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性

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性

發布時間:2021-02-24 12:51:25

❶ 為什麼要加強我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制度設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明確提出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2014年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國務院就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分別作出了明確部署。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加大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力度,創新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內容與方式,覆蓋城鄉的文化設施網路基本建成。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總體水平仍然較低,與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在新的形勢下,構建中國特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是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發展繁榮的必然要求,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增強民族凝聚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有著重要意義。
記者:為什麼《意見》要提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政府、市場、社會三者缺一不可。政府的作用是保基本、促公平;市場的作用是提供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豐富供給,提高效能;社會的作用是激發各類社會主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性,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意見》提出,要培育和促進文化消費,加強文化創意產品研發,創新文化產品和服務內容。完善公益性演出補貼制度。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減少行政審批項目,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公共文化領域。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促進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的多元化。要培育和規範文化類社會組織。加強對文化類行業協會、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的引導、扶持和管理,促進規范有序發展。要大力推進文化志願服務,構建參與廣泛、內容多樣、形式豐富、機制健全的文化志願服務體系。

❷ 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應當具備的基本功能

從宏觀來說,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快文化事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客觀需要。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三個方面的基本內容,都可以也必須通過覆蓋城鄉、建設和活躍在百姓身邊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與服務活動來傳播和弘揚,以文化人,深入人心。從微觀來說,一切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和文化活動,都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積極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一幅畫,一首歌,一件文物,一段群眾自編自演的積極向上的文藝作品,都會在潛移默化間成為匯聚人民群眾認同、接受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份力量。繼續大力推進公共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等免費開放,豐富與改進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服務內容和形式;讓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更好地發揮青少年社會實踐活動基地的功能,配合融入國民教育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外實踐教育活動……凝聚人心、傳播正能量。

❸ 制約當前公共文化設施的作用有效發揮的因素有哪些

(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投入不足
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是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職責,所回謂「責任在政府答,關鍵在投入」。但現實情況中,政府對於公共文化服務投入不足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

(二)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有待完善
目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手段創新不夠,服務方式顯得陳舊落後,尚未建立起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的供給模式。群眾的文化需求日漸多樣化、多層次化,但基層文化場所和機構對於這種需求沒有給予很好的滿足,忽視對文化表現形式和傳播手段的創新,導致公共文化服務的總體能力在舊有基礎水平上提升有限。文化供需之間存在的巨大結構性缺陷,成為制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體系有效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

(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缺乏完善的監督評估機制
政府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主體,對於公共文化建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沒有把文化建設放在應有的位置,「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存在著對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輕視、忽視的現象。

❹ 公共文化服務最主要的功能是什麼

教育作用

❺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有意義嗎

以法的行駛保障公共文化服務,規定必須做的和不應該做的,以免地方能做的不做,該做的不做。當然有意義

❻ 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領域運用數字網路技術有哪些重要意義

一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重要內容版,是實現經濟、政治、文權化、社會協調發展戰略布局的重大安排。

二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雙輪驅動」的「雙輪」之一。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環境中,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實現「雙輪驅動」、協調發展,體現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正確道路的深刻認識和自覺把握。

三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徑,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建構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保障,也是履行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改善和發展文化民生的內在要求。

四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當前我國文化建設的一項戰略性工作,是各級黨委、政府肩負的重要職責,也是各級文化行政部門第一位的工作。

❼ 制約當前公共文化設施的作用有效發揮的因素有哪些原因是什麼

(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投入不足
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是服務型政府回的重要職責,所謂「責任在政答府,關鍵在投入」。但現實情況中,政府對於公共文化服務投入不足成為制約其發展的瓶頸。

(二)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機制有待完善
目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手段創新不夠,服務方式顯得陳舊落後,尚未建立起以群眾文化需求為導向的供給模式。群眾的文化需求日漸多樣化、多層次化,但基層文化場所和機構對於這種需求沒有給予很好的滿足,忽視對文化表現形式和傳播手段的創新,導致公共文化服務的總體能力在舊有基礎水平上提升有限。文化供需之間存在的巨大結構性缺陷,成為制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體系有效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

(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缺乏完善的監督評估機制
政府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責任主體,對於公共文化建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沒有把文化建設放在應有的位置,「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存在著對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體系建設輕視、忽視的現象。

❽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出台 三亮點 產生哪些影響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出台 三亮點 產生哪些影響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25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將於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這部法律,將有力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化均等化、提升服務效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共六章65條,對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管理、公共文化服務提供、保障措施、法律責任等分別作了詳細規定。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規定,本法所稱公共文化服務,是指由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以滿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設施、文化產品、文化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服務。
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協調、有序開展,法律規定:國務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綜合協調機制,指導、協調、推動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工作。國務院文化主管部門承擔綜合協調具體職責。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統籌協調,推動實現共建共享。
法律構築起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基本法律制度體系的框架,建立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准制度、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免費或優惠開放制度、公共文化服務公示制度、公眾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使用效能考核評價制度、公共文化服務資金使用監督和公告制度、公共文化設施資產統計報告制度、公共文化機構開展服務情況年報制度等。
法律明確,國家扶助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公共文化服務,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協調發展。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和流動人口等群體的特點與需求,提供相應的公共文化服務。
法律規定,因城鄉建設確需拆除公共文化設施,或者改變其功能、用途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重建、改建,並堅持先建設後拆除或者建設拆除同時進行的原則。公共文化設施的選址,應當徵求公眾意見,符合其功能和特點,有利於發揮其作用。

❾ 根據李媛媛教授所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歷史意義包括以下哪些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歷史意義 :

第一個意義是政府可以直接地去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和產品,內比如說公共的圖容書館、全額撥款的文化館、群眾藝術館,還包括一些大型的公共文化設施等等,這些都是通過政府的直接介入,那麼政府還可以通過采購、委託、補貼等等方式來提供公共文化產品服務。
第二個意義是可以提高認同度和幸福指數。使老百姓能夠在參加文化創造、文化活動,享受文化成果的活動當中能夠他的利益訴求能夠得到表達,讓參與公共文化服務成為每一個人的習慣,它有助於公共文化空間的建立,在社會生活的民主化過程當中,它會發揮著比較積極的作用,它讓每一個人都有表達和滿足自身文化需求的一個管道,所以在個人的生活和社群的生活、公共的生活之間,能夠建立起有機的聯系。這是第二個意義。
第三個意義是,它可以提高國家的文化軟實力、維護文化安全。特別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如果說我們不改變原來封閉的文化生產體制,我們就一定提供不了滿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的文化產品。如果說我們的產品不能夠讓老百姓喜聞樂見,讓大家歡迎的話,那麼別人就會搶占我們的思想陣地,所以說發展公共文化服務也是一種積極的捍衛國家文化安全的方式。

閱讀全文

與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
土地使用權期滿地上建築物 瀏覽:455
武漢圓通快遞投訴電話 瀏覽:33
馬鞍山到開原 瀏覽:797
版權標記放在哪裡 瀏覽:441
創造與魔法陪配方 瀏覽:724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感悟 瀏覽:944
定融債權轉讓 瀏覽:41
安徽二手塔吊轉讓信息 瀏覽:413
土地買賣使用權協議 瀏覽:543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知識競賽 瀏覽:484
戶照的有效期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