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這張工商行政管理處罰聽證書是不是真的
看這文書,是真的。
使用的法律依據也是合法的。
⑵ 我要關於工商部門行政處罰聽證申請延期,什麼理由比較好呢
你如果抄要聽證,先在3個工作日內提出來,一般不會馬上就聽證。處罰決定要在聽證後下達。
看樣子你是不準備聽證,是希望工商局推遲下達處罰決定,好在這段時間內走走關系,那也要在3日內提出來。如果過了3天,下了處罰決定書就無法緩和了。
⑶ 進行較大數額罰款時需要舉行聽證 河南省行政處罰金額超過多少被處罰者可以要求舉行聽證請列舉出相關法律
《河南省葯品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聽證程序實施細則 》第二條 本細則適用於在本省行政區域內擬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的各級葯品監督管理機關以及聽證相關的單位和個人。
本條前款的較大數額罰款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罰款:對非經營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實施罰款一次達到或者超過1000元的;對無違法所得的經營性違法行為實施罰款一次達到或者超過10000元的;對有違法所得的經營性違法行為實施罰款一次達到或者超過30000元的。
《財政機關行政處罰聽證實施辦法》(2005年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23號)第六條財政機關在行政處罰案件調查終結後,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做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一)暫停會計師事務所經營業務;
(二)暫停注冊會計師執行業務;
(三)吊銷注冊會計師證書;
(四)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五)撤銷會計師事務所;
(六)取消政府采購業務代理資格;
(七)較大數額罰款;
(八)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應當告知聽證權利的事項。
財政部以及專員辦做出罰款行政處罰的,其「較大數額罰款」的標准為對公民做出5000元以上罰款,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做出5萬元以上罰款。地方財政機關做出罰款行政處罰的,其「較大數額罰款」的標准按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者人民政府的規定執行。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案件聽證規則》
第六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一)責令停業整頓、責令停止營業、責令停止廣告業務等;
(二)吊銷、收繳或者扣繳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經營許可證、撤銷商標注冊、撤銷特殊標志登記等;
(三)對公民處以三千元、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三萬元以上罰款;
(四)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出沒收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達到第(三)項所列數額的行政處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常委會或者人民政府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所列罰沒數額有具體規定的,從其規定。
綜上所述,對公民處以三千元、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三萬元以上罰款是要告知當事人有聽證的權利的。目前,在河南省行政處罰的聽證「較大數額」的。規定並沒有統一標准。
⑷ 西安市工商局關於聽證的罰款數額是多少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抄行政處罰案件聽證規則》:
第六條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出下列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三)對公民處以三千元、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三萬元以上罰款;
---------
全國工商部門聽證標准都是依據此規定。
⑸ 工商分局亂罰款,已經下來了處罰決定通知書,我們該怎麼維權
還有你收到的是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還是行政處罰告知書,
交待的不清楚內,而且感覺他的容程序有點問題,所以建議你查閱一下《行政處罰法》。
一般情況都是發現違法行為——調查取證——製作違法行為報告——行政機關擬對當事人予以行政處罰——製作違法行為通知書——送到當事人手中——聽取當事人申訴——對當事人的申訴進行核實——製作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執行結案(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又是一套程序)。
大致的行政處罰程序就這樣
⑹ 工商局給我下達了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罰款金額太高,我沒有簽字,他們能怎麼辦
當事人不簽字,不影響處罰決定書的生效,送達人可以依法適用留置送達,在送達回執上註明當事人拒絕簽字的事由和日期。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還可以採取郵寄送達和公告送達的方式。
⑺ 工商局的聽證怎麼寫
你這個問題很籠統,不好回答。不知道你是工商局的人,寫聽證報告?還是說你是當事人,申請聽證?還有,不知道你說的是行政處罰聽證還是行政許可聽證。麻煩說詳細點。
⑻ 行政處罰聽證的條件中較大數額是多少
國家工商總局制定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聽證暫行規則》第六條第一回款對「較大數額罰款」答作出了具體規定,即對公民處以5000元、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5萬元以上的罰款。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
(8)關於工商局處罰決定的聽證擴展閱讀:
聽證制度
聽證制度是行政機關在作出影響相對人合法權益的決定前,由行政機關告知決定理由和聽證權利,行政相對人表達意見、提供證據以及行政機關聽取意見、接納證據的程序所形成的一種法律制度。
聽證是一個帶有現代民主政治色彩的制度。1946年美國制定《聯邦行政程序法》,第一次規定聽證程序為行政程序的核心。它的基本精神是:以程序的公正,保證結果的公正。
中國最早引進聽證制度的是深圳市。真正在全國普及是在1996年,《行政處罰法》將聽證制度納入行政執法程序。
⑼ 行政處罰法對於【較大數額罰款】告知聽證是多少元或萬元
對從事非經營活來動的公民處以500元以自上罰款,對從事非經營活動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5000元以上罰款;對從事經營活動的公民處以1000元以上罰款,對從事經營活動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10000元以上罰款,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組織聽證
⑽ 工商對個人處罰多少要聽證
對個人 罰款金額 沒收 金額 以及沒收非法財物 的金額 合計 達到3000元的,應當告知當事人 有舉行聽證的 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