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概念闡述
在理解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時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內容:第一,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主體是政府,不論是一級政府,還是政府相關部門;第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客體是社會組織與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包括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等,企業包括國有企業、民營企業,事業單位同樣也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客體;第三,公共服務不同於私人服務。一般來說,政府購買的服務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自身消費的服務,二是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為社會所提供的服務。前者屬於政府內部的服務,服務對象是政府機構和政府官員自身,後者屬於公共服務,服務對象是除政府以外的其他社會機構和公眾。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政府采購的一部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的相關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條規定,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可見采購對象包括貨物、工程和服務,其中「服務」的行為應該包括公共服務,這樣,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有法可依。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民營化的重要方面。著名學者薩瓦斯認為,民營化可界定為更多依靠民間機構,更少依賴政府來滿足公眾的需求。歐文·E·休斯強調民營化是指從整體上減少政府的介入,減少生產、供給、補貼、管制,或這四種工具的任意組合。
Ⅱ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定義
政府購抄買公共服務是指將原來由襲政府直接提供的、為社會公共服務的事項交給有資質的社會組織或市場機構來完成,並根據社會組織或市場機構提供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評估後支付服務費用,即「政府承擔、定項委託、合同管理、評估兌現」,是一種新型的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隨著服務型政府的加快建設和公共財政體系的不斷健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將成為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方式。
Ⅲ 政府購買便民服務都有哪些內容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一種新型政府提供公共服務方式。其主要方式是「市場運作、政府承擔、定項委託、合同管理、評估兌現」。即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指政府將由自身承擔的為社會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交給有資質的社會組織來完成,並定期按照市場標准相互建立提供服務產品的合約,由該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產品,政府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評估履約情況來支付服務費用。
Ⅳ 如何看待政府購買公共服務
對這一系列問題,來新一屆政源府提出,要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服務。凡是社會能辦好的,盡量交給社會力量承擔。凡適合市場、社會組織承擔的,都可以通過委託、承包、采購等方式交給市場和社會組織承擔。採取這樣的形式,既能加快解決公共服務產品短缺問題,又能形成公共服務發展新機制。
Ⅳ 我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中有哪些反面的案例表明其中問題的例如招標信息不公開,或者政府管理不善等
醫療……葯價越來越貴,醫院病床少,醫患關系緊張!!
教育……教育不平等加重,偏遠地區沒有學校,或者很小就要寄宿!!
Ⅵ 相關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什麼
1.政府購買公抄共服務涵蓋大多襲數公共服務領域,特別是教育、公共衛生、文化、社會服務等主要公共服務領域。
2.非營利組織是公共服務購買的重要承接主體。
3.購買類型一般分為核心合作或長期合作以及短期項目支持兩種。
4.在購買方式上,公開競標是最典型的模式。
5.資金撥付流程有多種形式。
6.對於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立法規定健全。
7.公共服務購買有一系列較為嚴格的操作程序。
8.以結果為導向的監管制度。
9.除簽署合同購買服務外,公共財政資金對於非營利組織的支持還有三種形式:資助、競爭性或隨意性撥款、減免稅的間接資助。
10.國際上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發展趨勢,大致分為內生型和外力型兩種模式。
11.服務購買也與向社區地方轉移職能、增強地方治理能力的趨勢相關。
12.目前各國公共服務購買中體現出的問題與公共服務的難測度性和非營利組織的運作特性有
關。
Ⅶ 從經濟學角度談談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認識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
能夠增加政府支出
促進勞動力就業
原因在於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增加了有效需求。
有效需求是指預期可給僱主(企業)帶來最大利潤量的社會總需求,亦即與社會總供給相等從而處於均衡狀態的社會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