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免費開放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到底屬於政府行使什麼職能是文化建設還是社會公共服務
免費開放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是為了保障公民基本的文化權益,屬於政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B. 濟南辦暫住證要些什麼手續
暫住證已經被居住證取代。
濟南辦理居住證的手續:
1、先通過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機構、用工單位、出租房屋房主、物業、中介等社會用戶進行信息的登記申報。
2、然後並於10個工作日內持本人居民身份證、居住、就業、就學等證明材料,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報居住登記。
3、然後在居住地公安派出所填寫《山東省流動人口居住信息採集登記表》,申報居住登記並提交。
4、等待領證,無論是流動人口申領、換領、補領居住證的,公安派出所都會自受理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發放居住證。
(2)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博物館擴展閱讀:
濟南辦理居住證所要交的材料(濟南戶籍本地的要交以下):
1、外地戶籍在濟南買了房的;
2、房產證或者購房合同的復印件;
3、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購房合同相符);
4、本人居住證證件照(相館可以拍,記得要照片回執)。
在濟南租房住的要交以下材料:
1、房東本人攜帶身份證及復印件;
2、辦理人攜帶身份證及復印件;
3、租房協議(合同)及復印件;
4、本人居住證證件照(照相館可以拍,記得要照片回執)。
在單位宿舍住的要交以下材料:
1、單位開具本人在職或者居住證明;
2、單位負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聯系方式;
3、本人身份證及復印件;
4、本人居住證證件照(照相館可以拍,記得要照片回執)。
C. 公共文化設施有哪些
圖書館,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科技館、紀念館、劇院、體育場、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
一、圖書館
圖書館,是搜集、整理、收藏圖書資料以供人閱覽、參考的機構,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現了圖書館,圖書館有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職能。
二、博物館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的場所,並對那些有科學性、歷史性或者藝術價值的物品進行分類,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和欣賞的文化教育的機構、建築物、地點或者社會公共機構。
三、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含有較多文化內涵為主要建築特色的較大型的場地,在城市區域開辟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的公共空間與文化活動的場所。文化廣場亦屬於市民廣場,是市民廣場中體現更多文化特徵的廣場。有著更多文化內涵的市民廣場被稱為文化廣場。
四、劇院
劇場可以指:劇場 (建築),為表演場所的劇場;劇場 (藝術),為表演藝術形式或藝術流派的劇場;劇場版,動畫的電影版。劇場,有時又稱劇院,意指特定的、由永久性的建築體構成的表演場所,亦可作為表演場所的總稱。
劇院通常指室內的表演場所,而劇場則同時適用於戶外廣場及室內建築。劇場也可指電視台播放電視劇的欄目,譬如鑽石獨播劇場等。
五、青少年宮
青少年宮是各類青年宮、少年宮、青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技館、青少年活動營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青少年活動場所的概稱。
中國青少年宮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各類青少年宮是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實踐課堂,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推進素質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陣地,是專門面向青少年開展實踐教育、社會教育和校外活動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D. 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有哪些具體要求
有七大要求
一、對市民文明素質要求:
1、文明行為:
(1)公共場所無爭吵謾罵、亂扔雜物、隨地吐痰、損壞花木等不文明行為。
(2)城市無煙草廣告,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有明顯禁煙標識,無煙區沒有吸煙現象。
(3)影劇院、圖書館、紀念館、博物館、會場、賽場、景區、公園、廣場、主要街道、機場、車站、碼頭等場所文明有序。
2、文明交通:
(1)實施文明交通行動計劃。
(2)車輛、行人各行其道,機動車讓行人行橫道,無闖紅燈、亂穿馬路現象,乘客排隊候車、依次上下車。
(3)建成區萬車死亡率達到國家暢通工程評價標准。
3、友善禮讓:
(1)公共交通工具上為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者主動讓座。
(2)人際關系融洽,友善對待外來人員,耐心熱情回答陌生人的詢問。
4、公益活動:
(1)開展扶貧幫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學、義務鮮血、捐獻器官、義演義診、環境保護、植綠護綠等活動。
(2)設計開展網路公益活動。
5、見義勇為:
完善見義勇為人員認定機制、補償救濟機制,落實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障和撫恤待遇。
二、對公共服務要求:
1、無障礙設施:
道路、公共建築及設施、新建居住建築及居住區設有無障礙設施,管理、使用情況良好。
2、街道設施:
(1)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並有效運行。
(2)主幹機動車道無被侵佔、毀壞現象,主幹道裝燈率100%,亮燈率99%。
(3)街巷道路路面硬化,裝燈率100%,亮燈率95%,排水設施完善。
(4)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非機動車道連續、平整、無損壞和被違規佔用現象,行人過街、機非分離、人車分離等安全設施配置完整。
3、主要街道和公告場所面貌:
(1)環境衛生干凈整潔,無臟亂差現象。
(2)依法規范管理,公共秩序良好,文明引導有力。
4、社區生活環境:
(1)環境綠化美化,衛生狀況良好,無臟亂差現象。
(2)路面硬化、平整,無明顯坑窪積水,排水設施完善,無露天排水溝渠。
(3)倡導「垃圾減量分類」,生活垃圾定點投放、分類收集、定時清運。
(4)樓門內干凈整潔,樓道無堵塞,牆面、玻璃無污穢破損,照明燈完好。
(5)社區日常管理服務規范有序。
(6)制定社區居民公約,倡導鄰里和睦、守望相助。
三、對公共安全體系建設要求
1、公共安全保障:
(1)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2)社區面、重點單位及社區物防、技防、人防、消防水平符合安全要求。
2、食品葯品安全監管:
(1)食品經營單位和集貿市場不出售過期、變質、偽劣食品,食品安全事故及時查處,無漏報、瞞報情況。
(2)公布舉報電話,問題葯品得到及時查處。
3、飲用水安全:
定期監測、檢測本行政區域內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並向社會公布。
4、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
(1)建立減災、防災、救災綜合協調機制和災害應急管理體系,設置明確的城市避難場所,開展社區減災、防災宣傳教育,建立健全救災應急預案。
(2)建立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系統,嚴格執行事件報告、通報和信息發布制度。
5、安全生產:
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政府下達的控制指標以內。
6、治安管理:
(1)加強刑滿釋放人員、吸毒人員等重點人群的服務管理。
(2)預防和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打擊「兩搶一盜」等犯罪成效明顯。
(3)賣淫嫖娼、聚眾賭博、吸毒販毒制毒等違法犯罪得到有效控制。
(4)有效預防打擊傳銷活動。
四、對城市綠化要求
1、建成區綠地率:(1為東部、中部、東北部的城市的標准,2為西部城市的標准)
(1)>31%為優秀、>28%為良好、≦28%為達標
(2)>21%為優秀、>18%為良好、≦18%為達標
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8(平方米)為優秀、>6(平方米)為良好、≦6(平方米)為達標。
五、對環境管理與環境質量要求:
1、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95%為優秀、>90%為良好、≦90%為達標
2、消除黑臭水體:
城市建成區內未出現黑臭水體。
3、城市空氣質量:
(1)全年優良天數比例≧80%,或《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年度考核等級為優秀。
(2)全年優良天數比例≧70%,且《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年度考核等級為良好。
(3)完成自治區級下達的《大氣污染防止行動計劃》年度目標任務(達標等級)。
4、城市水環境質量:
(1)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按國家規范劃分保護區,且水質達到III類。
(2)城市市轄區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III類)比例連續三年上升,或達到70%。
(3)城市劣於V類水體斷面比例連續三年下降或無劣於V類水體。
5、環境管理:
(1)未被環保部掛牌督辦或無區域、流域限批。
(2)無因本市市域內環境污染事件造成本地或其他地區飲用水源地污染並停水事件。
6、公眾參與:
開展環境保護主題活動,大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推進生活方式綠色化。
六、對學校、家庭、社會要求:
1、學校教育: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正式材料為准,實地考察主要看校園、教室有無懸掛核心價值觀「24個字」。)。
(2)有中小學校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安排和落實情況(以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正式材料為准,安排和落實的材料齊備為合格,有活動安排為基本合格,兩者都沒有為不合格。)。
(3)中小學校德育課、少先隊活動課落實情況(中小學校100%落實德育課程計劃和開設少先隊活動課程為合格,≧80%為基本合格,其他情況不合格。)
(4)中小學校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有具體方案、有實際效果。
(5)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有措施、落實好。
(6)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包括三項內容:
一是統計並計算本地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並將數據上報國家資料庫的學校比例。
二是統計並計算本地參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的學生比例。
三是統計並計算本地測試結果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合格的學生比例。
三項數據均為度、城區中小學校(含中職學校)數據,由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提供,教育部給予成績認定。落實體育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要求。
七、對現代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要求:
1、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1)根據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准,制定與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地方標准。
(2)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2、文化事業發展:
(1)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於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文化事業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高於全區平均水平。
(2)市轄區域內有面向社會的二級以上圖書館,建有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免費的公共電子閱覽室。
3、基層文化設施:
(1)在街道、社區統籌建設綜合文化站和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開展宣傳文化、黨員教育、市民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等活動。
(2)從城市住房開發投資中提取1%,用於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或提供相應面積的綜合文化活動場所。
(3)按照人口規模或服務人群的距離,建設選址適中、與地域條件協調的文體廣場,每個街道擁有晨晚練體育活動點5個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08平方米,公共體育場地設施狀況良好。
(4)鼓勵影院建設,通過多種形式增加觀影設施。
4、文化服務供給:
(1)完善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的保障機制,推進公共圖書館、公共博物館(非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公共美術館、群藝館、文化館(站)等免費開放工作,健全基本服務項目。
(2)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3)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4)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博物館擴展閱讀:
全國文明城市主要依據《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和《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進行測評優選。
並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評價作為申報全國文明城市的前置條件,測評結果單獨排序,按百分計算,得分低於85分的,不能參與全國文明城市申報,同時,該項得分按20%的比例計入全國文明城市總得分。
測評方式:主要採用聽取匯報、材料審核、問卷調查、網路調查、實地考察、整體觀察六種方法。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難點是實地考察。
全國文明城市實地考察方法具體有三種:
一是實景(情)模擬驗證,如:撥打法律服務熱線,撥打維權舉報電話等。
二是實地調查,即進入現場查證被考察對象是否符合測評標准,如:到社區查看相關工作記錄等。
三是實地觀察,即根據實地觀察要求,在實地考察點、在一定時間內,對被考察對象進行實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