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們公司剛辦理好工商登記,聽說現在不用辦理稅務登記證了,請問是否真的是這樣
2015年10月1日前新設立的企業仍需辦理稅務登記,10月1日後新設立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無版需再次進行稅權務登記。其他如個體工商戶,仍需辦理稅務登記證。另外在10月1日前已辦理工商登記的企業,如未載入社會同一信用代碼的,建議可到工商部門辦理變更手續,辦理載入統一代碼是工商營業執照。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落實「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的通知》(稅總函〔2015〕482號)第二條規定,2015年10月1日要在全國全面推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改革。新設立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統稱「企業」)領取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載入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以下稱統一代碼)的營業執照後,無需再次進行稅務登記,不再領取稅務登記證。企業辦理涉稅事宜時,在完成補充信息採集後,憑載入統一代碼的營業執照可代替稅務登記證使用。除以上情形外,其他稅務登記按照原有法律制度執行。改革前核發的原稅務登記證件在過渡期繼續有效。
⑵ 乾股需要工商登記嗎
乾股可以登記進股東名冊,你現在的情況就是一個隱名股東,
只要你能證明你對專公司曾經屬行使過股東權利,也盡過股東義務,法律上可以承認你是公司的股東,當然,這說的你的股東身份出現糾紛時,法院可以認可你股東身份的途徑。
⑶ 律師事務所是不是都不需要在工商局登記啊
律師事務所不歸工商局管,律師事務所注冊登記是在司法局。受司法局管理。
⑷ 掛牌的學校可以不用去工商局注冊嗎
除非是經營性的民辦培訓機構,否則不用到工商局注冊。
公辦的學校是事業單位,只需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成立後到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所屬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構進行登記就行了。但事業單位依法舉辦的營利性經營組織要進行工商登記。
民辦教育事業屬於公益性事業,在經主管部門(教育部門或勞動部門)審批,取得辦學許可證後,到民政部門進行登記就行了。
法條依據: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事業單位依法舉辦的營利性經營組織,必須實行獨立核算,依照國家有關公司、企業等經營組織的法律、法規登記管理。
第三條 事業單位經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以下統稱審批機關)批准成立後,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登記或者備案。
第五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所屬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登記管理機關)負責實施事業單位的登記管理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第三條 民辦教育事業屬於公益性事業,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
第十一條 舉辦實施學歷教育、學前教育、自學考試助學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辦學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許可權審批;舉辦實施以職業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的民辦學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許可權審批,並抄送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第十七條 審批機關對批准正式設立的民辦學校發給辦學許可證。
第十八條 民辦學校取得辦學許可證,並依照有關的法律、行政法規進行登記,登記機關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即時予以辦理。
第六十六條 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經營性的民辦培訓機構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第五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本級人民政府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
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暫行辦法
第四條 舉辦民辦非企業單位,應按照下列所屬行(事)業申請登記:
(一)教育事業,如民辦幼兒園,民辦小學、中學、學校、學院、大學,民辦專修(進修)學院或學校,民辦培訓(補習)學校或中心等;
⑸ 哪些股權轉讓不用辦理工商變更登記
1、有限責任公司內部股東之間不引起股東名稱發生變化的股權轉讓,無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
根據2014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以下稱「公登條例」)第九條規定,「登記事項」僅包括「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名稱或姓名」,而不包括股東認繳和實繳的出資額。因此,如果僅僅是公司股東內部之間的股權轉讓,且該等轉讓並未引起股東名稱發生變化,則該等股權轉讓無須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例如:A公司股東甲、乙各持股50%,股東甲將其中的30%轉讓給乙,甲持股20%,乙持股80%。A公司股東在股權轉讓前後均為甲、乙,此次轉讓未導致A公司股東名稱發生變化,因此無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從工商登記角度而言,新的公登條例實施後,僅「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名稱或姓名」系登記事項,只要「股東名稱」沒有發生變化,就無需辦理變更登記手續。但如果「股東名稱」變化了,包括股東更換和股東更名,則均需辦理相應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2、所有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均無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
目前的操作實踐是,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無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相較於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僅限於「股東內部不引起股東名冊發生變化的股權轉讓」,無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轉讓則是「所有的」。
公司登記條例說的是「發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稱」,而不是「發起人」。根據公登條例相關條文的規定,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依法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九條登記事項的范圍,所以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不需申請工商變更登記。
兩類無需辦理變更登記的股權轉讓,本身均不需申請備案登記。如果涉及章程修改,則須根據公登條例第三十六條:「公司章程修改未涉及登記事項的,公司應當將修改後的公司章程或者公司章程修正案送原公司登記機關備案。」如果涉及董事、監事、經理發生變動的,則須根據公登條例第三十七條:「公司董事、監事、經理發生變動的,應當向原公司登記機關備案。」
3、關於「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轉讓」的特別說明
1)「發起人」是一個特定稱謂,非等同於股東
發起人,就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的創立人、設立人。「發起人」僅是一個特定稱謂,僅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行為的實施者,這一稱謂不會轉移給任何其他人。比如張三是A股份公司的發起人,則不管張三是否再持有A公司的股份,張三將永久保留「發起人」這個特定稱謂。股份有限公司架構下的「發起人」是特定時點的特定稱謂,不僅後面進來的股東不能稱為「發起人」,「發起人」轉讓全部所持股份後,其依舊是公司「發起人」。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發起人」無需變更登記了,因為「發起人」根本不因股權轉讓而發生變化。
2)無需辦理章程備案
如前所述,股份有限公司在設立之初,其公司章程一般僅載明「發起人」,而非「股東」。因此,即便發生股權轉讓,「發起人」並不發生變化,因此無需修改章程,亦無需辦理章程備案。
⑹ 沒有工商登記的公司會被怎樣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 第 11 號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 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決定修改, 現予公布,自 200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局長:王眾孚 二四年六月十四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公司注冊資本的登記管理,規范公司登記行為,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 以下簡稱《公司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 以下簡稱《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 ) 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公司注冊資本是公司登記機關依法登記的全體股東或者發起人實繳或 者認繳的出資額。 第三條 公司登記機關依據法律、 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登記公司的注冊資本,對符合規定的, 予以登記;對不符合規定的,不予登記。 第四條 公司注冊資本數額、股東或者發起人的出資方式,應當符合法律、 行政法規的有關規定。 第五條 公司設立登記或者注冊資本變更登記必須經法定驗資機構驗資並出具 驗資證明。 第六條 《公司法》規定必須進行評估作價的出資, 應當由具有評估資格的資產評估機構評估作價後, 由驗資機構進行驗資。 第七條 公司股東或者發起人必須以自己的名義出資。以實物、工業產權、 非專利技術出資的,股東或者發起人應當對其擁有所有權; 以土地使用權出資的,股東或者發起人應當擁有土地使用權。 第八條 公司設立登記,股東或者發起人以貨幣出資的, 應當將貨幣足額存入准備設立的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臨時賬戶。 第九條 公司設立登記,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 土地使用權出資的,公司章程應當就上述出資的轉移事宜作出規定, 並於公司成立後六個月內依照有關規定辦理轉移過戶手續, 報公司登記機關備案。 第十條 注冊資本中以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作價出資的, 其所佔注冊資本的比例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工業產權、 非專利技術中屬於國家規定的高新技術成果, 其作價金額超過公司注冊資本 20% 的, 應當經省級以上科技主管部門認定。 第十一條 設立公司的驗資證明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 一 ) 名稱; ( 二 ) 類型; ( 三 ) 股東或者發起人的名稱或者姓名; ( 四 ) 股東或者發起人的出資額和出資方式; 以募集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應當載明發起人認購的股份和該股份 占公司股份總數的比例; ( 五 ) 股東或者發起人實際繳納出資情況。 以貨幣出資的說明股東或者發起人出資時間、出資額、 開戶銀行和臨時賬戶及賬號;以非貨幣出資的說明其權屬情況、 轉移或者承諾情況; 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 土地使用權出資的評估情況和評估結果以及工業產權, 非專利技術所佔注冊資本的比例; ( 六 ) 其他事項。 第十二條 公司增加註冊資本,以貨幣出資的, 股東或者發起人應當將出資足額存入公司的賬戶並經驗資機構驗資; 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出資的, 股東或者發起人應當在依法辦理財產轉移手續後,經評估、 驗資機構評估、驗資。 第十三條 公司減少注冊資本,應當符合《公司法》規定的程序, 減少後的注冊資本數額應當達到法律、 行政法規規定的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並經驗資機構驗資。 第十四條 公司變更注冊資本應當修改公司章程。 第十五條 變更注冊資本的驗資證明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 一 ) 名稱; ( 二 ) 變更前後股東或者發起人的名稱或者姓名; ( 三 ) 變更前後股東或者發起人的出資額和出資方式; ( 四 ) 變更前後的注冊資本數額; ( 五 ) 增加註冊資本的實際繳納情況。以貨幣出資的, 應當說明股東或者發起人的出資額、出資時間、 開戶銀行和入資賬戶及賬號;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 土地使用權出資的,應當說明股東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情況、 評估情況;以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轉增注冊資本的, 應當說明轉增數額、公司實施基準日期、財務報表的調整情況、 轉增前後財務報表相關科目的實際情況、轉增後股東的出資額; ( 六 ) 減少注冊資本的,應當說明公司履行《公司法》 規定程序情況和股東對公司債務清償或者債務擔保情況。 第十六條 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作為出資的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 土地使用權的實際價額顯著低於公司章程規定數額的, 應當由交付該出資的股東補交其差額。原出資中的實物、工業產權、 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應當重新進行評估作價。 公司注冊資本應當進行重新驗證並由驗資機構出具驗資證明。 第十七條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 土地使用權出資,在規定時間內,未能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 交付該出資的股東應當以其它出資方式補交其數額, 股東會應當就股東以其它出資方式補交其出資作出決議並相應修改公 司章程。 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 土地使用權出資,在規定時間內,未能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 交付該出資的發起人應當以其它出資方式補交其數額, 股東大會應當對發起人用於抵作股款的財產的作價進行審核。 股東或者發起人補交的出資應當符合本規定並由驗資機構進行驗證, 出具驗資證明,並報公司登記機關備案。 第十八條 公司成立後,公司登記機關發現公司涉嫌注冊資本不實的, 可以要求公司到指定的驗資機構進行驗證, 並要求其在規定期限內提交驗資證明。 第十九條 股東或者發起人以非貨幣出資, 未按照本規定第九條的規定辦理轉移過戶手續, 或者轉移過戶的出資未達到公司章程規定的注冊資本數額的, 屬於虛假出資行為。 第二十條 股東或者發起人未按規定交付貨幣或者以非貨幣出資未按規定辦理財 產轉移手續;公司虛報注冊資本;股東或者發起人虛假出資的; 股東或者發起人在公司成立後抽逃其出資的, 公司登記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處罰。 第二十一條 驗資機構、資產評估機構出具虛假證明文件的, 公司登記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處罰。 第二十二條 外商投資企業注冊資本的登記管理適用本規定。法律、 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三條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 登記的非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注冊資金登記管理,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本規定自 2004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1995 年 12 月 18 日國家 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暫行規定》 同時廢止。
⑺ 我想知道是否有相關文件支持,成立辦事處不需要工商注冊
我國《
公司法
》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及《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均未辦事機構作規定,只要純粹開展聯絡工作,不從事經營的公司辦事處,無需辦理
工商登記
,但該辦事處絕對不允許直接從事經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