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政府采購的意義
建立政府采購制度的重要意義
(1)政府采購制度是一種由政府承辦的社會事物,在社會經濟生活中舉足輕重
政府采購不僅是指具體的采購過程,而且它是指采購政策、采購程序、采購過程和采購管理的總稱。它是西方發達國家公共支出管理普遍採用的一種手段。完整意義上的政府采購制度是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隨著政府活動范圍擴大,特別是對經濟干預職能的增強,政府對社會商品和勞務的需求呈擴大趨勢,政府采購占社會總采購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
(2)政府采購制度是落實政府重大政策目標的有效手段
政府采購實質上就是政府支出的安排和使用行為,將政府采購政策與其他政策相結合,能夠實現政府的各項重大政策目標。其作用首先體現在政府對某些重點行業發展的直接支持和刺激。財政的調控方式,在收入方面主要是通過稅收政策來體現的,在支出方面,則主要是通過政府采購來體現的。政府作為國內最大的單一消費者,政府采購的數量、品種和頻率,對整個國民經濟有著直接的影響。通過大量的政府采購,從而支持了重點產業和高科技行業的迅速發展;其次,政府通過對某些商品的示範性采購,對這些行業的發展起到一種間接導向作用,維護生產和消費者的利益。市場不是萬能的,它本身也存在缺陷。市場波動會直接影響產品的供求關系和價格變化,在此情況下,如果政府不採取必要的手段,就會損害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政府采購就是政府彌補市場不足的手段之一。就是由於政府采購較私人采購具有價格相對較高、規模較大、貨款支付有絕對保證等優勢。政府這種有目的的、導向性的、示範性的采購,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引導生產和消費的"指揮棒"。
(3)政府采購制度是推動並實現政府消費行為市場化的重要途徑
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政府部門消費不是由政府內部提供的,而是通過市場提供的,即向市場購買各種所需服務。但是,我國政府部門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傾向非常獨特,它是由部門內部提供的,因此,幾乎每一個政府部門或每一個系統內部都設有各種各樣的服務機構,這種做法符合計劃經濟體制的要求。目前,雖有其便利之處,但無社會效益,其直接後果,就是增加財政負擔,影響政府形象。近幾年,我國在努力推行機關服務實體與機關脫鉤的嘗試,但效果並不明顯,這與缺乏相應的機制是密切相關的。我國可以以建立政府采購制度為契機,將機關的各種服務實體推向社會,從根本上解決依靠政府部門自己提供服務的方式及產生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