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火山岩體
新火山岩體分布於康定-九龍亞帶南部的九龍踏卡,沿踏卡穹窿北部侵入,由單一正長花崗岩組成,岩性及結構變化不明顯。
(一)岩體地質及岩石學特徵
1.新火山岩體
新火山岩體位於九龍縣大河邊區毛姑廠北東九龍河口,居九龍縣城南50km處。岩體沿踏卡背斜的北東翼侵入。岩體形似橢圓狀,出露面積約32km2,為一獨立小岩株。岩體NW向長軸約10km,與圍岩構造線一致,NE和SW接觸面均向NE傾斜,傾角一般為70°。
岩體侵入於下奧陶統淺變質岩中,外接觸帶圍岩蝕變帶寬數十至百餘米,產生有透輝大理岩、透輝長英角岩、黑雲長英角岩、角閃緣簾石角岩、透輝角閃石角岩、角閃黑雲母角岩等。岩體邊緣→中心,粒度由細變粗,邊部為微細粒似斑狀黑雲正長花崗岩,斑晶(3~4mm)由微斜長石及個別石英聚晶組成;中部為中粒似斑狀黑雲正長花崗岩,斑晶為斜長石,粒徑1~1.5cm。
岩體內接觸帶局部地方,可見寬數百米的霓石花崗岩帶,並有霓石、霓輝石脈穿插,產生鉛、鋅和鈾釷礦化。前人(四川省地質志,1991)將此霓石花崗岩視為新火山黑雲正長花崗岩邊緣同化混染處理,值得進一步證實。筆者認為,這些寬達數百米的霓石花崗岩帶不可能是新火山二長花崗岩同化混染作用的產物,而是一次獨立的鹼性岩漿侵位的岩石,它應該是代表早期地殼拉張期的裂解型(A 型)花崗岩。
前人在該岩體中,採用K-Ar法獲得二長花崗岩年齡為130Ma,據此將其時代定為早白堊世。四川省地質調查院(2005、2006)採用鋯石激光探針等離子質譜(LA-ICP-MS)年齡測定,分別獲得二長花崗岩成岩年齡數據為133.3±1Ma和182.2±2Ma,由於二者差別太大,本書亦將該岩體成岩時代暫時納入早白堊世,但需今後進一步證實。
(1)黑雲二長花崗岩
主要岩性為似斑狀黑雲二長花崗岩,灰白色,斑狀或似斑狀花崗結構,基質為微-細粒結構(0.1~0.5mm)或中粒結構(1~3mm),塊狀構造。礦物成分:微斜長石(40%~45%)、更長石(20%~25%)、石英(25%~28%)、黑雲母(4%~5%)、角閃石(0~1%)、白雲母(0~5%),副礦物有榍石(1%)、磷灰石、鋯石、黃鐵礦、磁鐵礦等,偶見褐簾石。
微斜長石為半自形晶,部分呈他形,多呈斑晶出現,交代更長石現象經常可見,在晶體內常見有黑雲母和殘余更長石包裹體。更長石為半自形晶、部分被微斜長石交代成不規則狀,在交代接觸處晶體內常有蠕英石分布,環帶構造發育。石英多呈他形,交代更長石現象不明顯。黑雲母、白雲母均為半自形鱗片狀。黑雲母為棕色,一般較新鮮,晶體內部有副礦物包裹體。普通角閃石為半自形柱狀,綠色。
(2)霓石鹼性花崗岩
淺灰色,具中細粒花崗結構、花崗碎裂結構,塊狀構造和半定向構造。礦物粒徑多在0.5~2mm,少數大於2mm。岩石由微紋長石(40%~55%)、鈉長石(10%~22%)、石英(20%~35%)、鈉鐵閃石(1%~2%)、霓石(2%~4%)等礦物組成。
2.馬鞍山岩體
馬鞍山岩體位於九龍北東之馬鞍山、田灣河一帶。岩體侵位於鮮水河斷裂帶南東端與川滇南北構造帶接合部位的上三疊統兩河口組及上二疊統大理岩、砂板岩、片岩及玄武岩中,接觸面外傾,傾角75。左右。岩體邊緣粒度細小,中部粗大。岩性為二長花崗岩、鹼長花崗岩復合組成。
岩體以二長花崗岩為主,呈淺灰色,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基質結構有細粒與中粒之分。具細粒結構者,礦物粒度0.25~2mm,斑晶為微斜長石,約5~10mm,含量約10%~15%。中粒結構者,礦物粒度多在2~3mm間,少數2.5~3.5mm,斑晶亦為微斜長石,粒度約5~10mm,含量約20%~30%。主要礦物組分及含量:微斜長石為30%~40%、鈉更長石為31%~38%、石英為23%~25%、黑雲母為4%~8%。微斜紋長石條紋構造明顯,具不明顯-明顯的格子雙晶,2 V=(-)70°~78°,具輕微高嶺土化;斜長石為鈉更長石,An=6~30,半自形-自形板柱狀,環帶構造明顯,內環帶多絹雲母化和鈉黝簾石化;黑雲母呈自形,呈褐色,具褐色-黃色多色性,有鋯石、磷灰石包裹體,具綠泥石化。鈉更長石常被條紋長石交代。
副礦物組合為鋯石-磷灰石型。
(二)岩石化學特徵
新火山黑雲正長花崗(12件樣品)主要氧化物平均值中SiO2=72.41%,Al2O3=14.34%,∑FeO=1.86%,CaO=1.67%,MgO=0.36%,Na2=O3.20%、K2O=4.62%,M=2.21,M#=23.7,A/CNK=1.08。屬高硅、富鹼、過鋁-強過鋁花崗岩。
在FAM圖(圖6-35)中,新火山正長花崗岩均屬鈣鹼性系列岩石,在Na-K-Ca圖解(圖6-36)中仍具鈣鹼性雅江演化趨勢,但主要顯示演化後期產物,其SiO2-K2O關系顯示高鉀鈣鹼性序列特點。
圖6-35 晚白堊世後造山碰撞型花崗岩AFM圖
圖6-36 晚白堊世後造山碰撞型花崗岩Na-K-Ca圖
在新火山岩體岩石R1-R2圖(圖6-37)中,該岩體岩石均投入同碰撞深熔二雲母淡色花崗岩區。
新火山岩體岩石CaO/Na2O-Al2O3/TiO2圖解(圖6-34)顯示,其較高的CaO/Na2O比值,可能提供了其源岩與含較多斜長石的雜砂岩有關。
圖6-37 晚白堊世後造山碰撞型花崗岩R1-R2圖
(三)稀土元素特徵
新火山岩體黑雲二長花崗岩稀土總量∑REE135.2×10-6,∑Ce/∑Y=8.7,(La/Yb)n=49.17,δEu=0.54。屬稀土貧化、輕重稀土分餾強,Eu中等虧損型。其稀土分配模式(圖6-38)呈右傾型(輕稀土相對富集),與放馬坪岩石區、塔瑪岩石區後期過鋁花崗岩稀土特徵較為接近,僅重稀土部分分餾強更強。與同期渣龍岩體對比,顯示Eu虧損程度相對偏低,輕重稀土分餾強特點。
圖6-38 晚白堊世後造山碰撞型花崗岩稀土分配模式圖
(四)微量元素特徵
新火山黑雲二長花崗岩微量元素中Rb=265.3×10-6,Ba=646.8×10-6,Sr=272×10-6,Nb=23×10-6,Nb*=0.29,Sr*=0.49,Rb/Sr=0.98,屬低Ba、Sr,Nb、Sr虧損花崗岩。岩石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如圖6-39,圖中顯示隨元素相容性增加,富集程度明顯降低,Ba、Ti負異常明顯,Nb、Sr、P顯示弱負異常。
圖6-39 晚白堊世後造山碰撞型花崗岩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圖
Ⅱ 馬鞍山久盛花崗岩石材銷售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久盛花崗岩石材銷售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3月2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花崗岩石回、五金機電、建材答批發等。
法定代表人:高家義
成立時間:2014-03-24
注冊資本:2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16440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花山區南方嘉園商城42-108
Ⅲ 馬鞍山久盛花崗岩石材銷售有限公司介紹
簡介:馬鞍山久盛花崗岩石材銷售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3月2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花崗岩回石、五金機電、建答材批發等。
法定代表人:高家義
注冊資本:20萬人民幣
聯系方式:13865555410
地址:花山區南方嘉園商城42-108
Ⅳ 馬鞍山屬於哪個省
馬鞍山屬於安來徽省。
馬鞍山市位源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
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
(4)馬鞍山花崗岩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民國裁府留縣,當塗縣直屬安徽省。
1949年4月,當塗解放。
1954年2月,設馬鞍山鎮,隸屬當塗縣。
1955年8月,設馬鞍山礦區政府(縣級),隸屬蕪湖專區。
1956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准設立馬鞍山市,為省轄市。其間,當塗縣先後隸屬蕪湖專區(地區)、宣城地區。
2012年,撤銷金家莊區、花山區,設立新的花山區;設立博望區,將當塗縣博望、丹陽、新市3個鎮劃歸博望區管轄。
Ⅳ 安徽安慶市西馬鞍山銅礦床
一、大地構造單元
礦區大地構造單元屬於揚子准地台下揚子坳褶帶,位於郯廬斷裂與「沿江斷裂帶」之間的懷寧斷褶束東段。
二、礦區地質
(一)地層
賦礦地層主要是三疊系。三疊系分布於月山岩體周緣,主要是下統扁擔山組,岩性為鈣質頁岩、泥灰岩;中統月山組和銅頭尖組,岩性為中厚層、薄層灰岩和粉砂岩,與成礦的關系最為密切。月山組中順層產出的膏溶角礫岩(又稱同生角礫岩)、膏鹽層、層間剝離帶,對岩體頂底面的控制以及對銅、鐵礦床的就位和空間展布有極為密切的關系。銅頭尖組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屏蔽層的作用。
(二)構造
區域構造的展布受控於區域岩漿底辟變質、變形體系和白子山—月山推覆體的制約。西馬鞍山礦區位於月山岩體的東部,區內褶皺斷裂比較發育,根據各類構造行跡的空間展布及其成生聯系,可以分為近EW向、近SN向、NE和NW向構造。
(1)近NW向構造:西馬鞍山-月山復背斜位於月山岩體東支南緣接觸帶,成生時間較早,受後期近SN向褶皺疊加,控制了岩體東支南緣接觸帶及礦體形態。同時,沿岩體東支南緣接觸帶,發育有隱伏至半隱伏的EW向斷裂構造,該斷裂成礦前及成礦期均有活動。
(2)近SN向構造:是礦區內最發育的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褶皺次之。褶皺構造以中小型為主,以龜形山褶皺組最具代表性,其中以NNW向龜形山倒轉背斜規模較大,是控制安慶銅礦的重要構造。近SN向斷裂構造規模大小不等,成帶出現,由平行排列、近等距分布的壓扭性斷裂組成。規模較大的有F1斷裂,位於龜形山背斜東側,成礦後活動明顯,是典型破礦構造。
(3)NE向構造:位於月山岩體北支和東支交匯處的鐵鋪嶺向斜,該向斜是很好的容礦構造。
(4)NNE向構造:具代表性的是銅牛井斷裂,位於岩體北支的閃長岩內,是重要的控礦、儲礦構造。
(5)NW向構造:以斷裂為主,成礦期為張性、張扭性,控制安慶銅礦的部分礦體及成礦後的脈岩。
(三)侵入岩
月山岩體為燕山早期侵位的閃長岩體,岩體出露呈「十」字形,展布在銅牛井、劉家凹、東馬鞍山一帶,以大排山為中心,南北長5.5km左右,東西寬6.5km左右,地表出露面積約11km2。月山岩體為向NNE傾斜的似層狀岩體。岩體東支接觸帶產狀變化較大,北接觸帶產狀與地層產狀基本一致,隨圍岩起伏而變化,南接觸帶產狀變化較大。北支東緩西陡;西支北緩南陡;南支東接觸帶淺部向東傾斜,深部向西傾斜。與岩體接觸的圍岩主要是中、上三疊統。
縱覽月山岩體接觸帶產狀和構造特徵,推測月山岩體的這種「十」字形態可能是深部岩漿先沿著北東向基底斷裂上侵,到達淺部後沿著T2y間的層間斷裂帶貫入,同時又受到近南北向和北西向斷裂的控制而形成的。
據1972年國際地科聯中酸性侵入岩分類方案,月山岩體—400m以上的上部,岩石以閃長岩為主,與長江中下游地區含銅鐵岩體相比,鉀長石含量相同,石英偏低。因此,月山岩體是一個由閃長岩向二長閃長岩和石英二長岩過渡的鹼高、偏酸、色率偏低的中性岩。
新鮮閃長岩(或二長閃長岩)呈灰色,岩石具全晶質等粒結構、似斑狀結構,主要造岩礦物為斜長石、角閃石、鉀長石,其次為石英和黑雲母。另外,該岩體內還見到一種呈大的團塊狀分布於閃長岩中的由長石、透輝石、方柱石組成的岩石,呈灰綠色,具半自形粒狀結構,而且透輝石、方柱石都是原生的。
月山岩體副礦物組合的磁鐵礦-榍石-磷灰石-鋯石,屬磷灰石-榍石型。在不同類型岩石中,磁鐵礦、榍石、鋯石、黃鐵礦的含量有明顯的差異。磁鐵礦主要集中在閃長岩和二長閃長岩中,榍石則在透輝石、方柱石閃長岩中含量較高,而鋯石在二長岩中的含量是其餘兩種岩石中含量的兩倍。另外。岩體中普遍含白鎢礦和稀土礦物褐簾石、藍晶石、剛玉等,稀土具強選擇鈰族配分型。
月山岩體岩石化學成分及岩石化學參數平均值見表2-102。
表2-102月山岩體化學成分百分含量表(wB/%)Table 2-102Chemical composition(wB/%)of Yueshan intrusion
1.岩體平均化學成分特點
Al2O3、SiO2、K2O、Na2O+K2O含量比黎彤值略高,FeO、Fe2O3、MgO、Na2O、CaO含量比黎彤值低,為富鹼偏酸性的中性岩。
2.微量元素特徵
微量元素種類及含量與A.H.維諾格拉多夫1926年統計的中性閃長岩相比較,具有以下特徵:
鐵族元素種類(Cr、Co、Ni、V)普遍存在,與維氏值相比,Co含量偏高,Cr、Ni偏低。該族元素具有同步消長的變化規律。
親銅元素(Cu、Pb、Zn)與維氏值相比,Zn偏低,Cu、Pb偏高,Cu平均含量為65×10-6,較維氏值高0.85倍,反映了原始岩漿含銅較高。
稀土元素(Be、Nb、Y、Yb、La)含量低,無明顯異常。Ba、Sr、Zr廣泛出現,含量略高於維氏值,Ga含量與維氏值相同,Ag、Bi含量較低。
三、礦床地質
月山礦田內礦體主要分布在月山岩體與三疊紀地層接觸帶、捕虜體接觸帶及其附近,少量分布於岩體內裂隙中。礦床在空間上的排列反映礦化的規律,以有用組分富集的地質環境和產出的狀態不同,主要的礦化類型有接觸交代型-銅(鐵)礦床;石英脈型銅-鉬礦床。礦床在礦田內的分布,由東向西依次為安慶鐵銅礦床、馬頭山銅礦床、鐵鋪嶺銅礦床、劉家凹鐵銅礦床、銅牛井銅鉬礦床、學田鐵礦點、劉家大排鐵礦床(圖2-149)。
礦床在空間上由東向西依次排列為,礦漿型(安慶銅礦)→過渡型(劉家凹)→熱液型(劉家大排)。
礦床埋藏深度也有一定規律,礦漿型在深部—280~—620m,過渡型在中部—280~—60m,熱液型在上部—60~0m。
安慶鐵銅礦位於月山岩體東支前鋒,大小有40餘個礦體,其中主要礦體有兩個,分別稱為I號和Ⅱ號礦體。礦體產在接觸帶舌狀體構造部位,形狀受舌狀體構造控制(圖2-150)並被後期斷層切割。礦體與圍岩界線截然清楚。
(一)礦體特徵
1.Ⅰ號礦體賦存於礦區NE部,東西長1200m左右,南北寬400m,面積0.28km2。礦體形態簡單,中心厚,兩側逐漸變薄、尖滅,為一變化不大的透鏡體,埋深—210~—800m,礦體一般厚50m,最大厚度115m。
圖2-149月山礦田礦點分布圖Fig.2-149Location of mineral occurrence in Yueshan ore field(據安徽省地礦局三二六地質隊)(after geological Team 326,Anhui province)
1—安慶鐵銅礦床;2—馬頭山銅礦床;3—龍門山礦床;4—劉家凹鐵銅礦床;5—鐵鋪嶺銅礦床;6—銅牛井銅鉬礦床;7—劉家大排鐵礦床;8—黎彤鎢礦點;9—學田鐵礦點;10—團凸山銅鐵礦點;11—劉崗嶺鐵礦點;12—章河灣銅鐵礦點;13—劉家嶺鐵銅礦點;14—洪屋鐵礦;15—橫灣銅鈾礦點
2.Ⅱ號礦體位於I號礦體的西側。在F1斷層上盤,主要賦存於—280~—520m間,最淺處為—236m,最大埋深—600m,面積約為0.17km2。規模次於I號礦體,厚度比Ⅰ號礦體小。一般厚15~40m,最大厚度48m,最小厚度1.5m,平均厚度19.4m。礦體形態似一張開的蚌狀。在0線—460m以下,礦體走向急劇變化,普遍具分叉、尖滅、復合現象。
Ⅰ號和Ⅱ號礦體,主要產於三疊系與月山岩體接觸帶內。整個礦體與圍岩界線清楚。
(二)礦石特徵
1.礦石類型及結構構造
礦石分為鐵礦石、銅鐵礦石、銅礦石;或分為接觸交代型鐵礦石、磁鐵礦型礦石、接觸交代型銅礦石、閃長岩型銅礦石。
礦石結構主要有自形—半自形、海綿隕鐵結構及包含結構。
礦石主要構造有緻密塊狀、浸染狀、脈狀及團塊狀構造。
2.礦石成分
(1)礦物中主要金屬礦物有磁鐵礦、黃銅礦、黃鐵礦及磁黃鐵礦,次要金屬礦物為斑銅礦、輝銅礦、赤鐵礦。非金屬礦物有石榴子石、透輝石、方柱石、斜長石,還可見有少量磷灰石、榍石、陽起石、方解石、綠泥石。
(2)礦石的化學成分:主要化學成分以Cu、Fe為主,伴生組分有S、Co、Au、Ag,次要的組分有Pb、Mo、Ce、Ga、Se、Te、In、稀土及放射性元素。
全礦區平均品位:Fe4 6.69%,Cul.32%,S 3.07%,Co 0.011%,Au 0.13×10-6,Ag 3.96×10-6。
(三)圍岩蝕變
礦區圍岩蝕變很弱,大理岩幾乎完全沒有蝕變。鉀質和鈉質交代微弱,自交代夕卡岩發育。見有氣成高溫期鈉質角閃石(鈉鐵閃石)化。
圖2-150安慶銅礦床縱0線地質剖面示意圖Fig.2-150Schematic profile of line 0 in Anqing copper deposit(據安徽省地礦局三二六隊簡化)(simplified from geological Team 326,Anhui province)
1—第四系;2—三疊繫上統黃馬青群角頁岩;3—三疊繫上統黃馬青群鈣質角頁岩;4—三疊繫上統黃馬青群角礫狀大理岩;5—三疊系中統大理岩;6—閃長岩;7—透輝石化閃長岩;8—夕卡岩;9—礦體;10—斷裂破碎帶
四、成礦條件
從成礦物質來源、成礦物理化學條件和成礦流體性質等方面,本礦田接觸交代型鐵銅礦床屬於礦漿到熱液的過渡型礦床系列。
(一)成礦物質來源
1.岩石、礦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徵
月山岩體稀土豐度∑REE平均值為225.57×10-6,高於地殼平均值(164×10-6)。與中性岩(196×10-6)、寧蕪地區同熔型岩漿岩(196.30×10-6)和鄂東地區岩漿岩(192.11×10-6)相近。
w(∑Ce)/w(∑Y)平均值為8.90,遠高於華南地區重熔型岩漿岩(1.19),與鄂東(5.86)、華南(5.41)和寧蕪(5.82)同熔型岩漿岩相近。屬於∑Ce富集型。
δEu為0.90,Eu弱副異常富集分配模式,與鄂東(0.98)、華南(0.86)和寧蕪(1.03)同熔型岩漿岩相似,但明顯高於華南(0.20)重熔型岩漿岩。
2.月山岩體成因類型的歸屬
從月山岩體稀土參數及其圖解可以看出,月山岩體稀土特徵值都在同熔型岩漿岩區內。
3.礦石稀土地球化學特徵
礦田內接觸交代型礦床礦石的稀土元素(∑REE)豐度值具有以礦漿型礦石到過渡型礦石到熱液型礦石依次減小的趨勢。w(∑Ce)/w(∑Y)在礦田內各成因類型礦石中均大於1,表明它們都是輕稀土富集型。
綜上所述,本礦田內礦漿型礦石與閃長岩岩石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徵,熱液型礦石具有與大理岩相似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徵,從而說明成礦流體與閃長岩漿(月山岩體)可能具有同源關系。
(二)岩(礦)石微量元素特徵分析
本區微量元素在礦石中的含量與岩體中的含量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如礦石中的親石元素Cs、Li,親鐵元素Cr、Ni,親銅元素Pb、Zn,揮發分元素S、F及部分常量元素與閃長岩岩體中的基本一致,而Ba、Sr、Rb、Mn、V、Co、Cu、Ga及部分常量元素Fe、Al、Ca、Mg與閃長岩岩體中的相應元素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礦石與閃長岩岩體中微量元素的一致性說明成礦物質與成岩物質可能具有相同的來源,其差異性是由於深部岩漿在分異過程中,地球化學性質存在明顯差異的微量元素分別富集在不同的流體(K、Na硅酸鹽熔漿和含礦夕卡岩漿)中造成的。另外,這些微量元素在不同成因類型礦石中的差異可能說明成礦流體性質的差異以及可能受了圍岩(大理岩)的影響。
(三)同位素地質特徵
(1)氧同位素地質特徵:本礦田礦床中δ18O在7.48‰~9.31‰,說明本礦田成礦介質是由初生水與部分地殼水混合而成的。區內磁鐵礦的礦物δ18O 2.10‰~2.81‰,與鄂東部分地區(小包山、腦窖)深源鐵礦床中磁鐵礦的礦物δ18O 2.4‰~3.2‰和月山岩體中磁鐵礦δ18O1‰~3‰一致。說明本礦田鐵銅礦床的成礦物質是深源的。夕卡岩中石榴子石礦物的δ18O為7.33‰,與鐵山夕卡岩中石榴子石礦物δ18O 5.7‰~8.56‰一致,說明了與本區鐵銅礦密切相關的夕卡岩同樣具有深源特徵。
(2)硫同位素:月山礦田δ34S變化范圍在1.5‰~13.1‰,其中礦漿型礦床中硫化物δ34S在1.5‰~2.7‰范圍內,基本接近隕石硫組成,說明其物質來源有幔源岩漿的特點,而過渡型礦石中硫化物δ34S的變化范圍在11.7‰~15.2‰,既高於隕石的δ34S,又明顯低於原生沉積的碳酸鹽中的δ34S,這一特徵可能是月山組膏鹽層中硫酸鹽或地下水提供了較多的重硫造成的。
(四)成礦的物理化學條件
1.成礦溫度和成礦壓力的估算
(1)成礦溫度礦田中主要成因類型礦石中,包裹體以原生氣液包裹體為主,個別樣品中偶見熔融包裹體。液相包裹體,在礦區內一般為3~8um,氣相比總體積的10%~20%,均一溫度在590~640℃。熔融包裹體存在於塊狀、條帶狀接觸交代型磁鐵礦及粉砂岩內石榴子石夕卡岩脈中,主要礦物為石榴子石、透輝石、陽起石,大小在5~8μm范圍內,氣相為黑色,個別包裹體中有子礦物出現。均一溫度在280~1020℃。
區內磁鐵礦爆裂溫度區間很大,從411~720℃。
本礦田均一溫度具有從深部到淺部,從東到西(即從礦漿型到熱液型礦石)逐漸降低的變化趨勢。
(2)成礦壓力的估算根據鄰區地層厚度來推測岩漿就位時上覆地層的總厚度。這樣估算出的閃長岩形成深度約3km。本區礦體主要分布於岩體頂緣淺部,礦化頂面與閃長岩頂面標高基本一致,成礦是成岩的繼續,因此,基本上可以認為岩漿侵位深度與礦體形成時的深度一致。這樣間接估算內生成礦期的主要成礦階段時壓力值為80~900MPa(按每3.3km產生靜壓力約100MPa計算)。
2.氧逸度的估算
由於本區成礦物質來源於深部,成礦流體具有從礦漿到熱液過渡的性質,因此,根據Sack(1980)在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計算氧逸度值。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本礦田鐵銅礦床成礦流體氧逸度值[1g(fo2/105Pa)]具有從礦漿型的—21.9526~—22.8731到過渡型流體到熱液型的—20.1289~—20.3442,有逐漸增大的趨勢。
(五)礦床的成因類型
月山礦床的成因類型有兩類:一類是接觸交代型鐵銅礦床,另一類是石英—方解石脈型銅鉬礦床,二者總體上分離,而局部重疊(如劉家凹)。
礦田中接觸交代型鐵銅礦床與通常接觸交代型礦床顯著不同,其特點有二:同時型和夕卡岩漿型。
1.同時型
同時型礦床的特徵在於夕卡岩礦物與磁鐵礦和硫化物為同階段形成,其依據主要為:
(1)豆狀構造發育,它表現為磁鐵礦石中有石榴子石+磁鐵礦組成的豆體。豆體內磁鐵礦與主體磁鐵礦的特徵一致,在透輝石夕卡岩中有磁鐵礦和硫化物的豆體。
(2)包含互包含結構發育,透輝石與硫化物互相包裹,常見透輝石與磁鐵礦的互包現象,也是二者同時形成的證據。
(3)海綿隕鐵結構,結狀結構等均反映了夕卡岩與磁鐵礦、硫化物同階段形成的特徵。
需要指出的是,月山礦田中接觸交代型鐵礦屬同時型礦床,而接觸交代型銅礦床為同時型+疊加型,且以疊加型為主。
2.夕卡岩漿型
礦田中形成的夕卡岩的流體為一漿一液過渡系列,這與通常認為夕卡岩僅為熱液作用是不同的,作為岩漿成因夕卡岩的依據主要有:
(1)夕卡岩呈充填—貫入狀穿入大理岩中。
(2)夕卡岩既可穿入大理岩,也可穿入砂岩中。
(3)夕卡岩除以石榴子石、透輝石為主外,還有石英、長石、磷灰石、榍石、鋯石等一套花崗岩的礦物組合,有時還在夕卡岩中形成花崗偉晶岩囊。
(4)夕卡岩中發育氣孔構造,氣孔壁上夕卡岩礦物晶體明顯粗大。
(5)夕卡岩中發育有粗晶夕卡岩礦物所組成的囊狀體。這種粗晶乃至偉晶囊狀體的存在表明形成夕卡岩的流體中揮發分是不均勻的,正是由於這種局部的揮發分相對集中,促使形成粗大的礦物晶體。
(6)熔離條帶的發育。礦石中發現由透輝石與磁鐵礦組成的條帶,一種形式為韻律狀構造,一種為磁鐵礦與透輝石各呈細條帶相間而成。
(7)豆狀構造發育。
(8)熔融包裹體的存在,在石榴子石、透輝石、石英、陽起石中多次發現有熔融包裹體或熔體-流體包裹體。
上述證據均表明月山礦田中一部分夕卡岩為岩漿成因,尤其在西馬鞍山表現最為明顯,因此安慶西馬鞍山銅礦的成因類型可定為夕卡岩漿型銅鐵礦床。從礦田空間分布看,無論是形成夕卡岩的流體還是成礦流體都具有東漿西液的特徵,即從安銅向西成礦流體由漿逐漸變為熱液,至劉家大排則形成熱液交代型礦床。
西馬鞍山的成礦模式可參考鐵山礦床。
Ⅵ 馬鞍山有專門訂制商用花崗岩燒烤桌椅嗎
馬鞍山久盛花崗岩石材銷售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專業的服務提供商。公司注冊於2014-03-24,注冊內資本有20萬元,容員工人數0,專業的團隊、技術、產品、服務是和您合作的基礎,您的電話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您給我一個電話,我還您一個真誠的合作,我司聯系人高家義。
Ⅶ 石頭的種類(圖片),如:雲母、花崗岩......
1.雲母
雲母石,中文別稱:綠柱岩本品為硅酸鹽類礦物白雲母的片狀礦石。
(7)馬鞍山花崗岩擴展閱讀:
收藏保養
1.石之趣味,在於石頭本身有著自己獨特內涵。雅石是大自然散落的美,一方石頭就構成了一種自然的山水,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韻味:壁立當空、挺拔峻峭者謂之「瘦」,四面玲瓏、上下相通者謂之「漏」,輕盈飄逸、晶瑩通澈者謂之「透」,石紋起伏、凹凸不平者謂之「皺」,色澤蒼老、拙劣朴實者謂之「丑」。
2.正如清人趙繼恆在詩中所言:疊疊高峰映碧流,煙嵐水色石中收,人能悟得其中趣,確勝尋山萬里游。
3.求一石易,而養一石難。所謂養石,就是指將自己精心挑選的石頭經過長時間的養護,使其光潤沉穩,產生出肌膚之美。養石首先得尋覓品質優異的石頭,沒有一定的硬度和密度的石玩,本身的價值也是不敢恭維的。石品如人品。於人而言,人格之重要自是不言而喻的,人格高尚,眾口皆碑,人格卑劣,眾口誅之。石頭亦然,如果石格不高,人皆棄之。
4.一般說來,養石之法有兩種,一種是「水養」,一種是「油養」。如靈壁石,離土日久,它就會因缺氧而失靈,繼而失聲失色,因此就應時常以清水淋之以保潤澤,這樣,不僅有利於保持石頭的生氣,還有利於保持靈璧石那獨特的青銅之音。
5.而壽山石質地細膩,脂潤柔軟,則應先用細軟綢布輕輕擦抹,去除石表灰塵,然後再用茶油反復擦拭以養其性,讓油脂沿著毛細孔慢慢滲入石頭里,反復如此,石質便會變得愈加溫潤瑩澈。
6.養石,最重要的還是要以石為友。內行的藏家往往總會不斷地撫摸石頭,用手與之交流,如此一來,人氣和汗液會慢慢地積淀於石表,形成一層黝然有光的皮層,也就是俗稱的包漿。這種包漿可以說是一種古雅的見證,包漿越凝重賞玩價值也就越高。
7.藏石養石,既可以陶冶情操,也是生活中的一大樂趣,有時有意或無意間獲得一方美石,便足以讓人沉浸其中,愛不釋手。這也就難怪「石痴」米芾但見奇石便拜作「兄弟」、偶遇珍品便藏於袖中謂之「握游」了。
8.石家常說:石之美是寂寞的、幽深的、蒼古的、枯淡的風韻之美。一塊靈性的石頭,就是一段山水的濃縮,沒有媚姿,沒有俗態,它於方寸之間,包羅萬象,有著山的雄奇,水的空靈,雲的變幻,風的色彩,讓一顆盡染塵俗的心,也在剎那間過濾得乾乾凈凈,風清月白。如此說來,養石該與養人同道,無空養人,有閑養石,表面上養的是石頭,骨子裡養的卻是心性。
Ⅷ 華北北山的時空分布
研究表明,埃達克岩和喜馬拉雅型花崗岩形成於加厚地殼的底部,而浙閩型和南嶺型花崗岩形成於正常地殼或減薄的地殼底部(見本書第4章)。根據地殼均衡原理,地殼加厚導致地表抬升形成高山(高原或山脈)。 因此,根據上述不同類型花崗岩的分布,即可確定高山是否存在、高山的范圍以及大致的高度。例如,埃達克岩對應於>50km厚的地殼,根據地殼均衡原理,假定地殼厚度平均每增加6 km地表抬升1 km,推測華北北山的高度應當在3000~5000 m之間,喜馬拉雅型花崗岩對應的地表高度估計在1000~3000 m范圍,而浙閩型和南嶺型花崗岩對應的地表高度則低於1000 m。
按照上述標志,有埃達克岩和喜馬拉雅型花崗岩分布的地區代表該時期可能存在的山脈。 於是,從圖7.2即可看出,在早中生代時的華北北緣存在一個東西向延伸的山脈,我們稱其為「華北北山(NorthMountain Range of North China, NMR)」。該山脈位於華北地塊和塔里木地塊與中亞造山帶之間,東西延伸約3000 km,東達吉林省東端的琿春地區,消失於古太平洋西岸,西抵甘肅省敦煌以北中蒙邊界的北山地區(可能向西進入新疆的東部,但是缺少資料),其南為三疊紀的華北內陸湖盆,大體從北京附近通過,北界在長春—蛟河—汪清一帶,可能還包括蒙古、俄羅斯以及北朝鮮的一部分。南北最窄處不到100 km(位於現今的冀東平泉一帶),最寬約500 km(圖7.2)。埃達克岩大多出露在張家口以東的地區,暗示華北北山的東段地勢較高;西段僅在甘肅的北山地區見有一處埃達克岩出露,其餘均為喜馬拉雅型花崗岩,說明華北北山的西段地勢較低。
由於缺少來自正常地殼厚度的花崗岩資料,華北北山的北界不是非常明確。 但是,在東部可以確信山脈的北界不會超過長春—蛟河(圖7.1和圖7.2)。在吉林省的蛟河地區,相距幾十公里的地方分別出現埃達克岩和A型花崗岩(孫德有等,2001,2005):南嶺型花崗岩位於蛟河的東西兩側,是晚三疊世-早侏羅世的(三道河花崗岩216 Ma,Sr含量在75~89×10-6之間,Yb=4.4~5.7×10-6);天橋崗花崗岩182~188 Ma,Sr=6~101×10-6,Yb=1.78~14.91×10-6,據孫德有等,2005),埃達克岩位於蛟河之南的白石山(196 Ma,Sr=406~630×10-6,Yb=0.65~1.36×10-6,據孫德有等,2001),限制了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時期華北北山的北界。 山脈的南界在中段比較明確,位於北京附件和三疊紀的華北內陸盆地(馬麗芳等,2002)以北。據楊進輝等(2005)對采自北京西山晚三疊世杏石口組的碎屑鋯石的研究,杏石口組沉積的下限年齡為198±2 Ma,鋯石的Hf同位素研究表明,杏石口組以一套快速堆積的粗碎屑沉積為主,沉積岩的部分物源來自於北方的中亞造山帶,暗示晚三疊世時北京以北的地勢較高。
圖7.2 華北北山分布圖
Wu FY et al.(2002)詳細研究了東北地區的A型花崗岩,他們所研究的早中生代A型花崗岩(如:清水、毛家屯、密林、大王摺子、天橋崗和白石砬子等,182~222 Ma,據Wu FY et al., 2002;孫德有等,2004a,2005)統統位於圖7.1和圖7.2所示的華北北山以北(Sr非常低,在2~12×10-6之間,Yb很高,在3.7~13.8×10-6之間),說明東北的北部在早中生代時相當於正常地殼厚度或略低於正常地殼厚度,處於伸展環境。從圖7.1看,在華北北山西部有兩個南嶺型花崗岩的出露點,一個為蘇亥圖岩體,另一個為查黑林嘎順,二者均是極端貧Sr和富Yb的(蘇亥圖岩體的Yb=3.35~5.00×10-6,Sr=28~61×10-6,任康緒等,2005;查黑林嘎順岩體Yb=3.15~4.71×10-6,Sr=60~81×10-6,王廷印等,1998),是地殼伸展減薄環境的產物,可能來自比正常地殼厚度低的源區,它們的年齡分別為250±18 Ma(Rb-Sr法,任康緒等,2005)和251.3 Ma(U-Pb法,王廷印等,1998),如果上述年齡是可信的話,則它們是晚二疊世的(蘇亥圖的Rb-Sr年齡誤差比較大)。 因此,我們大體可以判斷,至少在早三疊世初期,山脈還沒有抬升。該區除發育南嶺型花崗岩外,還有更多的喜馬拉雅型花崗岩,如巴顏諾爾公花崗岩(247 Ma,王喜寬等,2004)、烏力吉(205 Ma,王喜寬等,2004)、溫都爾浩(213 Ma,任康緒等,2005)以及東部板申圖—烏蘭敖包一帶(203~227 Ma,陶繼熊,2003;閻國翰等,2001),在北山地區還有埃達克岩出現(馬鞍山北花崗岩,238 Ma,劉強明等,2006)說明從三疊紀早期開始(247 Ma前),該區已經開始抬升了。
據韓寶福等(2004)報道,在河北省平泉光頭山存在一個晚三疊世(220 Ma)的A型花崗岩(圖7.1),應當是代表地殼減薄的產物。如果該資料可靠的話,表明在山脈的內部也存在地形上的明顯變化,或許華北北山在北京東北部可能存在一個向北開口的瓶頸(圖7.1和圖7.2),該處之南為埃達克岩(都山和柏杖子,222~223 Ma,苗來成,2000),東部有鄧杖子組垮塌堆積(胡健民等,2005),暗示該區地形陡峻,是否為早中生代南北向擠壓導致的東西向拉張事件的產物還不太清楚。
上述資料表明,在早中三疊世時,華北北山以喜馬拉雅型花崗岩為主,埃達克岩僅見三處,即吉林通化大玉山(248 Ma,孫德有等,2004a)、張家口東的谷嘴子(236 Ma,Miao LC et al.,2002)和北山的馬鞍山北花崗岩(238 Ma,劉明強等,2006),暗示山脈已經開始抬升了。 晚三疊世時華北北山范圍內的埃達克岩和喜馬拉雅型花崗岩廣泛發育,構造事件強烈、粗碎屑沉積發育(例如,北京西山晚三疊世的杏石口組和冀北—遼西晚三疊世的鄧杖子組,Yang et al.,2006;胡健民等,2005),說明山脈開始劇烈抬升和達到最高的高度。至早侏羅世,埃達克岩和喜馬拉雅型花崗岩仍然有相當的規模,說明山脈依然存在,直至早侏羅世晚期(~180 Ma左右)山脈才逐漸消失。
華北北山位於華北地塊和塔里木地塊與中亞造山帶之間,中亞造山帶以北為西伯利亞地塊(Wangand Mo,1996)。許多人認為,中亞造山帶與華北地塊是在晚二疊世-早三疊世期間沿索倫山縫合帶碰撞的(Davis et al.,2001; Zhang ZM et al., 1986; Wang and Liu, 1986)。該區三疊紀地殼加厚推測可能與華北地塊與西伯利亞板塊之間的碰撞有關。 據鄭亞東和王濤(2005)研究,中蒙邊界的亞乾地區在晚三疊世-早侏羅世期間經歷了一次地殼縮短導致的總體向南的特大型推覆構造。據徐剛等(2003,2005)和胡健民等(2005)研究,在華北北山東部北側的遼西—冀北地區存在晚三疊世的逆沖構造,同構造的晚三疊世鄧杖子組(下部安山岩礫石的SHRIMP鋯石U-Pb年齡為212 Ma,胡健民等,2005)是一套以碳酸鹽岩礫岩為主的崩塌、泥石流、滑坡及深水濁積岩序列,說明晚三疊世末曾經發生過構造擠壓和強烈快速的地表隆升事件。據此推測,華北北山可能是西伯利亞板塊和華北地塊碰撞形成的。
以上推測是根據近年來發表的資料歸納的,由於西部地區的資料較少,精確的地球化學和年齡資料不及東部地區,因此,上述推測還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