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馬鞍山市歷史古鎮
運漕鎮位於含山縣城南端約份公里處,形成於三國東吳,發展於東晉時期,鼎盛於明清時代。 明代以來便是含山首鎮,商業發達。運糟柯上碼頭相連、欖桿林立、商船綿延數里。如今鎮上還保留了眾多的古民居、深宅大院。如東問街的程家大屋, 上大街的陳家大院, 西大街黃家大屋、何氏民居等。
古鎮保留下來的, 不僅僅是深宅大院、古民居,還有一些其他古建築, 同樣承載著古鎮的記憶。鎮上最有名的建築當屬明代嘉靖年間的三台閣,民國三年十二月,由運潛紳士曹靖夫、張韶等人捐資重修。此閣臨擁而立,共有蘭層六面, 高約12米,蔚為壯觀。登閣遠眺,運糟古鎮的喧鬧與 繁華,山水的靜謐與秀麗盡收眼底。 自古以來, 文人墨客,社會賢達, 也常常流連於此, 品若飲酒、高談闊論、吟詩唱和、潑墨丹青, 留下了一批詩詞、槌聯和書畫作品
歷陽鎮, 為和縣縣治所在地, 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芸萃的歷史文化名城。2000。多年前, 項羽封范增為歷陽侯,始建歷陽城, 又名亞父城, 自古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位居縣境中部,東靠南京, 與馬鞍山市區一江之隔, 已有馬鞍山跨江大橋相連, 境內有長江黃金水道和三條通江河流,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歷陽鎮有春秋時期伍子胥渡江的 「漁邱渡」 和 「浣紗祠」,三國時孫權為其母做壽而建的萬壽塔,唐代劉禹錫的居所 「陋室」 及其千古名篇 「陋室銘」 ,唐代詩人張籍讀書的 「桃花塢」 ,宋代建造、朱元璋登臨賦詩的 「鎮淮樓」 ,明代建造的 「文昌塔」 、 和陽橋」 等諸多名勝古跡和遺址 位於其中,境內中部為一西向長墟,東北、南部均為平原和湖區。
『貳』 安徽馬鞍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濮塘風景區】 位於馬鞍山市東郊的濮塘風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雖然與市區相去不遠,但清幽靜謐,有如世外桃源,竹海、古樹、清泉、鍾鼓被稱為濮塘「四絕」,新近發現的怪坡更為罕見,現被列為安徽省省級風景名勝區。 【採石磯風景名勝區】 位於馬鞍山市西南約5公里處的長江東岸,因集;雄、奇、陷、秀;於一體而居於;長江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底蘊深厚的文化遺存使其成為聲聞遐邇的江南名勝,建有太白樓、三台閣、三元洞、林散之藝術館、廣濟寺等景點,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 採石磯【青山李白墓園】 李白墓園背倚的大青山,因李白多次來此停留游覽,亦名為李家山,山高372米對徑20餘公里,山上鳥道迂迴,林木蔥郁,面臨長江,地理位置顯要,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青山文物古跡豐富,北麓有著名的晉墓群及明代琉璃瓦窯址。朱元璋建都南京古城時曾用此窯琉璃瓦。南齊著名詩人謝?曾在山南築室而居並修一池(謝公池)此井至今甘甜,終年不枯。在其舊址旁有一石佛庵,大雄寶殿等眾多寺廟,每年香火很旺,青山主峰有始建於宋代的雲霧禪林寺廟。登上主峰可以遠眺長江,近觀層層林海,視野開闊,是旅遊登山的絕好去處。 【朱然陳列館】 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區南部的雨山鄉境內,為三國東吳大將朱然之墓。朱然墓發掘於1984年6月,出土許多珍貴文物,部分漆器填補了三國美術史的空白,也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最大的、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三國朱然文物陳列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南雨山區,距六朝古都南京只有40多公里,交通十分方便。 本館始建於1987年,經歷年擴建,佔地面積已達11000平方米,主體建築為一組仿漢風格的古典建築群。目前有朱然墓室陳列廳、出土文物陳列廳、朱然生平浮雕長廊、仿古兵器館、朱然家族墓陳列廳、望樓鍾鼓等場館對外開放,輔助設施,休息場所也十分完備。館外群山遙峙,館內綠草成蔭,春天櫻花爛漫,八月丹桂飄香。它既是一座展示三國東吳歷史文化特色的專題性博物館,也是一處探古尋幽,休閑娛樂的絕佳旅遊勝地
『叄』 安徽馬鞍山有什麼旅遊景點介紹~謝謝
馬鞍山風景區:濮塘風景區
位於馬鞍山市東郊的濮塘風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雖然與市區相去不遠,但清幽靜謐,有如世外桃源,竹海、古樹、清泉、鍾鼓被稱為濮塘「四絕」,新近發現的怪坡更為罕見,被列為安徽省省級風景名勝區。
節慶廣場
採石磯
採石磯風景名勝區位於馬鞍山市西南約5公里處的長江東岸,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區。
因集「雄、奇、險、秀」於一體而居於「長江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底蘊深厚的文化遺存使其成為聲聞遐邇的江南名勝,建有太白樓、三台閣、三元洞、林散之藝術館、廣濟寺等景點。
李白墓園
背倚大青山,因李白多次來此停留游覽,亦名為李家山,山高372米對徑20餘公里,山上鳥道迂迴,林木蔥郁,面臨長江,地理位置顯要,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青山文物古跡豐富,北麓有著名的晉墓群及明代琉璃瓦窯址。朱元璋建都南京古城時曾用此窯琉璃瓦。謝公池甘甜,終年不枯。在其舊址旁有一石佛庵,大雄寶殿等眾多寺廟,每年香火很旺,青山主峰有始建於宋代的雲霧禪林寺廟。登上主峰可以遠眺長江,近觀層層林海,視野開闊,是旅遊登山的絕好去處。
朱然文物陳列館
朱然陳列館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區南部的雨山鄉境內,為三國東吳大將朱然之墓。朱然墓發掘於1984年6月,出土許多珍貴文物,部分漆器填補了三國美術史的空白,也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最大的、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三國朱然文物陳列館,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南雨山區。
甄山寺
甄山寺,又稱甄山禪林,甄山庵,晉山庵。位於安徽省當塗縣城東7.5公里處的甄山南麓,寺因山而得名。
甄山寺始建於唐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遠近聞名的十大古寺之一。清末民初,為其鼎盛時期,計有房間99間半。抗日戰爭時期,當塗淪陷,甄山寺遭日寇破壞,房屋被毀去大半。「文革」中又遭毀壞,只剩下少量破舊房屋。
後經多年尤其是近年來的修復和新建,寺院的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由原來的幾十平方米,擴大到1.5萬平方米。寺院內建有佛殿9座,客房、齋堂等一百餘間。同時,鍾樓、鼓樓、水榭、涼亭等建築無所不有,水電、交通、電話等服務設施一應俱全。
庭院內綠樹成蔭,鮮花盛開,人們徜徉其間,倍覺心曠神怡。這里已成為遠近善男信女香客和男女老少施主祈福消災、假日郊遊的極佳去處。
橫山遺址
(一) 橫山石門
橫山,又稱橫望山,因四望皆橫而得名,位於縣城東30公里處,主峰太陽拱海拔459米。山勢威嚴,峰巒疊起,蒼翠亘天,林壑幽美,橫列若屏障,方圓40公里,東北與江蘇省的江寧、溧水兩縣交界,南與石臼湖、丹陽湖相連。橫山歷史上曾作衡山,春秋楚子重伐吳克鳩茲,至於衡山,即此。
南梁時,「山中宰相」陶弘景曾在此隱居煉丹,並鑿龍泉井,井水清澈甘冽,大旱不涸。構有讀書堂,後為寺院,即澄心寺。殿宇堂皇,樹木參差。歷代高官名士先後到此遊憩,觀景吟詠。山中「龍井寒泉」、「叢林夜月」、「石門古洞」、「絕壁垂松」為橫山四景。然而,幾經滄桑,古柏、寺院、碑刻文物,多已廢圮。唯龍泉井、月牙池、石獅、石桌、石凳遺址遺物殘存。橫山西南麓有一石門,為安徽省72處古跡之一。內一古洞,傳為陶弘景煉丹處。唐人摩崖題刻楷書「石門」二字,至今尚存。字徑直1.2米,橫2.1米,為市、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門摩刻的上側極高處石壁上有明代刻的「壁立萬仞」四字,今仍可辨識。李白生前酷愛石門山水,多次到此,或攬勝,或隱居,或訪友,每有題詠。有《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下途歸石門舊居》等詩篇。
(二)靈墟山[3]位於當塗縣城東15公里,山麓平緩,竹木扶疏,高133米,北靠龍泉山,西鄰圍屏山。相傳古時遼東人丁令威來此修真煉丹,化鶴仙去,故稱靈墟山。山上遺有丹井、丹洞諸跡;又有修真觀、望湖亭等建築。山頂平坦,修真觀前有煉墩,上置壇,如今均不存。李白膜拜仙道,蟄居當塗時,寫有《靈墟山》一詩,為《姑孰十詠》中一詠。
『肆』 求馬鞍山市計程車行業總體概況 盼高人解答
採石磯位於馬鞍山市區西南約5公里的採石公園里的翠螺山麓,古稱牛渚磯。它和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以山勢險峻,風光綺麗,古跡眾多而列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採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沖,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採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吸引著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多次來採石磯游覽,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現在在採石磯上建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馬鞍山的旅遊景點。
遊人來到馬鞍山市西南的唐賢街,過鎖溪橋,即見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臨大江,三面為牛渚河環抱,海拔131米,猶如一隻碩大的碧螺浮在水面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傳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間林木蔥綠,蔚然深秀,西麓突兀於江中的懸崖峭壁就是著名的採石磯;西北臨江低凹之處,人稱西大窪,北邊山脊樑叫蝸牛尾,山勢險峻;南麓林木蔥郁,亭閣隱隱,太白樓等文物古跡均分布在這一帶,最高處是翠螺峰。
太白樓面臨長江,背連翠螺,濃蔭簇擁,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古建築。它與湖南嶽陽的岳陽樓、湖北武昌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合稱為江南著名的「三樓一閣」。太白樓是為紀念我國唐代詩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於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原名謫仙樓,距今已有1100餘年歷史。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為「太白樓」,亦稱作「唐李公青蓮祠」。歷代均有修建,現存建築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一1908年)。太白樓高18米,長34米,寬17米,採用我國傳統的古建築式樣,主樓三層,一層為廳,二層為樓,三層為閣。前後分兩院,前為太白樓,後為太白祠,由迴廊相連,二、三樓閣檐下置郭沫若書寫的「太白樓」和張愷帆書寫的「謫仙樓」匾額,各具神韻,十分醒目。進門檐下兩壁嵌有一塊清代重修太白樓碑記和一塊記載李白生平的碑文。進入大廳迎面大屏風繪有太白漫遊來石圖,壁上掛著太白游蹤圖,樓上設兩尊黃楊木太白雕像,一立一半卧,還有太白手書拓本和各種版本詩集陳列,以及歷代名士文人的詩篇、楹聯、匾額和繪畫。 太白樓西側是廣濟寺。綠樹掩映之中的「觀音閣」是圮毀的廣濟寺僅剩的建築,內供觀音菩薩像。閣前左側有一口「赤烏井」,是採石磯最為古老的歷史文物。
『伍』 馬鞍山是哪個省市的
鞍山地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勝古跡眾多。傳說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在垓下全軍覆沒,敗退至和縣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請泗水亭亭長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長嘶不已,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
1.採石磯 採石鎮的採石磯與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以山勢險峻,風光綺麗,古跡眾多而列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採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沖,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採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吸引著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代詩人李白,多次來採石磯游覽,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如《牛渚磯》、《夜泊牛渚懷古》等。
2.李白墓 李白墓園位於當塗縣城東南青山西麓,蒼松掩映、翠竹環繞。李白一生浪跡天涯,獨戀當塗,曾10多次來到當塗。晚年投奔從叔當塗縣令李陽冰。客死當塗後,先殯於龍山東麓,後宣歙觀察使范傳正為遂李白生前遺願,遷墓至青山西麓谷家村。
3.朱然墓 朱然墓位於市區南部的雨山鄉安民村林場境內,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有關三國時期考古的一項重要發現,也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大、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80年代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發掘資料證明,墓主為三國東吳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朱然(182-249),字義封,漢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縣西北)人,出身東吳豪族,13歲過繼給舅父朱治為子,少時曾為孫權同窗好友。三國爭雄,朱然北抗曹魏,西拒蜀漢,一生屢立戰功,官左大司馬、右軍師。
4.濮塘風景區 位於市區東郊的濮塘風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景區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林木綠綉,飛泉叮咚,環境幽謚,野趣盎然,為休閑度假的勝地。竹海、古樹、清泉、鍾鼓並稱濮塘"四絕"。古銀杏歷經千載滄桑,仍虯枝鐵干,濃蔭如蓋。鍾鼓地踏地而聞鍾鼓聲,奇異而譎怪。500多年前發掘的玉乳泉,至今仍能清洌甘甜、源遠流長。
馬鞍山市是一座具有江南山水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市區雨山湖周圍九山環繞,形成了"九峰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秀麗景色,呈現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四季花香,丹青錦綉的美麗景觀,
『陸』 馬鞍山有那些著名的旅遊景點
採石磯
採石磯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的核心景區,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西南5公里處的長江東岸,南接著名米鄉蕪湖,北連六朝古都南京,峭壁千尋,突兀江流,歷史悠久,名勝眾多,素有「千古一秀」之美譽。
古稱牛渚磯。它和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
以山勢險峻,風光綺麗,古跡眾多而列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
採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沖,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採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吸引著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代詩人李白,多次來採石磯游覽,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
遊人來到馬鞍山市西南的唐賢街,過鎖溪橋,即見平地拔起的翠螺山。山西北臨大江,三面為牛渚河環抱,海拔131米,猶如一隻碩大的碧螺浮在水面而得名。此山原名牛渚山,相傳古有金牛在此出渚。山間林木蔥綠,蔚然深秀,西麓突兀於江中的懸崖峭壁就是著名的採石磯;西北臨江低凹之處,人稱西大窪,北邊山脊樑叫蝸牛尾,山勢險峻;南麓林木蔥郁,亭閣隱隱,太白樓等文物古跡均分布在這一帶,最高處是翠螺峰。
太白樓面臨長江,背連翠螺,濃蔭簇擁,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古建築。它與湖南嶽陽的岳陽樓、湖北武昌的黃鶴樓、江西南昌的滕王閣,合稱為江南著名的「三樓一閣」。太白樓是為紀念我國唐代詩人李白而建造的。它初建於唐元和年間(806~820年),原名謫仙樓,距今已有1100餘年歷史。
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改名為「太白樓」,亦稱作「唐李公青蓮祠」。歷代均有修建,現存建築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一1908年)。太白樓高18米,長34米,寬17米,採用我國傳統的古建築式樣,主樓三層,一層為廳,二層為樓,三層為閣。前後分兩院,前為太白樓,後為太白祠,由迴廊相連,二、三樓閣檐下置郭沫若書寫的「太白樓」和張愷帆書寫的「謫仙樓」匾額,各具神韻,十分醒目。
太白樓西側是廣濟寺。綠樹掩映之中的「觀音閣」是圮毀的廣濟寺僅剩的建築,內供觀音菩薩像。閣前左側有一口「赤烏井」,是採石磯最為古老的歷史文物。
廣濟寺西首有蛾眉亭,亭建於北宋,已有900多年歷史。亭內有數方珍貴的古碑。蛾眉亭據險而臨深,憑高而望遠,景色秀麗。亭前左前方臨江之處,是一塊平坦巨石為聯璧台,此石嵌在蔥郁陡峭的絕壁上,伸向江中,險峻異常。民間傳說詩人李白是在這里跳江捉月,騎鯨上天的,故又稱捉月台或捨身崖。
聯璧台左下側的臨江絕壁之上有燃犀亭,四方小亭簡朴典雅。傳說東晉將領溫嶠在此燃犀角照金牛水怪。亭下滔滔江水穿過天門一瀉而下,浪擊峭壁,捲起千堆雪,氣勢壯觀。亭西側石階下還可以看到懸空橫出的巨石,上有一隻50餘厘米長的大腳印,傳說是明初大將常遇春三打採石磯時留下的。
翠螺山半山腰還有李白衣冠冢,墓用青石壘砌,基高2米,直徑5米,墓碑上鐫「唐詩人李白衣冠冢」。四周松柏簇擁,芳草菲菲,環境幽靜。
三元祠,又稱三官洞,是採石磯最大的一座天然石洞,在蛾眉亭西側岩下,洞傍山臨江嵌在崖壁間,下落無地,如自水出,江水拍擊洞邊崖壁,浪花飛濺,令人眩目。洞內上下兩層,洞內有洞,可通大江,環境別致,四季景色迥然各異,洞中供奉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內還設有茶室。
『柒』 馬鞍山市內有什麼著名景點
你好,我是馬鞍山的哈。。你是准備到我們這玩么。。歡迎歡迎。。
其實馬鞍山市區並不是很大,相對那些大城市,不過還是值得去逛逛,感受下我們小城的閑適。
1、採石磯公園(風景區),我們馬鞍山最值得一去的景點了。一方面是風景美,另一方面是有文化積淀,主要是李白等。。。。市內主要乘坐4路公交車(始發站在火車站!)
2、朱然文化公園(主要是朱然墓),朱然是三國真實人物,三國時期吳國大將。主要是介紹他的陵墓,室內展區,有關於他的墓穴的發掘現場的完整保存。。。室內乘坐2路車可直達。
3、小九華(此小九華非彼大九華),主要是有宗教、寺廟、散散心,爬爬破,許許願之類的。。可以去,就在去採石磯風景區的路上。。也是4路車。。
4、雨山湖(雖不是景點),這是我們城市的最中心,中心是一個湖,很好吧!!雨山湖公園,很大,就在市中心,是我們生活娛樂聚會的最好的地方,因為商業化很淡,就是我們的生活一部分。。風景很不錯,就在市區,可以去走走。。
5、我們馬鞍山是一個鋼鐵著稱的鋼城。。現在部分旅行社,開始了鋼城鋼鐵一日游「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很有意義,可以試試!!
市區其他的就沒有點了。。不過我們市區很漂亮,有的公園。廣場,都很漂亮的。。
遠離市區,還有,大青山、李白墓。當塗縣等。。。
歡迎來馬鞍山來玩哈,,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記得給好評哈!!!
『捌』 海外海名仕苑怎麼樣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樓盤名稱:馬鞍山海外海名仕苑
城市:馬鞍山
樓盤位置:江東大道與馬濮路交叉口(西湖花園對面)
開發商:馬鞍山海外海花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產權年限:70年
建築類型:板塔結合,低層,多層,小高層,高層,
公交線路:海外海名仕苑(公交站):10路內環;10路外環;112路;116路;大潤發十號線;花山美居(公交站):7路;28路;公交修理廠(公交站):14路;28路;103路;華安證券(公交站):7路;10路內環;10路外環;28路;112路;116路;大潤發十號線;西湖花園(公交站):大潤發十號線;東源美家樂(公交站):14路;103路;康華廣場(公交站):7路;14路;103路;國際華城西(公交站):106路;202路;秀山專線(126路);馬鋼技師學院(公交站):3路;10路內環;10路外環;14路;28路;113路;202路;大潤發十號線...;華拓金服(公交站):106路;202路;秀山專線(126路);
其他交通方式:乘7路、10路、202路、106路公交車在海外海名仕苑站下車即達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206667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42%,共0棟樓,停車位別墅有地下停車位,每戶均有;高層及小高層地上、地下均有車庫,數量待定。
周邊配套:學校(學區): 二中 綜合商場: 商場 郵局: 中國郵政 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 學 區: 安工大職業技術學校 高檔游泳池、棋牌室、籃球場、 會館、超市、健身房和幼兒園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全面及時的樓盤信息,點擊查看
『玖』 馬鞍山海外海名仕苑,屬於哪個中學的學區房
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