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龍女馬鞍山

龍女馬鞍山

發布時間:2021-01-24 00:44:33

A. 王安石所寫的《游褒禪山記》中的褒禪山位於哪裡

褒禪山,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城東北處7.5公里,舊名花山。唐貞觀年間,高僧慧褒禪師結廬山下,死後葬此,其弟子改花山為褒禪山。褒禪山主要山巒有三座。東為靈芝山,樹木參天,古以盛產木靈芝得名;中為起雲峰,高聳挺拔,"天欲雨,山則雲遮霧障";西有鰲魚嶺。
褒禪山歷史悠久,景緻宜人,4億5千萬年前,褒禪山所在原為一片汪洋,隨著地殼運動,大海抬升為陸地,陸地又沉陷為大海。如此循環反復,終於在最後一次燕山造山運動中升出海面。褒禪山,古稱華山,位於含山縣城東北7.5公里。其東有靈芝山,山上樹木參天,古以盛產靈芝得名;中有起雲峰,高聳入雲,「天欲雨,山則雲遮霧障」,西有碗兒嶺,相傳一羅漢出生於此,飲食後投碗於嶺上,至今仍見坐卧痕跡。登褒禪山極目遠眺,四周青峰環繞,山野之趣,賞玩之樂,探幽之險,登臨之興,令人流連忘返。
褒禪山有華陽仙洞、褒禪煙雨的傳說,「華陽仙洞」,傳說仙翁往來此間,故名。華陽洞有天、碑、門、地四洞,「褒禪煙雨」據說由於「蔥菁環峙,如列翠屏,煙雨蒼茫,勝似圖畫。」山嶺有石池,瀦水不涸。宋代祈雨處,有起雲峰、龍洞、羅漢洞、龍女泉、白龜泉諸勝,星星點點,綿延數里,游者流連忘返。褒禪山幽勝,不獨煙雨為然,山有古木叢林,每當山雨欲來,則雲霧涌現,蔚為壯觀。居巢陸龍騰詩雲「杖黎山下幾何看,誰識看山不為山,只愛雲深山潑墨,蒼嶺萬對有無間。」清縣訓導羅瑞明有詩「古剎浮屠映碧山,狀元題墨翠微間,遊人倦憩塵心寂,雲自青天水自閑」。華陽洞因在山的南面亦即山之陽,故稱華陽洞。此山海拔481米,層巒疊嶂,綠樹翠竹錯落相映,村舍星散於山谷間,山清水秀,四季如畫。唐代高僧慧褒雲游至此,感到賞心悅目,矢志「結廬其下」,並盡全力興建褒禪寺。這就是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一文中所提到的「慧空禪院」。慧褒圓寂後其弟子為了紀念他,將華山改名為褒禪山。當地鄉紳富戶捐資重修此廟,並在寺廟200米處建造大、小寶塔,大塔高20米,小塔高15米。兩塔俯視寺院,遙遙相對。遺憾的是,文革期間兩塔一廟均被毀。

B. 中國中生代礦集區及其特徵

續表

中生代礦集區主要分布於中國東部的華北成礦省、華南成礦省、揚子成礦省及東北成礦省,這四個成礦省中的礦集區數約佔中生代礦集區總數的88.5%,並在華北地台北緣、華北地台中部、鄂爾多斯、上揚子、下揚子、滇黔桂、南嶺形成7大礦集區群。其中,礦匯顯著、面積大於1萬km2的大型礦集區有8個,它們是小秦嶺金鉬礦集區、邢台—安陽鐵礦集區、魯西鐵礦集區、膠東金鉬礦集區、湘黔渝汞礦集區、大冶—九江鐵銅礦集區、安徽沿江銅鐵礦集區和武義—新昌螢石礦集區。此外,秦嶺、北疆、昆侖—祁連、川滇4個成礦省中亦分布有少量的礦集區。顯然,中生代礦集區群和大型礦集區標定了中生代大規模成礦作用的空間區域。

中生代礦集區大多數呈北東—北北東向和北西—北北西向展布,少數呈近南北向和近東西向展布,部分呈渾圓狀或似三角狀產出。從礦產種類來看,以煤、金、鐵、銅、鎢、錫、鉛鋅、螢石等礦產為主的礦集區數量最多,約佔中生代礦集區總數的84.6%。其次是汞、銻、銀、鋰、鈹、鈮鉭、白雲母、芒硝、油頁岩、天然氣及錳、鉬、硫、石膏、水晶等。從空間結構來看,中生代礦集區以單礦匯礦集區居多,佔63.5%;雙礦匯礦集區較少,佔26.9%;多礦匯礦集區更少,僅佔9.6%。

(一)華北地台北緣礦集區群

華北地台北緣礦集區群總體呈北東向展布,分布面積約21.1萬km2。該礦集區群包括大同、淶源—蔚縣、冀北、遼西4個礦集區,以煤、金及鉬的大規模成礦為特色,其他重要礦產有鉛鋅、銀、銅等。

大同煤礦集區和淶源-蔚縣煤金鉬礦集區均呈北西向展布,面積為7000~8000km2。含煤岩系由中侏羅統大同組長石石英砂岩、粉砂岩、砂質泥岩、炭質頁岩和煤層組成,主要煤礦床有雲崗、四台溝、蔚縣、板塔寺等。金鉬礦床則有義興寨金礦床、石湖金礦床、大灣鉬礦床等。

冀北金鉬煤礦集區為呈近東西向展布的多礦匯礦集區,面積達62000km2。該礦集區明顯形成4個主要礦匯:京西礦匯以煤礦為主,由門頭溝、房山、千軍台等煤礦床組成;冀西北礦匯以金礦為主,由東坪、小營盤、後溝等金礦床組成;冀東礦匯以金及銅鉬礦為主,由金廠峪、峪耳崖、柏杖子等金礦床及壽王墳銅鐵礦床、小寺溝銅鉬礦床、蘑菇峪鉬礦床組成;豐隆礦匯以煤及金鉬鉛鋅礦為主,由黑城子煤礦床、牛圈銀金礦床、撒岱溝鉬礦床等組成。

遼西金鉬煤礦集區為呈近東西向展布的多礦匯礦集區,面積達37500km2。該礦集區明顯形成三個主要礦匯:北票礦匯以金為主,由金廠溝梁、二道溝、迷力營子、東五家子等金礦床組成;阜新礦匯以煤為主,由新邱、八道壕、九道嶺等煤礦床組成;錦州礦匯以鉬、鉛鋅為主,由楊家杖子鉬礦床、蘭家溝鉬礦床、八家子鉛鋅礦床等組成。

(二)華北地台中部礦集區群

華北地台中部礦集區群總體呈北東向展布,分布面積約25.5萬km2。該礦集區群包括小秦嶺、臨汾、邢台—安陽、魯西、膠東5個礦集區,以鐵、金、鉬的大規模成礦為特色。

臨汾、邢台—安陽、魯西3個鐵礦集區呈北西向或近南北向展布,面積為8200~30000km2。它們是著名的邯邢式鐵礦的集中產地,主要鐵礦床有西石門、胡峪、北銘河、李珍、東冶、大王、尖兵村、濟南、張家窪等。

小秦嶺、膠東兩個金鉬礦集區呈北西—北西西向展布,面積為25000~31500km2。金礦類型主要為石英脈型和蝕變岩型,主要金礦床有玲瓏、焦家、三山島、文峪、桐峪、楊寨峪、上宮等。鉬礦類型主要為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主要鉬礦床有金堆城鉬礦床、三道庄鉬鎢礦床、邢家山鉬礦床等。

(三)鄂爾多斯礦集區群

鄂爾多斯礦集區群環繞鄂爾多斯內陸坳陷沉積盆地展布,分布面積超過8萬km2。該礦集區群包括靈武、東勝、榆林、平涼、銅川5個礦集區,以煤的大規模成礦為特色。單個礦集區呈北東向展布或呈渾圓狀,面積為2800~11000km2

含煤岩系由中侏羅統延安組泥岩、頁岩、砂質泥岩、粉砂岩、長英砂岩、中細粒砂岩及煤層組成,主要煤礦床有鴛鴦湖、馮記溝、東勝、神北、榆神府、榆橫、華亭、安口新窯、焦坪、黃陵、彬長等。

(四)上揚子礦集區群

上揚子礦集區群位於成都—重慶—銅仁一帶,總體呈北西向展布,分布面積約15萬km2。該礦集區群包括峨眉山、重慶、萬源、湘黔渝4個礦集區,以鐵、汞、芒硝、天然氣、石膏的大規模成礦為特色。

峨眉山芒硝礦集區地處四川盆地西南緣,呈北北東向展布,面積約25600km2。芒硝產於上白堊統海棠井組泥岩、粉砂質泥岩及砂礫岩中,主要芒硝礦床有金華、公義、眉山、白塔、鄧廟、草壩、永興等。

重慶天然氣石膏鐵礦集區地處四川盆地東南部,呈北北西向展布,面積約28800km2。含氣岩層為中下三疊統嘉陵江組和雷口坡組灰岩、白雲岩,主要天然氣田有黃瓜山、卧龍河、龍女寺等。其他重要礦床類型有綦江式鐵礦床、渠縣式石膏礦床等。

萬源鐵礦集區地處四川盆地東北緣,呈北西向展布,面積約6100km2。鐵礦產於下侏羅統香溪組含煤泥質岩及砂頁岩中,主要鐵礦床有廟溝、沙灘、長石等。

湘黔渝汞礦集區地跨湖南、貴州、重慶三省(市),呈北西向展布,面積約26000km2。汞礦賦存於下寒武統清虛洞組、中寒武統高台組、敖溪組及石冷水組白雲岩、板狀泥晶白雲岩、含膏白雲岩、泥質白雲岩及含白雲質硬膏岩中,主要汞礦床有董家壩、木油廠、羊石坑、水銀廠、龍塘坳、龍塘坳、杉木董、龍田沖、茶田等。

(五)下揚子礦集區群

下揚子礦集區群地跨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五省,總體呈北東向展布,分布面積約30萬km2。該礦集區群包括大冶—九江、安徽沿江、蘇錫常、贛東北、武義—新昌5個礦集區,以鐵、銅、鉛鋅、螢石的大規模成礦為特色,其他重要礦產有金、硫鐵礦、石膏、明礬石、鎢、銀等。

大冶—九江鐵銅礦集區呈北西向展布,面積約18600km2。成礦作用與燕山期中基性—中酸性侵入岩和三疊系及石炭-二疊系碳酸鹽岩有關,主要鐵銅礦床有鐵山、程潮、銅綠山、武山、城門山、雞籠山等。

安徽沿江銅鐵礦集區呈北北東向展布,面積達32600km2。成礦作用與燕山期中基性—中酸性火山-侵入岩和石炭-二疊系及三疊系碳酸鹽岩有關,主要銅鐵礦床有銅官山、獅子山、鳳凰山、西馬鞍山、安基山、凹山、梅山等。

武義—新昌螢石礦集區呈北北東向展布,面積約19600km2。成礦作用與侏羅-白堊系中酸性火山岩及燕山期中酸性淺成—超淺成侵入岩有關,主要螢石礦床有楊家、湖山、花街、南山坑、後樹、湖山等。其他重要礦床類型尚有治嶺頭式金礦床、金田寺式銀礦床、梁嶴式葉蠟石礦床、峰洞岩式高嶺土礦床等。

贛東北銅礦集區和蘇錫常鉛鋅礦集區的規模不大,均呈北東向展布,面積約4500~5500km2,分別由銅廠、富家塢、銀山和潭山等礦床組成。

(六)滇黔桂礦集區群

滇黔桂礦集區群地跨雲南、貴州、廣西3省(區),總體呈北東東向展布,分布面積約12.8萬km2。該礦集區群包括滇東南、興義—百色、丹池3個礦集區,以錫、鉛鋅、金的大規模成礦為特色,其他重要礦產有錳、汞、銻、石膏、水晶等。

滇東南錫鉛鋅錳礦集區呈近東西向展布,面積約19000km2。成礦作用與燕山期花崗岩類侵入岩和三疊系碳酸鹽岩有關,主要礦床有個舊錫多金屬礦床、都龍錫礦床、白牛廠鉛鋅銀礦床、斗南錳礦床、白顯錳礦床等。

興義—百色金銻礦集區呈似三角狀產出,面積達46000km2。微細浸染型金礦大量發育,主要金礦床有紫木凼、爛泥溝、板其、丫他、戈塘、高龍、金竹洞、平旺、金牙等。其他重要礦床尚有洗馬塘汞礦床、木利銻礦床、馬雄銻礦床、太平堡石膏礦床、馬家溝石膏礦床、白洋水晶礦床等。

丹池錫鉛鋅汞銻礦集區呈近南北向展布,面積約24200km2。成礦作用與燕山晚期黑雲母花崗岩、花崗斑岩和泥盆系灰岩、砂頁岩有關,主要礦床有大廠錫多金屬礦床、拉么錫多金屬礦床、五圩多金屬礦床、北山鉛鋅礦床、丹寨汞礦床、半坡銻礦床等。

(七)南嶺礦集區群

南嶺礦集區群總體呈北東向展布,分布面積約35.6萬km2。該礦集區群包括湘中、萍鄉—高安、常寧、湘南、大余—始興、贛東南、大桂山、粵西南、海陸豐、廉江10個礦集區,以鎢、錫、鉛鋅、銻的大規模成礦為特色,其他重要礦產有煤、鉬、金、銀、鈮鉭等。

南嶺礦集區群以鎢錫為主的礦集區有6個,多呈北東—北北東向展布,少數呈近南北向、或近東西向,面積為6000~36800km2,它們的形成與燕山期殼源花崗岩類密切相關。湘南鎢錫鉛鋅礦集區由柿竹園鎢多金屬礦床、新田嶺鎢礦床、香花嶺錫礦床、黃沙坪鉛鋅礦床等組成,大余—始興鎢礦集區由西華山鎢礦床、漂塘鎢礦床、大吉山鎢礦床、焦里鎢礦床、鋸板坑鎢錫礦床等組成,贛東南鎢錫礦集區由畫眉坳鎢礦床、鐵山壠鎢礦床、盤古山鎢礦床、岩背錫礦床等組成,大桂山鎢錫礦集區由金竹源鎢錫鈮鉭礦床、牛欄嶺鎢錫礦床、河路口鎢錫礦床、水岩壩錫礦床等組成,粵西南錫鈮鉭礦集區由銀岩錫礦床、錫坪錫鉬礦床、九曲嶺錫礦床、橫山鈮鉭礦床等組成,海陸豐錫鎢鈮鉭礦集區由長埔錫礦床、西嶺錫礦床、博羅鈮鉭礦床等組成。

湘中銻金礦集區呈北北東向展布,面積約14500km2,主要礦床有錫礦山銻礦床、羅城銻礦床、沃溪金銻礦床等。萍鄉—高安煤鎢鈮鉭礦集區呈北東向展布,面積約10450km2,主要礦床有胡家坊煤礦床、高安煤礦床、滸坑鎢礦床、宜春鈮鉭礦床等。

常寧鉛鋅錫礦集區呈北東向展布,面積約8500km2,主要礦床有水口山鉛鋅、七里坪錫礦床等。廉江銀金鉬礦集區呈似三角狀產出,面積約12500km2,主要礦床有龐西洞銀礦床、中蘇金銀礦床、坡仔營鉬礦床等。

C. 曹達華死亡時間

曹達華(1915年9月15日—2007年1月13日),香港著名粵語電影演員,有「影壇鐵漢」之稱。他因為經常在粵語長片里擔任「探長」及如來神掌中的龍劍飛的角式而為人所熟悉,因而被稱為「華探長」或「曹探長」。也因在電影中多演別人的師兄,如黃飛鴻中飾演大弟子梁寬,所以也有人稱他為「師兄」。

家庭

育有一女一子,均已在外地定居,長女曹敏兒在美國,幼子曹立滔(Harword)則在英國。有兩名乾女兒及兩名干兒子,分別是陳寶珠、米雪、安德尊及萬梓良。

曹達華於廣東台山出生,十五歲孤身往上海拍攝默片《關東大俠》。1935年,返回香港拍攝《山東響馬》。1939年,他在《烈女行》擔任主角。
抗日戰爭結束後,他創辦了友聯電影公司並拍攝《七劍十三俠》等一系列武俠片。

曹達華所參與的700餘部電影中,武俠片佔了大約有200部,當中也有偵探片及間諜片。當時武打明星還有關德興、石堅、林蛟、於素秋、鄔麗珠、任燕。1949年至1965年,在七十多部《黃飛鴻》影片中扮演黃飛鴻的大弟子梁寬。他在成名作《如來神掌》片集中扮演龍劍飛。六十年代全盛時期,他曾擁有過百萬的財產,有半條街的物業,亦曾是電影院、片廠的老闆,他更是香港首個擁有Dodge自動波汽車的人,但因一時好賭,在澳門把錢全部輸掉。1990年曹達華收了唯一的徒弟安德尊。

2001年獲香港影評人協會頒贈金紫荊獎終身成就獎。2003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頒贈專業精神獎;同年獲邀出席星光大道打手印儀式,足可以看到他的地位。

2006年8月曾在旺角西洋菜南街14號寓所跌下樓梯重傷,曾留院多日。

曹達華所參與的700餘部電影中,武俠片佔了大約有200部,當中也有偵探片及間諜片。當時武打明星還有關德興、石堅、林蛟、於素秋、鄔麗珠、任燕。1949年至1965年,在七十多部《黃飛鴻》影片中扮演黃飛鴻的大弟子梁寬。他在成名作《如來神掌》片集中扮演龍劍飛。他更是粵語片年代第一位飾演射鵰英雄傳中郭靖一角的演員,片中林蛟飾演楊康。
六十年代全盛時期,他曾擁有過百萬的財產,但因一時好賭把錢全部輸掉。2001年獲香港影評人協會頒贈金紫荊獎終身成就獎。2003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頒贈專業精神獎。

病逝英國2006年11月11日由契仔安德尊陪同下往英國檢查身體,表示兩個月後便會返港。曹突然胃出血昏迷送院並在2007年1月13日逝世,娛樂圈盛傳曹病逝的消息;2007年1月15日,無線電視晚間新聞在天氣預報後最新消息引述陳寶珠訪問報道曹之死訊。

曹達華大事年表
1916年 廣東台山出生 香港長大
1931年 赴上海加入月明影片公司當演員
1936年 在關文清導演推薦下回港拍戲
1938年 與朱琦華結婚
1939年 首次在《烈女行》擔任男主角
1949年 憑《逼虎跳牆》獲封銀壇鐵漢
1953年 創立皇宮戲院
1969年 創立文華電影公司
1990年 為照顧病患太太移居英國
2000年 痛失愛妻 以淚洗面數月後回港居住
2001年 金紫荊頒獎禮癜渲丈沓刪徒?
2003年 在星光大道打手印

主要作品回顧:
導演
1. 神探一號 (1970)
男演員
1. 運財五福星 (1996)
2. 摩登如來神掌 (1990)
3. 致命的誘惑 (1990)
4. 表姐,你好嘢! (1990)
5. 千年女妖 (1990)
6. 猛鬼撞鬼 (1989)
7. 皇家飛鳳 (1989)
8. 急凍奇俠 (1989)
9. 火爆行動 (1989)
10. 最佳福星 (1986)
11. 愛奴新傳 (1984)
12. 如來神掌 (1982)......如來天尊
13. 追鬼七雄 (1982)
14. 長輩 (1980)
15. 射鵰英雄傳 (1976)......陸乘風
16. 神探一號 (1970)
17. 江湖第一劍 (1969)
18. 天龍俠 (1968)
19. 七劍十三俠 (1967)
20. 秘密客 (1966)
21. 女毒手 (1966)
22. 勇特務智破女間諜 (1966)
23. 勇特務大戰神秘黨 (1966)
24. 八荒英雄傳(下集大結局) (1965)
25. 八荒英雄傳(上集) (1965)
26. 鐵金剛狗場追凶 (1965)
27. 魔穴神娃(大結局) (1965)
28. 魔穴神娃(上集) (1965)
29. 神劍魔簫(下集大結局) (1965)
30. 神劍魔簫(上集) (1965)
31. 特務101 (1965)
32. 九九九離奇三兇手 (1965)
33. 聖劍風雲(下集大結局) (1965)
34. 九九九神秘雙屍案 (1965)
35. 聖劍風雲(上集) (1965)
36. 紫電神風劍 (1965)
37. 天堂・地獄・水晶宮 (1965)
38. 鬼穀神珠 (1965)
39. 如來神掌怒碎萬劍門 (1965)
40. 天火爐 (1965)
41. 一滴俠義血(下集) (1965)
42. 千手神拳(下集大結局) (1965)
43. 一滴俠義血(上集) (1965)
44. 千手神拳(上集) (1965)
45. 火燒平陽城 (1965)
46. 威風十八劍 (1965)
47. 滿堂吉慶 (1964)
48. 十三號情報員 (1964)
49. 如來神掌(四集大結局) (1964)
50. 如來神掌(三集) (1964)
51. 白骨魔鞭 (1964)
52. 密碼間諜戰 (1964)
53. 龍虎震江南(下集大結局) (1964)
54. 海角驚魂 (1964)
55. 龍虎震江南(上集) (1964)
56. 大飯店 (1964)
57. 魔宮神掌(大結局) (1964)
58. 魔宮神掌(上集) (1964)
59. 七寶金剛劍 (1964)
60. 斷魂劍 (下集) (1964)
61. 斷魂劍 (上集) (1964)
62. 神俠鬧江南 (1964)
63. 霹靂金較剪(下集大結局) (1964)
64. 銀箭金刀 (1964)
65. 如來神掌(下集大結局) (1964)......龍劍飛
66. 如來神掌(上集) (1964)......龍劍飛
67. 武當七俠 (1963)
68. 火燒紅蓮寺上集 (1963)
69. 無敵鴛鴦劍 (1963)
70. 火燒紅蓮寺下集 (1963)
71. 劍俠金縷衣(下集) (1963)
72. 劍俠金縷衣(上集) (1963)
73. 天字間諜網 (1963)
74. 白骨陰陽劍(四集) (1963)
75. 白骨陰陽劍(三集) (1963)
76. 雌虎鬧京華(下集) (1963)
77. 雌虎鬧京華(上集) (1963)
78. 第一號女賊 (1963)
79. 龍虎下江南(大結局) (1963)
80. 龍虎下江南(上集) (1963)
81. 夜半人狼 (1963)
82. 追魂白骨刀 (1963)
83. 七劍震江湖 (1963)
84. 骨肉恩仇 (1963)
85. 黑蜈蚣 (1963)
86. 清宮劍影錄(大結局) (1963)
87. 仙鶴神針新傳 (下集) (1963)
88. 清宮劍影錄(上集) (1963)
89. 霹靂金較剪(上集) (1963)
90. 火燒紅蓮寺(下集) (1963)
91. 半劍一鈴(下集) (1963)
92. 火燒紅蓮寺(上集) (1963)
93. 鐵鴛鴦 (1963)
94. 萬劍之王 (1963)
95. 勾魂鬼爪 (1963)
96. 小龍女三戲白蛇精 (1963)
97. 半劍一鈴(上集) (1963)
98. 仙劍神魔大結局 (1963)
99. 猿女復仇記 (1963)
100. 仙劍神魔(上集) (1963)
101. 碼頭碎屍案 (1963)
102. 化骨神龍劍 (1963)
103. 萬毒金蟬 (1963)
104. 雷電天仙劍 (1963)
105. 天劍神筆 (1963)
106. 紅線女夜盜寶盒 (1963)
107. 飛劍神龍 (1963)
108. 黑海擒凶 (1962)
109. 雙劍盟下集大結局 (1962)
110. 雙劍盟 (上集) (1962)
111. 劍影恩仇錄 (1962)
112. 財叔殲霸戰 (1962)
113. 乳燕驚魂 (1962)
114. 白猿女三盜寶蓮燈 (1962)
115. 三劍斗天魔 (1962)
116. 連環謀殺案 (1962)
117. 蛇女飛魔 (1962)
118. 仙鶴神針新傳 (上集) (1962)
119. 午夜勾魂 (1962)
120. 劍俠恩仇錄 (1962)
121. 白骨陰陽劍(下集) (1962)
122. 白骨陰陽劍(上集) (1962)
123. 神秘兇殺案 (1962)
124. 昆侖三女俠夜盜香魂帕 (1961)
125. 仙笛神龍大結局 (1961)
126. 散花女俠(下集大結局) (1961)
127. 仙笛神龍(上集) (1961)
128. 散花女俠(上集) (1961)
129. 昆侖七劍斗五龍 (1961)
130. 紅巾女俠 (1961)
131. 魔犬追凶 (1961)
132. 金刀女俠橫掃鐵梁寺 (1961)
133. 天下第一劍(大結局) (1961)
134. 天下第一劍(上集) (1961)
135. 追魂太極鏢 (1961)
136. 關東三女俠 (1961)
137. 一劍九連環 (1961)
138. 五嶽英雄傳 (1961)
139. 金刀奇俠 (1961)
140. 殺人王大戰扭計深 (1961)
141. 步步驚魂 (1961)
142. 黃飛鴻大破五虎陣 (1961)
143. 鐵臂拳王 (1960)
144. 猩猩王大戰黃飛鴻 (1960)
145. 十三號兇殺案 (1960)
146. 黃飛鴻擂台爭霸戰 (1960)
147. 雲台十八劍 (1960)
148. 陣陣驚魂 (1960)
149. 江湖三女俠(大結局) (1960)
150. 江湖三女俠(上集) (1960)
151. 碧血劍 (下集) (1959)
152. 黃飛鴻戲棚伏虎 (1959)
153. 黃飛鴻被困黑地獄 (1959)
154. 射鵰英雄傳(二集) (1959)
155. 猩猩王大鬧天宮 (1959)
156. 黃飛鴻義貫彩虹橋 (1959)
157. 火葬爛頭何 (1959)
158. 碧血劍 (上集) (1958)
159. 黃飛鴻虎穴救梁寬 (1958)
160. 黃飛鴻鐵雞斗神鷹 (1958)
161. 黃飛鴻大破馬家莊 (1958)
162. 黃飛鴻擂台斗五虎 (1958)
163. 兒心碎母心 (1958)
164. 黃飛鴻大鬧鳳凰崗 (1958)
165. 黃飛鴻西關搶新娘 (1958)
166. 黃飛鴻大破金鍾罩 (1958)
167. 黃飛鴻龍爭虎鬥 (1958)
168. 黃飛鴻五毒斗雙龍 (1958)
169. 海底尋夫骨 (1958)
170. 獅王梁寬肉搏猛虎坑 (1958)
171. 黃飛鴻河南浴血戰 (1957)
172. 女俠紅蝴蝶 (1957)
173. 風火鬼頭刀 (1957)
174. 黃飛鴻二龍爭珠 (1957)
175. 橫霸七省勝字旗 (1957)
176. 龍鳳雙劍俠 (1957)
177. 黃飛鴻大破飛刀黨 (1957)
178. 黃飛鴻喋血馬鞍山 (1957)
179. 黃飛鴻獅王爭霸 (1957)
180. 黃飛鴻夜探黑龍山 (1957)
181. 白鶴英雄傳 (1956)
182. 鐵砂掌三會鷹爪王 (1956)
183. 黃飛鴻官山大賀壽 (1956)
184. 黃飛鴻天後廟進香 (1956)
185. 黃飛鴻觀音山雪恨 (1956)
186. 永春三娘與洪熙官 (1956)
187. 女俠響尾追魂鏢 (1956)
188. 黃飛鴻橫掃小北江 (1956)
189. 黃飛鴻沙面伏神犬 (1956)
190. 雷振聲縱橫江湖錄 (1956)
191. 黃飛鴻水底三擒蘇鼠廉 (1956)
192. 黃飛鴻醒獅會麒麟 (1956)
193. 黃飛鴻伏二虎 (1956)
194. 黃飛鴻怒吞十二獅 (1956)
195. 黃飛鴻七斗火麒麟 (1956)
196. 黃飛鴻義救龍母廟 (1956)
197. 黃飛鴻三戲女鏢師 (1956)
198. 方世玉義救洪熙官 (1956)
199. 黃飛鴻獨臂斗五龍 (1956)
200. 潘巧雲情挑石秀 (1956)
201. 黃飛鴻大鬧花燈 (1956)
202. 黃飛鴻大戰雙門底 (1956)
203. 黃飛鴻花艇風雲 (1956)
204. 黃飛鴻大鬧佛山 (1956)
205. 黃飛鴻擂台比武 (1956)
206. 鐵馬騮別傳(大結局) (1955)
207. 方世玉與胡惠乾 (1955)
208. 甘鳳池與呂四娘 (1955)
209. 八俠英雄傳 (1955)
210. 鐵馬騮別傳(續集) (1955)
211. 續黃飛鴻傳 (1955)
212. 梁寬與林世榮 (1955)
213. 血洗少林刀 (1955)
214. 人頭奇案 (1955)
215. 九指怪魔 (1955)
216. 關東四俠千里報父仇 (1955)
217. 飛天 (1955)
218. 關東四俠血戰榴花塔 (1955)
219. 鐵馬騮 (1955)
220. 黃飛鴻正傳 (1955)
221. 黃飛鴻長堤殲霸 (1955)
222. 黃飛鴻威震四牌樓 (1955)
223. 黃飛鴻花地搶炮 (1955)
224. 鐵橋三義救穿雲燕 (1954)
225. 神燈 (1953)
226. 雌虎大破清真寺 (1953)
227. 夜渡鴛鴦江 (1953)
228. 三十六點鎖喉槍 (1953)
229. 群雄威震龍鳳山 (1953)
230. 血戰龍鳳山 (1953)
231. 荒江奇俠 (1953)
232. 五鼠大鬧百花樓 (1953)
233. 血染芙蓉谷 (1952)
234. 女俠一丈紅 (1952)
235. 奇俠黑旋風 (1952)
236. 歌唱新美人計 (1952)
237. 綠林紅粉 (1952)
238. 神腿大俠 (1952)
239. 寶劍定五龍 (1952)
240. 昆侖三劍俠(下集)—大戰九頭獅子精 (1951)
241. 昆侖三劍俠(上集) (1951)
242. 百戰神弓 (1951)
243. 真假玉面霸王 (1951)
244. 風塵四傑 (1951)
245. 原子飛劍俠 (1951)
246. 銀海春光 (1951)
247. 奇俠雌雄劍(下集) (1951)
248. 雷電追風劍 (1951)
249. 虎穴龍潭 (1951)
250. 大俠柳樹春 (1950)
251. 七劍十三俠(六集) (1950)
252. 風火送慈雲 (1950)
253. 七劍十三俠(五集) (1950)
254. 英雄難過美人關 (1950)
255. 火燒平陽城(下集) (1950)
256. 火燒平陽城(上集) (1950)
257. 胡惠乾打機房 (1950)
258. 桃花俠夜探毒龍潭 (1950)
259. 廣東十虎屠龍記 (1950)
260. 火燒少林寺 (1950)
261. 奇俠雌雄劍(上集) (1950)
262. 黃飛鴻傳第四集:梁寬歸天 (1950)
263. 黃飛鴻傳第三集:血戰流花橋 (1950)
264. 薛仁貴血戰柳家莊 (1950)
265. 骨肉情深 (1949)
266. 海角沉冤 (1949)
267. 黃飛鴻傳上集 (1949)
268. 怪俠飛天龍 (1949)
269. 迫虎跳牆 (1949)
270. 桃花大俠 (1949)
271. 七劍十三俠(三集) (1949)
272. 鐵羅漢勇救玉觀音 (1949)
273. 蜀山劍俠 (1949)
274. 黃飛鴻傳(下集大結局) (1949)
275. 黃飛鴻傳(上集) (1949)
276. 小老虎大戰殺人王 (1949)
277. 七劍十三俠(下集) (1949)
278. 七劍十三俠(上集) (1949)
279. 銅錘俠大戰九花娘 (下集) (1948)
280. 銅錘俠大戰九花娘 (上集) (1948)
281. 拳頭世界 (1948)
282. 銷魂賊 (1948)
283. 諜網恩仇 (1948)
284. 女羅賓漢 (1947)
285. 復員淚 (1947)
286. 76號女間諜 (1947)
287. 女鏢師 (續集) (1947)
288. 蘆花翻白燕子飛 (1946)
289. 學宮春色 (1941)
290. 出牆紅杏 (1941)
291. 永春三娘 (1941)
292. 陌路妻兒 (1941)
293. 正氣歌 (1941)
294. 小老虎 (1941)
295. 民族的吼聲 (1941)
296. 趙子龍 (1940)
297. 打漁殺家 (1940)
298. 石鬼仔出世 (1940)
299. 小廣東 (1940)
300. 岳飛 (1940)
301. 卅年苦命女 (1939)
302. 烈女行 (1939)
303. 大破銅網陣 (1939)
304. 脂粉將軍 (1939)
305. 烏衣隊 (1939)
306. 柴米夫妻 (1938)
307. 流浪的父親 (1938)
308. 四子從軍 (1938)
309. 上海火線後 (1938)
310. 血濺寶山城 (1938)
311. 龍城飛將 (1938)
312. 狂導演 (1937)
313. 摩登武大郎 (1937)
314. 西湖女 (1937)
315. 蘆花淚 (1936)
316. 血灑金錢 (1936)
監制
1. 神探一號 (1970)
2. 江湖第一劍 (1969)
3. 黃飛鴻大鬧鳳凰崗 (1958)
4. 黃飛鴻擂台比武 (1956)
製片
1. 迫虎跳牆 (1949)
2. 孤兒淚 (1949)

D. 是不是得到女孩子的除夜後女孩子提出分手及幾率就小

誰告訴你那麼無稽的事情的?如果是這樣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離婚了。

想留住一個人女孩專子的心,重屬要得是對她好,讓她對未來游戲,有幸福感。

就像小龍女的初夜被那個臭道士搞走了,但是小龍女喜歡他嗎?他再喜歡小龍女又有個毛用。

E. 戲曲界的五朵金花都是誰

馬蘭,吳瓊,吳亞玲,袁玫,楊俊。
1、馬蘭,女,1962年4月23日出生於安徽省太湖縣,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戲劇學院教授。
1985年馬蘭獲得全國黃梅戲中青年演員廣播大獎賽第一名,同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7年因主演莎士比亞戲《無事生非》獲得第四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
1988年憑借電視劇《嚴鳳英》獲得第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演員,第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主角。1989年被評為全國首屆黃梅戲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十佳之首。1989年獲得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2007年獲得亞洲最傑出藝人獎終身成就獎。
2、吳瓊,女,1962年3月24日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吳瓊的代表作有黃梅戲舞台劇《戲緣》、《江姐》、《嚴鳳英》、《貴婦還鄉》等。1989年在全國黃梅戲大獎賽中獲最佳表演獎。2012年獲得中國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2013年主演的《貴婦還鄉》獲得「北京丹尼國際舞台表演藝術獎」。
3、吳亞玲,1962年10月14日出生於安徽蕪湖,中國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政協常委,國家級黃梅戲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 。
"梅花獎" "文華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曾獲全國青年演員黃梅戲電視大賽"十佳演員獎"等很多大獎。

4、袁玫,1964年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畢業於安徽藝術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製片人。
1981年赴香港演出,1983年即被央視選中進入《紅樓夢》劇組扮演襲人一角。此後,她幾乎再沒回到黃梅戲舞台。1988年南下到廣東電視界做演員,主演過《公關小姐》《趙氏孤兒》等影視作品。2004年起任電視連續劇《故鄉的雲》劇組執行製片人,從此走上了製片人的道路。現為廣東省電視台製片人,廣東省政協委員,省青聯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表演藝術學會會員。
5、楊俊, 女,漢族,1963年11月出生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農工民主黨黨員,國務院終身津貼專家,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文聯委員。
其代表劇目有:《孟姜女》《雙下山》《未了情》《貂蟬》《夷陵好人》《和氏璧》《妹娃要過河》等。

F. 黃梅戲五朵金花是

馬蘭,吳瓊,吳亞玲,袁玫,楊俊。

1、1962年4月23日,馬蘭出生於安徽省太湖縣,原籍安徽省壽縣。

1975年,馬蘭進入安徽藝術學院黃梅戲表演專業學習。

1980年,馬蘭從安徽藝術學院畢業,選拔到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工作。

1981年12月,馬蘭赴香港演出黃梅戲《女駙馬》。

1982年,馬蘭在楊潔執導的古裝神話劇《西遊記》中扮演唐僧的母親、丞相的女兒丞相殷開山的女兒殷溫嬌 。同年排演舞台劇《龍女情》,並於次年元旦在合肥上演,後在河南鄭州、洛陽等十個地市和黑龍江省大慶市先後公演六十餘場。

2、吳瓊,女,1962年3月24日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

1980年吳瓊畢業於安徽省藝術學校,後進入安徽省黃梅戲劇院。1991年進中國音樂學院進修。1992年離開黃梅戲舞台轉戰歌壇,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改唱黃梅歌。

3、吳亞玲,1962年10月14日出生於安徽蕪湖,中國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安徽省政協常委,國家級黃梅戲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 。

"梅花獎" "文華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曾獲全國青年演員黃梅戲電視大賽"十佳演員獎"等很多大獎。

4、袁玫,1964年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畢業於安徽藝術學院,中國內地女演員、製片人。

1981年赴香港演出,1983年即被央視選中進入《紅樓夢》劇組扮演襲人一角。此後,她幾乎再沒回到黃梅戲舞台。1988年南下到廣東電視界做演員,主演過《公關小姐》《趙氏孤兒》等影視作品。

5、楊俊, 女,漢族,1963年11月出生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湖北省戲曲藝術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黃梅戲傳承人,農工民主黨黨員,國務院終身津貼專家,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戲劇家協會理事,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文聯委員。

G. 京劇、黃梅戲、越劇、豫劇的代表作

京劇:A安天會B背凳 八大錘 八蠟廟 巴駱和 白門樓 白馬坡 白良關 白蛇傳 白蟒台 白帝城 白綾記 百涼樓 百壽圖 寶蓮燈 碧玉簪 霸王莊 別宮祭江 背娃入府 霸王別姬 灞橋挑袍 百騎劫魏營C長亭會 長坂坡 串龍珠 赤桑鎮 春閨夢 春秋筆 春秋配 春燈謎 釵頭鳳 刺王僚 刺巴傑 草橋關 柴桑關 除三害 翠屏山 蔡家莊 春香鬧學 錘震金蟬子D打刀 斷橋 盜庫 丁甲山 大名府 大回朝 大保國 大劈棺 鬥牛宮 打灶王 打杠子 打砂鍋 打麵缸 打花鼓 打瓜園 打龍袍 打龍棚 打嚴嵩 打鸞駕 打孟良 打城隍 打金枝 打金磚 打曹豹 打登州 打櫻桃 東昌府 奪太倉 單刀會 定軍山 杜十娘 獨木關 獨虎營 頂花磚 斷密澗 得意緣 盜王墳 盜仙草 盜宗卷 盜魂鈴 盪湖船 刀劈三關 打魚殺家 獨占花魁 黛玉葬花E二進宮 二堂舍子 惡虎村F飛虎山 反西涼 風波亭 鳳還巢 鳳儀亭 鳳鳴關 法門寺 伐子都 伐東吳 釣金龜 汾河灣 紡棉花 焚錦山 樊江關 法場換子 瘋僧掃秦G庚娘 廣泰庄 弓硯緣 古城會 過五關 過巴州 宮門帶 貴妃醉酒H紅娘 火牛陣 漢陽院 汗津口 紅桃山 紅逼宮 紅拂傳 紅梅閣 甘露寺 華容道 花蝴蝶 花田錯 淮安府 黃一刀 黃金台 黃鶴樓 荷珠配 荒山淚 黑松林 黑狼山 洪羊洞 虹霓關 浣紗記 霍小玉 扈家莊 鴻門宴 鴻鸞禧 滑油山 火並王倫 紅線盜盒 紅樓二尤 紅鬃烈馬 活捉三郎 活捉王魁 行路哭靈 賀後罵殿 胡迪罵閻 火燒裴元慶J酒丐 祭塔 九龍杯 九江口 九更天 金刀陣 金山寺 金水橋 金鎖陣 金錢豹 金雁橋 金沙灘 劍峰山 借趙雲 借東風 俊襲人 鋸大缸 界牌關 監酒令 祭瀘江 賈家樓 假金牌 晉陽宮 嘉興府 擊鼓罵曹 舉鼎觀畫 掘地見母 截江奪斗 蔣平鬧舟K困曹府 空城計 快活林 哭秦廷 哭祖廟 康郎山 勘玉釧 蒯徹裝瘋 孔雀東南飛 昆侖劍俠傳L洛神 六月雪 龍虎鬥 兩將軍 讓徐州 李陵碑 蘆花盪 蘆花河 連環計 連環套 連營寨 連升店 裏海塢 臨江會 臨江驛 臨潼山 林四娘 柳迎春 駱馬湖 廉錦楓 蓮花湖 潞安州 龍殺四門 李白醉寫 李逵奪魚 李逵探母 老黃請醫 林沖夜奔 羅成叫關 陵母伏劍M梅妃 馬鞍山 罵王朗 罵楊廣 牧羊卷 牧虎關 莫州廟 摩天嶺 梅玉配 煤山恨 穆柯寨 穆天王 馬前潑水 木蘭從軍 明末遺恨 麻姑獻壽N女起解 寧武關 南天門 南界關 南陽關 聶隱娘 鬧江州 鬧朝擊犬 牛皋招親P平兒 普球山 破洪州 盤絲洞 蟠桃會 磐河戰Q秋江 七星燈 巧連環 慶陽圖 取洛陽 取南郡 取成都 取帥印 取金陵 青石山 青霜劍 清風亭 清風寨 清官冊 乾元山 奇雙會 棋盤山 棋盤會 取滎陽 群英會 麒麟閣 秦良玉 秦淮河 千金一笑 秦瓊賣馬 晴雯補裘 乾坤福壽鏡 青梅煮酒論英雄R任丘縣 絨花計 人面桃花S十八扯 十字坡 三家店 三岔口 三進士 上天台 雙鎖山 水簾洞 四平山 四傑村 四進士 生死恨 失街亭 史可法 拾玉鐲 佘塘關 收關勝 沈雲英 受禪台 桑園會 泗州城 審刺客 神亭嶺 鎖五龍 鎖麟囊 獅子樓 十老安劉 三娘教子 三顧茅廬 上元夫人 四郎探母 水淹七軍 失印救火 石秀探庄 掃松下書 掃地掛畫 蘇武牧羊 送親演禮 思凡下山 沙橋餞別 搜孤救孤 桑園寄子 三江越虎城 三休樊梨花 十八羅漢斗悟空 十八羅漢收大鵬T天門陣 天水關 天河配 太平橋 太行山 鐵公雞 鐵籠山 鐵蓮花 銅網陣 通天犀 探陰山 探親家 探皇陵 壇山谷 挑華車 桃花村 天女散花 天官賜福 太真外傳 太君辭朝 托兆小顯 挑簾裁衣W亡蜀鑒 五人義 五花洞 五截山 無底洞 文天祥 文昭關 武昭關 武文華 未央宮 烏盆記 烏龍崗 蜈蚣嶺 渭水河 瓦口關 望兒樓 文姬歸漢 問樵鬧府 完璧歸趙 武松打虎 卧龍弔孝 溫酒斬華雄 五百年後孫悟空X西施 香菱 小上墳 小過年 小放牛 小商河 下河東 下河南 辛安驛 西廂記 孝義節 孝感天 選元戎 戲迷傳 洗浮山 香羅帶 祥梅寺 荀灌娘 潯陽樓 湘江會 逍遙津 薛瓊英 薛家窩 綉襦記 溪皇莊 徐母罵曹 徐策跑城 蕭何月下追韓信Y銚期 一匹布 一捧雪 一箭仇 元宵謎 玉門關 玉玲瓏 玉堂春 陽平關 羊角哀 英雄會 英傑烈 魚腸劍 魚藻宮 宇宙峰 岳家莊 殷家堡 搖錢樹 演火棍 艷陽樓 雁門關 雁翎甲 野豬林 鴛鴦樓 鴛鴦淚 鴛鴦冢 雅觀樓 雍涼關 御果園 御碑亭 玉京道人 游園驚夢 岳母刺字 遇龍封官 游龍戲鳳 游湖借傘 轅門斬子 轅門射戟 要離刺慶忌Z竹林計 走麥城 卓文君 狀元印 狀元譜 硃砂痣 珠簾寨 珍珠扇 趙家樓 忠孝全 戰太平 戰長沙 戰北原 戰樊城 戰宛城 戰蒲關 戰濮陽 戰渭南 戰滁州 戰冀州 戰金山 斬馬謖 斬黃袍 捉放曹 胭粉計 斬經堂 鍘美案 鍘判官 鍘包勉 鎮潭州 摘纓會 賺文娟 贈綈袍 賺歷城 坐樓殺惜 昭君出塞 鍾馗嫁妹 智化盜冠 醉打山門 真假美猴王 珍珠烈火旗 智取北湖州新編歷史劇阿黑與阿詩瑪 罷宴 逼上樑山 擋馬 春香傳 赤壁之戰 曹操與楊修 陳三兩爬堂 狄青風雪奪征衣 虹橋贈珠 海瑞上疏 海瑞罷官 將相和 梁山泊與祝英台 劉金定 雁盪山 獵虎記 滿江紅 穆桂英掛帥 十五貫 三座山 三盜令 生死牌 三打陶三春 桃花扇 望江亭 文成公主 響馬傳 謝瑤環 雲羅山 英台抗婚 義責王魁 楊門女將 徐九經陞官記 狀元媒 趙氏孤兒 現代戲·時裝戲 紅燈記 沙家浜 杜鵑山 海港 龍江頌 紅色娘子軍 奇襲白虎團 智取威虎山 黛諾 一縷麻 六號門 白毛女 節振國 煙鬼嘆 鄧霞姑 新茶花 秋瑾傳 箭桿河邊 葯王廟傳奇 火燒望海樓 草原英雄小姐妹黃梅戲:嚴鳳英時期《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打豬草》《補褙褡》《夫妻觀燈》《送香荼》《小辭店》《江姐》馬蘭時期《女駙馬》《龍女》《嚴鳳英》《西廂記》《劈棺驚夢》 《風塵女畫家》 《遙指杏花村》《戲牡丹》《無事生非》《紅樓夢》《梁祝》《鞦韆架》韓再芬時期《鄭小嬌》《女駙馬》《天仙配》《小辭店》《香魂》《桂小姐選郎》 《龍鳳奇緣》《孟麗君》《李師師與宋徽宗》 《女駙馬》(舞台版)《血狐帕》《徽商情緣》 《潘張玉良》《桃花扇》《挑花女》《游春》《徽州女人》《公司》《拉郎配》《挑女婿》《西江月》《黃山情》《秦香蓮》《紅絲錯》《花田錯》《慈母淚》《貞娘怨》《打豬草》《戲牡丹》《打豆腐》《打豆腐》《春香鬧學》《羅帕記》《雙下山》《公主與皇帝》《碧玉簪》《包公誤》《包公賠情》 《布衣青天》《鄧石如》《皮秀英四告》 《討飯國舅》 《朱熹與麗娘》 《皇帝告狀》 《孔雀東南飛》《長恨歌》《桃花女》《藍橋會》《點大麥》《紡線紗》《何氏勸姑》 《劉海與金嬋》《荔枝緣》《家》《半把剪刀》 《啼笑姻緣》(3集) 《啼笑姻緣》(12集) 《張二女與喻老四》 《賣油郎與花魁女》《二月》《蕎麥記》《貂嬋》《竇娥冤》《七仙女與董永》 《牆頭馬上》 《王熙鳳與尤二姐》 《乾隆辨畫》 《花好月圓》 《母老虎上驕》 《朱門玉碎》《孟姜女》《孟麗君》《這個家裡沒男人》 《柯老二入黨》越劇:《賴婚記》、《珍珠塔》、《雙金花》、《懶惰嫂》、《箍桶記》《雙獅圖》、《仁義緣》、《沉香扇》《粉妝樓》、《梅花戒》《梁山伯與祝英台》、《碧玉簪》、《盤夫索夫》、《李翠英》、《血手印》、《情探》、《追魚》、《打金枝》,《祥林嫂》、《西廂記》、《紅樓夢》、《孔雀東南飛》《忠魂曲》、《三月春潮》、《魯迅在廣州》《香妃》、《祥林嫂》、《石達開》、《國破山河在》、《太平天國》、《沙漠王子》、《浪盪子》、《山河戀》《花木蘭》、《馮小青》、《范蠡與西施》]豫劇:、《穆桂英掛帥》 、《花木蘭》、《朝陽溝》 、《七品芝麻官》 《村官李天成》 《抬花轎》、《秦雪梅》

H. 龍騰天下 開始的那個三龍女任務怎麼完成

龍脈
脈,本義是血管,《素問·脈要精微論》:「夫脈者,血之府包。」引伸為事物的連貫性。《國語·周上》:「農祥晨正,日月底於天廟,土乃脈發。」指土壤開凍,如人身脈動。後人常喻地勢有條理和聯系,《史記·蒙恬傳》:「(長城)起臨挑,屬之遼東,成塹萬余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行到名山大澤,召其神而問之山川脈理。」可見,先民限早就習慣稱山川之間的聯系為脈。
山川高低起伏、綿延盤豆,如龍伏、龍舞、龍騰、龍飛。所以,風水先生稱山川為龍脈,我國大陸有2/3的地帶都是山止;這樣,處處都有龍脈。
風水先生對我國的山勢走向有一套獨特的看法。他們認為:我國在昆侖東南,而天下山脈成祖於昆侖,外國亦不例外。其河北諸山,自北寰乘高而來。山脊以西之水,流入龍門西河;脊東之水,流入幽冀,入於東海。其西一支,為壺口奉岳,次一支包汾晉之原。另一支為恆山,又一支為太行山。太行山一千里,其山甚高。最長一支為燕山,盡於平樂。大河以南諸山,則關中之山,皆為蜀漢而來。一支至長安,而盡關中。一支生下幽谷,以至嵩少,東盡泰山。一支自漢水之北,生下盡揚州。江南諸山,皆祖於岷江,出岷山,岷山夾江兩岸而行。左邊一支,去為江北,許多去處。右邊一支,分散為江南閩廣,盡於兩浙建康。其一支為衡山,盡於洞庭九江之西。其一支度桂嶺,包湘沉而北,盡於廬阜。其一支自南而東,則包彭蠢之原,度歙黃山,以盡於建康。又自天目山分一支,盡於浙。江西之山,皆自五嶺贛上來,自南而北。閩廣之山,自北而南,一支則又包浙江之原,北首以盡會稽,南尾以盡閩粵,此中國諸山,祖宗支派之大綱也。
風水先生將這些山脈分為三龍,認為:昆侖的東南支流布於中國,又分為三支。左支環陰山賀蘭,入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為北龍。中文循西蕃入趨岷山,沿岷江左右,出右江者敘州而止;江左者北去,趨關中,脈系大散闕;左渭右漢為終南太華。下泰岳起高山,右轉荊山,抱淮水,左落平原,起泰山入海為中龍。右支出吐番以西,下麗江,趨雲南,繞沾益、貴州關索,而東去沉陵。分其一由武關出湘江,西至武陵止。又分其一由桂林海陽山過九疑衡山,出湘江東趨匡廬止。又分其一支過庚嶺,渡草坪,去黃山天日三吳止。過庾嶺者又分仙霞關,至閩止;分衢為大拌山,右下括蒼,左為天台四明,渡海而止,總為南龍也。
對於這種劃分,風水先生的觀點不一致,各人又有解釋。如,《古今圖書集成·堪輿部·樂郊私語》介紹明代劉基對「南龍」的闡述:「中國地脈俱從昆侖來,北龍、中龍人皆知之,唯南龍一支從峨眉並江而東,競不知其結局處,頃從通州泛海至此,乃知海鹽諸山是南龍盡處。……天目雖為浙右鎮山,然勢猶未止,蜿蜒而來,右束黟浙,左帶苕雲,直至此州長牆秦駐之間而止,於是以平松諸山為龍,左抱以長江淮泅之水;右繞以浙江曹娥之水,率皆朝拱於此州,而後乘潮東出,前後以朝鮮、日本為案,此南龍一最大地也。」這就是說,「南龍」出自峨眉,不是吐番以西,「南龍」渡海後,以朝鮮、日本為朝拱的案山。
明繆希雍在《葬經翼》雲:「關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龍首也。冀州者,太行之正,中條之干也。洛陽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燕都者,北龍之盡,鴨綠界其後,黃河挽其前,朝迎萬派,擁護重復,北方一大會也。」這段話,將天下之脊說成是關中,連基本的地理知識都沒有。又為了奉承明都北京,將鴨綠江和黃河作為前後相擁之水,這都是信口雌黃。
每個地方都各有龍脈,清代桂馥在《晚學齋集》有《答周書昌論山東地脈書》,對山東地勢有全面的說明:「龍入山東有分水三:其一為峰之陰平嶺,二為泅水之陪尾,三為蕪萊之原山。過此三峽,則東岳插天矣。祖襪,岳之幾案也。岳即起祖,遂多分披。其正脈轉西南,經東阿、肥城,逆涕水而盡於東平,非大幹安能逆此大水?若取其遠勢,今黃河入海處即水口也。收其近局,巨野澤即水庫也。蓋泰山以北之水,盡歸丑艮;以南之水,盡歸辰冀。其趨未坤者,惟有隨龍之汶水。龍氣即止於東平,背乾面巽,其水纏戌,乾元武而去,然後與大清河眾水同歸丑良以入海。山東地脈,起止如此。」
我國的山勢到底應怎樣表述?山勢走向如何?是怎樣劃分的?科學的觀點是: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以青藏高原為基點,呈階梯狀至太平洋。這種態勢,早在二千年前的《史記·天官書》就作過說明:中國山川東北流,其維首在隴蜀,尾沒於勃碣。
我國陸地可分成三級階梯,這三級階梯是由東、西兩列山脈呈現出來。西列山脈是昆侖山、祁連山、岷山、邛崍山、大雪山,它們從西南方向的青藏高原向東傾斜,構成一級階梯,海拔在4000米左右。東列山脈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東、西兩列山脈之間有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海拔在1000.至2000米,構成二級階梯。東列山脈以東,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海拔在500米以下,構成第三級階梯。第三級階梯與海洋之間是大陸架和島嶼帶。
在宏觀的地形中,各種山勢並不是都由西而東。我國有東西向山脈,如北有天山、陰山;中有昆侖山、秦嶺;南有南嶺。我國也有南北向山脈,如北有貿蘭山、六盤山;南有橫斷山。我國還有東北棗西南向山脈,如西有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山;東有長白山。此外,我國又有西北棗東南向山脈,如阿爾泰山、祁連山等。這些山脈相互交織、縱橫羅列,呈網格狀。
造成這地勢的原因是由於太古時期的兩次大的造山運動。一次是中生代的燕山運動,奠定了高低起伏的格局。另一次是新生代的喜馬拉雅運動,產生了明顯的地勢高低差別。
以武漢為例,武漢附近有兩條山系,一條是從鍋頂山到九峰山,另一條從金口到紙坊,都是東西向。這兩條山系由許多小山組成,如馬鞍山、磨山、喻家山、南望山、珞珈山、元寶山、洪山、蛇山、龜山、扁擔山,這是九峰山棗鍋頂山山系。馬龍山、大軍山、神山、鐵錦山、公子山、魚尾山,這是金口棗紙坊山系。根據地層分析,這些山是在不同地質歷史階段海水侵入而在水下沉積而成,平鋪於海底。到了距今l億5千萬年時,長江中下游和我國北方廣大地區發生了地殼運動棗燕山動,將海底變成了群山。武漢的山比世界之顛珠穆朗瑪峰的形成要早得多,後者至今不過3千萬年,堪稱武漢群山的晚輩。如果說風水先生尊西貶東,那是最不講「孝」道了。因為東部的長江中下游群山比西部的高山年齡

I. 京劇的劇目有什麼

京劇劇目上千,有唐三千宋八百唱不完的周列國,這就是指的京劇劇目的取材,還有像白蛇傳、梁祝、寶蓮燈等民間傳說。下面舉例五百多個,按照拼音音序排列:

B:
《八百八年》
《八大錘》
《八仙上壽》
《灞橋挑袍》
《霸王別姬》
《罷宴》
《白帝城》
《白良關》
《白綾記》
《白蟒台》
《白毛女》
《白門樓》
《白面郎君》
《白蛇傳》
《百花公主》
《包公下陰曹》
《寶蓮燈》
《背凳》
《逼上樑山》
《碧波仙子》
《碧玉簪》
《別宮祭江》
《伯牙摔琴》
C
《綵樓記》
《綵樓配》
《蔡文姬》
《曹操》
《曹操與楊修》
《曹營十二年》
《草船借箭》
《草橋關》
《釵頭鳳》
《澶淵之盟》
《長坂坡》
《嫦娥奔月》
《長亭會》
《陳妙常》
《陳三兩爬堂》
《赤壁之戰》
《赤桑鎮》
《雛鳳凌空》
《除三害》
《楚宮恨》
《串龍珠》
《闖王旗》
《春草闖堂》
《春閨夢》
《春秋筆》
《春秋配》
《刺巴傑》
《刺王僚》
《翠屏山》
D
《打刀》
《打登州》
《打督郵》
《打杠子》
《打棍出箱》
《打韓昌》
《打孟良》
《打焦贊》
《打金枝》
《打金磚》
《打龍袍》
《打鑾駕》
《打麵缸》
《打青龍》
《打砂鍋》
《打嚴嵩》
《打櫻桃》
《打漁殺家》
《打灶王》
《打侄上墳》
《大保國》
《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
《大登殿》
《大紅袍》
《大劈棺》
《黛諾》
《黛玉葬花》
《單刀會》
《黨的女兒》
《刀劈三關》
《盜魂鈴》
《盜仙草》
《盜宗卷》
《得意緣》
《鄧芝撲油鼎》
《釣金龜》
《蝶戀花》
《頂花磚》
《定計化緣》
《定軍山》
《東郭先生》
《竇娥冤》
《獨木關》
《杜鵑山》
《杜十娘》
《斷臂說書》
《斷密澗》
《斷橋》
E
《二進宮》
《二堂舍子》
F
《伐東吳》
《法場換子》
《法門寺》
《樊江關》
《梵王宮》
《范進中舉》
《飛虎山》
《汾河灣》
《焚綿山》
《鳳還巢》
《鳳凰二喬》
G
《甘露寺》
《甘棠夫人》
《趕三關》
《古城會》
《刮骨療毒》
《官渡之戰》
《關雲長忠義千秋》
《貴妃醉酒》
《櫃台》
《櫃中緣》
H
《海瑞罷官》
《海瑞上疏》
《海周過關》
《漢宮驚魂》
《漢津口》
《漢明妃》
《合缽》
《荷珠配》
《賀後罵殿》
《黑水英魂》
《黑旋風李逵》
《橫槊賦詩》
《紅燈記》
《紅燈照》
《紅拂傳》
《洪湖赤衛隊》
《紅樓二尤》
《紅樓十二官》
《紅梅閣》
《洪母罵疇》
《紅娘》
《虹霓關》
《紅色風暴》
《紅線盜盒》
《紅岩》
《洪羊洞》
《紅雲崖》
《紅鬃烈馬》
《蝴蝶杯》
《蝴蝶媒》
《花木蘭》
《花田錯》
《華容道》
《滑油山》
《淮河營》
《浣紗記》
《荒山淚》
《黃鶴樓》
《黃金台》
《活捉三郎》
《火牛陣》
《火燒望海樓》
《火焰駒》
《霍小玉》
J
《擊鼓罵曹》
《祭塔》
《甲午海戰》
《監會團圓》
《監酒令》
《鑒湖女俠》
《江姐》
《將相和》
《焦仲卿妻》
《節振國》
《借東風》
《借紅燈》
《借趙雲》
《金殿阻計》
《金山寺》
《金水橋》
《金田風雷》
《金玉奴》
《井台會》
《敬德裝瘋》
《九江口》
《九更天》
《九龍杯》
《舉鼎觀畫》
K
《勘玉釧》
《抗金兵》
《空城計》
《孔雀膽》
《孔雀東南飛》
《哭靈牌》
《哭秦庭》
《哭祖廟》
L
《老黃請醫》
《李慧娘》
《李逵大鬧忠義堂》
《李逵探母》
《李陵碑》
《李清照》
《李貞娘》
《連環套》
《廉錦楓》
《廉吏風》
《連升店》
《憐香伴》
《梁紅玉》
《梁山伯與祝英台》
《獵虎記》
《林海雪原》
《臨江會》
《臨江驛》
《劉姥姥與王熙鳳》
《劉三姐》
《柳迎春》
《柳蔭記》
《六部大審》
《六月雪》
《六號門》
《龍鳳呈祥》
《龍虎鬥》
《龍女牧羊》
《蘆盪火種》
《蘆花盪》
《蘆花河》
《潞安州》
《鹿台恨》
《陸文龍》
《路遙知馬力》
《羅成》
《羅成叫關》
《落馬湖》
《洛神》
《呂布與貂蟬》
《綠珠墜樓》
M
《馬鞍山》
《馬前潑水》
《馬上緣》
《馬昭儀》
《罵楊廣》
《賣水》
《滿江紅》
《梅妃》
《梅龍鎮》
《梅玉配》
《美人魚》
《苗嶺風雷》
《描容上路》
《明末遺恨》
《母女會》
《穆桂英掛帥》
《牧虎關》
《穆柯寨》
《穆天王》
N
《南天門》
《南陽關》
《能仁寺》
《年年有餘》
《牛皋下書》
《牛皋招親》
《女起解》
P
《盤夫索夫》
《評雪辨蹤》
《破洪州》
《普球山》
Q
《七俠五義》
《七星燈》
《奇雙會》
《千里走單騎》
《乾坤帶》
《乾坤福壽鏡》
《強項令》
《橋頭鎮》
《秦淮河》
《秦良玉》
《秦瓊表功》
《秦瓊賣馬》
《秦香蓮》
《青春之歌》
《清風亭》
《清官冊》
《青梅煮酒論英雄》
《青石山》
《青霜劍》
《青絲恨》
《瓊林宴》
《秋江》
《秋瑾傳》
《取成都》
《曲江曲》
《取洛陽》
《群英會》
《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
R
《讓徐州》
《人面桃花》
《如姬盜兵符》
S
《三不願意》
《三盜令》
《三打陶三春》
《三顧茅廬》
《三家店》
《三進士》
《三擊掌》
《三娘教子》
《三堂會審》
《三英戰呂布》
《三字經》
《桑園會》
《桑園寄子》
《掃松下書》
《沙家浜》
《沙橋餞別》
《上天台》
《佘賽花》
《佘太君斬子》
《捨命全交》
《射虎口》
《審李七》
《審七長亭》
《審頭刺湯》
《生死板》
《生死恨》
《生死牌》
《失街亭》
《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
《詩文會》
《失印救火》
《獅子樓》
《十八扯》
《十道本》
《十老安劉》
《時遷偷雞》
《十三妹》
《十五貫》
《拾玉鐲》
《雙官誥》
《雙姣奇緣》
《雙鎖山》
《雙陽公主》
《水淹七軍》
《四進士》
《四郎探母》
《送肥記》
《宋江鬧院》
《宋江題詩》
《搜杯代戮》
《搜孤救孤》
《蘇武牧羊》
《蘇小妹》
《算軍糧》
《孫安動本》
《鎖麟囊》
《鎖五龍》
T
《太君辭朝》
《太真外傳》
《譚嗣同》
《嘆皇陵》
《探親相罵》
《桃花村》
《桃花扇》
《緹縈救父》
《天霸拜山》
《天官賜福》
《天河配》
《天女散花》
《天水關》
《挑滑車》
《鐵弓緣》
《鐵蓮花》
《通濟橋》
《投軍別窯》
《屯土山》
《托兆小顯》
W
《王魁負桂英》
《亡蜀鑒》
《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望兒樓》
《望江亭》
《威鎮三關》
《溫酒斬華雄》
《文姬歸漢》
《文天祥》
《文昭關》
《問樵鬧府》
《卧龍弔孝》
《烏龍院》
《烏盆記》
《武家坡》
《武松》
《五台會兄》
《武則天》
《武昭關》
《伍子胥》
X
《溪皇莊》
《西施》
《西廂記》
《喜封侯》
《戲迷家庭》
《俠女十三妹》
《香妃》
《香羅帶》
《興漢三傑》
《祥梅寺》
《響馬傳》
《蕭何月下追韓信》
《瀟湘夜雨》
《逍遙津》
《小放牛》
《小上墳》
《孝感天》
《謝瑤環》
《辛安驛》
《新綉襦記》
《行路哭靈》
《徐策跑城》
《徐九經陞官記》
《徐良除霸》
《徐母罵曹》
《徐母訓子》
《選元戎》
《薛禮嘆月》
《雪杯圓》
《雪弟恨》
《雪花飄》
《荀灌娘》
Y
《雅觀樓》
《胭粉計》
《胭脂寶褶》
《閻惜姣》
《雁門關》
《楊白勞》
《楊八妹》
《楊家將》
《楊金花》
《楊門女將》
《陽平關》
《姚期》
《野豬林》
《葉含嫣》
《一兩漆》
《一匹布》
《彝陵之戰》
《義俠記》
《義責王魁》
《銀空山》
《銀屏公主》
《吟香釵會》
《英台抗婚》
《游湖借傘》
《游六殿》
《尤三姐》
《魚藏劍》
《宇宙鋒》
《御碑亭》
《御果園》
《遇後龍袍》
《遇皇後》
《玉虎墜》
《玉蓮盟》
《遇龍酒館》
《玉門關》
《玉佩風雲》
《玉堂春》
《玉簪記》
《轅門射戟》
《轅門斬子》
《岳飛夫人》
《悅來店》
《岳母刺字》
《樂羊子》
Z
《再接鞭》
《再生緣》
《贈書記》
《贈綈袍》
《鍘包勉》
《鍘美案》
《鍘判官》
《摘星樓》
《摘纓會》
《斬車胄》
《斬韓信》
《斬黃袍》
《斬經堂》
《斬馬謖》
《斬顏良》
《戰北原》
《戰長沙》
《戰樊城》
《戰洪州》
《戰蒲關》
《戰太平》
《戰宛城》
《張飛闖帳》
《張飛敬賢》
《張松獻地圖》
《昭君出塞》
《趙氏孤兒》
《趙五娘》
《趙一曼》
《珍妃》
《貞觀圖》
《真假李逵》
《鎮潭州》
《正氣歌》
《智取威虎山》
《智斬魯齋郎》
《智賺朱仝》
《鍾馗嫁妹》
《中秋首義》
《忠孝全》
《周仁獻嫂》
《朱痕記》
《珠簾寨》
《硃砂井》
《硃砂痣》
《誅文丑》
《朱仙鎮》
《狀元媒》
《捉放曹》
《卓文君》
《走麥城》
《醉美人》
《坐樓殺惜》
《坐寨盜馬》

J. 宋朝的褒禪山在哪裡

褒禪山,位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東北。

唐貞觀年間,慧褒和尚雲游至此,見山中龍女泉、白龜泉等大小泉水,終年流瀉,起雲峰、鰲魚嶺等大小山峰,如列翠屏,心情大悅,遂結廬於此。死後其弟子將山名改為褒禪山,慧褒草廬後經宋高僧中會和尚擴建為褒禪寺,宋元裕和尚重修已初具規模。 南宋哲學家葉適任沿江制置使,帶兵路過這里,正值大旱,往寺祈雨輒應。宋寧宗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和州州守王大過亦因祈雨靈驗,築喜雨亭。此後,文人墨客,絡繹不絕,因而名聲大噪。

褒禪山有華陽仙洞、褒禪煙雨的傳說,「華陽仙洞」,傳說仙翁往來此間,故名。華陽洞有天、碑、門、地四洞,「褒禪煙雨」據說由於「蔥菁環峙,如列翠屏,煙雨蒼茫,勝似圖畫。」山嶺有石池,瀦水不涸。宋代祈雨處,有起雲峰、龍洞、羅漢洞、龍女泉、白龜泉諸勝,星星點點,綿延數里,游者流連忘返。褒禪山幽勝,不獨煙雨為然,山有古木叢林,每當山雨欲來,則雲霧涌現,蔚為壯觀。居巢陸龍騰詩雲「杖黎山下幾何看,誰識看山不為山,只愛雲深山潑墨,蒼嶺萬對有無間。」清縣訓導羅瑞明有詩「古剎浮屠映碧山,狀元題墨翠微間,遊人倦憩塵心寂,雲自青天水自閑」。華陽洞因在山的南面亦即山之陽,故稱華陽洞。此山海拔481米,層巒疊嶂,綠樹翠竹錯落相映,村舍星散於山谷間,山清水秀,四季如畫。唐代高僧慧褒雲游至此,感到賞心悅目,矢志「結廬其下」,並盡全力興建褒禪寺。這就是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一文中所提到的「慧空禪院」。慧褒圓寂後其弟子為了紀念他,將華山改名為褒禪山。當地鄉紳富戶捐資重修此廟,並在寺廟200米處建造大、小寶塔,大塔高20米,小塔高15米。兩塔俯視寺院,遙遙相對。遺憾的是,文革期間兩塔一廟均被毀。

閱讀全文

與龍女馬鞍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