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降雨量

馬鞍山降雨量

發布時間:2021-02-05 09:50:42

A. 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的年等降水量范圍及植被類型分別是

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盆地邊緣50-100毫米,內部小於50毫米。植被類型:沙漠,邊緣分布有綠洲。
准噶爾盆地: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內部小於200毫米。植被類型:部分沙漠、有部分為戈壁、草原。
柴達木盆地:降水量小於200毫米,西部在50毫米以下。植被類型:主要是沙漠、戈壁。
四川盆地:降水量800-1200毫米,西部局部1600毫米。植被類型:大部分為農田,主要為水田。
東北平原:降水量400-600毫米,植被類型大部為農田(旱地),西部有草原。
華北平原:降水量400-800毫米,植被類型為農田(旱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降水量800-1500毫米,植被類型為農田(水田)。
青藏高原:西北部降水少於200毫米,東南部在400-800毫米。植被類型大部為草原,雅魯藏布江谷地有農田(旱地),東南部局部有森林。
內蒙古高原:降水在100-400毫米之間,植被類型西部為沙漠,東部為草原。
黃土高原:降水400-600毫米之間,西北部少於400毫米。植被類型西北部為草原,東南部為森林草原,但不少地區已開墾為農田(旱地)。
雲貴高原:降水800-1500毫米。植被類型:山地為森林,谷地為農田。
遼東丘陵:降水600-1000毫米。植被類型:森林(暖溫帶、溫帶落葉闊葉林)
山東丘陵:降水600-800毫米。植被類型:森林(暖溫帶落葉闊葉林),部分山地為疏林草原。
東南丘陵:降水1000-2000毫米。植被類型:森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希望對你有幫助!

B. 關於地理.跪求~~還追加

北方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
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

南方地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
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南

西北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
非季風氣候區,深居內陸,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

青藏地區
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海拔高,氣候寒冷

北京的地理位置

北京市境處於華北平原與太行山脈、燕山山脈的交接部位。東距渤海150公里。她的東南部為平原,屬於華北平原的西北邊緣區;她的西部山地,為太行山脈的東北余脈;她的北部、東北部山地,為燕山山脈的西段支脈。
市界的地理坐標為:北緯39」26』至41」03』,東經115」25』至 117」30』。北京市區坐標為:北緯39.9」,東經116. 3」。各郊區、縣的地理坐標為:房山區,北緯 39. 6」,東經115.9」;門頭溝區,北緯39.6o」,東經115.9;大興縣,北緯39.7」,東經116.3」;通縣,北緯39.8」,東經116.6」,順義縣,北緯40.l」,東經116.6」;平谷縣,北緯40 1」,東經117.1」昌平縣,北緯40.2」,東經116.2」;懷柔縣,北緯40.3」,東經116.6」;密雲縣,北緯40.3」,東經116 8」;延慶縣,北緯40.4」,東經115.9」。
北京地理概況之山脈和山峰
一、 山脈和山峰
北京的山按城區的方位來說,分為北山和西山。總趨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北京西北部地區群山聳立,山峰綿綿,連岡疊嶂,壯麗雄偉。在這些山明水秀之處,蘊含著青山、溶洞、關隘、古剎等名勝古跡。
(一)兩山交會
北京的山由二大山脈組成,西部為太行山,與市區接近的是太行山余脈,人們稱作西山。這里叢林茂密、山濤雲海、廟宇棋布、洞壑深邃,造就出富有江南情調的景色,故古人有"十里青山行畫里,雙飛白鳥似江南"之贊譽。北京的北部為燕山山脈,層巒疊翠,自西向東直抵渤海之濱的山海關。宋蘇轍說:「燕山如長蛇,首銜西山麓,尾掛東海岸」。北京境內的軍都山、八達嶺、鳳駝梁等山峰,均屬燕山山脈,一般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二條山脈在何處交會,學術界雖有不同說法,但一般都認為,南口鎮北面的關溝,是二山的分界溝。在地質構造上,這里是一個大斷層,兩側的地殼運動不同,再加上山間小河流水沖刷、切割,逐漸形成關溝,成了二山交會的天然分界線。
(二)四大高山 北京境內有四座著名高山。
靈山:海拔2303米,為北京第一高峰,座落在門頭溝區與河北涿鹿縣交界處。山 上 有大草甸子、白樺林、落葉松等植物及金錢豹、野山羊、野豬、山貓等野生動物。1981年引進的西藏、甘肅氂牛,已適應這里生活,並開始傳宗接代。 海坨山:海拔2234米,為北京第二高峰。座落在延慶西北邊緣與河北赤城縣交界處。該山巨峰兀起,勢壓群山,是觀日出的好去處。延慶有「海坨日出」之景觀。
白草畔:海拔2035米,為北京第三高峰,坐落在房山與門頭溝區交界處。該山與百花山相鄰,均在二區分界線上,堪稱姊妹峰。
百花山:海拔1991米,為北京第四高峰。這一高度是過去公布的海拔數字,近來新勘測的海拔高度為2218米,應為北京市第三高峰。這一數字目前尚未被廣泛承認。

北京四季的氣候特徵

2006-4-13 閱讀次數:35次

北京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乾燥;風向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冬季盛行西北風,夏季盛行東南風。四季氣候特徵如下:

春季:氣溫回升快,晝夜溫差大,乾旱多風沙。春季隨著太陽高度角的逐漸增大,白晝時間加長,地面所得熱量超過支出,因而氣溫回升迅速,月平均溫可升高9~6℃,3月平均溫4.5℃,4月為13.1℃。白天氣溫高,而夜間輻射冷卻較強,氣溫低,是晝夜溫差最大的季節。一般氣溫日較差12~14℃,最大日較差達16.8℃。此外,春季冷空氣活動仍很頻繁,由於急劇降溫,出現「倒春寒」天氣,易形成晚霜凍。並多大風,8級以上大風日數佔全年總日數的40%。當大風出現時常伴隨浮塵、揚沙、沙暴天氣。春季降水稀少,加重春旱,素有「十年九春旱」之說。

夏季:酷暑炎熱,降水集中,形成雨熱同季。夏季除山區外,平原地區各月平均溫都在24℃以上。最熱月雖不是 6月份,但極端最高溫多出現在 6月份,1961年 6月 10日極端最高溫為43.5℃。進入盛夏7月,是全年最熱月份,平均溫接近26℃,高溫持久穩定,晝夜溫差小。夏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 70%,並多以暴雨形式出現。本市最大的一日降水量曾達到479毫米(1972年7月27日)。因此,山區易出現山洪,平原造成洪澇,暴雨是北京夏季主要自然災害之一。此外,山區熱對流作用較強,形成局部地區雷陣雨,並伴有冰雹,給農業造成一定損失。

秋季:天高氣爽,冷暖適宜,光照充足。入秋後,北方冷空氣開始入侵,降溫迅速。因此,初霜凍的過早來臨時有發生。

冬季:寒冷漫長。冬季長達5個月,若以平均溫0℃以下為嚴冬,則有3個月(12~2月)。隆冬1月份平原地區平均溫為-4℃以下,山區低於-8℃,極端最低氣溫平原為-27.4℃。冬季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2%,常出現連續一個月以上無降水(雪)記錄。冬季雖寒冷乾燥,但陽光卻多,每天平均日照在6小時以上,為開發利用太陽能創造了有利條件。

香港地理: 香港
地理概況

香港位於我國廣東省南端, 處於珠江出口之東, 西鄰澳門,
北接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按經緯度計算, 香港在北緯22度9
分至22度37分, 東經113度52分至114度30分。
香港原屬廣東省寶安縣, 全境包括香港本島、 九龍半島
南端及昂船洲、新界與大嶼山等二百三十五座大小島嶼, 總
面積約共一千八百三十平方公里。
香港島地勢陡峻, 太平山最高峰552米, 是全島最高山峰。
北岸與九龍半島相對; 中間為維多利亞港, 面積約六千公頃
, 吃水12米輪船可以自由進出, 是世界三個最優良天然港口
之一。港口有三個出入口處: 東邊入港水道鯉魚門; 西邊入
港水道琉璜海峽; 西北邊入港水道為汲水門。 九龍界限街以
北至深圳河以南稱北九龍, 英國租借後, 稱為新界。
新界丘陵起伏, 大霧山海拔957米, 是全區最高山峰。在
界限街以南的大陸部分,是南九龍半島。
九龍北面一帶, 山嶺連綿, 成為天然的屏障。 港九兩岸
的交通, 長期以來依靠天星小輪和油麻地公司小輪往還聯系
, 自從一九七二年八月, 耗資三億二千萬元的海底隧道工程
竣工, 啟用通車後, 香港島與九龍半島從此歷史性地連接起
來, 成為一個整體。
香港的山丘主要由花崗石和火成岩構成。 這兩類岩石通
常頗易挖掘, 可供作填海物料。 從近海地區挖掘的沙粒和礫
石, 為本港提供有用的資源。
香港的礦藏有鉛、鋅、石英、綠柱石和石墨等, 但產量
不多; 鐵礦主要在馬鞍山, 開采多年已盡, 該處礦場已於六
○年代中停產關閉。花崗石均供建築用途。
由於不斷移山填海, 市區自然景觀大變。 一些本來是花
崗石山丘, 多已夷為平地, 供作填海物料。全港已發展土地
, 約有四千公頃是填海得來的。
香港全境領域之中, 海域約佔三分之二。 由於本港的海
域, 面闊水深, 群山屏障, 是可供船隻停泊的理想海港, 所
以一直以來既是國際航運的主要通道, 又是世界上最繁忙的
港口之一。


民政區劃

自1999年2月28日起, 香港島及九龍區共劃分10個民政區。
香港島分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 九龍分黃大仙區、
深水埠區、旺角區、油麻地區、九龍城區、觀塘區, 皆隸民
政署。新界民政署下設元朗理民府、屯門理民府、 大埔理民
府、沙田理民府、荃灣理民府、西貢理民府、離島理民府等7
個理民府。


氣候

香港位於亞熱帶。每年近半年時間氣候溫和。 受季候風影
響。冬季吹北風或東北風, 夏季吹南風或西南風。
一月和二月雲量較多, 間中有冷鋒過境, 吹北風, 氣候
乾燥。市區氣溫通常徘徊在攝氏十度上下, 有時更低。 新界
和地勢較高地區, 有時降至攝氏零度以下, 並有結霜現象。
三月和四月, 間中極為潮濕。 而向東南的高地或由鯉魚
門至藍塘海峽一帶, 時有毛毛雨或濃霧, 能見度甚低, 航空
及渡輪服務受嚴重影響, 甚而間中中斷。
五月至八月的天氣炎熱而潮濕, 間中有驟雨和雷暴。 下
午氣溫經常升逾攝氏卅一度, 甚而達至卅四度; 晚上則保持
在攝氏廿六度左右, 而且濕度頗高。 七月通常有一兩個星期
的天氣較為晴朗乾燥, 有時晴朗天氣會持續較久。
九月, 是較多受熱帶氣旋影響的月份。 北太平洋西部和
南中國海, 每年平均約有卅一個熱帶氣旋形成, 其中半數達
到台風強度〔最高風速為每小時一一八公里或以上〕。 當熱
帶氣旋集結在本港東南約七百至一千公里時, 本港天氣通常
晴朗而且異常炎熱, 但黃昏時卻可能有局部地區性雷暴。 若
熱帶氣旋中心移近本港, 風力將會增強, 廣泛地區有大雨。
熱帶氣旋帶來的豪雨可能持續數日, 引致山泥傾瀉和水浸 ,
造成嚴重的災害。
本港各區的每年平均雨量差別很大, 橫瀾島約為一三○
○毫米, 而大帽山附近則超過三○○○毫米。 八月是全年最
多雨量的月份, 天文台錄得該月份的平均雨量為三九一點四
毫米。一月是最乾旱的月份, 平均雨量僅有廿三點四毫米 ,
全月大約只有六天下雨。


飲水

香港缺乏大河及湖泊, 食水的供應就完全依靠在較大的山
谷如石壁、大欖涌, 或船灣和糧船灣洲等沿岸海灣興建水塘,
利用巨型堤壩圍住港灣和水道, 以收集、儲存雨水。
每年由四月至十月, 雨季期間所錄得的雨量, 約佔全年
總雨量百分之八十。在乾旱的年份, 水塘存水量減少, 政府
採取節約措施, 減少供水時間。
本港曾經由於存水量不足, 而實施過嚴厲制水。 一九六
三年六月起, 每隔四天供水四小時, 港府並採取緊急應變措
施, 租用運油船由珠江口運淡水來港, 注入水塘。
另一次嚴重乾旱出現於一九六七年; 由六六年八月到六
七年六月, 連續十個月。
為尋求徹底解決食水問題, 當時的總督柏立基, 覺得單
靠建築水塘, 依靠天然雨水, 難以徹底解決供水問題。 便於
六○年四月, 委派代表到深圳, 洽談由深圳水庫供水給香港。
十一月十五日達成協議。
為把深圳水庫的淡水接駁來港, 港府也動用了龐大資源
, 敷設巨型水管, 把深圳水庫的水接引至大欖涌水塘。 一九
六一年二月, 深圳水庫正式開始向香港供應食水。
港府於一九六九年計劃興建之萬宜水庫, 於一九八○年
二月竣工, 其儲水量可達卅四億四百萬立方米。
由於人口的增加, 工商業發展, 對食水的需求日增, 所
以中國對本港供水, 仍是主要來源。一九九一年根據協議 ,
中國供應食水已增至每年五億七千萬立方米, 並將分期繼續
增加, 到一九九四至九五年時, 供水量會增至六億六千萬立
方米。除固定數量供應之外, 如遇雨水不足的年度, 香港亦
可額外向中國購買食水。


人口

香港地狹人眾。土地面積僅有一千七百五十平方公里, 但
人口卻多達五百八十二萬二千五百名〔一九九一年底人口普
查資料〕, 是世界上人煙最稠密的地區之一。 一九九一年全
港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五千三百九十人。 根據一九九一年
人口普查資料顯示, 港島、 九龍及新九龍的人口密度為每平
方公里二萬六千九百五十人, 新界則為二千五百六十人。 由
於新市鎮不斷發展, 人口從九龍和新九龍流入新界, 使人口
分布情況出現重大改變。
過去十年來香港人口的年齡, 一九八一年, 十五歲以下
的人口佔24.6%, 一九九一年則佔20.9%。同期內65 歲或以
上人士所佔比例, 則由6.6%升至8.7%。由於這些轉變, 就
業年齡人口〔15歲至64歲之間〕所佔比例由一九八一年 68.7
%升至一九九一年的70.4%。 受供養人口比率〔即年幼及年
老人士與15歲至64 歲之間人士的比率〕由一九八一年的千分
之455降至一九九一年的千分之421。
與十年前比較, 本港男性居民對女性居民的比率已下降。
一九九一年, 男女居民的比率是每1000名女性對1040名男性
; 而一九八一年則為每1000名女性對1084名男性。 一九九一
年人口普查顯示, 全港人口中, 香港出生的佔60%, 中國出
生的則佔34%。


語言

香港是國際性都會, 世界各國人民在此居住、營商或旅遊,
都融洽相處。各種語言和文字都可自由使用。 但只有英文和
中文才是法定語言。一九七○年以前, 官方的文件以英文為
主。七○年七月中, 香港十七個學生團體舉辦公開論壇, 發
起「爭取中文合法化」行動, 要求港府將中文列為法定語文。
九月間, 香港政府成立委員會, 研究公函應用中文問題; 十
月, 立法局通過, 今後的會議中, 議員可以自由選用中文〔
廣東話〕或英語發言, 並增設即時傳譯系統。 官方的重要報
告或刊物如年報、憲報等, 分設中、英文兩種版本。
香港居民以華人佔多數, 故使用中文和廣東話者約佔百
分之九十, 其他如福建、上海等地區方言也通行。 中國實行
開放政策後, 港中的文化交流、貿易往還日趨密切, 故此 ,
普通話也日漸受重視。學習普通話的風氣亦日漸普遍。


澳門的地理

C. 銅陵氣候怎麼樣

據了解,銅陵市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春天和夏天的降水量是專全年中最多的,降雨量大約達屬到全年的73%。春天氣溫回升快,降雨日數多。由於春季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常導致天氣時晴時雨,乍暖乍寒,復雜多變。夏天季節最長,天氣炎熱,雨量集中,降水強度大。秋天季節最短,氣溫下降快,晴好天氣多,非常適合於收獲後水稻等農作物的晾曬。冬天天氣較寒冷,最低氣溫在零度以下,雨雪很少,很多時間都是晴天。
我覺得我們銅陵雖然也有一些異常天氣,但仍不失為江南一個山清水秀、適宜人居住的好地方,

D. 馬鞍山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馬鞍山市市區年平均降水量1060 毫米,形成大氣降水總量約2.9億立方米。河川徑流總量達1.13億立方米。長江流經市區西部,平均年過境徑流量高達9794億立方米,是發展工農業生產最可靠的水資源。境內長江水面達21平方公里左右。其他河流、湖泊、水庫總面積約19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積1.51平方公里,池塘面積11.67平方公里,河流水面積5.7平方公里。地下水資源豐富,其流速約0.525厘米/晝夜,流量為0.22立方米/晝夜。地下水一般在深度2米左右的含砂蓄水層中,砂層之下為含水量最高的淤泥層。另外,地下水位還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變動幅度約在0.2-0.5米之間。地下水的總流向,由地勢高的東部向地勢低的西部流入長江。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7°C。
馬鞍山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南岸,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濕潤,雨熱同季。馬鞍山年平均溫度在16℃左右,最冷為1月,平均溫度3℃,最熱為7月,平均溫度在28℃左右。馬鞍山市年平均降水量有1100mm,年際變化大,最大值為1991年的1918.7mm,最小值為1978年的459.8mm,前者為後者的四倍。7月是一年中降雨量最多的月份,多年平均的月雨量為182.5mm。

E. 馬鞍山冬天潮濕嗎氣候怎麼樣

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專東臨石臼湖與屬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濕潤,雨熱同季。馬鞍山年平均溫度在16℃左右,最冷為1月,平均溫度3℃,最熱為7月,平均溫度在28℃左右。馬鞍山市年平均降水量有1100mm,年際變化大,最大值為1991年的1918.7mm,最小值為1978年的459.8mm,前者為後者的四倍。7月是一年中降雨量最多的月份,多年平均的月雨量為182.5mm。
馬鞍山屬於江南,冬天的平均溫度在3度左右,有一點冷,但通常只下的雪量不是很大,雪期一般來說在12月底1月初的時候。

F. 安徽馬鞍山現大批魚兒「躍龍門」,是好兆頭還是天氣要變壞

這是天氣要變壞的徵兆,大家一定要注意起來,多加防禦這樣才能更加安全一些。

G. 馬鞍山的氣候特點有什麼特徵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專31°17′26 ″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馬鞍山市屬北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暖濕潤,雨熱同季。馬鞍山年平均溫度在16℃左右,最冷為1月,平均溫度3℃,最熱為7月,平均溫度在28℃左右。馬鞍山市年平均降水量有1100mm,年際變化大,最大值為1991年的1918.7mm,最小值為1978年的459.8mm,前者為後者的四倍。7月是一年中降雨量最多的月份,多年平均的月雨量為182.5mm。

H. 合肥暴雨單小時雨量最大為多少

8月20日19時起,我市出現暴雨天氣,據水文部門統計,截至23時降雨量(單位:毫米):十五里河142、包河區136、政務區128.5、大興鎮103.5、化機廠97、安四院86、高新區82,其中20:00-21:00,1小時內政務區降雨90.5,包河區84.5。本輪強降雨造成南二環下穿馬鞍山路、望江西路鐵路下穿、宿松路下穿312國道、包河大道下穿312國道、望江西路與金桂路等低窪路段出現短時積水內澇,影響車輛通行。另外,包河區包河花園、瑤海區糧食二庫小區、蜀山區岳西新村、四方新村宿舍等低窪小區都不同程度地出現積水內澇。蜀山區合作化北路石油庫一號樓、經開區翠微路朝霞小區部分一樓住戶,因雨水內澇被困,險情發生後,屬地政府、公安、消防等部門積極開展救援,目前受災群眾已成功轉移到安全地帶。強降雨還造成我市芙蓉路與松林路交口一小區門前高壓線被雷電擊斷,事故造成兩人觸電死亡。
汛情發生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吳存榮指示:針對當前汛情,各縣區、市直有關部門要立即行動起來,尤其是受強降雨影響較大的西南部城區,對已經受災的地點要抓緊救援,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市長張慶軍要求:各縣區、市直相關部門要對當前的汛情快速行動,全力做好城市防洪和尾礦庫的防汛防災工作,全力做好受災救援、傷亡人員善後等工作。
面對突如其來的強降雨,各縣區政府、市直相關部門立即行動起來,市排管辦出動300餘人,對市管道路下穿橋進行巡查值守處置,積水路段打開井蓋進行助排,20座泵站及時開機排澇,移動泵車及時趕到積水路段進行排水;各區、市重點局對轄區內的積水點及重點工程進行應急處置;交警部門對積水路段進行交通疏導。22:20,暴雨由橙色預警信號提高到紅色預警信號,市防洪辦立即啟動應急響應,並通知各區對轄區排水進行全面排查,發現積水地段及時處置。
此次暴雨,全市主次幹道交通基本正常,未受到大的影響。全市上下都在全力以赴應對強降雨天氣帶來的影響,力爭將損失降到最小程度。
數據分析
降雨量遠超2010年那場暴雨
2010年6月29日,合肥遭遇了一場超強降雨,導致嚴重內澇讓很多合肥人記憶猶新。統計數據顯示,當天14:10-16:00。前一小時降雨量35毫米,後一小時降雨量39.5毫米。當時,合肥市氣象局局長馮皖平表示,那場「短歷時降雨」按一個小時降雨量計,「創了1974年以來最高紀錄」。
但是,昨天的政務區1小時的降雨量就達到了90.5毫米,包河區1小時降雨量為84.5毫米,這相當於2010年暴雨的2-3倍。
今天凌晨,仍在路面工作的合肥市排水辦工作人員表示,這個降雨量「絕對是破了紀錄」!但是具體刷新了合肥多久的歷史,尚未統計出來。
出行狀況
20多個航班受到暴雨影響
8月20日近23點,記者致電合肥駱崗機場,現場值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機場從19時多開始出現雷電,緊接著暴雨到來,「一直到晚上10點半左右,才有一班飛機起飛。」該工作人員介紹,截至記者詢問時,這場大雨共影響了20多個航班的正常起飛,「有5個航班被迫取消。」在這20多個受影響的航班中,除了5個航班被迫取消,部分航班出現不同程度的延誤,另有部分航班由於天氣原因備降在駱崗機場。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由於航班受到影響,機場已經開始對旅客進行安置,「部分旅客被安排到旅店住宿,部分旅客還在繼續等待。」不過,該工作人員表示,暫時還無法提供受影響旅客的具體人數。
部分高速公路路段限速
8月20日夜間,記者從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當日23時,G3京台高速合徐段,G25長深高速安徽天長段,G30連霍高速安徽段,G35濟廣高速阜陽至潛山段,G40滬陝高速合寧段,G4001合肥繞城高速,G4211寧蕪高速馬蕪段,G4212合安高速,G50滬渝高速宣廣、沿江、高界段,G5011蕪合高速以及蚌淮、合淮阜、安景、績黃高速道路通行正常。
記者查詢高速公路實時路況信息,發現從降雨開始到記者發稿時,高速公路通行狀況一直呈現「暢通」狀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高速公路交通基本沒有受到降雨影響,只是在部分路段出現限速要求。其中,合淮阜高速淮南段限速80(淮河大橋限速60),合淮阜高速長豐到蜀山段限速80,濟廣高速阜陽東到南照段限速60。
市內幾處路段無法通行
截至當天23:30,合肥市交警支隊指揮中心將路面情況進行了梳理,包河區、政務區、經開區影響較大。
無法通行的路段有:東馬路口下穿,望江路與懷寧路口東鐵路橋下穿,望江路(石台路-潛山路),繁華大道包河苑門口,包河工業園緯一、緯二、緯三、緯四路、習友路奧體中心處,芙蓉路與寶塔路交口,新蚌埠路與東方大道交口,清溪路和青陽路交口東側的清溪路段無法通行;勉強通行的路段有:宿松路(太湖路-黃山路段)、安醫二附院北門、岳西路(長江路段南100米范圍段)、望江路與玉蘭大道交口、玉蘭大道與海棠路交口、金寨路高架(望江路段由南向北方向)、香樟大道和銀杏路交口。
目前,交警部門尚未發現落水事故,但包河苑附近有5輛車被淹,交警部門正組織拖車將這些車子拖出。
微博「傳情」
打不到車?我來送你
8月20日,接近次日零時的時候,網友「小小小巍」在微博上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說:「雨太大打不到車回家?我來送你。」意要為雨中市民提供幫助。
記者當即撥通了「小小小巍」的手機:「我在東二環,你能送我回家嗎?」 「東二環?似乎有點遠……我目前在潛山路上。」
電話撥通,是個年輕男子的聲音,隨即關心地反問:「你那邊雨很大嗎?」
記者亮明了身份後,問「小小小巍」:「在什麼樣的距離內,你會考慮去接?」「10-20分鍾之內肯定沒問題。」「小小小巍」乾脆地說,「我的微博發出去沒一會兒,就在你之前,剛剛還接到一個求助電話,只不過,他一邊打著電話,一邊就打到了車。」
「小小小巍」告訴記者,當天晚上他跟幾個朋友一起吃飯,「吃完飯走出飯店,才看到外面下這么大的雨。」他翻了一下微博,才注意到合肥很多地方車子不好走,市民回家不好打車,「剛好我和同伴有兩三輛空車,能提供點方便。」
老公被困,網友安慰
昨晚,市民董女士發出的一條雨中求助的微博也引起網友關注。「暴雨侵襲合肥經開區,部分路段積水已達數厘米,此刻我的老公仍被困在經開區芙蓉路(九溪江南附近)高鐵橋墩底下……」令董女士著急的是,她老公的手機打不通,發信息也沒回,「我好著急,希望有開車經過那的朋友幫忙把他送回安徽大學新區。我老公叫林某某,他是為了接我下班才被困的。」
該微博發出後,短短半小時已被轉發了近兩百次,不少網友出招對策。網友方國瓊微博:別擔心,林博士(林某某)聰明,肯定在躲雨……當日22:30許,記者聯繫上了發該微博的董女士,她告訴記者,現在已經與老公取得了聯系,老公在橋墩下躲雨,現在很安全

I. 長江馬鞍山段2012年7月21日、8月1日、8月11日水位及降雨量!

到馬鞍山稅務局網站上去查!

J. 安徽省七月份降水量

站點 季降水量(單位:毫米)

屯溪 898.4
齊雲山 869.2
祁門 850.1
黃山 850.0
休寧 750.5
黟縣 743.6
歙縣 742.0
天堂景區685.0
東至 671.7
石台 647.3
績溪 641.7
望江 636.2
宿松 630.3
青陽 620.0
太湖 603.0
九華山 598.7
天柱山 573.6
黃山區 567.7
岳西 565.8
旌德 551.2
繁昌 548.4
銅陵 520.3
安慶 519.9
池州 518.8
涇縣 513.0
南陵 511.1
潛山 506.5
桐城 491.4
樅陽 488.4
懷寧 487.1
廬江 463.9
寧國 454.8
和縣 445.0
無為 434.8
廣德 432.0
蕪湖縣 426.2
宣城 423.0
舒城 422.2
含山 411.0
馬鞍山 404.2
巢湖 403.1
蕪湖 401.3
當塗 398.1
郎溪 394.8
全椒 384.6
金寨 381.4
肥西 371.4
六安 367.7
肥東 366.9
合肥 362.4
來安 350.4
滁州 307.4
天長 298.4
明光 293.3
霍邱 284.9
長豐 279.3
壽縣 277.1
潁上 268.6
淮南 258.7
鳳台 238.6
阜南 236.8
臨泉 213.0
五河 212.6
鳳陽 207.8
界首 202.5
蚌埠 182.9
阜陽 181.4
太和 174.2
固鎮 172.4
亳州 163.7
靈璧 163.2
蒙城 162.0
泗縣 161.9
利辛 157.1
懷遠 156.6
渦陽 141.7
碭山 139.4
宿州 126.0
蕭縣 112.2
濉溪 110.8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降雨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
證書小知識 瀏覽:431
馬鞍山何兵 瀏覽:376
設計創作版權合作合同範本 瀏覽:482
省知識產權局侯社教 瀏覽:51
道閘3C證書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