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徽和縣沈巷鎮到底屬於哪個城市
《國務院關於同意抄安徽省撤銷地級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國函[2011]84號
2011年7月14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撤銷巢湖市及有關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皖政[2011]57號)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撤銷地級巢湖市。
二、撤銷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設立縣級巢湖市,以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的縣級巢湖市人民政府駐卧牛山街道,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
三、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
四、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和縣的沈巷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
五、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上述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所需人員編制和經費由你省自行解決。要嚴格執行中央關於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家土地管理法規政策,加大區域資源整合力度,優化總體布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
根據最新情況,原屬於和縣的沈巷鎮於2011年8月22日正式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
。
B. 和縣,含山縣的加入對當塗的發展有什麼影響呢
可能對當塗有影響,但應該不會有大的影響像工資什麼的不會減,我是當塗的
C. 尋一個地方、馬鞍山和縣或者含山縣的最好、
茶干是馬鞍山的特產,和縣、採石磯都有,但是你說才劃到馬鞍山,估計只有和縣了。我就是和縣人,說實話,還真不知道有哪個地方都是復姓的。你上含山論壇、和縣論壇問問,應該會有人知道
D. 2011年8月22日安徽省撤銷巢湖市,廬江縣劃分到合肥市管轄,無為縣劃分到蕪湖市,含山縣與和縣劃分到馬鞍山
是的,這是真實的.不是假的.新聞發布會都已經開過了.
巢湖市(縣級市)由合肥代管,沈巷鎮也劃歸蕪湖.
E. 巢湖在古時候叫什麼名字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六月,皖北行署設立巢湖專員公署,駐巢縣,轄巢縣、無為縣、廬江縣、肥東縣、肥西縣、含山縣、和縣、三河市、巢湖水上公安局。
1950年3月,三河市並入肥西縣。1952年1月,巢湖、宣城兩專員公署合並成立蕪湖專員公署,巢縣、無為縣、廬江縣、和縣、含山縣劃歸蕪湖專署。1958年7月,廬江縣劃屬六安專員公署;8月,巢縣劃歸合肥市。11月,和縣、含山縣劃歸馬鞍山市;12月,和縣、含山兩縣合並為和含縣。次年4月,和含縣再劃歸蕪湖專署。5月,和含縣重又分為和縣、含山兩縣。1961年4月,巢縣由合肥市劃出,仍歸蕪湖專署。1965年5月,經國務院批復,巢湖專員公署於同年7月25日恢復建置,署治巢縣城關,轄巢縣、無為縣、廬江縣、肥東縣、和縣、含山縣 6縣。1971年3月,巢湖專員公署改稱巢湖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7月,肥東縣劃歸合肥市建置。1984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巢縣撤縣改市稱巢湖市(縣級),仍屬巢湖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999年7月9日,經國務院批准, 8月5日省政府批復撤銷巢湖地區及縣級巢湖市,設立地級巢湖市,地級巢湖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居巢區青年路。原縣級巢湖市改為居巢區,以原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為居巢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東風路。巢湖市轄原巢湖地區的無為縣、廬江縣、含山縣、和縣和新設立的居巢區,實行市領導縣、區體制。
1999年12月29日,中國共產黨巢湖市第一次代表大會閉幕,中共巢湖市委員會產生。2000年1月19日,巢湖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閉幕,第一屆市級國家政權機構產生。2000年1月 20日,地級巢湖市在居巢區青年路舉行揭牌儀式,中共巢湖市委、巢湖市人大常委會、巢湖市人民政府、政協巢湖市委員會、中共巢湖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揭牌。
F. 現在巢湖被「一分為三」,含山縣銅閘鎮劃分為哪個管了和縣沈巷鎮為什麼劃分為蕪湖了
不會,畢竟銅閘鎮是含山的,以後屬於馬鞍山。我不希望巢湖被劃分,在專當地人的心理上屬一下子很難接受,巢湖的劃分只能對合肥蕪湖有利,無為先在安徽省2010年縣GDP排名第三,蕪湖佔有無為,合肥得到居巢區和廬江縣,一下子變大了很多,但是我覺得省領導完全為了合肥的發展,讓合肥變成一個大都市,還想靠我們巢湖人的底子增加GDP總量,這也是最簡單最快的方法。含山最慘,被分到馬鞍山,本來離巢湖到挺近的,現在離馬鞍山遠了,誰能照顧到含山人民,從大局看,也許是為了讓經濟更好的發展,可是我覺得用這種手段很難讓人信服,巢湖窮,是窮,難道窮就要被別人玩弄,我不相信。
G. 國務院將巢湖市居巢區及廬江縣並入合肥市,將含山縣及和縣北方6鎮並入馬鞍山市。真的嗎
我來說一下啊,應該把含山縣林頭鎮劃分到合肥市區和巢湖市區。
H. 巢湖和和縣是兩個地方嗎
二、城市
1.巢湖概況
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瀕臨長江,環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現轄廬江、無為、和縣、含山四縣和居巢區。全市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2005年末總人口453.06萬。
巢湖區位優越,交通便捷。周邊與南京、合肥、安慶、蕪湖、馬鞍山、銅陵等市相鄰。淮南、合九鐵路及合寧、滬蓉、合巢蕪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長江流經巢湖市182公里,蕪湖—巢湖公鐵兩用大橋和銅陵—巢湖公路大橋橫跨長江天塹。依託蕪湖朱家橋外貿碼頭和南京、合肥兩個航空港,可借「船」出海。
巢湖資源豐富。已發現的礦藏有34種,其中磁鐵礦、硫鐵礦、明礬石、石灰石和石膏礦等儲量巨大。巢湖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盛產大米、油料、棉花、蔬菜、家禽、水產品,「巢湖三珍」(銀魚、白米蝦、螃蟹)享有盛譽。巢湖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市自然和人文景觀130多處,江、湖、山、泉並存,以水見長,湖光、溫泉、山色是「巢湖風景三絕」。
改革開放以後,特別是九十年代以來,巢湖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綜合實力明顯增強。農業結構不斷優化。五個縣(區)均被列入全國糧棉生產大縣,並先後進入全國糧、油百強縣行列。「兩水一菜」(即水產、水禽、蔬菜)發展迅速,水產品產量位居全省第二,特種水產品產量居全省第一;家禽已形成20多個較大規模的養殖小區:蔬菜面積100萬畝,是長江中下游重要的蔬菜生產基地。工業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基本形成建材、機械、紡織、醫葯、食品等支柱產業,擁有一批具有一定實力和規模並在省內外同行業中佔有一定地位的骨幹企業。目前,全市有大中型企業54戶,有皖維高新、巢東股份、新力葯業、華星化工四家上市公司。旅遊業快速發展。建成了褒禪山、華陽洞等五大溶洞和太湖山等四個國家森林公園及半湯、湯池、香泉等溫泉度假區。城市基礎設施顯著改善,綜合配套功能明顯增強,榮獲「全國衛生先進城市」稱號。
撤地設市以來,巢湖連續6年開展解放思想,優化環境活動,連續4年開展對外開放年活動,積極實行鼓勵外來投資政策,建立了市、縣(區)行政服務中心,市縣鄉三級行政服務網路,實行「一站式」服務,「一條龍」投資審批手續。營造了良好的政務環境、創業環境和人居環境。
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巢湖市以加快發展、富民強市為主題,立足區位、資源等優勢,加快「四個基地、一個後花園」建設,即建成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和資金外溢承接基地,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高素質勞務輸出基地,周邊大中城市科研院所技術成果轉化基地和周邊城市旅遊的「後花園」。巢湖正在向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環境優美、城鄉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湖濱城市目標邁進。
巢湖是一片開放的熱土,巢湖人民熱忱歡迎海內外朋友前來投資興業。
2.行政區劃
巢湖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全市轄4縣1區,65個鎮、5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全市總面積9423平方公里,總人口453.06萬。
居巢區11個鎮、1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11個鄉鎮:槐林鎮、黃麓鎮、欄桿集鎮、蘇灣鎮、夏閣鎮、散兵鎮、銀屏鎮、柘皋鎮、壩鎮鎮、烔煬鎮、中垾鎮;1個鄉:廟崗鄉;6個街道辦事處:半湯街道辦事處、亞父街道辦事處、天河街道辦事處、鳳凰山街道辦事處、卧牛山街道辦事處、中廟街道辦事處。
廬江17個鎮。17個鎮:廬城鎮、冶父山鎮、湯池鎮、泥河鎮、白山鎮、盛橋鎮、同大鎮、金牛鎮、石頭鎮、郭河鎮、萬山鎮、羅河鎮、樂橋鎮、柯坦鎮、白湖鎮、龍橋鎮、礬山鎮。
無為19個鎮、4個鄉。19個鎮:無城鎮、湯溝鎮、陡溝鎮、白茆鎮、石澗鎮、蜀山鎮、牛埠鎮、開城鎮、嚴橋鎮、二壩鎮、襄安鎮、高溝鎮、姚溝鎮、紅廟鎮、赫店鎮、泉塘鎮、福渡鎮、劉渡鎮、泥汊鎮;4個鄉:崑山鄉、洪巷鄉、十里墩鄉、鶴毛鄉。
含山縣8個鎮。8個鎮:仙蹤鎮、林頭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環峰鎮、清溪鎮、昭關鎮。
和縣10個鎮。10個鎮:歷陽鎮、沈巷鎮、白橋鎮、香泉鎮、西埠鎮、石楊鎮、姥橋鎮、功橋鎮、烏江鎮、善厚鎮。
3.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六月,皖北行署設立巢湖專員公署,駐巢縣,轄巢縣、無為縣、廬江縣、肥東縣、肥西縣、含山縣、和縣、三河市、巢湖水上公安局。
1950年3月,三河市並入肥西縣。1952年1月,巢湖、宣城兩專員公署合並成立蕪湖專員公署,巢縣、無為縣、廬江縣、和縣、含山縣劃歸蕪湖專署。 1958年7月,廬江縣劃屬六安專員公署;8月,巢縣劃歸合肥市。11月,和縣、含山縣劃歸馬鞍山市;12月,和縣、含山兩縣合並為和含縣。次年4月,和含縣再劃歸蕪湖專署。5月,和含縣重又分為和縣、含山兩縣。1961年4月,巢縣由合肥市劃出,仍歸蕪湖專署。1965年5月,經國務院批復,巢湖專員公署於同年7月25日恢復建置,署治巢縣城關,轄巢縣、無為縣、廬江縣、肥東縣、和縣、含山縣 6縣。1971年3月,巢湖專員公署改稱巢湖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7月,肥東縣劃歸合肥市建置。1984年1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巢縣撤縣改市稱巢湖市(縣級),仍屬巢湖地區行政公署管轄。1999年7月9日,國務院批准、 8月5日省政府批復撤銷巢湖地區及縣級巢湖市,設立地級巢湖市,地級巢湖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居巢區青年路。原縣級巢湖市改為居巢區,以原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為居巢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東風路。巢湖市轄原巢湖地區的無為縣、廬江縣、含山縣、和縣和新設立的居巢區,實行市領導縣、區體制。
1999年12月29日,中國共產黨巢湖市第一次代表大會閉幕,中共巢湖市委員會產生。2000年1月19日,巢湖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閉幕,第一屆市級國家政權機構產生。2000年1月 20日,地級巢湖市在居巢區青年路舉行揭牌儀式,中共巢湖市委、巢湖市人大常委會、巢湖市人民政府、政協巢湖市委員會、中共巢湖市紀律檢查委員會揭牌。
I. 含山有多少個鄉鎮
截止2020年8月。含山縣下轄8個鎮,另設有3個園區,分別為:
環峰鎮、運漕鎮、銅閘鎮、陶廠鎮、林頭鎮、清溪鎮、仙蹤鎮、昭關鎮,安徽含山工業園區、安徽含山經濟開發區、含山縣褒禪山經濟園區。
含山縣:
安徽省馬鞍山市下轄縣,地處長江下游北岸,東與馬鞍山市和縣接壤,西與巢湖市相連,南與蕪湖市無為縣以裕溪河相隔,北接滁州市全椒縣。介於東經117°53′—118°13′,北緯31°24′—3l°53′之間,總面積1032.8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1949年1月21日含城解放,含山屬江淮解放區第五專區。同年6月,改屬皖北行署巢湖專區。
1952年1月30日改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58年12月15日,含山縣、和縣合並為和含縣,屬馬鞍山市,縣治設歷陽鎮。1959年4月和含縣屬蕪湖專區。1959年6月1日,含山、和縣分開,各還原建制。1965年7月28日含山改屬巢湖專區(後專區改為地區、行署),1999年8月5日撤銷巢湖地區設地級巢湖市,屬地級巢湖市,2011年8月,原地級巢湖市區域調整,含山縣劃歸馬鞍山市。
(9)含山和縣劃歸馬鞍山擴展閱讀
區劃沿革:
1980年,含城人民公社改為環峰鎮,直屬縣。
1983年4月,恢復鄉鎮政權,改人民公社為鄉、鎮人民政府。全縣設5區、22鄉(鎮)、運漕、環峰兩個直屬鎮。
1984年3月,東關鎮上升為縣直屬鎮,其餘鄉鎮不變。
1985年,黃墩、海口兩鄉劃歸運漕鎮管轄。
1988年,環峰鎮成立3個相當於鄉級管委會,即城郊、攀桂、鼓樓管委會。是年全縣轄5個區,3個直屬鎮,21個鄉(鎮),16個居民社區(其中有3個相當鄉級),221個行政村,2749個村民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