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十二五規劃是指哪五年謝謝
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
「十二五」時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
深刻認識並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科學制定「十二五」規劃,對於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對於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二五」計劃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1)工商局十二五規劃擴展閱讀:
國家十二五規劃的現實背景: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必須深刻認識並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繼續抓住和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努力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十二五」時期,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⑵ 十二五規劃全文
現在還只有建議稿,本屆兩會後才會有全文。
⑶ 十二五規劃是指哪年到哪年
1。我們國家是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那麼第一個「五年計專劃」,我們屬就簡稱為「一五」
2。而2006-2010年這個時間段剛好是我們國家提出來的「五年計劃」的第11個,所以我們也就叫他做「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簡稱就叫「十一五」。
3。十二五當然也就是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咯,他的時間段就是:2011-2015年。
⑷ 國家的十二五、十三五規劃都是什麼意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2011-2015年),簡稱十二五規劃。
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
規劃綱要依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2016-2020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4)工商局十二五規劃擴展閱讀
十二五規劃內容簡介
「十二五」時期,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新的階段性特徵。
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
我們要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主動適應環境變化,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十三五規劃目標要求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二〇二〇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加快提高。
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⑸ 企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應該包括些什麼內容
集團發展戰略規劃類似於一個五年規劃,可以參照。
十二五發展規劃十步法
1.調研診斷
正確的方法
全面地調研
客觀評估
情況梳理與診斷
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診斷具體包括:對規劃本身的評價、對規劃方法論的評價、對規劃敏感度的評價、領導人因素分析、企業組織智商分析、規劃認識論的評價、規劃偏好(即文化)分析等;診斷的關鍵在發現問題和情況梳理;
2.分析與預測
把握國家政經周期
理解區域規劃
明確產業政策
發掘培養企業核心能力
新的路徑、體制分析
華彩咨詢運用自身對國家政經周期的整體把握以及對區域層面的規劃趨勢進行研究分析,對企業的經營環境,即各種環境因素的狀態及變化趨勢進行分析,對企業當前外部資源及內部能力進行剖析,發現企業可以在十二五期間把握的機會,洞悉環境因素變化可能產生的威脅。在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整體思路下,構建公司核心能力目標。重點分析一下幾點:新的路徑與體制,組織運作模式;新的業務組合與利潤模型;新的價值設計,組織,生產,溝通,交付方式;影響未來的重要動力,趨勢,思想的揭示與預測。
3.十二五規劃的戰略任務
回顧與展望
優勢與劣勢
現實與願景
十二五發展規劃的戰略任務包括對企業發展歷史的回顧,總結優勢和不足、分析高績效領域,對企業現狀分析及展望,發現企業的成長趨勢、環境對企業戰略的主要制約或者支持,市場競爭對戰略的要求等;在以上基礎上提煉八層次戰略任務:如克服危機、抓住機遇、強化及製造競爭優勢、對產品及服務進行結構性創新、對公司發展路徑進行創新、對行業進行創新、基於整體市場和生活方式進行創新、引領和創造未來。
4.重大戰略課題研究
企業在產業布局中的地位
企業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
提升創新能力
節能低碳的經濟發展
十二五規劃編制過程中,一系列重大戰略課題的研究是其中的研究重點:比如產業集群布局及產業集聚效應研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研究,提高創新能力思路及對策研究,節能減排和低碳經濟發展的目標、思路及措施研究,先進製造業發展的目標、重點及對策措施研究等宏觀課題,也包括我們現在在產業組合上碰到集團企業管理的微觀課題,比如說企業認為總是收購的企業歸屬感沒法保證,怎麼辦?還有經常出現低成本收購高成本整合的問題,這種問題怎麼保證等等。
5.十二五發展規劃思考
十二五發展規劃思考是確定企業的使命和目標,是企業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和評估的依據,應包括五方面的內容:應該明確企業是什麼和希望成為什麼;在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規劃中實現企業創造性地發展,並且在戰術上限制企業進行一些冒險行為;使本企業或機構有別於其他同類型的企業或機構;指出作為評價企業在十二五期間發展經營的框架。
6.十二五發展規劃方案設計
從實際操作角度分析,十二五發展規劃方案設計應注重以下八個方面:規劃的滾動實施和公司動態成長的結合;領導層對未來的設想與企業核心價值的結合;規劃和戰略管理體系之間的有機結合;形成產業整合優勢與子公司高質量運營的結合;公司十二五規劃與國家產業改革政策的結合;規劃的發展思路與市場競爭環境的結合;遠景、發展規劃與核心能力的結合;員工發展與公司十二五發展規劃方向的結合。
7.集團,總部,子集團,業務單元的規劃
在集團整體十二五規劃的框架下,進行集團層面、總部層面、子集團層面和業務單元層面的規劃,整體包括:遠景,發展哲學及長期目標體系、發展模式、資本運作戰略、產業組合戰略、橫向戰略、集團總部層面戰略等等;
8.集團各層次經營計劃體系
在十二五發展規劃架構下,要實現發展規劃和年度經營計劃的轉換和控制機制,為保證發展規劃的有效性,公司需在對發展經營計劃進行審核與回顧的基礎上,重新評估公司的發展經營環境和內部資源,從而對公司的發展規劃進行修正,如此循環往復,使企業實施發展規劃的同時形成對環境的自適應性機制。
9.規劃實施保障工程
規劃實施就是將規劃轉化為行動。主要涉及以下一些問題:如何在企業內部各部門和各層次間分配及使用現有的資源;為了實現企業目標,還需要獲得哪些外部資源以及如何使用等。規劃推動是通過管控體系實施,協助集團戰略在落實中的動態管理和糾偏;通過整體戰略績效引導到下屬個層面的績效產業導向中去;通過引導文化再造或轉型,進而影響下屬企業的目標體系和經營方式,進而整體上推動規劃實施。
10.規劃實施與管理
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實施與管理需要企業管理能力體系進行支持和落實,具體包括決策能力、規劃能力、執行能力、控制能力等。同時在規劃實施進程中需要進行監控,因為企業發展的環境是不斷在發生著變化的。對行為的控制,就是要建立起有效的業績評估機制和激勵機制,使員工和團隊能夠更加有效地、自發地、能動地從事日常工作,實現戰略目標。
⑹ 十二五規劃建議,十二五規劃全文,十二五規劃綱要,他們的關系和區別是什麼
規劃建議是中央抄(呵呵,最實權)向全國人大建議的。應該是要國務院制訂並執行,報人大審查批準的。不一樣。
規劃(綱要),由國務院制訂,要報全國人大審查批準的,具有法律效力。
新華社授權發布。
最權威,到新華網及人民網找呀。
俺這里倒都有。
⑺ 國家關於「十二五」規劃的發展目標具體是什麼
第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制定十二五規劃的主線,其中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科技進步和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和改革開放。
第二,從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來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仍然放在首位。從公報的內容來看,十二五期間經濟增長目標有所淡化,我們預計年度GDP增長目標將設定為7.5%左右的水平,低於十一五期間8%左右的水平。
第三,會議要求在今後的五年內「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也就是說,國家將繼續在擴大內需,穩定外需的基礎上,進一步淘汰落後產能,降低單位GDP能耗。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十七屆五中全會會議公報並未像十六屆五中全會那樣提出「單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這樣具體的目標。發展戰略新興產業將成為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重要內容。
第四,會議明確提出未來五年「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並具體指出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收入分配改革是擴大內需戰略、擴大消費需求的重要途徑。可以期待,十二五期間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將加大力度推出。
第五,會議提出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短期來看,金融體制改革和資源性產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可能會是短期熱點,今年四季度公共事業價格改革值得關注。
⑻ 我國十二五規劃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我國「十二五」規劃的八個重點內容
一是通過擴大內需,特別是通過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二是通過增強創新能力,培育新型戰略型產業,優化經濟結構;三是通過推進城鎮化和加快新農村建設,調整優化城鄉結構;四是通過優化生產力布局,發揮地區比較優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五是通過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和低碳經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六是通過完善公共服務,加強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七是通過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八是通過轉變對外經濟發展方式,形成國際合作和對外競爭的新優勢
一是以增強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為目標,推動需求結構、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的全方位調整。二是以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為目標,把社會發展擺在現代化建設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民生為先,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差距,保障社會公平正義。三是促進人與自然資源之間的和諧,樹立經濟、社會、生態三者空間均衡原則,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快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切實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四是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消除不利於市場基礎性作用、不利於轉變發展方式、不利於社會和諧穩定的體制機制障礙。五是以培育形成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為目標,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豐富開放的內涵,提高開放的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