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公共服務企業
公共服務是使用了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的社會生產過程。公民及其組織的各種直接需求,需要通過各種形式的社會生產過程予以滿足。在這些社會生產過程中,通過資源的配置和組合而達到產出。這些社會生產過程就是提供服務的過程(這里所指的服務同產出是否實物形式無關)。在一個社會中,由公民及其組織產生對服務的總需求。這個社會的總服務供給是由民間服務和公共服務兩部分構成的。公共服務只是社會總服務中與民間服務相對的一個部分。假如一個社會生產過程沒有使用公共權力或公共資源,那麼就是純粹民間行為,屬於民間服務而不是公共服務。政府體現和行使的是公共權力,公共資源則是由國家所有的各種資源和資金。假如一個社會生產過程中有政府以某種方式的介入,如財政資金、產權或特許等,並在某種程度上貫徹著國家意志,那麼就屬於公共服務。譬如,不僅政府和公立機構提供的教育是公共服務,民間教育機構假如有政府特許或者使用了公共資源,那麼也是在提供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一定是公民所需的,能夠使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得到滿足的,使公民受益的和得到享受的。譬如,教育是公民及其被監護人,即他們的子女所需要的,他們可以從受教育中得到某種滿足,並有助於他們的人生發展。
公共服務的對象是公民及其組織。公民的各種直接需求,在很多情況下是通過組織起來的方式表達出來的。公民的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分別表達了公民的經濟需求和社會需求。公民的經濟組織即各種形式營利性的企業,公民的社會組織即各種非營利性的非政府組織,這兩種組織形式構成了民間的組織。在中國,目前分別被稱作民營企業和民間組織。政府為滿足公民及其組織的直接需求所開展和介入的活動,即為公共服務。假如某政府機構是在為政府本身的需要而工作,其服務對象是政府機關和政府工作人員,那麼就不屬於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滿足的是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在一個社會中,公民及其組織對服務的需求可以是無限的,但卻並不能要求由公共服務去滿足所有那些需求。公共服務只須保障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的滿足,而其它部分的直接需求則由民間服務供給機制去決定。譬如,公共服務應該對每一個公民及其被監護人保證基礎教育的供給和基本社會保障的供給,在此之外的教育和社會保障可以留由民間服務供給機制決定。也就是說,保障社會弱勢群體或者窮人的基本生存和發展權利是公共服務的目標,富人則可以通過民間供給機制去滿足其更多的或更高的需求。在一個社會中,公民及其組織的基本的直接需求、公共服務水平和優先事項安排是由該社會的發展水平、文化傳統、價值取向、社會經濟體制以及發展戰略等多方面的因素決定的。
公共服務的種類可以根據其內容和形式分為:基礎性公共服務;經濟性公共服務;社會性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基礎性公共服務是指那些公民及其組織從事經濟和社會活動、或者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有某種政府行為介入的基礎性服務,如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等。經濟性公共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或生產活動所提供的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 社會性公共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的生活、發展與娛樂等社會性直接需求提供的服務,公辦教育、公辦醫療、公辦福利以及環境保護等。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某種政府行為的介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的服務。
⑵ 公共服務行業的簡介
中國正在通過改革創新構建新型的社會公共服務體制,弄清公共服務以及相關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確公共服務同相關概念的區別與關系,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⑶ 社會公共服務行業有哪些
公共服務領域是指:商業、郵電、文化、鐵路、交通、民航、旅遊、銀行、保險、醫院等行業
。
⑷ 公共服務行業的公共服務與公共行政
公共服抄務與公共行政
公共服務襲不同於公共行政。公共服務是有國家行為介入的一種服務活動,而公共行政則是以國家行政部門即政府為主體的一種權力運作。公共服務可以使公民的某種直接需求得到滿足,如教育和醫療保健。公共行政則是規范公民開展社會活動的行為以及公民的其他間接需求。公共服務可以由公民根據個人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選擇,公共行政則要求公民必須接受。公共服務涉及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公共行政則是自上而下的等級式體制。公立學校和公立醫院等是專門的公共服務機構,政府則是專門的公共行政機構。
⑸ 什麼是規模以上服務業
一、什麼是規模以上服務業
1、概念:規模以上服務業主要是針對規上服務業而言,需要達到一定標准才能夠進庫填表數據,規上服務業的標准為企業年營業收入達到1000萬以上或者從業人數達到50人以上,達到標準的企業每年年底經過審核通過批准入庫。
2、來源
2011年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注釋,屬於規上服務業的包括九大門類: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衛生和社會工作,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另外還加上兩個小類物業和房地產中介服務業。
二、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發展的建議
1、打造區域品牌。
要整合現有的小、散、多的同類型企業,合理規劃,科學管理,重點打造一批服務業品牌。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行業誠信自律、企業主體責任、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為品牌打造提供有力保障。
2、創新經營模式。
服務業企業要審時度勢,盡早謀劃新形勢下發展思路,從企業自身的宣 傳、提供服務的內容、提供服務的方式等方面進行創新。例如,傳統的交通運輸行業要打破 傳統模式的慣性思維,及時響應新的生產方式、新的業態模式和新的戰略需求,由「跟跑型」 行業向「引領型」行業轉變。
3.注重行業結構。
規模以上服務業主要行業集中在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租賃和 商務服務業。要積極發展新興服務業。
一是積極發展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以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生產效率。
二是積極發展教育、旅遊、文化、體育和娛樂等服務業,激發文化創新活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慧源泉。
⑹ 什麼是服務性行業
服務性行業來指利用設備、工具、場自所、信息或技能為社會提供服務的業務,包括代理業、旅店業、飲食業、旅遊業、倉儲業、租賃業、廣告業和其他服務業。
服務業是指電子信息時代的產業總稱。一般認為服務業指從事服務產品的生產部門和企業的集合。服務產品與其他產業產品相比,具有非實物性、不可儲存性和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等特徵。
在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實際工作中,將服務業視同為第三產業,即將服務業定義為除農業、工業之外的其它所有產業部門。
(6)公共服務業規模擴展閱讀:
現代服務業分為兩類:生產服務業、消費服務業。
消費性服務行業分為四個部分:
1、基礎服務業,包括通信服務和信息服務;
2、生產和市場服務業,包括金融、物流、批發、電子商務、農業支撐服務以及中介咨詢等專業服務;
3、個人消費性服務業,包括教育、醫療保健、住宿、餐飲、文化娛樂、旅遊、房地產、商品零售等;
4、公共服務業,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務、基礎教育、公共衛生、醫療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務等。
個人消費性服務業和公共服務業屬於典型的消費性服務業,同時也是消費性服務業的主要表現形式,即我們身邊的"衣食住行醫、科教文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服務業
⑺ 大中小型工業企業劃分標准
從業人員100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40000萬元以下的為中小微型企業。其中從業人員300人及以上,且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為中型企業。從業人員20人及以上,且營業收入300萬元及以上的為小型企業,從業人員20人以下或營業收入300萬元以下的為微型企業。
根據勞動力,勞動手段,勞動對象和產品在企業的集中程度,工業企業劃分為特大型,大型(分為大型一檔、大型二檔),中型《分為中型一檔、中型二檔》和小型四類。
一般簡化分組可分為大型(包括特大型和大型),中型,小型三類。凡按生產能力劃分的大型企業,除生產能力要達到標准外,還應具備固定資產原值二千萬元以上的條件。
(7)公共服務業規模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企業要明確區分學習與培訓:教育行為針對的是受教者的思想和心態方面,使之明了道理,培訓行為針對的是受訓者的個人技能素質方面,使之掌握提升技能。
2、避免理論實際方面的脫節:企業內訓的講師往往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都是自學成才,所以一切都靠刻苦鑽研,就會學習很多的理論,用來指導企業的實踐。
3、業相應原則不能改變:做講師不是因為做老闆、並且有成就了出來發表演講,那樣就可以信馬由韁。
⑻ 公共服務行業具體包括哪些行業啊
說實話.你那個解釋已經很全面的了.
商業包括N多行業.(食品啊,服裝啊,飲食啊,五金啊等版等權)
注意我上面的等等是包括沒有指出的.
但是你這里的(行業等)只是給自己留下一個餘地,或者以
後的新興發展產業.並不是說有沒指出的.
所以你逐個概念已經相當全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