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馬鞍山市和縣有線電視費一年多少錢
1.一個月24元,一年288元
⑵ 和縣屬於安徽馬鞍山什麼區
和縣直接歸屬馬鞍山市管轄,不屬於其他區管轄。
和縣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西北岸。東與南京、馬鞍山、蕪湖三大城市隔江相望,南臨蕪湖市鳩江區,西與含山縣接壤,西北與全椒縣毗鄰,東北與南京市浦口區一橋相連。和縣南北長,東西窄,全縣南北最大距離70千米,東西最大距離36.4千米,總面積1319平方千米。
和縣歷史悠久,距今已有2200多年歷史,是安徽省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和縣猿人、霸王祠、天門山、陋室等4個歷史文化景點入選中小學教科書。和縣文化底蘊深厚、人文薈萃,北宋歌豪杜默、明末清初新安畫派的傑出代表戴本孝、「當代草聖」林散之、我國首枚奧運金牌獲得者許海峰等都是和縣的驕傲。
和縣生態環境良好,山水資源豐富,擁有雞籠山—半月湖、香泉旅遊區兩個4A級景區,霸王祠、天門山等5個3A級景區。此外,還有南梁昭明太子蕭統沐浴療痾的「天下第一湯」香泉等眾多歷史人文景觀,是中國最佳溫泉度假旅遊示範縣。
(2)馬鞍山和縣有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和縣古名歷陽,因「縣南有歷水」而得名。周朝屬揚州之邑,春秋、戰國屬楚。秦贏政元年,置歷陽縣,屬九江郡。漢屬淮南國,晉屬揚州淮南郡。唐為和州,轄歷陽、烏江、含山三縣,其中歷陽縣轄39個鄉和西梁山鎮,宋沿唐制。明直屬南京。清屬江南左右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後,改和州為和縣,直屬省都督。1948年,成立和含愛國民主縣政府,11月,和、含分開。1949年1月成立和縣民主政府,後改為和縣人民政府,屬巢湖地區。12月,劃歸南京市管轄。1950年春,仍歸巢湖地區。
1952年,屬蕪湖地區。1958年,和縣與含山縣合並成立和含縣,劃歸馬鞍山市。1959年4月仍歸蕪湖地區,5月,和含縣劃開。1965年,隸屬巢湖專區管轄。2011年劃歸馬鞍山市,現和縣屬安徽省馬鞍山市,轄9個鎮,85個村委會、30個社區居委會。
中國共產黨組織在和縣建立較早,1927年4月,中共和縣第一個黨支部成立。同年5月,由於反革命逆流波及至縣,境內一些共產黨員仍然以各種形式,堅持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斗爭。抗日戰爭時期,和縣黨組織逐步恢復建立起來。
自1938年9月開始,先後建立和含臨時前委、和含全縣委、和江中心縣委、和含工委、江和全工委、和含中心縣委。1942年,在和含境內,建立擁有1000人槍的含和獨立團,1943年,擴建為3000人武裝的含和支隊,七師參謀長孫仲德兼任支隊人和政委,馬長炎任副支隊長。
同時,在和含中心縣委的基礎上,相繼建立了和含地委、和含專員公署。從而使這塊根據地逐漸鞏固、發展,成為集聚革命力量的一塊基地,又是溝通新四軍第二師和第七師的重要通道。1945年9月,和含根據地黨政幹部遵照中共中央的決定,在含和支隊的掩護下,安全撤離和縣抵達蘇北。
1946年7月,在蕪湖成立中共和含工委,由王訓友任書記,聯系和含地區沒有北撤的黨員和幹部,恢復革命力量。1947年10月,彭醒夢任中共和含工委書記,並組建和含支隊,積極配合華東野戰軍南下先遣支隊,進入和含地區。
1948年6月,南下先遣支隊在和縣南鄉司常庄附近,全殲國民黨安徽省保安第六團,打開了和含地區的斗爭局面。1949年2月,人民解放軍抵達長江北岸,約計35000人,分駐在烏江至裕溪口長達60公里的沿江地區。
同年4月上旬,為掃清渡江戰役的障礙,三野三十軍九十師二七〇團,參加進攻西梁山敵軍陣地。朱慕萍團長親自指揮主攻,光榮犧牲。
1949年4月23日,和縣全境解放。中共和縣縣委下轄7個區委、42個支部。7月,屬江全縣、臨江縣管轄的原和縣地域全部劃歸和縣。全縣共建7個區,1個直屬鎮,75個鄉鎮。
⑶ 和縣有幾個鄉幾個鎮幾個街道
截至2019年7月,和縣共轄9個鎮,另設有3個功能區,分別是:歷陽鎮、白橋鎮、姥橋鎮、功橋鎮、西埠鎮、香泉鎮、烏江鎮、善厚鎮、石楊鎮、安徽和縣經濟開發區、安徽精細化工產業有機合成基地、安徽和縣台灣農民創業園。
1、歷陽鎮
歷陽鎮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是和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稱亞父城,2000多年前由歷陽侯范增所建,東漢時曾為古揚州站所。
全鎮總面積164平方公里。歷陽鎮地理位置優越,東靠近南京,與馬鞍山隔江相望。省道巢寧路和滁蕪路穿境而過,乘車至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南京祿口機場、蕪湖灣里機場均不到90分鍾,境內有長江黃金水道和三條通江河流,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2、白橋鎮
安徽省和縣白橋鎮,面積106.58平方公里,轄9個村委會、3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白橋街社區。
3、姥橋鎮
姥橋鎮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與馬鞍山市主城區隔江相望。歷史悠久,自唐朝隸屬和州,轄8個村委會,2個社區。
鎮位於和縣南部,距和城僅3公里,滁蕪省道穿境而過;東臨長江,與馬鞍山一江之隔,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及長江深水碼頭已於2013年年底建成;南依巢蕪高速、蕪湖長江大橋,淮南鐵路近在咫尺;北靠合寧高速、南京長江三橋、屬南京1小時都市圈;西面巢寧路。
4、功橋鎮
功橋鎮位於和縣西南部,距縣城約27.0公里,東接姥橋鎮,南與沈巷鎮相對,西與含山縣接壤,北臨西埠鎮。功橋鎮屬於半山半圩區,總面積12756.7公頃,下轄9個村委會和2個社區。
5、西埠鎮
西埠鎮隸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和縣西部,長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帶的北側。地理環境優越,水陸交通便捷,新S105省道橫貫東西,已開工建設的北沿江高速穿鎮而過。
西埠鎮鎮域總面積157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2個社區。西埠鎮有雞蘢山、九條壠、攔龍山等景點。
⑷ 馬鞍山和縣哪裡有工作
安徽久工健業有限責任公司,當地人應該都聽過,在開發區這邊,包吃住,平均工資內有容3000,而且不用什麼學歷,年紀也沒有太大的要求,上到50、60歲的大爺,下到18,20幾歲的小姑娘,好多和縣本地人都在這邊上班。久工在和縣差不多算龍頭企業了,專注按摩椅行業20多年,每年繳納的稅款也是和縣數一數二,同時為和縣人民提供幾百個就業崗位,為和縣的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值得一去。
⑸ 和縣屬於馬鞍山哪個區
按照國務院的批復「和縣」劃歸馬鞍山市以後,它不屬於馬鞍山市的任何一個「區」管轄;「和縣」直接在馬鞍山市的管轄之下。 《國務院關於同意安徽省撤銷地級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國函[2011]84號 2011年7月14日)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於撤銷巢湖市及有關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皖政[2011]57號)收悉。現批復如下:
一、同意撤銷地級巢湖市。
二、撤銷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設立縣級巢湖市,以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的行政區域為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的行政區域。新設的縣級巢湖市人民政府駐卧牛山街道,新設的縣級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轄,合肥市代管。
三、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廬江縣劃歸合肥市管轄。
四、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無為縣劃歸蕪湖市管轄,和縣的沈巷鎮劃歸蕪湖市鳩江區管轄。
五、原地級巢湖市管轄的含山縣,和縣(不含沈巷鎮)劃歸馬鞍山市管轄。
⑹ 安徽和縣 有多少鄉鎮急求。。
行政區劃 和縣現轄10個鎮,107個村委會、32個社區居委會,縣政府駐歷陽鎮歷陽東路87號。版其中歷陽鎮轄權17個村委會、8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歷陽鎮陋室西街;沈巷鎮轄18個村委會、6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沈家巷;白橋鎮轄9個村委會、3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白橋;姥橋鎮轄8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姥橋;功橋鎮轄9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功剩橋;西埠鎮轄11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西埠;香泉鎮轄8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香泉;烏江鎮轄11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烏江;善厚鎮轄7個村委會、1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善厚集;石楊鎮轄9個村委會、2個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石楊。
⑺ 馬鞍山和縣有什麼特產
馬鞍山,除了有馬鋼生產各種鋼鐵產品以外,還有許多其他深受海內外朋友歡迎的特產. 主要還有.... 採石茶干 「採石磯」牌茶干,已有兩佰多年歷史,源於清朝嘉慶年間,是清造廷貢品之一。解放後,也為黨和國家一些領導人所贊許,深受廣大消費者鍾愛。產品曾遠銷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獲省、部優和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及92香港國際食品博覽會中國優質保健品三項銀獎。並榮獲安徽省著名商標稱號。茶干選用優質大豆、甘草等十幾種天然材料精製而成。且色澤醬紅、細嚼味長、回味持久、有韌性、對折不斷等特色。除含豐富的植物蛋白外,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八種氨基酸,以及鈣、鎂、鉬、錳、硒、鍶、銅等十幾種微量元素。在第五屆全國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學會上被一些著名的營養專家鑒定為色、香、味具佳、老少皆宜的營養保健食品。同時也是旅遊、飲酒、喝茶的最佳食品。 黃池醬菜 黃池醬菜產自當塗縣黃池鎮,當地豐富新鮮的物產加上百姓由來已久的醬菜製作習俗使得黃池所產的醬菜遠近聞名,在華東地區擁有廣闊的消費人群。這里的醬菜用料新鮮,工藝考究,口味獨特,是佐餐佳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盛行於這一帶的香菜,它是用經過晾曬的白菜絲配以辣椒粉、芝麻及多種香料混合腌制而成,放在壇中經年不壞,吃的時候,盛在小碟里,淋上麻油,一嚼便覺醇香厚味,微辣中鮮味兒直透舌根,另人不忍卒咽。是小酌品茗時的絕配。 洪濱絲畫 洪濱絲畫是馬鞍山市工藝美術師袁洪濱先生獨創發明的。用一把棉花、一把剪刀,把世間萬物貼得栩栩如生,意趣盎然,其高超精湛的技藝讓人耳目一新,為之嘆服。洪濱絲畫以其獨特手工技藝和巧妙的創意組合,將絲棉特有的肌理效果與繪畫藝術有機地結合,顯示出獨特的高品位的藝術魅力,是當代手工藝術領域中又一新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中國古絲綢文化精髓和傳統手工藝術的延伸和發展。 洪濱絲畫先後榮獲國家專利、國家發明金獎、科技成果金獎、輕工博覽會金冠獎等十多項大獎。1989年被外交部定為國家使節性禮品及省、市地區接待出訪禮品,成為安徽地方特色和中華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1998年獲世界基尼斯之最,是鑒賞收藏、名貴裝飾、珍貴禮品、特別紀念的理想之選。中央電視台專程來馬鞍山拍攝了專題記錄片《袁洪濱和他的絲綿畫》,向海內外介紹。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香港文化藝術基金會名譽副主席庄世平先生在香港為洪濱絲畫題詞為「工藝奇葩」;原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會長費孝通觀看洪濱絲畫後欣然揮毫題詞「洪濱絲畫,東方一絕」。2003年,獲中國國際旅遊商品交易會「最佳展品獎」、「設計一等獎」;中國民族民間工藝品、紀念品及收藏品博覽會金獎;杭州民間手工藝品展覽會金獎。 綠松石飾品 綠松石又稱土耳其玉,是一種含水銅鋁磷酸鹽礦物,其工藝名稱為松石,是最古老的玉石之一,春秋時代的稀世珍寶「和氏璧」就是由綠松石雕琢而成的。它特有的藍色光澤,代表著溫馨和生命,是吉祥、永恆和成功的同義詞。在世界珠寶習俗中,綠松石被定為十二月生辰石,象徵成功與必勝。馬鞍山綠松石以世上獨一無二的柱狀形態令寶玉石界人士驚嘆。它由含銅熱液交代鐵礦脈中的柱狀磷灰石而成,其質地純凈,從藍綠到海藍,色澤艷麗豐富,摩氏硬度4-5,已採得珍貴的有十二個柱體的晶簇狀原礦。用這些質地優良的原礦精心雕刻加工而成的各式綠松石飾品和雕件,是個人和機構難得的收藏品和展覽品。 綠松石手鏈 綠松石項鏈 博望刃具 博望鎮素稱「中國刃具第一鎮」,刃具生產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博望農民就以打鐵為業。到了清朝乾隆年間,「蕪湖剪子」、「博望的刀」之說在江南各地廣為流傳,打鐵擔子遍及江浙滬各大街小巷。現今組建了馬鞍山市巨星刃具機床(集團)公司,下轄博望刃具模具廠、江南鍛壓機床廠、皖東鍛造廠、特種刀模廠、博望建材廠、博望建安公司6家企業,公司注冊資金9000多萬元,佔地面積9.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主要產品:剪切、滾剪、沖剪、切斷粉碎刀片及沖壓模具6大系統500多個品種和液壓板料折彎機、剪板機、多用切斷機、建築材料、金屬屏風、包裝材料等。其中,四星牌剪板機刀片曾榮獲省優質產品、省信得過產品稱號;熱切刀片獲全國「七五」星火計劃博覽會金獎等。 石生手指玻璃反畫 是馬鞍山特色藝術品。劉傳勇先生的"石生手指玻璃反畫"集觀賞、收藏和養生之大成的特色藝術品。有「中華一絕」之美譽,傳揚海內外。 金腳紅毛蟹 當塗釜山所產的金腳紅毛蟹,其特點是金腳紅毛,肉質豐嫩,黃油滿足,味道鮮美,食之過後,一切佳餚進口皆覺無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品嘗過,並予以高度贊賞,列為皇宮貢品,釜山金腳紅毛蟹個大體壯,每隻小則三四兩,大則六七兩,爬行速度快,在平滑的玻璃板上也照樣爬行自如。該品種毛蟹不僅在本地暢銷,在香港、東南亞市場也十分走俏。 海獅巾被 「海獅」牌提花、提噴花、提印花、螺旋緞檔巾被系列產品,獲部優1個,省優4個,行優16個,國家級新產品1個。出口日本、美國、獨聯體、東南亞等二十三個國家和地區。 金姿紡織裝飾品 馬鞍山金姿紡織裝飾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系列提花檯布、餐巾等裝飾用品,是我省名牌產品。「金姿」商標也被確定為省著名商標。該產品享有自營出口權,80%出口東南亞、歐美和香港市場。國內為北京釣魚台國賓館、人民大會堂等高檔賓館、飯店所使用,深受國內外客戶青睞。該公司是省旅遊商品定點生產企業,為國內唯一生產總統宴會桌專用特幅提花檯布的廠家。該公司生產的紡織裝飾用品,採用上等優質棉線為原料,吸濕性好,耐洗耐磨,大整理採用全套引進設備漂白絲光,花型活潑,雅緻大方,具有絲綢般風格。 九孔十三節貢藕 九孔十三節藕,產於黃池仇塘,乾隆年間奉為皇帝貢品而揚名四方。藕身肥大,肉質嫩,水分多,甜而香,質清鮮、無渣滓。用其加工成藕粉,質地細膩,色澤美觀,食用簡便,營養豐富。尤其適用於老幼病弱者,是一種清血安神的滋補品
⑻ 安徽馬鞍山有個和縣
馬鞍山是有一個和縣,原來屬於巢湖市,後來巢湖撤消了,劃到了馬鞍山。就緊靠在南京的江浦邊上,從南京過去很近的,也很快。
⑼ 馬鞍山至和縣公交沿途有幾個站
公交703路,步行走78米,沿612公路,向西,沿716高速,坐車199分鍾,馬鞍山至和縣公交沿途有九個站。
⑽ 從馬鞍山到和縣有哪些方法
輪渡,汽車,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