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工商登記社會組織

工商登記社會組織

發布時間:2021-03-02 00:58:54

❶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組織、個體工商戶區別

國家機關,是指從事國家管理和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我國國家機關包括國家立法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審判機關、國家檢察機關和國家軍事機關。
國家立法機關又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即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它的職權主要是:立法;組織其他最高國家機關;決定國家一切重大事務;對其他最高國家機關實行監督。
國家行政機關,也就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即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它的職權主要是: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行政指示和命令、管理國家行政事務,組織領導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其他各項建設事業等。
國家審判機關,即人民法院,它代表國家行使審判權。
國家檢察機關,即人民檢察院,它代表國家行使法律監督權。
國家軍事機關,中央軍委是我國軍事領導機構,它的職權是領導全國武裝力量,代表人民行使最高軍事權。

社會團體是指中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根據社會團體的性質和任務綜合來劃分,可把社團分為學術性團體、行業性團體、專業性社團和聯合性團體。
學術性社團一般以學會、研究會命名,其中又可分為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以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交叉學科類。
行業性社團一般以協會(包括工業協會、行業協會、商會、同業公會)命名。這類社團主要是經濟類團體,其中還可分為農業類、工業類、商業類等。
專業性社團一般以協會、基金會命名。這類團體一般是非經濟類的,主要是為從事某項事業而成立,由專業人士或以專業技術、專門資金組成。
聯合性社團一般以聯合會、聯誼會、促進會命名。這類社團主要是學術性、行業性、專業性等各種團體的聯合體。
事業單位的事業是指公共事業,在這種單位工作的人基本上都是國家幹部(現稱公務員),而這種單位基本都是政府所屬部門和公、檢、法、司、工商、稅務、文、教、衛等部門,他們吃的是國家的俸祿(俗稱旱澇保收)。企業就不同了,通俗的講企業就是生產產品的工廠和在經濟領域內從事經商的各公司及部門,他們的俸祿來源是靠自己設計、生產出高質量和適用的產品或商品通過銷售來取得經濟效益,商家也是如此,你單位的經濟效益越好工資獎金也就越高,反之,就越少。不是有很多單位效益不好而裁員嗎?這就是企事業單位的區別和性質。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企和私企。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學校等,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的劃分管理是我國特有的模式。
企業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獨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它的特點是自收自支,通過成本核算,進行盈虧配比,通過自身的盈利解決自身的人員供養,社會服務,創造財富價值。企業單位的登記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企業單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企業單位進行勞動仲裁。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一般的企事業單位默認指的是國有企事業單位。不包含私有企業。

個體工商戶或稱個體工商業戶,簡稱個體戶
個體工商戶是指生產資料歸個人或家庭所有,以個人或家庭成員的勞動為基礎,勞動成果歸個人或家庭所佔有和支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法經核准登記,從事工商業活動。
個體工商戶可以個人經營,也可以家庭經營。個體經營的,以個人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家庭經營的,以家庭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個體工商戶也可以以個人合夥形式經營,即由兩個以上公民自願組成,共同出資,共同勞動經營。合夥的責任,由合夥人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的財產承擔清償責任。合夥人對合夥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打字累 望採納

❷ 登記類社會組織和備案類社會組織區別

社會組織雙重登記是指成立社會團體一定要到民政部登記注冊。而直接登記的社團組織是指國務院登記備案的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婦聯等二十幾個人民團體。
社會團體是當代中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目前的社會團體都帶有準官方性質。《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成立社會團體必須提交業務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業務主管部門是指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授權的組織。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本級人民政府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以下簡稱登記管理機關)。 社會團體實際上附屬在業務主管部門之下。中國的社會團體是社會組織的一種
社會團體是社會群眾團體的一個分支。中國有全國性社會團體近2000個。其中使用行政編制或事業編制,由國家財政拔款的社會團體約200個。在這近200個團體中,全國總工會、共青團、全國婦聯的政治地位特殊,社會影響廣泛。還有18個社會團體的政治地位雖然不及上述三個社會團體,但也比較特殊。它們分別是:中國文聯、中國科協、全國僑聯、中國作協、中國法學會、對外友協、貿促會、中國殘聯、宋慶齡基金會、中國記協、全國台聯、黃埔軍校同學會、外交學會、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歐美同學會、中華職業教育社、全國工商聯合會。以上21個社會團體的主要任務、機構編制和領導職數由中央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直接確定,它們雖然是非政府性的組織,但在很大程度上行使著部分政府職能。被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民團體和社會團體。
在國際上,由於各國在文化傳統和語言習慣方面存在著不同,社會組織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多種不同的稱謂。如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公民社會、第三部門或獨立部門、志願者組織,慈善組織、免稅組織。等等。這些叫法在內涵上區別不大。與政府、企業相區別,社會組織具有非營利性、非政府性、獨立性、志願性、公益性等基本特徵。
2007年,中國大陸地區開始正式用"社會組織"代替"民間組織"。"民間組織"的"民間"是與"政府"、"官方"相對應的,反映了傳統社會政治秩序中"官"與"民"相對應的角色關系,容易讓人誤解民間組織是與政府相對應甚至是相對立的。因此在新的形勢下,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和黨的十七大把民間組織納入了社會建設與管理、構建和諧社會的工作大局,對傳統的提法進行改造,提出了社會組織這一稱謂。
社會組織稱謂的提出和使用,有利於糾正社會上對這類組織存在的片面認識,形成各方面重視。

❸ 成立社會組織要在民政部門登記嗎

成立社會團體是一定要到民政部登記注冊。

社會團體是當代中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目前的社會團體都帶有準官方性質。《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七條規定,成立社會團體必須提交業務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業務主管部門是指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及其授權的組織。

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本級人民政府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以下簡稱登記管理機關)。 社會團體實際上附屬在業務主管部門之下。中國的社會團體是社會組織的一種社會團體是社會群眾團體的一個分支。

(3)工商登記社會組織擴展閱讀:

社會組織的成立登記

(依據:社會團體管理登記條例)

第九條 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籌備。

第十條 成立社會團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於50個;

(二)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有固定的住所;

(四)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有合法的資產和經費來源,全國性的社會團體有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地方性的社會團體和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六)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與其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准確反映其特徵。

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

第十一條 申請籌備成立社會團體,發起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籌備申請書;

(二)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

(三)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

(四)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五)章程草案。

第十二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十一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籌備的決定;不批準的,應當向發起人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管理機關不予批准籌備:

(一)有根據證明申請籌備的社會團體的宗旨、業務范圍不符合本條例第四條的規定的;

(二)在同一行政區域內已有業務范圍相同或者相似的社會團體,沒有必要成立的;

(三)發起人、擬任負責人正在或者曾經受到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

(四)在申請籌備時弄虛作假的;

(五)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四條 籌備成立的社會團體,應當自登記管理機關批准籌備之日起6個月內召開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通過章程,產生執行機構、負責人和法定代表人,並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成立登記。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

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十五條 社會團體的章程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名稱、住所;

(二)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三)會員資格及其權利、義務;

(四)民主的組織管理制度,執行機構的產生程序;

(五)負責人的條件和產生、罷免的程序;

(六)資產管理和使用的原則;

(七)章程的修改程序;

(八)終止程序和終止後資產的處理;

(九)應當由章程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六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完成籌備工作的社會團體的登記申請書及有關文件之日起30日內完成審查工作。對沒有本條例第十三條所列情形,且籌備工作符合要求、章程內容完備的社會團體,准予登記,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登記事項包括:

(一)名稱;

(二)住所;

(三)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四)法定代表人;

(五)活動資金;

(六)業務主管單位。

對不予登記的,應當將不予登記的決定通知申請人。

❹ 民辦非企業單位與工商注冊企業有什麼區別

一、指代不同

1、民辦非企業單位: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回量以及公答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2、工商注冊企業:指的是公司,依照公司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出發點不同

1、民辦非企業單位:其宗旨是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通過自身的服務活動,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其目的不是為了營利。社會公益性是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最大特徵。

2、工商注冊企業:所有的企業,包括服務類型的企業,其宗旨就是通過其經營活動而獲取最大的利潤,營利是一切企業的出發點。

三、財務分配不同

1、民辦非企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盈餘和清算後的剩餘財產則只能用於社會公益事業,不得在成員中分配。

2、工商注冊企業:企業的盈利可以在成員中分紅,清算後的財產可以在成員中分配。

❺ 成立社會團體一定要到民政部登記注冊么

只說應當沒說一定,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國際」、「世界」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

2016年8月1日,民政部在其官方網站公布《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及其說明全文,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國際」、「世界」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以上字樣。

(5)工商登記社會組織擴展閱讀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是1998年9月25日國務院第8次常務會議通過,由國務院發布施行的條例。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2016修改版)【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籌備(1998版)】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2016修改版新增此款)

第十條

成立社會團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 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於50個;

(二) 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 有固定的住所;

(四) 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 有合法的資產和經費來源,全國性的社會團體有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地方性的社會團體和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六) 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與其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准確反映其特徵。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

❻ 社會組織是否需要辦理營業執照

社會組織 機構有兩種,一種贏利的,一種非贏利的。贏利性的社會組織從事經營活動當然要辦理營業執照,非贏利的就不需要了。

❼ 社會組織雙重登記和直接登記的區別

社會組織雙重登記和直接登記有以下區別:

1、社會組織雙重登記和直接登記的難易程度不同

社會組織雙重登記須先找到所在行業領域的行政職能部門,作為業務主管單位;得到業務主管單位審批,才能到民政部門去登記注冊。

而「找不到業務主管」、行業協會遵循的「一業一會」規定是「草根」社會組織多年來無法獲得正式身份,難以獲得政府購買服務和發展機會的最大困境主因。

社會組織直接登記無須尋找業務主管部門獲得前置審批,即可直接向所在區縣民政部門或市社團辦,提交資料申請登記注冊。

2、社會組織雙重登記和直接登記的申請種類不同

社會組織雙重登記可以登記政治法律類、宗教類等社會組織以及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華代表機構,申請登記需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可以登記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這些類別可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不再需要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3、社會組織雙重登記和直接登記的所屬機關不同

社會組織雙重登記單位屬於社會組織業務活動相關的行業管理部門。通過項目委託、購買服務和政策扶持,引導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單位屬於民政部門。民政部門會依法加強統籌協調、登記審查和監督管理。

❽ 我在北京,在工商如何注冊一個社會團體

1、 根據1998年10月25日國務抄院頒布的襲《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統一歸由民政部門登記。工商局負責辦理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的行政許可。按照你所述情況,你辦理了工商登記注冊就會有相應的稅收產生。你本身是志願者隊伍,偏離了你的初衷。也非工商部門登記范疇。
2、如果你因為在民政部門未取得許可,而退而求其次,辦理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話,建議辦理有限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設立,股東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財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股東為1個(含1個)以上50個(含50個)以下;
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的最低限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為人民幣3萬元;一人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低10萬。法律、行政法規對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有較高規定的,從其規定。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一般要經過以下步驟:

❾ 公益組織要在工商局申請營業執照嗎

非營利性的公益組織比如民辦非企業單位、社團類的組織不用去工商局辦理專執照。
直接去當地民政局屬辦理,需要主管單位審批。
比如體育協會就找體育局審批,再去民政局注冊。
音樂愛好者協會就找文化局審批。然後再去民政局注冊。
只是審批難道較大,如果辦不了可以考慮辦理工商局的俱樂部、事務所、文化交流中心的營業執照。這種的話有注冊地址就可以辦理。

❿ 社會團體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嗎

不用。

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三條規定: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登記。社會團體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社會團體設立的非法人經營機構,其所得的當年稅後利潤,應全部返還給所從屬的社會團體;社會團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其利潤分配;社會團體獨資設立的企業法人,應在企業章程中明確載明其宗旨是為該社會團體的事業發展服務,其返還給該社會團體的當年稅後利潤,應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

(10)工商登記社會組織擴展閱讀

行業協會商會類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按照《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的精神,是指從事相同性質經濟活動的單位、從業人員或同地域的經濟組織,在本行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權威性、影響力的社會組織(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017.06.30發布)。

科技類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是指在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領域內從事學術研究和交流活動的科技類社會組織;

公益慈善類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是指提供扶貧、濟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殘、救災、助醫、助學服務的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

城鄉社區服務類直接登記社會組織,是指滿足城鄉社區居民生活需求,在社區內活動的城鄉社區類社會組織,直接向縣(區)級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

民政部門對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審查申請時,廣泛聽取意見,根據需要徵求有關部門意見或組織專家團隊進行評估。


閱讀全文

與工商登記社會組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
汽車駕駛證有效期滿了怎麼辦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