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服務設施集聚系數

公共服務設施集聚系數

發布時間:2021-02-07 04:37:50

A. 請問居住區規范中公共服務設施控制指標表格中,有兩個數據是啥意思

社區裡面設門診,衛生站取上面數字范圍,如果醫院則取括弧里范圍。其他的同理

B. 怎麼求聚集系數和平均度

按照圖形理論,聚集系數是表示一個圖形中節點聚集程度的系數,證據顯示,在現實中的網路中,尤其是在特定的網路中,由於相對高密度連接點的關系,節點總是趨向於建立一組嚴密的組織關系。在現實世界的網路,這種可能性往往比兩個節點之間隨機設立了一個連接的平均概率更大。

在很多網路中,如果節點v1連接於節點v2,節點v2連接於節點v3,那麼節點v3很可能與v1相連接。這種現象體現了部分節點間存在的密集連接性質。可以用聚類系數(CC)來表示,在無向網路中,聚類系數定義為: C = 2*n/(k*(k-1))其中,n表示在節點v的所有k個鄰居間的邊數。

[cpp] view plain
#include <bits/stdc++.h>
#define N 5
#define M 8
#define fr(x) freopen(x,"r",stdin)
#define fw(x) freopen(x,"w",stdout)
#define m(a, x) memset(a, x, sizeof(a))
#define fs(u,v) fscanf(fp1,"%d %d",&(u),&(v))
using namespace std ;
FILE *fp1=fr("shuju.dat") , *fq1=fw("jiju.dat");
double s[N] , cc[N];
int [N],a[N][N],b[N][N];
void read_data()//讀入數據
{
m(a,0) , m(b,0);
for (int i=0;i<M;i++)
{
int u , v;
fs(u,v);//讀入數據
a[u][v]=a[v][u] = 1 ;//無向圖
}
for (int i=0;i<N;i++) for (int j=0;j<N;j++) b[i][j]=a[i][j]*2;//計算鄰接矩陣
fprintf(fq1,"該圖每個點的度數為:\n");
for(int i=0;i<N;i++)
{
int l=0 ;
for (int j=0;j<N;j++) if(b[i][j]) l++;
[i]=l;
fprintf(fq1,"%d %d\n",i,[i]);
}
fprintf(fq1,"\n");
return;
}
void get_cluser()//求集聚系數
{
int s1,l1,s2;
double sum, ave ;
fprintf(fq1,"每個點的集聚系數為:\n");
for (int i=0;i<N;i++)
{
l1=0;
memset(s,0,sizeof(s));
if([i]>=2)
{
for (int j=0;j<N;j++) if(b[i][j]) s[j]=1;
for (int k=0;k<N;k++)
{
if(s[k]==1)
{
s1=k;
for (int x=s1;x<N;x++)
{
if(s[x]==1)
{
s2=x;
if(b[s1][s2]) l1++;
}
}
}
}
cc[i]=(2.0*l1)/(([i]*([i]-1)));
}
if([i]!=0) fprintf(fq1,"%d %f\n",i,cc[i]);
}
fprintf(fq1,"\n");
sum=0.0;
for(int i=0;i<N;i++) sum+=cc[i]*1.0;
ave=sum/N;
fprintf(fq1,"平均集聚系數為:%f\n",ave);
return;
}
int main()
{
read_data();
get_cluser();
fclose(fp1);
fclose(fq1);
return 0;
}

C.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哪些方面

公共設施是指為市民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各種公共性、服務性設施,按照具體的項目特點可分為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交通、體育、社會福利與保障、行政管理與社區服務、郵政電信和商業金融服務等。
設施有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其中基礎設施是指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物質工程設施,是用於保證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公共服務系統。它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基礎設施」不僅包括公路、鐵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等公共設施,即俗稱的基礎建,而且包括教育、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等社會事業即「社會性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D.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如何分級,各級的服務半徑為多少

依據使用頻率分為一,二級。一級服務半徑是800到1000米。二級分居住小區級400到500米,居住組團級150到200米

E. 公共服務設施控制指標如何計算

按總規劃用地的一定比例控制計算。不同等級和不同城市有其特殊性,可突破國家指標。

F. 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指標設置

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比較當然要求全面。但由於城市綜合競爭力比較的關鍵是城市經濟的集聚和擴散功能的比較,加上我們初次進行這方面的分析研究,因此,我們對城市綜合競爭力比較研究的指標體系的設置主要從集聚和擴散功能比較上著手,並把城市綜合競爭力劃分為總量、質量和流量三個一級指標,來基本涵蓋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豐富內容和各具體分類指標。 流量指標體現出城市經濟集聚和擴散功能的發揮程度,通過指標比較可具體反映各城市在GDP流量規模、資本、技術、人力資源、對外開放、資源利用等方面的集聚和擴散能力。流量是總量和質量的綜合體現,只有總量和質量的相互協調,整體水平高,才能真正提高流量規模。
在以上三個一級指標下分列14個二級指標和79個三級指標。其中的二級和三級指標在今後研究深入的基礎上將不斷充實、修改和完善。同時在研究過程中還將設計專門的指標體系進行城市綜合競爭力方面的專項比較分析。
根據我國城市的實際發展狀況,我們對三個一級指標賦予不同的權重,具體為:總量指標佔30%,質量指標和流量指標各佔35%。因我們考慮到在此階段,總量還是決定城市綜合競爭力優勢的重要因素,雖然質量和流量更能在本質上反映城市綜合競爭力的能量和發展趨勢。 AI總量指標
BI經濟實力:通過對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等指標的分析比較,反映該城市府達到的發展狀況和實際水平。
B2金融實力:通過居民儲畜存款、銀行貸款余額、保險金額等指標,反映金融市場的發展程度及資金融通實力。金融實力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有力利器,缺乏這一手段,城市的聚集和擴散功能將無法發揮,特別是城市的擴散功能,它是以資金、技術和產品為主要手段的。
B3科技實力:以研究和發展投入金額、專利申請數、擁有科技人員數等指標,評價該城市在科技進步、技術創新方面的能力和基礎。
B4政府實力:由於數據收集因素,只設置了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指標,反映政府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一種主動性促進能量。
A2質量指標
B5發展水平:主要通過對GDP、人均GDP、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0年平均增長率的比較,從動態角度考察該城市的長期發展水平及能力。
B6產業結構:主要對三次產業比重的比較,評價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程度。
B7經濟效益:通過對綜合生產率、投資效果系數的比較,評價該城市的經濟效率水平。這是質量指標比較中的核心項目,也是決定城市集聚和擴散功能債主要因素。
B8城市服務設施:對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及基礎設施的比較,反映城市的現代化服務水平。
B9社會環境:從人均居住面積、人均公共綠地面積、空氣質量等指標,比較各城市的環境狀況。
A3流量指標
B10GDP流量:由於數據收集問題,無法進行這方面的比較。
B11人口流量:原主要比較人力資源的流量狀況,如吸引科技人員數等,由於數據收集困難,現僅進行旅遊方面的流量狀況,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
B12資金流量。由於各城市情況不一,一些指標如外匯交易量、股票交易量等無法比較,因此主要對吸引外資及變動狀況的比較,反映城市在這方面的集聚能力。
B13實物流量i通過對貨物運輸、客運、集裝箱運輸能力的比較,評價城市在這方面的集散能力。
B14信息流量:原設計了舉辦大型國內外展覽會、舉辦國際性重要會議等指標,由於數據缺乏,現僅為較狹義的信息流量方商的比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信息產品生產和信息化水平。
在數據處理方面,我們以上海1995年的各類數據為100,然後以此為基數,分別計算各城市1999年三類指標的相關數據(在這過程中,依據各數據的實際意義,分別賦予正負值),再乘以權重,得各城市的三類指標分值,乘以權重加總,得城市各二類指標的分值。二類指標加總,乘權重,得各一類指標的分值。對一類指標的分值進行加總,最後得出各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分值(二)綜合競爭力比較分析中的城市選擇
在城市綜合競爭力比較研究中的城市選擇我們有這么幾個標准:一,從城市社會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的角度考慮,選擇一些其經濟實力和社會發展水平國內領先的城市;二,從地域角度考慮,由於中國明顯的地區發展差別,因此不同地區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具有明顯區域特徵的城市,以便通過比較能夠得出有益的啟示:三,從改革開放和發展角度而言,選擇一些相對超前和滯後的城市,通過比較也能發現差距所在。
最後,我們選擇如下十個城市進行比較研究,它們是: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代表中國的特大型城市及社會發展水平和經濟實力領先城市);天津、武漢、蘇州、哈爾濱(代表具有社會發展較高水平和具有較強經濟實力的不同區域的城市);重慶、西安(代表具有明顯西部特色的大城市)。

G. 城市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面積比例為多少比較合適

那要看城市具體分化的。現在城市服務已經網路化了,微信城市服務直接在手版機上完權成交通違章查詢、路況及公交查詢、生活繳費、醫院掛號等事項。此外,不少城市還在三大平台的城市服務平台中推出了自己的特色功能,比如廣州支持港澳通行證續簽,上海能預約結婚登記和圖書館服務等。

H. 城市規劃中 關於公共服務設施圖 的表示,具體應該包括哪些設施呢

樓主是個很有復心的人!我說下制我的看法,供樓主參考!
首先要明確自己想要在圖上表達什麼內容:如果重點表達的是C,這張圖名字應該是公共服務設施圖;
如果要表達變電站,水廠一類的U,那麼這張圖應該是叫基礎設施規劃圖;
個人覺得,這是表達內容不同的兩張圖;
至於T,不管是做U圖還是C圖,個人覺得做圖的時候道路都會不可避免的加上的,所以T在這兩張圖上都有表示,但是僅限於簡單的區域連通狀況,詳細的T圖還是在道路專項圖里做。

I.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中控制性指標和指導性指標的區別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建築面積分為控制性和指導性指標。為確保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落實,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用地的指標為控制性指標,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不計公共綠地)占居住區總用地的百分比不低於16%。
控制性指標一指居住區在規劃、設計和建設時,必須設置項目的指標。
指導性指標一指居住區在規劃、設計和建設時,可根據標準定位和市場需求實指標。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內容
(1)文化設施
主要指由政府投資(含區文化局和總工會),向社會開放,組織和指導群眾文化活動的公益性文化機構,包括文化科技站、圖書館、青少年活動設施等。
(2)體育設施
主要指向社會開放的公共活動場所。
(3)教育設施
包括高中、初中、小學及幼兒園。在控規中高中、初中及小學要落實,幼兒園一般不落實用地但在圖則上應用符號表示。
中學用地面積一般為3.0ha,小學一般為0.8ha。容積率控制在0.2左右。
(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主要包括門診所、衛生站、醫院。門診所在居住區一級必須設置,居住小區建議設置,醫院設置,衛生站在居住組團級別必須設置。一般門診所需要落實在用地上,衛生站在中用符號表示。
(5)商業設施
應將商業設施的建築面積指導性指標,通過市場行為進行配置和調節。商業設施的分類宜粗不宜細。餐飲、菜場等對居民有影響的設施不應與住宅結合設置。
(6)行政管理設施
居住區的行政管理設施配套主要包括街道辦事處、派出所、居委會、工商管理事務等。這些設施不需落實用地,只需在圖則中用符號表示。街道辦事處多與派出所起布置,其佔地及面積依據《城市居住區規劃規范》規定。

閱讀全文

與公共服務設施集聚系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