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大公圩土菜館

馬鞍山大公圩土菜館

發布時間:2021-02-07 07:39:22

1. 請問馬鞍山當塗縣黃池鎮漁河村要拆遷嗎

你是漁河村的? 夠巧的,我也是。
據我所知,10年內不會被拆遷。
1、黃池鎮政府部門沒有得內到關於拆遷的任何容消息。都是老百姓看到蕪湖那邊拆遷後的誤傳。
2、國家級的《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涉及馬鞍山的規劃是叫《馬鞍山南部承接產業轉移集中區》,它的規劃范圍是 當塗以南,蕪湖以北,青山河以西的130多平方公里,所以沒有大公圩的份。《馬鞍山南部承接產業轉移集中區》這么大地盤,最少要15年以上才能開發完。
3、蕪湖經濟開發區東區的范圍是青山河以西的萬春圩,面積也是超大,最少也得開發個10年以上。再說,馬鞍山的地盤本來就小,不會「割地」給蕪湖的。
綜合幾方面因素,漁河10年內不會被拆遷,但再往後,誰也說不準了。

2. 馬鞍山市當塗縣大公圩屬於哪個鄉

大公圩位於當塗縣東南部,比鄉鎮大,全圩轄六鎮:黃池、烏溪、石橋、塘南、大隴、護河。

大公圩位於當塗縣東南部,長江下游右岸,除西北角臨青山外,四面環水,北濱上姑溪河,東臨丹陽湖南、北圩及運糧河,南瀕黃池河,西隔青山河與蕪當聯圩相望,系青弋江、水陽江水系下游第一大圩,也是皖南第一大圩。

大公圩堤防長78.2千米,圩區面積363平方千米、耕地2.08萬公頃,人口25萬。地處亞熱帶北部,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溫和濕潤、雨量充足。

(2)馬鞍山大公圩土菜館擴展閱讀

大公圩的初始——古丹陽湖的圍墾。大公圩的前身是古丹陽湖。古丹陽湖區域涵蓋今天的丹陽、石臼、固城、南漪四湖,以及沿湖圩區,約3000平方公里。大公圩位於古丹陽湖的西北部,位於黃池和大青山之間。

在三國時期,東吳在古丹陽湖屯兵墾殖,拉開了大公圩的圈墾序幕,這也是大公圩最早的「官圩」背景。

歷史上,從西晉年至宋代,北方戰亂,有過三次移民南遷。北方移民來到當塗,將目光投向古丹陽湖,開辟圩田。大公圩因此也從西晉到兩宋不斷擴展。

3. 馬鞍山市大公圩現在水位達多少

大公圩現在外河水位多高

4. 傳說馬鞍山大公圩差點成南京城

多少年來,大公圩地區一直流傳著與明朝都城有關的各種傳說。如:「大公圩有幾道陡門,南京城就有多少道城門」、如「大公圩建都選址樣土中滲草木灰"、如「劉伯溫數山頭選都址」,如「塘泥濺龍身、血洗邰朱村"、如「端午節門頭插菖蒲和艾草避邪的風俗"等等,要想知道這些說法的詳實情況,還得從朱元璋渡江至當塗說起。
公元1355年,朱元璋渡江至當塗,在當塗名士陶安的建議下力取集慶路(金陵)。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下集慶路,改稱應天府。再經過12年的艱苦奮戰,他終於打垮長江中下游的陳友諒、張士誠等割據勢力,於公元1368年正月稱帝,為洪武元年,國號大明,以應天府為南京。直至洪武二年九月,他才召集群臣商議都城之事。朱元璋最想在其老家臨濠定都,當時劉伯溫已經看出朱元璋是坐定江山以後必殺功臣的過河拆橋之人,他不想讓朱家王朝長久興盛,極力勸說朱元璋放棄定都鳳陽的計劃,改南京為京師,作為都城。
南京雖是六朝古都,但都是沒有超過60年的短命王朝,因為南京是一個燕子窩形狀,成不了大器,朝代不會長久。朱元璋從定都南京的第一天起,心裡就不踏實,更有一個心病困擾著他。明皇城大內為填燕雀湖而成,地勢下沉,朱元璋認為這破壞了風水,對子孫後代不利,覺得南京非大明的萬年帝都。所以,他一直想著遷都。遷都往何處?有謀臣獻策:南京以南200里處的大公圩,西靠青山為龍居,正北有南朝第一帝劉裕重挫盧循的聖地護駕墩,四周更有八十八座山峰環繞,正合皇上生日重八,不但是龍興之地,而且會長久興盛,可建都城。
洪武三年三月(公元1370),朱元璋派劉伯溫前去大公圩考察地形,劉伯溫領命後,登上大公圩北面的最高山峰,細數大公圩四周林立的山峰,卻故意不數自己腳下的山峰,數來數去,只有八十七座山峰。劉伯溫回南京向朱元璋匯復命說大公圩四周只有八十七座山頭,與皇上生日不合,非龍興之地。想不到朱元璋退而求其次,執意要在大公圩修建都城。劉伯溫又使一計,說大公圩周圍環水,若建都城需粘性土質方可。四月,朱元璋又派大臣前往大公圩考察,取些土樣帶回。劉伯溫則提前派人到大公圩悄悄放出風聲,說大公圩若建都城,所有鄉民將失去土地並無法生存。當地鄉民恐失去土地,冒死在樣土之中添加了草木灰。劉伯溫以大公圩土質過於松軟無法修建城牆為由,再次反對在大公圩修建都城。
劉伯溫在建都、遷都的事情上,每次都與朱元璋意見不一致,朱元璋心中己有不快,但又不便說出。朱元璋決定親自到大公圩進行考察,看大公圩到底是否適宜修建都城。
五月初三,朱元璋自帶五十內廷親兵從南京乘官船出發,初四至大公圩護駕墩碼頭。朱元璋命眾人在船上待命,自己僅帶一位將士著便裝從護駕墩碼頭上岸微服私訪。朱元璋漫步在繁華古鎮的石板路上,眼裡看到的簡直就是一幅江南的清明上河圖,心情非常愉快。主僕二人出了東關口,過了護駕墩橋,放眼東望,河水波光粼粼,楊柳夾岸青青。朱元璋邊走邊欣賞護駕墩的水鄉風光,不知不覺已經東出古鎮兩里開外。經過一個村莊,村莊前面的河面更加開闊,有四五鄉民立木船之上在河中打撈塘泥。朱元璋手搖摺扇沿河堤而行,興致漸濃,他正准備與船上撈泥的鄉民打招呼,不料從船上扔來一坨塘泥,濺得岸上主僕二人滿身是泥。朱元璋的興致立馬盪然無存,因是微服私訪不能暴露身份,只得悻悻而歸。回來路過村口一戶門前,戶里一對老人看到主僕二人全身是泥,滿頭是汗,就邀二人坐在門前柳樹下休息,並贈每人一碗茶解渴。老人又讓二人脫下外套幫其浣洗,時值晌午,日頭正烈,不一刻衣服就涼幹了。喝茶休息時,看見老人門前堆放了一些從田埂和水邊收割的柴草,朱元璋告訴兩位老人,自己是做生意的,見多識廣,說門前柴草中的菖蒲和艾草有避邪的作用,端午節前插在門頭上可避邪保平安,並反復叮囑老人,明天就是端午節了,今天晚上一定要在門頭上插好。朱元璋走後,老人就在自家門頭上插上了菖蒲和艾草,隔壁的一戶人家也學著老人在門頭上插了菖蒲和艾草。當天夜裡,五十個蒙面人悄悄潛進村莊,挨家挨戶進行屠殺。第二天早上,只有門頭上插了菖蒲和艾草的兩戶人家開了門,且全家人口平安。這兩戶一家姓邰,一家姓朱,這次劫難之後,這個村就改名為「邰朱村",並一直沿用至今。此所謂「先有護駕墩,後有邰朱村。"端午節門頭插菖蒲和艾草避邪保平安的習俗也從此在大公圩和江南地區傳開和保留至今。
再說朱元璋來大公圩的目的是考察地形是否適合建都城,哪知節外生枝,考察不成反遭當地人大不敬,甚是惱怒。他回到南京後,從此不再提遷都大公圩之事。殊不知這仍是劉伯溫使的計。五月初三那天,劉伯溫在朱元璋乘船去大公圩的同時,就派人快馬加鞭從陸上於當天趕到大公圩散布消息,說皇上又派人明天到大公圩私訪考察地形,並說要想不在大公圩建都城,鄉民們必須對私訪者捉弄一番,私訪者必定向皇上匯報大公圩的壞話,只有這樣,大公圩才不會被定為都城。所以才會出現「塘泥濺龍身,血洗邰朱村」的悲劇。
洪武四年(公元1371),因遷都分歧和其他原因,朱元璋罷去劉伯溫所有官職,賜告老還鄉。此後20年間,朱元璋仍有遷都之意。後來,御史鬍子祺又推薦以西安為都,認為「舉天下莫關中若也」。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朱元璋特派太子朱標去三秦視察,考察長安是否適合作為都城。然而,朱標到了長安發現時過境遷,關中地區已非漢唐時代之關中,長安過於偏西,遠離富庶的經濟中心,漕運艱難,長安只有戰略優勢,卻無經濟優勢。朱元璋只好打消了定都長安的計劃。
從此以後,朱元璋徹底斷了遷都的念頭,但是南京風水問題仍困撓著他。於是他請當時最有名的風水大師廖均卿想辦法改化南京的風水,廖均卿經過占卜,告訴朱元璋,若要大明王朝長久興盛,必須做到兩點:一是南京城的城門數和方位要與大公圩的陡門數和方位相同。二是只要大公圩不破,則大明江山不敗。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朱元璋參照大公圩十三座陡門數和方位對南京城的城門進行了重新整修。直到現在,大公圩人人皆知「大公圩有幾道陡門,南京城就有多少道城門"的說法。同年,朱元璋征調民夫35.9萬人、石匠4900餘人,對固城湖東的胥溪河道進行疏浚13.3公里,並在胥溪河上游修建東壩,以石閘啟閉,既利通航,又可節制水流。次年,又征調民夫近萬人,從石臼湖東北岸開鑿胭脂河,貫連秦淮河。從此,水陽江水系之水經固城湖和石臼河後三處分流,東由胥溪河經太湖入東海,東北由胭脂河經秦淮河入長江,西由丹陽湖經姑溪河入長江。朱元璋在改化大明江山風水的過程中,卻無意中修建了堪與都江堰媲美的水陽江水系水利工程,使水陽江下游諸圩永絕洪澇之害。大公圩也由此進入歷史發展的鼎盛時期。
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正月,明成祖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南京為陪都。死鬼朱棣遷都北京後,明王朝不再重視水陽江水系治理,胥溪河、胭脂河河床又漸漸被淤塞,導致下江(太湖流域)洪災時有發生。明太祖朱元璋大浚胥溪河兩個甲子後的正德七年(公元1512),早已忘記了祖訓的明王朝,以絕蘇錫常地區水患為由,將胥溪河上的東壩築高三丈,至此水陽江水系不復東流,汛期山洪只能全由丹陽湖經大公圩北岸的姑溪河流入長江。每到汛期,固城湖下游石臼湖、丹陽湖、姑溪河水位陡漲,大公圩因此水患不斷,圩堤屢遭潰決,經濟和文化長久衰退。
東壩的抬高,徹底切斷了水陽江至太湖的水系,也切斷了明王朝的龍脈。大明王朝氣運也隨著大公圩的屢次潰破而逐漸衰退。公元1644年,明王朝滅亡,正應了風水大師廖均卿當初的預言:「官圩始破時,大明過半世。」

5. 馬鞍山石橋及大公圩該如何發展

我認為大圩也要有工廠,要把大圩的特點發揮出來。

6. 2011年馬鞍山建成區面積有多大人口有多少

馬鞍山市城市(不含當塗縣城)現狀建成區用地面積82.5平方千米,現狀人口78萬人。

2010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228.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6.93萬人,非農業人口81.37萬人。據抽樣調查,人口出生率為10.1%,死亡率為4.6%,自然增長率為5.5%。
全市土地面積4042平方公里,市區規劃面積715平方公里。全市轄三縣三區,6個鄉,30個鎮,171個社區居委會,425個村民委員會。城市化率66%。境內轄3區3縣,市人民政府駐安徽省馬鞍山市太白大道2008號。
城市規劃區范圍界定為:金家莊區、花山區、雨山區范圍,約340平方千米。
中心城區范圍為:西到長江,南到當塗縣界,東至東部山體,北到省界的區域,總面積195.3平方千米。

《馬鞍山市城市總體規劃2002-2020》(2009修改)於2011年3月25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皖政辦秘〔2011〕39號)批復實施。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我局現將規劃成果及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批復文件予以公布。

城市規劃區范圍界定
1.城市規劃區范圍界定為:金家莊區、花山區、雨山區范圍,約340平方千米。
2.中心城區范圍為:西到長江,南到當塗縣界,東至東部山體,北到省界的區域,總面積195.3平方千米。

城市性質
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的現代加工製造業基地和濱江山水園林旅遊城市。

城市人口規模
1. 現狀人口78萬人;
2. 2020年為106萬人;
3. 遠景2050年為180—200萬人。

城市建設用地規模
1.馬鞍山市城市(不含當塗縣城)現狀建成區用地面積82.5平方千米,人均建設用地106.0平方米。
2.建設用地控制在110.0平方千米, 人均建設用地控制在103.8平方米左右。

城市建設用地發展方向
中心城區主要向東發展,適當向南發展。

城鎮經濟分區
規劃形成沿江經濟區、丹--博經濟區、大公圩經濟區3個城鎮經濟區。

城鎮體系等級規模與結構
構建「1+2+6」 中心城—副城—中心鎮的三級城鎮等級體系。
1個中心城,2020年規劃人口規模為106萬人左右,建設用地約為110平方千米。
2個副城:姑孰,2020年規劃人口規模為14萬人左右;建設用地約為14.5平方千米;博望,2020年規劃人口規模為20萬人左右;建設用地約為20平方千米。
6個中心鎮:向山、太白、石橋、黃池、年陡、江心,共22萬人左右,建設用地為22平方千米左右。依據《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城鎮體系規劃(2010-2015)》,在馬鞍山當塗太白、年陡鎮境內規劃15平方千米馬鞍山市承接產業轉移集中示範園區。

7. 馬鞍山哪裡可以釣魚,最好是野釣

大公圩那一帶都是,到處都是

8. 馬鞍山市當塗縣大公圩是不是要撤里群眾

雨再下要破圩了

9. 安徽省馬鞍市當塗縣大公圩現有多少人口

人 口
25萬
大公圩,抄史稱大官圩襲,被譽為江南首圩,也是中國著名的古圩之一。大公圩位於當塗縣境內,總面積363平方公里,圩田31.2萬畝,圩堤長78.2公里,距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大公圩的演變和發展是當塗縣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江南社會發展、繁榮的歷史縮影,是江南社會治水史上的寶貴遺產,是「滄海變桑田」的歷史見證。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大公圩土菜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