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土地成交

馬鞍山土地成交

發布時間:2021-01-19 16:25:17

『壹』 西昌市馬鞍山鄉搬到裕隆回族鄉的房子和土地怎麼確權

西充縣馬鞍山鄉搬到一中肥鄉鎮,房子和土地怎麼確權都放到我們家?根本不需要你考慮,他們自然會牌你們

『貳』 徵收土地馬鞍山養殖河蟹賠償標准

養殖水面徵收的補償,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征專收土地的屬,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徵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叄』 馬鞍山市赴杭州舉辦土地推介招商會 的地塊是哪幾個

房地產項目:

1佳山公園東麓2陽湖塘濕地公園周邊地塊-A號地塊3陽湖塘濕地公園周邊地塊-B號地塊4陽湖塘濕地公園周邊地塊-C號地塊5陽湖塘濕地公園周邊地塊-D號地塊

6陽湖塘濕地公園周邊地塊-E號地塊7新聞中心南側地塊8東湖公園西北側地塊

9雨山路南側原天成紡織廠地塊10雨山路入口改造地塊11慈湖河東岸地塊12世紀大道西側地塊13朱然路西側地塊14映翠花園南側地塊15花山路東側地塊16金瑞新城西側地塊17金瑞新城東側地塊18湖南新村危舊房改造19雨山二三四村危舊房改造20雨山西路商貿城21安工大東校區東側地塊22霍里山公園周邊地塊23慈湖經濟開發區9號地塊24慈湖經濟開發區10號地塊25慈湖經濟開發區11號地塊26萬嘉南苑農貿市場27花山區旅遊園商業地塊1號28花山區旅遊園商業地塊2號29慈湖河景觀帶商業用地(東)30慈湖河景觀帶商業用地(西)31新城東區核心區地塊

【以下為當塗縣出讓地塊】

32提署路東段兩側地塊33小黃山公園東側地塊34襄城河北側地塊35314省道西側,太白路南側地塊

工業項目:

序號

地塊名稱

地塊位置

面積(畝)

用途

容積率

備注

36

慈湖經濟開發區1號地塊

聯合西路與沿江大道交叉口西北角

35.5

工業

≥0.7

慈湖經濟開發區

37

慈湖經濟開發區2號地塊

中橡大道與北環路交叉口東北角

90

工業

≥0.7

38

慈湖經濟開發區3號地塊

中橡大道與北環路交叉口西南角

78

工業

≥0.7

39

慈湖經濟開發區4號地塊

北環路以北

127

工業

≥0.7

40

慈湖經濟開發區5號地塊

慈湖開發區東北部,205國道以西

81

工業

≥0.7

41

慈湖經濟開發區6號地塊

慈湖開發區東北部,205國道以西

131

工業

≥0.7

42

慈湖經濟開發區7號地塊

慈湖開發區東北部,205國道以西

172

工業

≥0.7

43

慈湖經濟開發區8號地塊

慈湖開發區東北部,205國道以西

22

工業

≥0.7

44

花山工業集中區G1

銀杏大道與神來筆路交叉口

97

工業

≥0.6

花山經濟開發區

45

馬鞍山軟體園項目

霍里山大道以東,星光大道以南,湖南東路以北,秀山路以西

規劃佔地150畝

46

花山商貿軟體園

北沿馬濮公路,南至湖南路向東的延長線,東起霍里鎮東的規劃道路

規劃佔地8400畝

47

台商科技產業園

霍里山大道以東,秀山路以西,馬濮旅遊大道以北,五畝山路以南

規劃佔地1830畝

48

雨山工業園蘆場創業園地塊

天門大道以西,一中以南

70

工業

雨山工業園

49

雨山工業園湯陽創業園

九華路以南,雨田路以西

120

工業

50

雨山工業園南區3-1、3-2、3-3地塊

九華路以南,寧蕪鐵路以東

180

工業

51

上湖工業集中區地塊

金家莊工業園內,葛羊路南側

200

工業

金家莊工業園

52

金家莊工業園南區9號地塊

金家莊工業園內,林里路以北,慈湖河路以東

100

工業

53

金家莊工業園南區地塊1號

慈湖河北路與天然河交叉口東南角

100

工業

≥0.7

54

金家莊工業園南區地塊2號

慈湖河北路與天然河交叉口西南角

87

工業

≥0.7

55

恆興村地塊

電廠南側

830

工業

『肆』 我是馬鞍山的,我在1999年買了一個農村房,有房產證。可不可以到土地局去辦土地證

根據1998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修訂的土地
管理法規定,農村宅基地內是不能自由買賣的容。該法第62條規定:「農村
村民每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並且面積不能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級
規定的標准。」宅基地已經達到規定標準的就不能再申請新的宅基地,可
在原宅基地改建,或退出原宅基地再申請新的宅基地。對由於房產繼承等
原因形成的多處住宅(包括宅基地),原則上不作處理,但不得翻建。房
屋損壞後,要退出多餘的宅基地。農村村民建住宅,由村民向農民集體經
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申請,經村民委員會討論,並經鄉(鎮)人民政府審
核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涉及合用農用地,還應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
村民因住房出賣或出租而使宅基地達不到標准;或沒有宅基地的,也不得
申請宅基地;但因兩戶的宅基地均達不到標准而相互調劑的,經批准可以
申請宅基地。嚴禁利用建住宅為名搞房地產開發和炒房地產。

『伍』 馬鞍山買房什麼情況免契稅

(一)因不可抗力來滅失住房而重源新購買住房的,免徵契稅。
(二)土地、房屋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徵用、佔用後,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權屬的,其成交價格沒有超出土地、房屋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部分,免徵契稅。
(三)城鎮職工第一次購買公有住房的,在本市規定標准面積以內的部分免徵契稅,超過的部分,仍應按照規定繳納契稅。因原住房未達到本市規定標准面積而重新購買公有住房的,視為第一次購房。

『陸』 馬鞍山的土地使用稅如何規定 我想問一下,馬鞍山市內的一個鎮,它的土地使用稅是多少錢一個平方米

土地使用稅是地方稅種,根據各地不同的情況價格也是不一樣的,如何你想知道的話,最好打12366稅務的熱線問。

『柒』 馬鞍山市金土地勘測評估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馬鞍山市金土地勘測評估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1月0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工內程測量、地籍測繪容、房產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等。
法定代表人:孫妙
成立時間:2003-11-04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0000002951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馬鞍山市國土資源局大廈二樓

『捌』 馬鞍山市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辦法(45號令)

是不是43號令
馬鞍山市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辦法
安徽省馬鞍山市人民政府

馬鞍山市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辦法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令第43號

《馬鞍山市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辦法》已經2008年12月16日市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市 長 周春雨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馬鞍山市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土地徵收管理,維護當事人各方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市市轄區內徵收集體所有土地和拆遷集體土地上房屋、附著物(以下簡稱「征遷」)的補償安置,適用本辦法。

征地撤組後剩餘土地征遷的補償安置,亦適用本辦法。

國家和省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對征遷補償安置標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 市政府統一領導全市征遷工作。

市國土資源局統一管理征遷補償安置工作,其所屬的市土地征遷事務管理機構負責征遷補償安置管理的事務性工作。

各區政府負責組織本級政府有關部門和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實施轄區內征遷工作,其成立的土地征遷事務機構負責轄區內征遷補償安置的具體事務工作。慈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其管理的昭明村、楊家村集體土地的征遷實施工作。

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做好征遷相關工作。

第四條 被征遷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其他權利人應當服從社會經濟發展對建設用地的需要,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積極協助做好征遷工作。

第五條 建立征遷補償安置保障聯席會議制度,由區政府(慈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牽頭,市國土資源、勞動保障、財政、公安、規劃、房產、農林、監察等有關部門參與,定期研究解決征遷工作中的有關問題。

第二章 征地程序

第六條 征地按下列程序辦理審批手續:

(一)申請征地單位按照征地報批要求准備報件,送市國土資源局。市國土資源局應按照市政府確定的年度用地計劃及農用地轉用計劃安排組織報批。

(二)市國土資源局統籌擬定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充耕地方案、征地方案(單獨選址的項目,供地方案一並擬訂、報批),報經市政府審核同意後,依法上報有批准權的政府審批。徵收林地的,應當先徵得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第七條 征地方案經依法批准後,在被徵收土地所在村、組內以市政府名義予以公告。其中,徵收鄉鎮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土地的,在鄉鎮政府所在地進行公告。

第八條 被征地的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征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或其他有效證明到指定的地點辦理征遷補償登記手續。未如期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的,以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調查結果為准;未如期辦理被拆遷房屋及附著物補償登記手續的,以征遷事務機構調查結果為准。

第九條 根據批準的征地方案,依照本辦法規定的補償安置標准,市國土資源局統籌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地所在地公告,聽取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經市政府批准後,由各區政府(慈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組織實施。

第十條 征地的各項費用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沒有足額到位前,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其他權利人有權拒絕交地(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其他權利人無正當理由拒絕領取補償安置費的除外);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其他權利人應當自征地各項費用付清之日起30日內交付被征土地。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地方案的實施。

第十一條 征地公告後,有關部門、單位和個人應在征地范圍內暫停辦理下列事項:

(一)審批宅基地和其他建設用地;

(二)審批新建、改建、擴建房屋;

(三)辦理入戶或分戶,但因婚姻、出生、士兵退伍以及刑滿釋放、解除勞教等情況必須入戶或分戶的除外;

(四)核發工商營業執照;

(五)批准房屋過戶、土地流轉;

(六)變更房屋、土地用途。

第十二條 對征遷補償、安置爭議的協調、裁決,責令交出土地及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等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三章 征地補償和人員安置

第十三條 征地實行區片綜合地價方式補償。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由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兩部分組成。其中,土地補償費為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40%,安置補助費(含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基金)為征地區片綜合地價的60%。

第十四條 土地補償費按以下規定支付和使用:

被徵收土地屬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設立財務專戶,由鄉鎮、街道管理,所有人使用。屬村民組所有的,土地補償費總額的70%由集體經濟組織按村民自治規定,自行組織分配給應安置人員,用於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支出。餘下的30%納入村集體經濟組織公積金,用於歷次征遷遺留等問題的處理,其使用、管理由區政府(慈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負責監督。

第十五條 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地單位人均佔有耕地的數量確定。被征地單位總人口為征地公告之日在籍的符合安置條件的常住農業人口。被征地單位征地前耕地總數量以國土資源部門調查成果為准。

耕地是指菜地、水田、旱地、經濟作物地。精養魚塘(含魚苗塘)按耕地計算。

第十六條 被征地單位的下列人員屬於應安置人員:

(一)常住農業人口以及出生和合法婚入人員;

(二)原有常住農業戶口的現役義務兵;

(三)原有常住農業戶口的勞改勞教人員;

(四)1995年8月1日前戶口遷入被征地村民組,有承包地和住房,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並承擔農業義務的人員。承包地未達到所在村民組承包地人均水平的,按實佔比例予以安置;

(五)國家政策性移民中初始遷入地的農業人口;

(六)本市市區政策性遷移為小城鎮戶口的「自理口糧戶」,在原居住地仍有承包地和住房的人員;

(七)征地轉戶時屬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以轉戶花名冊為准),在歷次征地中應安未安人員。

下列人員不屬於應安置人員:

(一)歷次征地已安置人員和征地轉戶後婚入及出生的自然增長人員;

(二)1982年10月15日後遷入人員不符合前款第四項規定條件的,不予安置。但可以辦理戶口農轉非;

(三)自費農轉非人員和戶口遷出的在校全日制大中專學生。

第十七條 應安置人員由村民委員會提出,在被征地村民小組公示後,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區政府(慈湖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確認後,抄送市土地征遷事務管理機構備案。

第十八條 征地時,安置補助費在支付下列費用後,剩餘部分由區政府統一繳入市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基金專戶:

(一)不滿16周歲人員(含政策性移民時隨父母生活統一農轉非人員),一次性發給撫養補助費1.2萬元;

(二)16周歲(含16周歲)以上人員,一次性發給自謀職業補助費1.5萬元;

(三)無固定工作或無穩定收入的自費農轉非人員、原征地撤組轉戶時不滿16周歲未安置人員和戶口遷出的在校全日制大中專學生,一次性發給生活補助費8000元。

第十九條 將下列人員應得的補償安置費一次性撥給區民政部門,由區民政部門按規定安置或發放生活費:

(一)未滿16周歲的孤兒;

(二)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孤老人員;

(三)持有殘疾證明、喪失勞動能力且無監護人的人員;

(四)經縣級以上醫院證明患有精神病且無監護人的人員。

第二十條 經批准安置的農業人口,由公安部門及時就地辦理農轉非,納入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體系、城鎮就業服務體系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體系。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執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二十一條 經批准佔用國有農場農用地,導致原使用單位受到損失的,應按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標准,支付土地、青苗、附著物補償費、農業人口安置補助費,其人員不納入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體系。

佔用林地補償按《安徽省林地保護管理條例》執行。

第四章 青苗、附著物、住房補償

第二十二條 征地應依法據實支付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青苗和附著物補償費歸所有者所有。

經依法批准臨時使用農村集體土地的,用地單位應按本辦法支付租金、青苗及附著物補償費等費用。

第二十三條 青苗補償費,按一季農作物的產值乘以征地時實際種植面積計算,無青苗的不予補償。擅自佔用耕地,改變耕地用途,栽種樹木或挖塘養魚等,按原使用用途計算青苗補償費。

零星名貴觀賞樹木可以移植的,付給移植費;不能移植的,給予適當補償。

零星栽種的樹木按實補償。

第二十四條 農田水利及機電排灌設施,需要復建的,由用地單位復建;電力、廣播、通訊設施等附著物能遷移的,付給遷移費。不需復建和不能遷移的附著物,依據重置價結合成新據實補償給所有權人。

需遷移墳墓的,應當予以公告。遷移費用按市民政部門核實的標准執行。

第二十五條 拆遷宅基地上合法住房按重置價結合成新予以補償。

第二十六條 拆遷非住宅房,對用地、建設手續合法的產權人按下列規定進行補償。其中,被拆遷人為企業的應持有工商營業執照:

(一)拆遷非住宅房,拆遷補償款按住房補償標准結合各類結構層高計算補償。拆遷非住宅房中的附房、披房不加價;

(二)被拆遷工廠、站場、倉庫堆棧中的設備、設施屬破壞性拆除的應以評估價為依據給予補償;

(三)拆遷企業的停產停業費按徵收公告日期前3個月稅後利潤計補3個月,需搬遷設備的,搬遷、安裝費按拆遷企業設備總價值的5%給予補償;

(四)拆遷學校、醫院、敬老院、村委會(社區)辦公等公共服務用房,應當按城市規劃要求予以重建或置換,不需要重建或置換的,按拆遷非住宅房補償標准執行。

被拆遷人將房屋出租的,拆遷實施單位僅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有關承租人補償費用由被拆遷人支付。

第二十七條 拆遷個體工商戶自有營業用房及連家店的,被拆遷人需提供土地使用權證、房屋產權證、工商營業執照,如土地使用權證上載明的土地用途為宅基地的,按住房補償標準的1.1倍計算,不再另行安置和支付停業搬遷損失等其它補償;如土地使用權證載明為其它用途的,按第二十六條規定補償。

第二十八條 下列青苗、附著物、住房不予補償:

(一)未依法取得用地批准、規劃許可或在批准、許可的面積外違法建設的附著物、住房;

(二)徵收土地公告後搶栽的花草、樹木;

(三)超過批准使用期限,臨時用地上的附著物;

(四)天然野生雜叢。

第二十九條 徵收郊區專業菜地,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標准為5000元/畝。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由各區按規定用途專款專用。

第五章 住房拆遷安置

第三十條 拆遷住房應給予住房安置。符合下列條件的,屬於住房安置對象:

(一)征地公告前依法辦理用地批准、規劃許可或持有建房證、房屋產權證的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

(二)符合第十六條規定的應安置人員和1982年10月15日後遷入,有合法住房的人員。

原有常住農業戶口,後轉為非農戶口,仍在其原居住房屋生活且有合法產權登記手續的,比照應安置人員予以住房安置;但已享有城鎮住房福利(含福利分房、住房補貼、單位集資建房)的除外。

第三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於住房安置對象:

(一)房屋未被拆遷的;

(二)暫住戶或雖是常住戶口但屬租房居住的;

(三)通過繼承、贈予、買賣等方式取得房屋所有權或實際使用權、收益權,但不是拆遷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

(四)歷次征遷中已予住房安置或住房貨幣安置的;

(五)1982年10月15日後遷入,無合法住房的。

第三十二條 住房拆遷安置實行貨幣化加配購安置房方式或產權調換安置方式,被拆遷人可選擇兩種方式中的一種。

(一)住房拆遷貨幣化加配購安置房方式:

拆遷合法面積住房按重置價支付補償款給被拆遷人。

對應予住房安置的人員按每人3萬元計付住房安置款,獨生子女和喪偶者另加1.5萬元。配購安置房面積為每個符合拆遷安置人員20平方米,獨生子女和喪偶者另加10平方米。

特困戶住房拆遷補償安置費用總額不足以購置應安置標准內安置房的,差額款由用地單位全額支付。

(二)住房拆遷產權調換安置方式:

每個應予住房安置人員按30平方米實行等面積產權調換,互不支付差價。對於被拆遷原合法住房面積(不含披房、附房)低於應安置面積的,按原面積予以調換安置;高於應安置面積的,高出部分按拆遷住房重置價補償給被拆遷人。

第三十三條 遠郊、線型工程等特殊情形不適宜實行貨幣安置和產權調換安置的,經市政府批准可按自拆自建方式安置。

實行自拆自建方式安置的,由區政府負責組織實施,被拆遷房屋按重置價的120%標准予以補償。自拆自建宅基地征遷補償、「三通一平」及公共設施建設等費用按每戶4.6萬元由區政府統籌包干使用。

第三十四條 被拆遷戶分戶安置原則和人均被拆遷住房合法面積認定依據市政府關於集體土地上房屋產權登記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五條 拆遷人拆遷房屋,應支付被拆遷人搬遷補助費;被拆遷人需臨時自行安置過渡的,應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過渡費);被拆遷人在拆遷公告規定的最後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的,拆遷人可按規定標准給予一次性搬遷獎勵費。

第三十六條 被拆遷人的子女就讀小學、初中,因住房拆遷需要轉學的,持市土地征遷事務管理機構出具的《馬鞍山市住房拆遷戶子女轉學證明》,教育部門應根據其拆遷後的實際過渡住址,按就近入學原則安排就讀,不得收取跨地區借讀費。

第三十七條 實行住房貨幣安置的住房安置款或實行產權調換方式調換應安置面積的購房款均由用地單位支付給區政府。

第三十八條 被拆遷人辦理安置房產權證時,持市土地征遷事務管理機構出具的《馬鞍山市拆遷安置證明》,財稅部門應按有關規定減免契稅。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部門責令改正,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行政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法所得依法予以追回:

(一)征地公告後,有關部門、單位或個人在征地范圍內違法違規辦理第十一條暫停辦理事項造成後果的;

(二)被征地單位、有關部門或個人謊報數據,在征地過程中弄虛作假、冒名頂替騙取征遷補償費用,或者截留征遷補償費用的;

(三)侵佔、挪用征遷補償費用的;

(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實施征遷補償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權力、徇私舞弊的;

(五)建設用地單位或個人擅自進行征遷補償安置的;

(六)阻撓或破壞征遷工作,妨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條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青苗、房屋及附著物拆遷等具體補償標准,由市政府另行發文公布。

第四十一條 征遷事務機構工作人員經業務培訓,考核合格後,由市國土資源局核發《馬鞍山市征遷人員上崗證》。從事征遷的工作人員須持證上崗。

第四十二條 項目征遷可實行包干方式(包時間、包經費、包事務)。實行征地包乾的項目,按測算的征遷成本總費用收取4%的不可預見費(其中1%作為包干獎勵費)。

第四十三條 征地管理費按省政府有關文件規定收取,返還地方部分,市土地征遷事務管理機構、區土地征遷事務機構按4.5:5.5分成。拆遷事務費按省有關規定執行,支付給經辦的拆遷事務機構。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施行前已辦理征地批准手續且已公布征地補償安置、拆遷補償安置方案的,按原方案執行。

第四十五條 當塗縣政府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縣實際情況制定當塗縣土地徵收補償安置辦法。

第四十六條 本辦法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2002年2月24日市政府第39號令發布的《馬鞍山市徵用土地補償安置辦法》及其配套文件同時廢止。

『玖』 一九九六年馬鞍山土地徵用有土地費嗎

696年馬鞍山市土地徵用的有土地費嗎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土地成交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