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戴天平

馬鞍山戴天平

發布時間:2021-02-24 22:07:24

❶ 宋代的方臘是什麼人,請介紹下他的詳細資料

方臘(?-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治今安徽歙縣)人,遷至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他於1120年10月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義,建立了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縣在內的農民政權。在當時影響很大,1121年夏起義失敗,方臘被俘,被朝廷處死。
方臘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較強的組織才能,自身又出身貧苦,所以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方臘被處死後,歙縣和淳安的一些地方的人還是很敬重這位農民起義的領袖。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許多地名,至今這些地方還有「方臘洞」、「方臘寨」等。 有一首"水氽童家店,方喇出二遍;水浸鱉背石,方臘又造反"的民謠不僅指明了他居住的村子,還說明他的起義動機。宣和年間,農民茶葉賣不出去,賣了還不夠交稅。農民只好不採茶,采了的也忍痛倒在溪里。時值浙西大旱,七八月都不見有雨,禾苗焦黃,秋收無望,而官吏卻逼稅。方臘在宣和二年10月,方臘揭竿起義。方臘旗幟鮮明,主張實現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財,散以募眾",決心徹底推翻宋朝,解脫天下所有勞苦大眾。宣和三年四月,方臘在起義根據地幫源與宋軍決戰敗北,被迫帶親信退往洞源村東北的石洞中躲藏,由於叛徒當向導,最後不幸被捕,被解往汴京。方臘起義打下了六州五十二縣,威震東南半壁,從根本上動搖了北宋王朝的統治,北宋王朝從此一蹶不振,不久就覆滅了。方臘最後堅守的石洞被稱為"方臘洞"。
北宋宣和年間,宋徽宗皇帝喜花石竹木,在江南設「蘇杭應奉局」,派朱勔等爪牙到東南各地,搜刮民間花石竹木和奇珍異寶,用大船運向汴京,每十船組成一綱,時稱「花石綱」。青溪多產竹木漆,是應奉局重點酷取之地。這種沉重的負擔都轉嫁到農民身上,尤其是靠出賣勞動力度日的赤貧者身上。方臘身為傭工,更痛感這種剝削壓迫之苦,因而對宋王朝的反動統治懷有刻骨仇恨,遂起反抗之心。

❷ 北嶽恆山的奇特之處是什麼

中國名山首推五嶽。五嶽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它們以象徵中華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聞天下。以中原為中心,按東、西、南、北、中方位命名,「五嶽歸來不看山」。五嶽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五嶽各具特色:東岳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奇,中嶽嵩山之峻,早已聞名於世界。

恆山,人稱北嶽,亦名「太恆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大同市62公里。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8米,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恆山前山山門是一座三層三門牌坊,牌坊正面正中題額「北嶽恆山」,背面書「絕塞勝境」。門票50元。

沿步雲路上行約500米,來到著名的虎風口。不遠處有一棵懸根松,相傳,張果老在恆山修道時,經常系驢於此處小憩。一天,狂風大作,一隻白額猛虎怒吼而出,白驢與其鬥法,將古樹主根拔起,懸於地面,此處故名「虎風口」,也便有了「虎口懸松」的典故。

前行到接官亭,接官亭前方有一座四柱木結構方亭,亭中一石碑上刻有「苦甜井」。亭內並列兩井,相距不足三尺,而水質大相徑庭。一口如甘似露,清涼爽口,一口奇苦渾濁,難以下咽。唐玄宗李隆基當年巡幸恆山,飲後贊嘆之餘,賜額「龍泉觀」。後來,苦井被填沒,現僅存甜井一眼。

姑嫂崖

北嶽寢宮三面環壁,建在一巨大的石窟中。恆山自古有「靈石東飛」之說,相傳,舜帝北巡,祭祀北嶽,時值隆冬,大雪封山。將舜帝阻於河北界內,不能登岳祭拜,只好在曲陽遙祭。正當祭典之時,突有一塊巨石從恆山飛落帝前,便將此石封為「安王石」,並建廟宇在曲陽祭之,這便是「恆山下廟」。靈石飛去,形成一處大的幽窟,名曰「飛石窟」。之後此處建「北嶽廟」,為「恆山上廟」,後毀於大火,魏武帝太延元年(公元438年)重建。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02年),明王朝為進一步擴建恆山,將飛石窟舊岳廟改為「北嶽寢宮」,在天峰嶺的半崖間興建新岳廟,即今天的「恆宗殿」。

白雲洞在路旁高高的懸崖峭壁上,若不是路邊的指示牌提醒,遊人很難注意到。白雲洞又稱「白雲靈穴」,每到天陰有雲霧徐徐而出,必有大雨。洞之深淺、通向,至今不得而知。「石洞流雲」為恆山古十八景之一。

貞元殿前高高的、長長的、傾斜40度而又窄窄的103級台階

❸ 袁大銀元十三年的多少錢

臆造的。1.袁頭銀元: 正面為袁世凱側臉像和鑄造年份,背面為嘉禾圖,圖中有回「壹圓」答二字。此幣有1914年(民國三年)、1919年(民國八年)、1920年(民國九年)、1921年(十年)數種。天津、武昌、南京、廣東、杭州、安慶各造幣廠均有鑄造。2.袁世凱共和國紀念幣:正面有戴帽武裝的袁世凱半身像,背面為「壹圓」二字,圍有嘉禾圖,上邊有「中華民國共和紀念幣」九字,下邊為英文字。
3.袁世凱洪憲幣:正面為袁世凱半身像,著軍裝戴高纓帽,背面為一飛龍,上有「中華帝國」四字,下有「洪憲紀元」字樣。此幣是袁世凱1915年竊國稱帝後鑄造。4.洪憲元年開國紀念幣:正面為袁世凱半身像,著古帝服,戴天平帽(帝王帽),背面為團龍,上有「洪憲元年」四字,下有「開國紀念」四字。此幣系袁世凱於1915年竊國統治時試鑄,數量不多,流通不廣。

❹ 歷史上確有方臘此人嗎

歷史上確有方臘此人。

方臘(約1076-1121),又名方十三,方世臘,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西)人 ,一說原籍歙縣(今安徽歙縣)。北宋末年浙江農民起義首領。

方臘是僱工出身(一說家有漆園)。於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秋,利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際」(過去、現在、未來)之說,睦州幫源發動起義。因花石綱酷害百姓,得到了百姓支持。自號「聖公」,年號「永樂」,設置官吏將帥,建立政權。

周邊各地紛起響應,人數擴大到幾十萬,連續攻下杭州、歙州等六州五十二縣(包括今浙江省全境及安徽、江蘇南部、江西東北部的廣大地區),東南震動。起義軍計劃劃江而守,漸圖進取,十年內推翻宋王朝。宋徽宗命童貫為宣撫使率軍十五萬鎮壓,起義軍戰斗失利。宣和三年(1121年)夏,方臘率余部退守睦州青溪幫源洞和梓桐洞,後被叛徒告密,受傷被俘,同年秋被殺。

(4)馬鞍山戴天平擴展閱讀

方臘有較強的組織才能,自身又出身貧苦,所以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他還參與傳教,吸收了大批教徒,這些人後來成為起義軍的骨幹力量。摩尼教主張「是法平等,無分高下」,信教者都是一家,同時還主張吃素斷葷,節省錢財,教友中實行互助。

在起義軍內部,政治上彼此平等,不分上下尊卑,大家團結一致共同對敵;經濟上凡錢財物用一概公共享受使用,沒有你我之分。

蔡東藩:「方臘、宋江,雖皆亡命之徒,而非貪官污吏之有以激之,則必不能為叛逆之舉。就令潛圖不軌,而附和無人,亦寧能孑身起事?蓋自來盜賊蜂起,未有不從官吏所致,苛征橫斂,民不聊生,則往往鋌而走險,嘯聚成群,大則揭竿,小則越貨,方臘、宋江,其已事也。惟方臘之為亂大,而宋江之為亂小,方臘之作惡多,而宋江之作惡少,本回分段敘述,於方臘無恕詞,於宋江猶有曲筆,而總意則歸咎於官吏。」

❺ 大學生寒假作業論文!

近三十年回顧及相關問題探討

〔摘要〕文獻回顧表明,國內生活質量研究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目前的研究重心越來越偏向於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等主觀生活質量領域。論文對生活質量等概念的含義及其相互關系進行了梳理,對生活質量研究中的兩種不同視角、社會不同發展階段中生活質量研究的不同重點、生活質量測量指標的全面性與指標的可比性之間的矛盾、不同研究之間的借鑒和積累,以及對加強生活質量主、客觀指標間關系和聯系機制的綜合研究等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生活質量;生活滿意度;幸福感

隨著社會向現代化方向的不斷發展,世界范圍內的生活質量研究從上世紀中期開始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而我國自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的整個社會的改革開放,也在帶來巨大的社會結構轉型和社會變遷的同時,引發和促進了社會學、經濟學、人口學、統計學、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醫學等多個學科對生活質量問題的關注和探索。形成了一個既關繫到中國小康社會建設目標,也關繫到廣大城鄉居民日常生活水平和幸福狀況的重要研究領域。本文在系統回顧國內近三十年生活質量研究基本狀況的基礎上,對生活質量研究的幾個關鍵問題談談筆者的思考和認識。

一、近三十年來國內生活質量研究的回顧

國內的生活質量研究開始於80年代初期,基本上是伴隨著中國社會的改革開放而逐步發展起來的。進入新世紀以後,國內這一領域的研究發展得非常迅速。據筆者對中國知網《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的核心期刊進行的統計,從1980年到2007年10月,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里,國內學術刊物上發表的生活質量方面的研究論文就有500篇左右。下面是對歷年發表的研究論文的統計結果①(見表1)。

表1的結果向我們展示了國內近三十年來生活質量研究的兩個基本特徵:

1.相對明顯的三個發展階段。從表1最後兩欄的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內的生活質量研究(包括生活滿意度研究和幸福感研究)大體上經歷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第一階段從1980年至1990年。這一階段中研究的數量非常少,11年中共發表了論文17篇,平均每年115篇。可以說這11年是國內生活質量研究的起步階段。第二階段從1991年至2000年。這一階段中,研究數量有了一定的發展,10年中共發表了論文118篇,平均每年發表12篇,年均發表論文數是第一階段的8倍。可以說這10年是國內生活質量研究的成型階段。從2001年至2007年是第三階段。在這一階段中,研究論文的數量急劇上升,每年發表論文的數量從最低的20多篇直線上升到最高的78篇。在不到7年的時間內,共發表了研究論文364篇,平均每年發表論文52篇,年平均發表論文數分別是第二階段的413倍,是第一階段的3417倍。這一階段不僅發表的論文數量眾多,研究所涉及的方面也越來越廣,可以說是國內生活質量研究的快速發展階段。

2.幸福感、生活滿意度等主觀生活質量的內容逐漸成為研究的熱點。2002年以前的生活質量研究,無論是探討客觀生活質量(社會指標)的內容,還是探討主觀生活質量(生活滿意度)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採用「生活質量」的概念。只是到了2002年以後,才出現了生活質量、生活滿意度,以及(主觀)幸福感三個方面的研究並存,並且三者份量相當的局面(實際上,許多以「生活質量」為標題的研究,探討的同樣是「生活滿意度」的內容)。特別是直接對(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在最近的兩三年中更是超過了以「生活質量」為題的研究。這一狀況表明,在第三階段,特別是在最近幾年中,研究者開始將對(客觀)生活質量的關注和研究,轉向了對明顯帶有主觀特徵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的關注和研究上。

除了論文數量上的變化,近三十年國內生活質量研究在研究主題和研究內容上,同樣經歷了一個逐步發展、不斷完善的成熟過程。我國生活質量研究開始於上世紀80年代初期對社會指標的研究。較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83年國家統計局起草的社會統計指標草案、1986年北京社科院的《首都社會發展指標及其評估方法》,直到1988至1992年中國社科院在「社會發展與社會指標」課題中,明確將「生活質量」納入我國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所進行的系統研究。〔1〕即使到了2000年以後,在統計學、經濟學等學科學者以及政府部門的研究中,這種社會指標意義上的生活質量研究傾向依然十分明顯。另一方面,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社會學家林南教授與國內學者合作進行的兩項生活質量研究,又將西方、特別是美國生活質量研究中那種關注人們對生活狀況的主觀評價、關注人們對生活的滿意程度的傳統引入國內,〔2〕形成了兩種不同視角、不同內涵的生活質量研究方向。到了90年代中期,北京大學盧淑華教授等人以及筆者在對生活質量的研究中,又將上述兩種視角結合起來,集中探討了生活質量的主、客觀指標之間的關系,特別是探討了參考框架對主觀生活質量的影響,進一步促進了這一研究領域的發展。〔3〕本世紀以來,沿著上述三種方向的研究都在進一步發展。同時,最早由國外心理學家在上世紀中期所提出和推動的「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簡稱SWB)研究也開始被我國學者所關注,這方面的研究也匯入到對生活質量研究的領域中來,並很快成為近期研究中的一大焦點。

從大的方面看,國內有關客觀生活質量的研究較多地集中在指標體系的建構以及運用上。比較普遍的情形是,不同研究者根據自己的理解,構建一套在維度、指標,以及合成方式、權重等方面均不完全相同的指標體系。同時,研究者採用自己的指標體系來對所關注的不同群體、不同地區進行生活質量的比較和排序。這方面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方面這些研究所建構的指標體系互不相同,因而它們的研究結果相互之間難以做出合適的比較;另一方面則由於這方面的研究較多地是採用相對宏觀的、非個體的指標,因而往往只能用來進行樣本狀況的描述和比較,很少運用經驗數據去探討和分析影響這種客觀生活質量的各種因素。在主觀生活質量的研究方面,則出現了以「生活滿意度」為研究對象和以「幸福感」為研究對象的兩大分支領域。由於這兩個分支領域的內容都與人們的主觀感受密切相關,研究中所採用的方法也比較接近,加上一些研究者對二者的內涵、二者之間的聯系和異同,以及它們與主觀生活質量之間的關系等方面的認識還不夠清晰,導致具體研究中同樣存在一些不確切、不清晰、不一致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這方面研究的深入發展。

二、對生活質量研究中幾個重要問題的探討

1.生活質量概念的不同理解及其亞概念的建構

對於學術研究來說,分清概念是起碼的前提。它可以保證不同的研究者使用同一概念所探討的是同一件事。在生活質量研究中,無論研究者關注的是構建生活質量的指標體系和測量方法,還是關注影響居民生活質量的各種因素,都只有在清楚界定了大家所說的生活質量指的是同一件事物、是同一種現象時,這種探討才有意義。

對於「生活質量」這個最基本的概念,國內存在著三種不同的理解。因而在對生活質量的測量和評估上,也相應存在三種不同的方法。第一種理解是把生活質量定義為社會中人們客觀生活條件的綜合反映。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所謂生活質量,就是指一定經濟發展階段上人口生活條件的綜合狀況。換言之,生活質量就是生活條件的綜合反映。」〔4〕這種看法主要從影響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客觀條件方面來理解生活質量,將其作為反映人們生活狀況、生活條件、生活水平,同時也反映社會發展程度的社會指標;研究者在測量和評估這種意義上的生活質量時,主要運用衣、食、住、行等反映人們生活條件的客觀指標。第二種理解是把生活質量定義為人們對於生活總體水平和各種客觀生活條件的主觀評價,看作人們對生活的總體滿意度以及對生活各方面的滿意度。正如美國社會學家林南教授等人在其論文的第一句話中開門見山指出的:生活質量的定義是「對於生活及其各個方面的評價和總結」〔5〕。這種看法是從人們的主觀感受方面來理解生活質量。因而研究者在研究中主要採用反映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主觀指標來測量和評估生活質量。第三種理解是將上面兩種理解結合起來進行考慮,認為生活質量是由反映人們生活狀況的客觀條件和人們對生活狀況的主觀感受兩部分組成的。生活質量中既包含客觀條件,又包含主觀評價,因而,在對生活質量進行測量和評估時,應該既有反映生活條件的客觀指標,又有反映人們滿意程度的主觀指標。「客觀指標是從產生生活質量的'成因'方面來進行操作化的,是生活質量的'投入';而主觀指標是從生活質量的'結果'方面來進行操作化的,是生活質量的'產出'。」〔6〕

筆者認為,這種客觀存在的對生活質量概念多種不同理解的現實,是人們對生活質量這一特定領域中的現象在認識上逐步深化、逐步發展過程的一種反映。同時,它也是不同研究者關注這一領域現象中的不同方面的一種反映。我們的任務並不是去評判孰是孰非,而是要在理解這種現實的同時,盡可能梳理出內涵明確、界定清楚的亞概念及其基本內容,使之能既關照到對生活質量現象的不同理解,也有利於不同的研究者明確自己所研究現象的內涵和重點究竟是什麼。

2.主觀生活質量、生活滿意度、幸福感的概念及其關系

在英文文獻中,與「生活質量」、「幸福感」、「生活滿意度」等概念相對應的詞語分別是qualityoflife,subjectivewell-being,lifesatisfaction。與國內情況有所不同的是,國外文獻中相對較少使用「主觀生活質量」(subjectivequalityoflife)和「客觀生活質量」(objectivequalityoflife)的概念。換句話說,「主觀生活質量」和「客觀生活質量」的概念更多的是國內生活質量研究領域中使用的概念。從目前情況看,似乎存在著這樣一種狀況:國外的「生活質量」概念在內涵上,主要對應於國內的「主觀生活質量」概念,即指的是人們對自身生活條件和狀況的評價。對它的測量指標也主要是處於「認知」層面的「生活滿意度」的測量。而國外對應於國內「客觀生活質量」意義的「生活質量」概念,則早已演變成「社會指標」(socialindicator)的內容,並且越來越淡出生活質量研究的領域,成為人類發展研究領域的一種指標了。

至於「幸福感」的研究,則主要是從心理學視角出發來探討幸福、測量幸福所形成的一個相對專門的心理學領域。應該看到,幸福感雖然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有關,但它與生活質量卻並不是同一件事情。美國研究幸福感的著名心理學家E.Diener指出,「作為心理學的專門術語,主觀幸福感專指評價者根據自定的標准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SWB由三個不同維度組成:積極情感、消極情感和生活滿意度。」「生活滿意度是SWB的關鍵指標,作為認知因素,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標准,是獨立於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的另一個因素。」〔7〕按E.Diener的定義,幸福感(SWB)中包含了生活滿意度。這樣,生活滿意度又成了幸福感的測量指標。因此,國內有的研究者將生活滿意度歸為「生活質量意義上的主觀幸福感」。並且認為,「一般將主觀幸福感界定為人們對自身生活滿意程度的認知評價。研究者們選取的主觀幸福感維度主要包括總體生活滿意感和具體領域滿意感。」〔8〕

綜上所述,源自於社會學的生活質量研究和源自於心理學的幸福感研究,都將「生活滿意度」作為自己的內涵和測量指標,正是在「生活滿意度」上二者形成了交叉、發生了聯系。但盡管如此,二者鮮明的學科背景所體現的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特別是二者探討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屬點,則仍然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差別。這也是我們在理解這幾個概念之間關系時應特別注意的一個方面。

從研究的角度看,生活滿意度的測量相對直接一些、相對容易一些。研究者主要採用問卷中李克特形式的評價問題來測量;而幸福感的測量則相對間接一些、相對困難一些,研究者多採用心理測驗量表來測量。在應用上,生活滿意度的測量更多地用於生活質量的研究中,而幸福感的測量則可能更偏向於心理健康、精神健康方面的研究。另外,由於對生活滿意度的研究所探討的實際上是人們對理想中的狀況與現實中的狀況之間差距的主觀認知和評價,因此,應該充分認識到參考框架在這種評價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發揮的作用。無論是人們對生活的總體滿意度,還是他們對生活各個具體方面的滿意度,都是一種既與客觀物質生活條件本身有關,同時也與三種主觀的參考框架有關的事物。這或許是生活滿意度研究中的一個突出特徵。這三種參考框架分別是:(1)以人們心目中的理想狀態為比較對象的基本參考框架;(2)以身邊的、周圍的人們為比較對象的橫向參考框架;(3)以過去的、以前的狀況為比較對象的縱向參考框架。任何一種現實狀況一定是在一種或多種參考框架中才能被評價成「滿意」或者「不滿意」的。

3.生活質量研究的兩種視角

生活質量研究可以說有兩個不同的起源:一個是關注人們客觀生活狀況的社會指標研究,另一個是關注人們主觀感受的生活滿意度研究和幸福感研究。這兩種不同的起源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和形成了生活質量研究領域中兩種不同中心、不同目標的生活質量研究觀:一種是以社會為中心,以衡量社會發展程度為目標的生活質量研究觀;另一種則是以社會中的人為中心,以衡量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狀況、生活滿意程度為目標的生活質量研究觀。

從目前研究來看,政府部門以及統計學、經濟學等學科相對更看重社會層面的生活質量研究。正如有的學者所指出的,「由於統計學界研究生活質量的目的在於確定社會發展統計指標和小康生活標准,而當時吃、穿、用、住等物質方面的消費是絕對的主導追求,因此統計學界幾乎都採用消費、收入、吃、穿、用、住、行、社會文化、社會環境、社會服務、身體健康狀況等方面反映客觀物質條件的社會指標來測量居民生活質量。」〔9〕與此同時,這方面的研究也更多地將生活質量看作衡量社會發展、社會變遷的指標,也常常將這種意義上的生活質量與社會發展、社會政策放在一起進行討論。而社會學、人口學、心理學等學科則相對看重個人層面以及群體層面的生活質量研究。他們更關心社會中的人們具體的生活條件、人們對具體的生活條件的主觀感受和評價,以及與人們的主觀感受密切相關的各種影響因素。只有在這種以人為中心的生活質量研究中,才會有反映人們主觀感受和評價的主觀性指標。而這種視角的生活質量研究,其目標既包括不斷改善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客觀條件,同時也包括努力促進人們的這種主觀感受和評價朝著積極的、滿意的方向發展。

4.社會的不同發展階段與生活質量研究的不同重點

5.測量指標的全面性、完備性與指標的可比性、資料的可得性之間的矛盾

在生活質量的研究中,一個基本的任務是要建立合適的生活質量測量指標。然而,這一任務也正是研究者需要面對和解決的一大難點。這種困難主要體現在概念測量的全面性、完備性與測量指標的可比性、指標所涉及數據的可得性上。比如,為了對反映人們物質生活條件和水平的(客觀)生活質量進行測量,國內外研究者設計出了許多不同的指標體系。「在國外文獻中,頗負盛名的綜合指數應首推莫里斯建立的'物質生活質量指數'(PQLI)。」「'物質生活質量指數'由於具有簡明、綜合的特點,業已為許多人所接受,用來衡量社會經濟發展或生活質量變化,甚至被推為全球估價模式。」〔10〕但由於這一指數僅包含三個指標,即識字率、嬰兒死亡率和平均預期壽命,因而只反映了健康和教育兩個方面的最基本內容,同時也沒有用權重來區分指標的不同重要性。所以,國內學者一般認為,用這樣的指標來衡量生活質量顯得過於簡單。通常研究者會結合國內情況和自己的分析,選擇更多方面和更多具體的指標。比如,有的研究者建立了包括5大方面、共8個指標的生活質量指數,其中涉及到教育(識字率、入學率)、健康(期望壽命、嬰兒死亡率、兒童死亡率)、營養(熱量供給)、平等(收入分配)、環境(安全用水人口比例)等;〔11〕有的研究者建立了包括就業、收入水平、收入分配、貧困、消費、健康、教育、環境和城市化等9個方面的34個指標作為生活質量的評價標准;〔12〕還有的研究者則建立了包括收入、教育、消費、文娛休閑、健康、居住、生活設施、生態環境、社會保障等9個大的方面、共36項指標的指標體系來反映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整體狀況。〔13〕

在這種看起來是追求測量指標全面性、完善性的過程中,研究者必然會遇到不同指標體系之間的可比性,以及不斷擴大的指標體系與資料可得性之間的矛盾。一般來說,研究者對全面性、完善性的追求,往往會限制和損害研究結果的可比性以及研究資料和數據的可得性。正如有的研究者所言:「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生活質量還應當包括住房、交通、生活服務、社會秩序和精神風尚等方面的內容。但是,由於筆者試圖從全球出發來構築生活質量指數,而從全球出發構築指數時又限於指標的可比性和資料的可得性,因而難以選擇合適的指標來表示這些方面,只能暫付厥如。」〔14〕如果只用莫里斯「物質生活質量指數」中的三個指標,那麼,無論是中外社會中的生活質量比較,還是不同時期中的生活質量比較,都會十分容易;這樣的三個指標所需要的數據在各個國家的統計中都是可以得到的。然而,隨著研究者指標體系的不斷擴大,具體測量指標不斷增多,不同研究之間的可比性也隨之減小,許多情況下一些指標所需要的數據也無法獲得。

6.研究回顧與不同研究之間的借鑒和積累

生活質量研究領域中的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是,許多研究者在進行自己的研究前,不太注意回顧以往研究的已有結果,特別是已有的理論觀點。因而,研究的起點不高,很少有與以往研究的理論對話。例如,關於幸福感(SWB)的研究,西方學者Wilson在近半個世紀以前就已經提出了個體差異的兩點理論假設,並且西方後續研究也已經表明「外在、客觀的變數對SWB的影響相當小,人口統計項目(性別、收入、智力水平等)只能解釋SWB不足20%的變化,外在環境只能解釋SWB變化的15%。由於外部因素影響較小,研究者們轉向研究內部因素即Wilson的第二點假設來解釋SWB的變異性:個人內部建構決定生活事件如何被感知,從而影響幸福體驗」〔15〕。但國內一些學者在探討SWB的問題時,較常見的做法是直接按照自己的思路,對特定對象的幸福感現狀進行描述,同時,依舊用自己的數據去分析外在環境變數、人口背景變數對幸福感的影響,而完全不管前人已有的研究結論,不是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從而去努力回答與前人研究成果相關的理論問題。

不注意進行研究回顧的另一個表現是,眾多相同主題的研究在具體測量指標的選擇上互不相同,由此導致研究結果相互之間無法比較。比如,同樣是對「主觀生活質量」進行的研究,有的研究者用「生活滿意度」來測量,〔16〕而有的研究者則用「幸福感」來測量。〔17〕至於為什麼選用某一種指標,研究者則很少討論。同樣的,對於不同研究所得出的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結果,研究者也不去展開探討,使得不同研究的研究結果在幫助人們提高對問題的認識方面作用不大。比如,「近年來,我國出現了許多關於幸福感的討論。由於在幸福感測度、樣本選取和分析方法上的差異,得出的結論大相徑庭。曾慧超、袁岳(2005),羅楚亮(2006)採用顯變數測度幸福感,調查的問題是'總的看來,您現在幸福嗎?'得出了農村居民幸福感強於城鎮居民;邢占軍(2006)採用潛變數測度幸福感,調查了10個方面的內容,涉及知足充裕、自我接受、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心態平衡、社會信心、成長進步、目標價值、人際關系和家庭氛圍等體驗,得出了城鎮居民幸福感強於農村居民。」〔18〕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如果城鄉居民的幸福感本身是一個客觀的事物、一種客觀的現實,那麼對於兩種完全不同的研究結論來說,自然就有一個誰的研究方法相對科學、誰的結論更接近這種客觀現實的問題。但是,這樣的問題既沒有引起進行了研究、但持有不同結論的研究者之間的認真探討,也沒有引起該領域中相關研究者的關注,導致了一種「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互不相干、互不討論」的局面。

7.加強對生活質量主、客觀指標間關系及其聯系機制的綜合研究

總體上看,近三十年來國內客觀生活質量的研究與主觀生活質量(包括生活滿意度、幸福感)的研究在所涉及的范圍上都有了明顯的拓展,特別是對主觀生活質量的研究更是朝著專門的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感兩個相對獨立的方向前進了一大步。前面表1的結果顯示,在2000年以來的短短幾年中,專門探討「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的研究論文超過了200篇,佔到了近三十年國內全部生活質量研究論文總數的40%左右。這是一種非常快的發展勢頭。但是,相比之下,生活質量研究中的第三個方向,即將客觀生活質量與主觀生活質量結合起來進行的研究,則尚無大的進展。

我們知道,專業領域的不斷分化和整合,是推動科學研究不斷發展的重要途徑。在相對比較繁榮和比較深入的主、客觀生活質量專門研究的基礎上,開展將客觀生活質量和主觀生活質量結合起來的綜合性研究,將是國內生活質量研究領域中下一階段的一項重要任務和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這種綜合性研究的開展和所取得的成果,將會對我們更好地理解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提供重要幫助,同時也將會大大提升國內生活質量研究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詹天庠,等.關於生活質量評估的指標與方法〔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7,(6);潘祖光.「生活質量」研究的進展和趨勢〔J〕.浙江社會科學,1994,(6).

〔2〕林南,等.生活質量的結構與指標〔J〕.社會學研究,1987,(6);林南,等.社會指標與生活質量結構模型探討〔J〕.中國社會科學,1989,(4).

〔3〕盧淑華,等.生活質量主客觀指標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社會科學,1992,(1);風笑天,等.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質量:指標及其結構〔J〕.社會學研究,2000,(4).

〔4〕〔10〕〔11〕〔14〕馮立天主編.中國人口生活質量研究〔M〕.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2.4,64-65,64-66,66.

〔5〕林南,等.1987.

〔6〕盧淑華,等.1992.

〔7〕〔15〕吳明霞.30年來西方關於主觀幸福感的理論發展〔J〕.心理學動態,2000,(4).

〔8〕邢占軍.測量幸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3.

〔9〕蔣青.城鎮居民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J〕.財經科學,2004,(1).

〔12〕趙彥雲,等.中國生活質量評價、分析和預測〔J〕.管理世界,2006,(3).

〔13〕上海市城市社會經濟調查隊課題組.城市居民生活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上海統計,2002,(12).

〔16〕李瑩.天津青年的主觀生活質量調查分析〔J〕.青年研究,2003,(3);張蕾.認知自我與體驗社會---城市青年主觀生活質量研究〔J〕.青年研究,2006,(4);殷燕敏.西部城市居民主觀生活質量比較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2006,(2).

〔17〕邢占軍.城鄉居民主觀生活質量比較研究初探〔J〕.社會,2006,(1).

〔18〕孫鳳.性別、職業與主觀幸福感〔J〕.經濟科學,2007,(1).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❻ 中華民國四年一元價值多少

臆造出來的。民國4年是年,袁世凱沒有發行民國4年的銀元,因為他一直謀劃著稱帝,發行洪憲幣。

1.袁頭銀元: 正面為袁世凱側臉像和鑄造年份,背面為嘉禾圖,圖中有「壹圓」二字。此幣有1914年(民國三年)、1919年(民國八年)、1920年(民國九年)、1921年(十年)數種。天津、武昌、南京、廣東、杭州、安慶各造幣廠均有鑄造。2.袁世凱共和國紀念幣:正面有戴帽武裝的袁世凱半身像,背面為「壹圓」二字,圍有嘉禾圖,上邊有「中華民國共和紀念幣」九字,下邊為英文字。

3.袁世凱洪憲幣:正面為袁世凱半身像,著軍裝戴高纓帽,背面為一飛龍,上有「中華帝國」四字,下有「洪憲紀元」字樣。此幣是袁世凱1915年竊國稱帝後鑄造。4.洪憲元年開國紀念幣:正面為袁世凱半身像,著古帝服,戴天平帽(帝王帽),背面為團龍,上有「洪憲元年」四字,下有「開國紀念」四字。此幣系袁世凱於1915年竊國統治時試鑄,數量不多,流通不廣。

5.黎元洪光頭開國紀念幣:正面鐫有黎元洪像,光頭半身,上有「中華民國」四字,下為「開國紀念幣」五字,背面中心為「壹圓」二字,以嘉禾托之,四周有英文字。6.黎元洪戎裝開國紀念幣;此幣除黎元洪像為戎裝之外,余皆與黎元洪光頭開國紀念幣相同。

7.徐世昌紀念幣:正面為徐世昌半身像,背面有殿堂及人物,並有「仁壽同堂」四小字,上面有「中華民國十年九月」八字,下面有「紀念幣」三字 8.曹錕紀念幣:正面為曹錕戎裝脫帽半身像,背面有五色旗及軍旗,上下有篆文「紀念」二字,周圍有五角星六顆。

9.段祺瑞執政紀念幣:正面有段祺瑞半身西服像,上鐫「中華民國執政紀念幣」,背面有篆文「和平」二字,以嘉禾圖托之。10.甘肅袁像幣:與袁頭銀元相同,惟像之左有「甘」字,像之右有「肅」字。11.四川漢字幣:為四川軍政府所造,上面鐫有「四川銀元」四字,中心有海棠花一朵,上邊有「軍政府造」四字,下邊為「壹圓」二字,背面為18個圈繞成一環,中鐫篆文「漢」字,大環內有橫線紋,外有縱線文,上面有「中華民國元年」字樣。亦有1928年(民國十七年)四川銅元局所鑄者,「漢」字下小圈內有兩須,而1914年(民國三年)成都造幣廠所鑄者,「漢」字下小圈內無兩須。

❼ 中華民國4年銀元值多少錢

臆造出來的。民國4年是1915年,袁世凱沒有發行民國4年的銀元,因為他一直謀劃著稱帝,發行洪憲幣。

1.袁頭銀元: 正面為袁世凱側臉像和鑄造年份,背面為嘉禾圖,圖中有「壹圓」二字。此幣有1914年(民國三年)、1919年(民國八年)、1920年(民國九年)、1921年(十年)數種。天津、武昌、南京、廣東、杭州、安慶各造幣廠均有鑄造。

2.袁世凱共和國紀念幣:正面有戴帽武裝的袁世凱半身像,背面為「壹圓」二字,圍有嘉禾圖,上邊有「中華民國共和紀念幣」九字,下邊為英文字。

3.袁世凱洪憲幣:正面為袁世凱半身像,著軍裝戴高纓帽,背面為一飛龍,上有「中華帝國」四字,下有「洪憲紀元」字樣。此幣是袁世凱1915年竊國稱帝後鑄造。

4.洪憲元年開國紀念幣:正面為袁世凱半身像,著古帝服,戴天平帽(帝王帽),背面為團龍,上有「洪憲元年」四字,下有「開國紀念」四字。此幣系袁世凱於1915年竊國統治時試鑄,數量不多,流通不廣。

5.黎元洪光頭開國紀念幣:正面鐫有黎元洪像,光頭半身,上有「中華民國」四字,下為「開國紀念幣」五字,背面中心為「壹圓」二字,以嘉禾托之,四周有英文字。

6.黎元洪戎裝開國紀念幣;此幣除黎元洪像為戎裝之外,余皆與黎元洪光頭開國紀念幣相同。

7.徐世昌紀念幣:正面為徐世昌半身像,背面有殿堂及人物,並有「仁壽同堂」四小字,上面有「中華民國十年九月」八字,下面有「紀念幣」三字

8.曹錕紀念幣:正面為曹錕戎裝脫帽半身像,背面有五色旗及軍旗,上下有篆文「紀念」二字,周圍有五角星六顆。


9.段祺瑞執政紀念幣:正面有段祺瑞半身西服像,上鐫「中華民國執政紀念幣」,背面有篆文「和平」二字,以嘉禾圖托之。


10.甘肅袁像幣:與袁頭銀元相同,惟像之左有「甘」字,像之右有「肅」字。11.四川漢字幣:為四川軍政府所造,上面鐫有「四川銀元」四字,中心有海棠花一朵,上邊有「軍政府造」四字,下邊為「壹圓」二字,背面為18個圈繞成一環,中鐫篆文「漢」字,大環內有橫線紋,外有縱線文,上面有「中華民國元年」字樣。亦有1928年(民國十七年)四川銅元局所鑄者,「漢」字下小圈內有兩須,而1914年(民國三年)成都造幣廠所鑄者,「漢」字下小圈內無兩須。

❽ 唐朝皇帝的帽子為什麼不戴天平冠

平天冠屬於大禮服性質的。 一般情況下 ,皇帝是著便裝的, 只有在登基或者重大活動的時候才著冕冠(就是平天冠)冕服。

❾ 中華帝國洪憲紀元紀念幣 市值多少

洪憲紀元是背後飛龍的銀幣,真幣非常貴,基本都是十幾萬以上。但市場上,假的特別多,問這么幣的人,十個人有九個都假。

❿ 生活有點甜大結局是什麼 唐喜最後結局是什麼

結局很圓滿,唐喜最後做了車間主任一直恪盡職守為工廠奉獻,直到步履蹣跚、垂暮之年
第32集 - 生活有點甜大結局:好人終有好報
唐喜和張雲把茶葉里的錢送回戴天平家裡,唐喜勸他把臟款上交,但他不理會還責怪唐喜思想古板。第二天戴天平接到任職副局長的電話,他興高采烈的去單位。可是沒幾天戴天平就被以違法亂紀的罪名抓起來,接受組織的調查。
因為戴天平違紀的情節不是很嚴重,單位提出只要他把貪污的臟款還清,就不追究責任了,張友弟組織全家人進行援救,大家紛紛湊錢幫戴天平還錢。
食堂的職工為了表達對唐喜的敬意,在他離職前特意請他吃飯,唐喜到飯桌前,看到一桌豐盛的菜餚頓時火冒三丈,他用手掀翻了桌子,所有的菜撒到地上,他最恨職工佔用公家的東西,沒想到他們卻沒有領會這個道理。這時小地瓜等人委屈的解釋,這些菜都是他們自己花錢買來的,並不是從食堂順的,唐喜錯怪了他們,但同時也對他們的改變感到欣慰。
大年三十,張友弟全家其樂融融的吃團圓飯,他們談論一年來的收獲,四姑爺承包了廠里的錄像廳,嘉林的理發店升級成了理發廳,全家人為此感到高興。嘉林還額外透露周慧懷孕了,張友弟更是喜上眉梢。

胡處長也面臨退休了,但在離開之前他對曹副廠長提了一個要求,他認為廠里對唐喜太不公平,從食堂被免職到現在唐喜一直沒有得到任職,他請求在離開之前曹副廠長一定要解決這件事,這樣他才能安心退休。曹副廠長其實早有打算,在胡處長退休的同時車間的呂主任也要退休,因此車間主任這個空缺他打算讓唐喜頂上。
戴天平受審查後被降為科員,他的內心有些酸楚,唐喜開導他功名利祿不是最重要的,只要生活的健康幸福才是目的。唐喜被升為車間主任後,一直恪盡職守為工廠奉獻,直到步履蹣跚、垂暮之年。他一生以自己是工人為榮,把一生獻給了工廠,同樣工廠回報他的是寬容、關愛和一個溫暖的家。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戴天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