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縣工商局關於認定超市為縣級誠信市場的公示

縣工商局關於認定超市為縣級誠信市場的公示

發布時間:2021-01-24 14:04:47

工商局執法權力范圍是什麼

工商局執法權力范圍如下:

1、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

2、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3、承擔依法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負責監督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和網路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的行為。

4、承擔監督管理流通領域商品質量責任,組織開展有關服務領域消費維權工作,按分工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等工作,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

5、承擔查處違法直銷和傳銷案件的責任,依法監督管理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

6、負責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方面的反壟斷執法工作(價格壟斷行為除外)。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等經濟違法行為。

7、負責依法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及經紀活動。

8、依法實施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負責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監督管理拍賣行為,負責依法查處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

9、指導廣告業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10、負責商標注冊和管理工作,依法保護商標專用權和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處理商標爭議事宜,加強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工作。負責特殊標志、官方標志的登記、備案和保護。

11、組織指導企業、個體工商戶、商品交易市場信用分類管理,研究分析並依法發布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基礎信息、商標注冊信息等,為政府決策和社會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12、負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經營行為的服務和監督管理。

13、開展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14、領導全國工商行政管理業務工作。

15、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1)縣工商局關於認定超市為縣級誠信市場的公示擴展閱讀:

海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優化營商環境七條措施:

第一條【辦結提速】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清算組備案或注銷登記申請,登記機關自受理之日起1個工作日內辦結。

第二條【登報承諾即辦】申請辦理清算組備案或者注銷登記的企業,營業執照遺失的,可憑刊登遺失聲明的報紙樣張並簽署承諾書辦理。

第三條【清算功能執照】被工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的非公司企業,營業執照遺失或經營期限屆滿,因清理債權債務需要申請核發營業執照的,經全體投資人申請,登記機關可核發經營范圍載明「僅供清理債權債務使用,有效期一年」的清算功能營業執照。

第四條【解散清算組】已辦理清算組備案登記的企業,如需更換清算組成員,可辦理更換清算組成員的備案登記。如需繼續經營,經全體投資人申請,憑刊登解散清算組聲明的報紙樣張,登記機關可辦理解散清算組的備案登記。

第五條【核查後置】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可以在補報未報年份的年度報告並公示後,書面承諾年度報告內容的真實性,向工商部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

工商部門在收到申請之日起1個工作日內作出移出決定,並在作出移出決定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啟動對企業住所或者經營場所和企業補報年報公示信息的核查,發現符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情形的,立即依法將企業再次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第六條【住所核查提速】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可以在依法辦理住所或者經營場所變更登記,或者提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可以重新取得聯系後,向工商部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

工商部門在收到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啟動對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的現場核查,並在查證屬實後立即作出移出決定。

在開展公示信息的抽查過程中發現前款情形的,工商部門在作出移出決定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啟動對企業公示信息的核查,發現符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情形的,立即依法將企業再次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第七條【公示信息核查提速】企業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或者未在工商部門責令的期限內公示有關企業信息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更正公示的信息,或者履行公示義務後,向工商部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工商部門在收到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啟動核查,並在查證屬實後立即作出移出決定。

參考資料:人民網—海南省工商局七項措施優化營商環境

㈡ 工商局有企業公示信息抽查什麼意思

就是指工商局將對企業公示的那些信息,進行不定期抽查。

《企業公示信息抽查暫行辦法》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2014年8月19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67號公布。該《辦法》共18條,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條例

《企業公示信息抽查暫行辦法》

(2014年8月19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67號公布)

第一條為加強對企業信息公示的監督管理,規范企業公示信息抽查工作,依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等行政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企業公示信息抽查,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隨機抽取一定比例的企業,對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信息的情況進行檢查的活動。

第三條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指導全國的企業公示信息抽查工作,根據需要開展或者組織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開展企業公示信息抽查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負責組織或者開展本轄區的企業公示信息抽查工作。

第四條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應當按照公平規范的要求,根據企業注冊號等隨機搖號,抽取轄區內不少於3%的企業,確定檢查名單。

第五條抽查分為不定向抽查和定向抽查。

不定向抽查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隨機搖號抽取確定檢查企業名單,對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信息的情況進行檢查。

定向抽查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企業類型、經營規模、所屬行業、地理區域等特定條件隨機搖號抽取確定檢查企業名單,對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信息的情況進行檢查。

第六條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依照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確定的檢查名單,對其登記企業進行檢查。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監管中發現或者根據舉報發現企業公示信息可能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也可以對企業進行檢查。

上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委託下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檢查。

第七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於每年年度報告公示結束後,對企業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信息的情況進行一次不定向抽查。

第八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抽查企業公示的信息,可以採取書面檢查、實地核查、網路監測等方式。抽查中可以委託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專業機構開展審計、驗資、咨詢等相關工作,依法利用其他政府部門作出的檢查、核查結果或者專業機構作出的專業結論。

第九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被抽查企業實施實地核查時,檢查人員不得少於兩人,並應當出示執法證件。

檢查人員應當填寫實地核查記錄表,如實記錄核查情況,並由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簽字或者企業蓋章確認。無法取得簽字或者蓋章的,檢查人員應當註明原因,必要時可邀請有關人員作為見證人。

第十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開展檢查,企業應當配合,接受詢問調查,如實反映情況,並根據檢查需要,提供會計資料、審計報告、行政許可證明、行政處罰決定書、場所使用證明等相關材料。

企業不予配合情節嚴重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

第十一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經檢查未發現企業存在不符合規定情形的,應當自檢查結束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將檢查結果記錄在該企業的公示信息中。

第十二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檢查中發現企業未按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或者未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的期限公示有關企業信息,或者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依照《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將檢查結果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統一公示。

第十四條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未依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履行職責的,由上一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五條企業公示信息抽查相關文書樣式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統一制定。

第十六條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度報告信息抽查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十七條本辦法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本辦法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2)縣工商局關於認定超市為縣級誠信市場的公示擴展閱讀

2014年8月19日,國家工商總局印發《企業公示信息抽查暫行辦法》《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暫行辦法》《個體工商戶年度報告暫行辦法》《農民專業合作社年度報告公示暫行辦法》《工商行政管理行政處罰信息公示暫行規定》等5部規章。

2014年3月1日,國務院公布的《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提出,「在放寬注冊資本等准入條件的同時,進一步強化市場主體責任,健全完善配套監管制度,加強對市場主體的監督管理,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維護寬松准入、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2014年8月23日,國務院公布《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條例》規定的企業信息公示制度、企業公示信息抽查制度、經營異常名錄制度、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制度、企業信用聯動懲戒制度等,從法律上規范和固定了「寬進嚴管」的事後監管制度。

此次國家工商總局公布5部配套規章,旨在落實國務院《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中對市場主體「寬進嚴管」的基本要求,做好《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貫徹落實工作,圍繞企業信息公示及信用約束,加強對企業的事中事後監管,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提供製度保障和法律支撐。

《企業公示信息抽查暫行辦法》共18條,就抽查定義、抽查的管轄分工、抽查內容、抽查分類、實施檢查的方式、抽查比例、檢查名單的確定、實地檢查的規范要求、抽查結果的處理等方面內容,作了明確規定。省級以上工商部門按照轄區內企業數量的3%至5%比例確定檢查名單、抽查分為不定向抽查和定向抽查、企業的配合責任等備受關注。

㈢ 關於個體戶工商注冊起名規則。

個體戶工商注冊起名應遵循以下規則:

1、個體工商戶可以不起名:在農貿市場或批發市場內經營的商戶,多數是以攤位號來區別彼此的,並沒有具體的商號名稱。一戶個體工商戶只准使用一個名稱,向登記機關提出申請,經核准登記後才能使用。名稱牌匾可適當簡化,但不得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登記機關也可以委託下一級的工商所來辦理登記。

2、經營者姓名可作字型大小,不得用「中國」等字詞:個體工商戶名稱由行政區劃、字型大小、行業、組織形式依次組成。經營者姓名可以作為個體工商戶名稱中的字型大小使用。個體工商戶名稱中的行業應當反映其主要經營活動內容或者經營特點,名稱中的組織形式可以用「廠」、「店」、「館」、「部」、「行」、「中心」等字樣,但不得使用「企業」、「公司」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字樣。

個體工商戶名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和文字:有損於國家、社會公共利益的,違反社會公序良俗,不尊重民族、宗教習俗的,可能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的,外國國家(地區)名稱、國際組織名稱。政黨名稱、黨政軍機關名稱、群眾組織名稱、社團組織名稱及其簡稱、部隊番號;「中國」、「中華」、「全國」、「國家」、「國際」字詞。

3、名稱相同者先到先得,擅用他人名稱將罰款:兩個及兩個以上申請人向同一登記機關申請登記相同個體工商戶名稱的,登記機關依照申請在先原則核定,先到先得。因此,在同一登記機關管轄區域內,個體工商戶在申請名稱時,如果與已登記注冊或已預先核準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名稱相同,將不予核准登記。

個體戶法律地位:在依法核准登記的范圍內,個體工商戶享有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個體工商戶的正當經營活動受法律保護,對其經營的資產和合法收益,個體工商戶享有所有權。個體工商戶可以在銀行開設賬戶,向銀行申請貸款,有權申請商標專用權,有權簽訂勞動合同及請幫工、帶學徒,還享有起字型大小、刻印章的權利。

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獨資企業區別:

1、個人獨資企業必須要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合法的企業名稱,而個體工商戶可以不起字型大小名稱,也可以沒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可以進行流動經營。換句話說,合法的企業名稱和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是個人獨資企業的成立要件,但不是個體工商戶的成立要件。

2、個體工商戶的投資者與經營者必須為同一人,即投資設立個體工商戶的自然人。而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可以委託或聘用他人管理個人獨資企業事務,即所有權與經營權可以分離,這就決定了個人獨資企業更符合現代企業制度的特徵。

3、個人獨資企業可以設立分支機構,也可以委派他人作為個人獨資企業分支機構負責人,但由設立該分支機構的個人獨資企業承擔責任。而根據規定,個體工商戶不能設立分支機構。由此可以看出,個人獨資企業的總規模一般大於個體工商戶。

4、在民事、行政、經濟法律制度中,個人獨資企業是其他組織或其他經濟組織的一種形式,能以企業自身的名義進行法律活動。而個體工商戶是否能夠作為其他組織或其他經濟組織的一種形式,一直是國內有關專家的爭論焦點。更多的時候,個體工商戶是以公民個人名義來開展法律活動的。另外,個人獨資企業與個體工商戶作為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經濟其他活動的能力也不同。

5、個人獨資企業與個體工商戶在財務制度和稅收政策上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事實上,這也是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問題。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的規定,個人獨資企業必須建立財務制度,以進行會計核算。而個體工商戶由於情況復雜,是否需要建立會計制度,爭論較多。從實際情況看,個體工商戶可以按照稅務機關的要求建立賬簿,如果稅務部門不作要求,也可以不進行會計核算。

(3)縣工商局關於認定超市為縣級誠信市場的公示擴展閱讀

設立個體工商戶

1、填寫《名稱(變更)預先核准申請書》,准備相關材料;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設立個體工商戶的,應提交身份證件及身份核證文件。

2、遞交《名稱(變更)預先核准申請書》,等待名稱核准結果。根據《個體工商戶名稱登記管理辦法》的規定,個體工商戶名稱應由行政區劃、字型大小、行業、組織形式依次組成。個體工商戶名稱中的行業應當反映其主要經營活動內容或者經營特點。

3、領取《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和《個體工商戶開業登記申請書》;經營范圍涉及前置許可的(具體項目參見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印製的《北京市企業登記前置許可項目目錄》),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申請個體工商戶登記注冊應提交的文件、證件:

1、《個體工商戶開業登記申請書》(含《個體工商戶開業登記申請表》、《經營者基本情況表》、《經營場所證明》表等表格,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設立個體工商戶的,應填寫《個體工商戶(港澳居民)設立登記申請書》);外來人員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還應提交《暫住證》復印件。

2、《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及《預核准名稱投資人名錄表》(未取字型大小名稱的個體攤商不提交)。

3、經營范圍涉及前置許可項目的,應當提交有關審批部門的批准文件。

個體戶起不起名都行,根據這一管理辦法,個體工商戶可以使用名稱,也可以不使用名稱。但是,如果個體工商戶決定使用名稱,只准使用一個名稱,且必須向登記機關提出申請,經核准登記後才能使用。個體工商戶名稱的登記機關是指,全國各縣(市)一級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大中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分局。但它們也可以委託工商行政管理所以登記機關名義辦理個體工商戶名稱登記。

個體工商戶名稱牌匾可以適當簡化,但不得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經營者姓名可用作個體戶字型大小,個體工商戶名稱由行政區劃、字型大小、行業、組織形式依次組成。其中,行政區劃是指個體工商戶所在縣(市)和市轄區名稱,之後可以綴以個體工商戶經營場所所在地的鄉鎮、街道或者行政村、社區、市場名稱。

經營者姓名可以作為個體工商戶名稱中的字型大小使用。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不得用作字型大小,但行政區劃的地名具有其他含義的除外。行業應當反映其主要經營活動內容或者經營特點,組織形式可以選用「廠」「店」「館」「部」「行」「中心」等字樣,但不得使用「企業」「公司」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字樣。

㈣ 企業被工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是不是必須先移出異常經營名錄 再去年檢 要交多少罰金

根據你這種想要解除企業異常名錄分為2種情況:

情況一:如果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有異議,向工商行政部門申請異議。對異議決定,可申請行政復議或提出行政訴訟。

情況二:如沒有異議,則盡快按照工商行政部門要求補報未報年份的年度報告並公示、履行有關企業信息公示義務、更正其公示的有關信息等。在對信息進行補報或更正後,向工商行政部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

今天藉此機會就再說一下關於經營異常名錄的那些事兒:

一、什麼情況下企業會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1、企業未在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信息

2、企業未按照工商部門責令的期限公示有關企業信息

3、企業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

4、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企業

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將面臨哪些後果呢?

後果一:只要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就要向社會進行公示,接受全社會的監督。

無論是工商局網站還是第三方查詢網站,都可以查到,嚴重影響企業形象。

後果二:政府部門實施信用聯合懲戒。

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在申請辦理各類登記備案事項、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和資質審核、從業任職資格等有關事項時,行政管理部門將予以審慎審查。同時,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的相關規定,各級政府部門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

後果三:日常經營活動受限。

目前,經營異常名錄信息已被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貸款、擔保、保險等商事活動的參考依據。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金融機構可能因此而不受理其銀行開戶、貸款等業務。

後果四:信用受疑交易相對方拒合作。

市場交易相對方在選擇交易對象時,也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商事主體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查,甚至取消與其進行的合作。

後果五:載入滿三年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

按照法律規定,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滿3年仍未履行信息公示義務的企業,將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並通過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是經營異常名錄狀態持續的結果,是更嚴重的失信行為,將受到全社會更為嚴厲的懲戒。

後果六:企業負責人任職將受限。

根據法律規定,被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董事、監事、高管的相關信息將納入信用監管體系,任職資格相關事項受到限制,三年內不得擔任其他商事主體的董事、監事及包括經理、副經理、財務負責人、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等在內的高級管理人員。

所以在經營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

㈤ 孟村回族自治縣誠信綜合超市招聘信息,孟村回族自治縣誠信綜合超市怎麼樣



釘釘企典 數據復來制源:以下信息來自企業徵信機構,更多詳細企業風險數據,公司官網,公司簡介,可在上面進行查詢,更多公司招聘信息詳詢公司官網。



• 公司簡介:



孟村回族自治縣誠信綜合超市成立於2018-01-02,注冊資本null,法定代表人是劉忠青,公司地址是孟村回族自治縣宋莊子鄉沙漲村,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稅號是92130930MA09M27H4H,行業是超級市場零售,登記機關是孟村回族自治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經營業務范圍是null,孟村回族自治縣誠信綜合超市工商注冊號是130930600136934



• 分支機構:






• 對外投資:






• 股東:






• 高管人員:




㈥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規范食品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台賬制度的指導意見的具體內容

一、依法引導和監督食品超市、食品市場銷售者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制度

(一)縣級及其以上政府所在地城市的食品超市、經營食品的商場和食品批發市場、食品集貿市場內的入場銷售者(以下統稱食品銷售者),應當建立健全進貨索證索票制度,嚴格審驗供貨商(包括銷售商或者直接供貨的生產者)的經營資格,仔細驗明食品合格證明和食品標識,確保交易對象主體資格合法,購入食品質量合格。
(二)食品銷售者對購入的食品,應當索取並仔細查驗供貨商的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或者衛生許可證、標注通過有關質量認證食品的相關質量認證證書、進口食品的有效商檢證明、國家規定應當經過檢驗檢疫食品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上述相關證明文件應當在有效期內首次購入該種食品時索驗。
(三)超市和食品批發市場內的入場銷售者首次購入食品時,還應當按食品品種索取並仔細查驗法定檢驗機構出具的該批次食品的質量檢驗合格報告,之後應當每半年索驗一次檢驗報告;檢驗報告所列檢驗項目應當包括法律、法規規定和保障食品安全的相關項目。
(四)食品銷售者從種植戶、養殖戶購入自產自銷的食用農產品的,應當索取並仔細查驗供貨商的身份證明和應當檢驗檢疫的食用農產品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
(五)食品銷售者購入食品時,應當索取供貨商出具的正式銷售發票;或者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索取有供貨商蓋章或者簽名的銷售憑證,並留具真實地址和聯系方式;銷售憑證應當記明食品名稱、規格、數量、單價、金額、銷貨日期等內容。
(六)索取和查驗的營業執照(身份證明)、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質量認證證書、商檢證明、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質量檢驗合格報告和銷售發票(憑證)應當按供貨商名稱或者食品種類整理建檔備查,相關檔案應當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該種食品購入之日起不少於2年,有條件的食品銷售者可以實行計算機管理,建立健全書式和電子檔案。
(七)實行加盟連鎖、統一配送的食品銷售者,可以由總部統一索驗相關證、票存檔;各連鎖銷售者可以憑總部出具的索證索票證明和統一配送單存檔替代索證索票檔案;各連鎖銷售者自行采購的食品,仍應當按照要求自行索驗相關證、票。
(八)食品銷售者對在其經營場所內自產自銷的食品,應當建立生產加工記錄。生產加工記錄應當包括食品名稱、用料成分、生產數量、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
(九)食品批發市場、食品集貿市場的開辦者應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審查入場銷售者的經營資格,明確入場銷售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並定期對入場銷售者的索證索票情況進行檢查,督促入場銷售者建立並切實執行索證索票制度。
(十)實行「場廠掛鉤」、「場地掛鉤」等協議准入制度的食品銷售者,除按照要求建立健全索證索票制度外,還應當定期對協議供貨的食用農產品養殖、種植基地或者食品的生產加工企業進行考察,確保養殖、種植基地或者生產加工企業的管理制度和提供的食品符合法律、法規的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基地或者企業,應當及時提出改進的要求或者依法解除協議供貨關系,確保食品質量合格,安全可靠。
(十一)食品銷售者應當以索證索票制度為基礎,建立健全內部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具體的質量安全管理人員和責任,定期檢查食品的進、銷、存情況,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應當在陳列場所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對超過保質期或者腐敗、變質、質量不合格等食品,應當立即停止銷售,撤下櫃台銷毀或者報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處理,食品的處理情況應當如實記錄。
二、依法引導和監督食雜店建立健全食品進貨台賬制度
(一)鄉鎮、街道和社區食雜店應當建立食品進貨台賬制度,如實記錄食品來源等信息。鄉鎮、街道和社區食雜店包括鄉鎮政府所在地以及街道、社區所轄區域在集中交易市場以外有食品經營項目的銷售門店。
(二)進貨台賬應當按照每次購入食品的情況如實記錄,內容應當包括食品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保質期、購貨日期、供貨商及其證照號碼、聯系人和聯系方式等信息。
(三)鄉鎮、街道和社區食雜店可以根據其管理水平和經濟實力,採取賬簿登記、單據粘貼建檔等多種方式建立進貨台賬,有條件的可以實行計算機管理。食品進貨台賬應當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該種食品購入之日起不少於2年。
(四)鄉鎮、街道和社區食雜店應當以進貨台賬制度為基礎,建立健全內部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查閱進貨台賬和檢查食品的保存與質量狀況,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應當在進貨台賬中作出醒目標注,並將食品集中陳列或者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對超過保質期或者腐敗、變質、質量不合格等食品,應當立即停止銷售,撤下櫃台銷毀或者報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處理,食品的處理情況應當在進貨台賬中如實記錄。
三、切實加強對食品經營者建立健全並落實執行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制度的監督檢查
(一)食品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制度是進貨檢查驗收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過程監管鏈條與追溯體系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也是嚴格食品市場准入的重要舉措。對食品經營者建立健全並落實執行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制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重要職責,更是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各地要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的部署和總局的要求,切實加強對食品超市、食品市場銷售者履行索證索票義務情況和鄉鎮、街道、社區食雜店履行建立食品進貨台賬義務情況的監督檢查。
(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要加強對轄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監督檢查工作的規范指導,結合本地實際,根據本指導意見,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統一轄區食品經營者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的內容和格式,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統一印製相關檔案、台賬或者提供統一的格式文本。各地市和縣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要統一組織本轄區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制度的監督檢查,特別要組織工商行政管理所按照管轄責任區域,在逐戶對轄區食品經營者的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制度進行引導和規范的基礎上,逐戶進行監督檢查和落實。力爭在2007年11月底以前,各地食品超市、食品市場銷售者均建立索證索票制度,鄉鎮、街道、社區食雜店均建立進貨台賬制度,確保食品專項整治「兩個100%」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各地要切實加大對食品經營者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台賬制度的日常監督檢查力度。對新申請開業的食品經營者,要在登記注冊時引導和監督其按照要求建立健全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制度;對證照齊全的食品經營者,要將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台賬制度作為日常巡查的一項重要內容,定期、不定期地檢查食品經營者是否建立制度、是否符合要求並切實落實執行,在檢查中,可以隨機抽查索證索票檔案或者進貨台賬檔案,與其所銷售的食品進行核查,檢查索證索票或者進貨台賬是否真實、規范。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不履行索證索票、建立進貨台賬責任和義務的食品經營者,要責令其立即停止銷售,並及時教育、引導、督促其改正;對不按規定索驗食品質量檢驗報告以及食品市場開辦者不履行管理責任和義務的,應當按照《特別規定》依法處罰。要按照違法行為記錄制度要求,對違法行為進行記錄、公布,對有多次違法行為記錄、造成後果的食品經營者,要依法從重處罰,直至依法吊銷營業執照。監督檢查情況應當按照《特別規定》的要求如實記錄,由監督檢查人員簽字後歸檔。監督檢查記錄應當包括檢查時間、被檢查人名稱、索證索票或者進貨台賬制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發現其他違法行為等內容。
(四)各地在監督檢查中,要將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台賬制度的監督檢查與食品經營者信用分類監管、食品市場規范化管理、食品質量分類監管、食品信息化工作以及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網路有機結合,切實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要將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台賬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落實執行情況作為食品經營者和市場信用記錄的一項重要內容,重點加強對失信、嚴重失信食品經營者和市場的監管;要把食品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台賬制度作為開展「農村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示範店」、「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文明誠信個體工商戶」等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引導和監督食品經營者建立健全食品質量安全內部管理制度;要以風險度高的食品為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食品質量分類監管,強化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制度;要把對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的電子監管作為食品信息化工作的重要內容,積極鼓勵食品經營者對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實施電子管理;要充分發揮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在食品追溯機制中的重要作用,及時解決消費糾紛,有效清查有問題的食品,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四、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責任制度,狠抓檢查落實
(一)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工商機關要把此項工作作為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任務,作為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和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的重要措施,進一步提高對此項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各地要切實加強對規范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制度工作的指導和組織領導,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進一步明確牽頭機構及其責任,由各級工商機關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牽頭,市場、公平交易、企業、外資、個體等相關機構分工協作,形成整體合力,齊抓共管,切實把這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好。
(二)進一步嚴格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各地要強化各級工商機關領導責任制與基層工商所屬地監管責任制,對在規范索證索票、進貨台賬制度工作中組織不力、落實不到位和執法不嚴的,要依照《特別規定》和《工商行政管理系統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及責任追究辦法(試行)》的要求,堅決予以處理;各級工商機關要進一步加強對食品經營者的宣傳和教育工作,通過簽訂責任書等辦法,引導和監督食品經營者建立健全並執行索證索票、進貨台賬制度,督促檢查其切實履行法定責任和義務,對食品經營者不履行責任和義務的,各級工商機關要依法查處。
(三)進一步抓好檢查落實工作。各地要採取專項督查、日常檢查、明察暗訪等多種方式,強化對規范索證索票和進貨台賬制度的監督檢查工作,一級抓一級,層層抓檢查,確保規范工作落實到位。要及時發現和善於研究解決此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完善食品索證索票制度、進貨台賬制度,不斷規范食品市場准入體系,努力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切實保障食品市場消費安全。
二○○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發布部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發布日期:2007年10月29日
實施日期:2007年10月29日(中央法規)

㈦ 疫情期間為方便工人,工地開的小超市沒辦營業執照,工商局要罰款怎麼辦

工商局第一次找到你是不會罰款的。都要要求你辦理營業執照,你要配合前去辦理,是免費的,但你要是不配合拒不辦理,肯定要罰款的,也要配合交罰款,然後再去辦理

㈧ 「消費投訴公示」有利於市場監管嗎

國家工商總局近日印發關於全面開展消費投訴公示試點的通知。通知指出,為進一步探索消費投訴公示制度,工商總局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全面開展消費投訴公示試點。

有了監管部門搭建的消費投訴公示平台,消費者的知情權就能夠得到滿足,就能夠便捷地查詢經營者的投訴信息、處罰信息,就可以了解經營者的誠信度以及侵權區域、侵權類型、侵權風險等,就可以做到一目瞭然,心中有數,在此基礎上,消費者可以有效行使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和監督權,可以贏得更多的消費主動權,消費行為也將更加理性、健康、安全。

消費投訴公示系統也相當於一個曝光台,相當於給一些不良商家做了負面的記錄或廣告,那些侵權問題頻發、投訴率高的商家被公之於眾後,不僅會承受輿論壓力、市場監管壓力,還會被消費者拋棄。而同時,那些侵權問題少、投訴率低的企業則會因消費投訴公示而受益,而贏得市場空間。

消費投訴公示系統是市場監管的好參謀、好助手,公示數據和信息有助於人大、政府科學制定監管法律規范,做出監管決策,有助於市場監管部門找准消費侵權的重點、特徵和規律,找准消費侵權的高發區域、高發行業、高發類型,找准市場供給和消費維權需求之間的矛盾,找准監管的薄弱環節和補強方向、路徑,更好地制定監管措施,落實監管責任。

㈨ 工商局是否干預超市零售價格

這個屬於正常的市場行為,物價局和工商局沒法干涉。

閱讀全文

與縣工商局關於認定超市為縣級誠信市場的公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