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商局查辦案件,立案後因故要銷案有什麼依據
還有可能不屬於工商局管轄范圍的需要撤銷,您可以再尋找其他途徑解決。希望您能採納。
2. 工商局案件核審意見和建議怎麼寫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第五十條規定:核審機構版經過對案件進行核審權,提出以下書面意見和建議:
(一)對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依據正確、定性准確、處罰適當、程序合法的案件,同意辦案機構意見,建議報機關負責人批准後告知當事人;
(二)對定性不準、適用依據錯誤、處罰不當的案件,建議辦案機構修改;
(三)對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案件,建議辦案機構補正;
(四)對程序不合法的案件,建議辦案機構糾正;
(五)對違法事實不成立或者已超過追責期限的案件,建議銷案;
(六)對違法事實輕微並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案件,建議不予行政處罰;
(七)對超出管轄權的案件,建議辦案機構按有關規定移送;
(八)對涉嫌犯罪的案件,建議移送司法機關。
3. 只要是報了案都會立案嗎,立了案事後必須去警察局銷案嗎
一、報案不一抄定立案,如果沒有構成犯罪,公安機關將不予立案。相關法律如下:
中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一條規定:「在偵查過程中,發現不應對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撤銷案件;……」
二、立案後,如果是公訴案件,則不能銷案;如果是自訴案件,可以銷案。
三、由於你對案件描述不具體,因此不能判斷派出所找你去的目的是什麼。
拓展資料
撤銷案件,公安機關應當報經上級領導審查批准,然後寫出撤銷案件報告。檢察機關在辦理直接受理偵查的刑事案件,對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被告人,可以決定撤銷案件。對決定撤銷的案件,應製作撤銷案件決定書。公安機關對決定撤銷的案件,應寫出「撤銷案件通知書」,報送檢察機關。
4. 工商局解除行政強制需說明理由嗎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條例》的規定工商局解除行政強制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通知當事人。
應當按下列方式送達:
(一)直接送達當事人的,由當事人在送達回證上註明收到日期,並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在送達回證上註明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二)無法直接送達的,可以委託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代為送達,也可以掛號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三) 採取上述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公告送達,可以在全國性報紙或者辦案機關所在地的省一級報紙上予以公告,也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公告欄張貼公告,並可以同時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網站上公告。自公告發布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工商行政管理條例》
第三十三條先行登記保存有關證據,應當當場清點,開具清單,由當事人和辦案人員簽名或者蓋章,交當事人一份,並當場交付先行登記保存證據通知書。
(五)違法事實不成立,或者違法事實成立但依法不應當予以查封、扣押或者沒收的,決定解除先行登記保存措施。
第四十五條案件調查終結,或者辦案機構認為應當終止調查的,按照下列方式處理:
(二) 認為違法事實不成立,應當予以銷案的;或者違法行為輕微,沒有造成危害後果,不予行政處罰的;或者案件不屬於本機關管轄應當移交其他行政機關管轄的;或者涉嫌犯罪,應當移送司法機關的,寫出調查終結報告,說明擬作處理的理由,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人批准後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第五十八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對投訴、舉報、申訴所涉及的違法嫌疑人作出行政處罰、不予行政處罰、銷案、移送其他機關等處理決定的,應當將處理結果告知被調查人和具名投訴人、申訴人、舉報人。
以上告知,依照有關規定應予公示的,應採取適當的方式予以公示。
第六十七條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送達文書,除行政處罰告知書和聽證告知書外,應當按下列方式送達:
(一)直接送達當事人的,由當事人在送達回證上註明收到日期,並簽名或者蓋章,當事人在送達回證上註明的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
(二)無法直接送達的,可以委託當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代為送達,也可以掛號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註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三) 採取上述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公告送達,可以在全國性報紙或者辦案機關所在地的省一級報紙上予以公告,也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公告欄張貼公告,並可以同時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網站上公告。自公告發布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明原因和經過。
第七十六條對依法解除強制措施,需退還當事人財物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通知當事人在三個月內領取;當事人不明確的,應當採取公告方式通知當事人在六個月內認領財物。通知或者公告的認領期限屆滿後,無人認領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按照有關規定採取拍賣或者變賣等方式處理物品,變價款保存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專門帳戶上。自處理物品之日起一年內仍無人認領的,變價款扣除為保管、處理物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後上繳財政。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5. 工商局查獲了一起商標侵權的案件,年前是說可以開處罰決定書的,現又說可以銷案了。銷案代表什麼意思。
銷案代表因某些來原因(大多是證據自不足)不予處罰,查扣的產品必須歸還當事人。
如果不歸還,需要銷毀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話,必須是結案,且要下達處罰決定書。而且,扣東西走的肯定是執行強制措施,強制措施的時間最長2個月,如果沒結案的話,必須歸還。
6. 去注銷營業執照,工商局系統顯示該企業已立案,可他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哪裡能查詢到被立案的原因
首先你沒有參加去年的年度業務執照年檢已被吊銷。但也有取消注冊。公內司及子公司是容不同的。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必須同意公司主要的取消。該公司收到的形式向公司同意取消分支會議紀要。要注銷在報紙上的主要公司第一次公告後45天,才能適用。經過一個良好的稅務注銷卡和銀行賬戶,注銷組織機構代碼證。在企業資產和債務的清算,提供清算報告和會議紀要,該許可證被支付給企業注銷。
7. 刑事案件如何銷案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六十八條 經過偵查,發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案件:
(一)沒有犯罪事實的;
(二)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三)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四)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一百六十九條 需要撤銷案件的,辦案部門應當製作撤銷案件報告,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
撤銷案件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一)原來立案的根據和來源;
(二)案件偵查的結果;
(三)撤銷案件的理由和根據。
公安機關決定撤銷案件時,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並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檢察院。
(7)工商局銷案理由擴展閱讀:
刑事案件申訴的時效:
申訴時效,是指規定申訴人對生效判決、裁定或決定不服。向有關司法機關提出申訴申請再審,在一定期間之內有效的一項法律制度。超過法定期限,申訴權即行消滅。申訴時效是刑事訴訟中很有必要的一項法律制度。
它可促使當事人及時行使申訴權,及時有效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有利於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穩定現有的社會關系;有利於司法機關及時調查取證,核實材料,正確處理再審案件。
然而,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沒有關於申訴時效的規定。在訴訟理論上,一般認為申訴是不受期間限制的。因此,建國以來判處的刑事案件,均能提出申訴,要求重新處理。這種情況,是受我國過去法律虛無主義的影響,導致一些冤假錯案長期得不到糾正有關。
但申訴如無時限,在客觀上也會使一些申訴無休止地進行,還會使一些人鑽法律的空子,以新政策來推翻老案,不僅喪失了建立申訴制度的意義,而且也給法院的工作帶來了難以擺脫的負擔。因此,規定刑事申訴時效制度,對提出申訴的時間加以限制,應是健全申訴法制的重要內容。
目前,申訴時效制度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都有明文規定,其中有的國家按有利於被判決人和不利於被判決人分別加以規定。
對有罪判無罪、重罪判輕罪的案件,申訴權人提出申訴的,應規定期間的限制,否則,會與刑法上的追訴時效制度不相協調。本人認為,作如下規定較為適宜:
申訴權人的申訴期限於在法定的追究刑事責任的時效期限內,並須在發現申訴理由之日起三個月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以內提出,如果超過規定的時效期限,即不得再行申訴。對於在申訴過程中,是否中斷、中止的時效計算等問題,可參照《民法通則》的規定執行。
刑事案件刑滿後多少年也不可以銷案的。刑事案件記載是案件管理的需要,只要錄入犯罪信息就不會撤案的。只有錯案才存在撤案問題。不是錯案就不會撤銷案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8. 派出所銷案流程
如果審查犯罪嫌疑人無罪,完全可以銷案的。這種案件屬於自訴案件,就是你追究公安才幫你追究,你自己放棄沒人管的。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六十八條經過偵查,發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撤銷案件:
(一)沒有犯罪事實的;
(二)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三)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四)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五)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六)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一百六十九條需要撤銷案件的,辦案部門應當製作撤銷案件報告,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
撤銷案件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一)原來立案的根據和來源;
(二)案件偵查的結果;
(三)撤銷案件的理由和根據。
公安機關決定撤銷案件時,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的,應當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並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檢察院。
(8)工商局銷案理由擴展閱讀:
銷案的情況
一是案件破獲,但不夠追究刑事責任,在立案程序上叫做銷案;
二是案件破獲,嫌疑人也全被抓獲,那麼案件進入「破案」狀態;
三是案件當事人全部死亡(侵害人與被侵害人),或是犯罪嫌疑人已死亡,那麼案件自然銷案;
四是案件久偵未破,且對侵害人的刑罰處罰已經過了刑罰追訴期。
參考資料: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