某實際上是天津的巡警官,想來是巡警局遣派來京緝拿案犯的。那桐為人十分的明快果斷,見此情形,便不打算深究此事,當天就與車站協商,加派車輛命姓龔的軍官率所部回天津。

北京巡警部隸屬民政部,此事為該部某尚書知曉後,本打算刨根問底,嚴究不貸,不久又發現那桐將來京案犯悉數放回,很是不痛快,便乘機享告載津,說:「袁世凱擅自調遣軍隊人京。」攝政王問及那桐說:「手槍案確為事實,但究竟是否為袁世凱所調遣,不敢斷言。另外袁世凱一向畏懼刺客,或系天津巡警局人員迎合袁世凱,派兵保護,也未可知。兵丁所攜帶的都是手槍,而且人數不多,似乎沒有其他意思。當此多事之秋,這類事情大可不必追。」

攝政王對於那桐的冷處理,表面上誇獎他會辦事,但內心裡對袁世凱更加提防。恰巧這時有江春霖的彈幼袁世凱案發生,攝政王載沫因此決意去袁。

十一、東山再起

袁世凱被免官回老家養病,他不甘心就此結束政治生涯,終老鄉野,而是時刻圖謀東山再起。他在彰德曾賦詩二首:

(一)

樓小能容膝,檐高老樹齊。

開軒平北斗,翻覺太行低。

(二)

百年心事總悠悠,

壯志當時苦未酬。

野老胸中負兵甲,

釣翁眼底小王侯。

袁世凱人在彰德,心在北京,他野心勃勃,時刻等待著再展雄風的機會。

與其說是英雄造時勢,不如說是時勢造英雄。到了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袁世凱的機會來了。為了鎮壓武昌起義,清政府決定發兵南下,但這時可以利用的軍隊只有為袁世凱所一手編練的北洋軍。袁世凱在小站練兵時,十分注意籠絡部下,效忠自己,他要求士兵在吃飯前高喊:「飯是誰給的?是袁宮保。」袁宮保是對袁世凱的尊稱。所以,這些士兵只知道效忠袁世凱,不知道效忠清王朝。北洋軍清王朝是調不動的,而袁世凱卻可以遙控。隨著南方革命形勢風起雲涌,波瀾壯闊,清王朝除了起用袁世凱之外,別無他途。

武昌起義爆發四天後,清政府就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南下指揮北洋軍鎮壓革命軍,但袁世凱因權利沒有得到滿足,說:「我的腳病還沒有養好,一旦有所好轉,就將立即上路。」袁世凱不是曾國藩,他不會為清王朝賣命的,所以一點也不著急,穩坐釣魚船,以靜制動,靜觀時變。袁世凱靠著北洋軍做本錢,與清廷討價還價,不久,清政府被迫任命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節制全國海陸軍。利用革命軍與清政府對壘的形勢,袁世凱鵬蚌相爭,漁人得利,終於當上大總統,登上了權利的頂峰。

袁世凱的發跡,與他城府很深、宦海經驗豐富、能屈能伸及有巧合有關,也正是由於此,他野心膨脹,竟然想當皇帝,建立家天下。這就註定了他只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小處清楚,使得袁世凱發跡,大處糊塗,又導致他一敗塗地,一無所有。

(本文作者系河南師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華中師范大學近代史所博士生)

見http://tsggl.blog.hexun.com/3347476_d.html

閱讀全文

與秦樓工商所工商局電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
馬鞍山市浩宇機械公司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