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派出所下達罰款任務,案件指標對嗎
下達罰款任務是不合理的,壓縮發案、提高破案率是正確的。
⑵ 為什麼一個大隊有五個指標罰款
國家的解釋是:罰款往往小於超重獲利,所以超載車輛寧願罰款 另外,罰款可能造成以罰代管,影響地方政府形象。
⑶ 我同事聽說交警有罰款指標,請問交通法
第八十六復條 任何單位不得給公安機關交制通管理部門下達或者變相下達罰款指標;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不得以罰款數額作為考核交通警察的標准。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及其交通警察對超越法律、法規規定的指令,有權拒絕執行,並同時向上級機關報告。
但是網路上有上傳2015年上海大交通大整治期間,領導對民警派發任務的簡訊截屏,以及寶山分局4月完成的罰款的電腦統計截屏,其中有完成率一項。
⑷ 行政執法機關能下達執法起數和罰款數量嗎
不能這樣執法的。沒有案件發生如何處罰。要釣魚執法嗎?對不能確定是否發生的事情是不能下達指標的。能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就可以了。
⑸ 這樣罰款對嗎
1、按照國務院三定方案,工商部門主管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問題,因此對你店內商品進行抽檢是合法的。
2、行政部門進行抽檢,監測費用是行政支出。《產品質量法》第十五條:「根據監督抽查的需要,可以對產品進行檢驗。檢驗抽取樣品的數量不得超過檢驗的合理需要,並不得向被檢查人收取檢驗費用。監督抽查所需檢驗費用按照國務院規定列支。」因此,讓你交檢測費是不合法的。
3、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產品,下同)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工商部門對經營者銷售不合格商品可以進行罰款,罰款是合理的,也可以對不合格商品進行沒收。但是封店是不合法的,因為法律沒有賦予封店權利。
4、可以要求復檢。《產品質量法》第十五條:「生產者、銷售者對抽查檢驗的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檢驗結果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實施監督抽查的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其上級產品質量監督部門申請復檢,由受理復檢的產品質量監督部門作出復檢結論。」
⑹ 銷售的白酒進貨是有合格報告,但有關部門抽檢說不合格,根據《食品安全法》工商部門要罰款1-2萬。該怎麼辦
1、在法律適用方面,
有三個基本原則「上位法的效力高於下位法;特別法優於普通法;新法優於舊法」。
《產品質量法》與《食品安全法》是同等的法律,均由全國人大立法。
很明顯,白酒屬於食品,
根據你說的情況,是適用《食品安全法》的。
《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五條說到,「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和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二)生產經營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准限量的食品; ……」
2、對於處罰對象方面,
無論是生產者還是經營者都是有責任的,
但是針對你這次抽檢,
被抽檢對象是你,
所以被處罰對象當然也是你。
而且,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
工商部門負責對所謂的流通領域進行監管,也就是對零售商、批發商等經營者進行監管。
但是生產廠家屬於生產領域,工商部門沒有許可權處罰。
生產領域是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監管的。
⑺ 鳳抓食品變質被工商局罰款5625元,雞爪進價0.77賣0.9,5625是如何得到的呢求解
變質?是又被復抽檢嗎?什制么指標不符合要求?
你是經銷商還是生產商?如果是經銷商的話,這個應該是和你剩餘庫存相關的。確定是你存放的問題,那你也沒法追溯生產商。如果可以追溯,你應該讓生產商與你們一起承擔損失。那這個如果涉及到食品安全問題,生產商那邊處罰力度更大,一般要五萬起了
⑻ 勞務工被罰款1000算不算違法,就因為評比倒數第一!公司下達指標!每人交800-1000元做為罰
今年3月份開始國家就下政策了,不允許使用勞務工,現存的勞務工目前屬於一個十分尷尬的處境,,想把你搓圓就搓圓,按扁就按扁~
⑼ 政府,財政給單位下達罰款任務合法嗎
這是絕對不合法的,也是國家三令五申要禁止的,但現在各地都有此做法,也是避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