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公共服務的簡要介紹
雖然研究公民權、社區和市民社會的理論家、組織人本主義理論家以及後現代主義的專公共行政理屬論家觀點之間還存在著諸多分歧,但這些觀點也有諸多相似之處,它們將新公共服務的種種觀念與新公共管理和傳統公共行政的諸種觀念區別開來,具體表現如下:
『貳』 新公共服務理論與新公共管理理論相比有哪些不同其基本觀點如何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務理論的不同:
(一)理論基礎不同
新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是經濟學基礎和私營部門的管理方法。經濟學理論是以公共選擇理論中的 「委託-代理」理論和新制度經濟學中的交易成本理論為重點的。經濟學理論的這些共同特徵是強調市場機制的優越性,提倡政府應該減少對市場的干預,所以,新公共管理理論崇尚大量地依靠市場機制去引導公共項目。20世紀以來,隨著信息化、知識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加劇,對西方國家的私營部門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私營部門為了適應環境,很快進行了管理變革,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公共管理者認為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之間不存在本質區別,在管理方式和工作效率上,私營部門還要比公共部門更勝一籌,因此,私營部門中的一些管理方法如績效管理、戰略管理、目標管理、靈活且具有彈性的組織模式、顧客至上、結果控制等方法都卓有成效,並紛紛被引入公共部門的管理之中。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一個理論基礎是民主公民權理論。公民權被看作是一種包含對社區及其成員的承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水平以及把公共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的生活方式。新公共服務理論重視民主公民權,實際上是對更加積極和更多參與的公民權的復興。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另一個理論基礎是社區與公民社區理論越來越受到關注。西方社會日益多元化,社區被視為促進統一和利益綜合的重要途徑。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社區的形成和發展。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第三個理論基礎是組織人本主義思想。基於傳統的官僚層級制限制了人類活動的視野,不利於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因此,人本主義試圖把公共組織改變為更少的受權威控制和支配的、更利於個人積極性和靈活性發揮以及自我實現、自我滿足的組織。
(二)價值取向不同
新公共管理有眾多不同的名稱,但其核心價值取向是共同的,即市場化是新公共管理的首要價值取向。「新公共管理的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公共服務組織的運作中,即實現公共服務的市場化」。新公共管理主張用市場的力量改革政府,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部門,在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展開競爭,縮小政府規模,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效率。新公共管理認為使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主要途徑是民營化和合同制。市場化成為新公共管理理論倡導改革、緩解政府壓力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新公共管理的另一個價值取向是顧客導向。政府不是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官僚機構,而是由責任感的企業家,公民即為其顧客和消費者。只有以顧客為取向,才能提供多樣化的社會需求並提高政府服務質量。
新公共服務理論對公民權利更是倍加重視。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在公共組織尊重公民的基礎上,只要通過合作和分享過程來運行,就一定能獲得成功。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實現公民權利的手段是公民參與。
『叄』 3。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什麼簡答題,無書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復務理論制是基於對包括企業家政府理論在內的新公共管理理論進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礎上產生的。新公共服務指的是關於公共行政在以公民為中心的治理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登哈特認為公共行政官員在其管理公共組織和執行公共政策時應該集中於承擔為公民服務和向公民放權的職責,他們的工作重點既不應該是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應該視為其劃槳,而應該是建立一些明顯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應力的公共機構。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觀點:一是政府的職能是服務,而不是掌舵;二是公共利益是目標而非副產品;三是在思想上要具有戰略性,在行動上要就有民主性;四是為公民服務,而不是為顧客服務;五是責任並不簡單;六是重視人,而不只是重視生產率;七是公民權和公共服務比企業家精神更重要;八是簡化繁文縟節是對的,但是不能破壞基本規范和法定程序;九是減輕財政負擔的設想是可行的,但是不能無視行政工作本身對公共開支的要求;十是處理公共問題應該具有創造性、但不能讓少數人中飽私囊。
『肆』 公共管理學概論簡答題什麼是新公共服務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含義
1、指關於公共行政在以公民為中心的治理系統中所扮演回的角色的一套理念答。
2、是在對傳統公公共行政理論和新公共行政理論進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礎上提出的。
3、主張用一種基於公民權、民主和為公共利益服務的新公共服務模式來替代當前的那些基於經濟自我利益的主導行政模式。
4是對傳統公公共行政理論和新公共行政理論的一種揚棄而非全盤否定。
----------------------------------------------------------
您好,答題不易
如有幫助請採納,謝謝
『伍』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服務而不是掌舵。
2、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是政府的主要目的和任回務,但不答是由政府自己參與生產或 壟斷公共服務的提供。
3、戰略性的思考,民主的行為。
4、為公民而不是顧客提供公共服務。
5、並非簡單的責任與義務。
6、重視公民,而不僅僅將公民看成是生產力。
7、重視公民關系,將公共服務的提供臨駕於「企業家關系」之上。
『陸』 什麼是新公共服務
新公共服務是一種社會學范疇的理論,它針對傳統模型和現今居於支配地位的管理主義模型提出了重要的、切實可行的替代性選擇方案。當理論家之間的爭論仍將繼續、行政實踐家還在試驗和發掘新的可能性時,已有的貢獻將對實踐具有重要意義。新公共服務的種種觀念與新公共管理和傳統公共行政的諸種觀念區別開來,具體表現如下:
(1)政府的作用就在於幫助公民表達和實現他們的共同利益,而非試圖在新的方向上控制或駕馭社會。
(2)公共行政官員必須致力於建立集體的、共享的公共利益觀念,這個目標不是要在個人選擇的驅使下找到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案,而是要創造共享利益和共同責任。
(3)符合公共需要的政策和計劃通過集體努力和協作的過程,能夠最有效地、最負責任地得到貫徹執行。
(4)公共利益源於對共同價值准則的對話協商,而不是個體自我利益的簡單相加。因此,公務員不僅僅要回應顧客的需求,而且更要關注建設政府與公民之間、公民與公民之間的信任與合作關系。
(5)政府不應當僅僅關注市場,還應該關注憲法和法令,關注社會價值觀、政治行為准則、職業標准和公民利益。
(6)公共組織及其所參與的網路如果能在尊重所有人的基礎上通過合作和共同領導的過程來運作,它們最終就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7)與企業家式的管理者視公共資金為己所有的行事方式相比,如果公務員和公民都致力於為社做出有意義的貢獻,那麼公共利益就會得到更好的實現。
『柒』 新公共服務理論對於我國的政府改革有何啟示
新公共管理與新公共服務是當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論發展的兩種代表性流派,
其中新公共管理發展的比較早體系
也較完善,
但是新公共服務著力於對新公共管理批判也存在較大的合理性,
正在引起廣泛關注
。
『捌』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務理論中政府的職能是什麼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務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觀點:
政府的職能版是服務,而不是掌舵;權
公共利益是目標而非副產品;
在思想上要具有戰略性,在行動上要具有民主性;
為公民服務,而不是為顧客服務;
責任並不簡單;
重視人,而不只是重視生產率;
公民權和公共服務比企業家精神更重要。
『玖』 新公共服務的概念
「新 公 共 管 理 」運動的興起,有力地推動了西方國家
的公共行政改革,為西方國家的政府擺脫財政危機、管理
危機和信任危機起到積極作用。然而,「新公共管理」確有
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如市場化取嚮往往導致公共利益的
背離,顧客服務導向常常致使公民價值的喪失,等等.雖
然「新公共管理」運動正方興未艾,但一直以來,公共行
政理論家和實踐者們都在進行不懈地努力,試圖尋求「新
公共管理」的替代模式。一些學者對「新公共管理」的首
要原則「掌舵而不是劃槳」提出質疑,認為從劃槳到掌舵
的轉化仍然沒有明確究竟「誰是船的主人」。美國學者肯恩
和斯泰弗思在《政府是我們的》一書中做出明確地回答:
政府的主人是它的公民川.也就是說,公共管理要把公民
放在首位,而不僅是從劃槳向掌舵的簡單的功能轉換,而
這個理念也正是「新公共管理」所忽略的東西。美國著名
公共行政學家羅伯特·丹哈特提出用「新公共服務」的概
念來代替「新公共管理」121.本文正是以「新公共服務」的
概念為基礎.首先通過將「新公共管理」與舊公共行政進
行比較,闡明「新公共管理」的相對於官僚體制的進步性,
以及其本身仍存在的局限性,然後尋求「新公共服務」理念成立的理論基礎,最後詳細闡述「新公共服務」不同於舊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主要特徵。當前,「新公共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仍佔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