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農村基層公共服務

農村基層公共服務

發布時間:2021-01-17 19:23:31

Ⅰ 美麗鄉村建設由政府什麼部門負責

美麗鄉村建設參與部門是政府各部門都有。

比如由鎮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設立辦公室,協調各部門工作。

此次建設任務需要多方面共同合作,政府部門一同協作,分工明確,齊心協力才能做好做到。

《美麗鄉村建設指南》國家標准。該標准將於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標准由12個章節組成,基本框架分為總則、村莊規劃、村莊建設、生態環境、經濟發展、公共服務、鄉風文明、基層組織、長效管理等9個部分。

在村莊建設方面,標准規定了道路、橋梁、飲水、供電、通信等生活設施和農業生產設施的建設要求。

明確規定村主幹道建設應進出暢通,路面硬化率達100%;要科學設置道路交通標志,村口應設村名標識;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特色景觀旅遊景點還應設置指示牌。

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標准規定了氣、聲、土、水等環境質量要求,對農業、工業、生活等污染防治;

森林、植被、河道等生態保護,以及村容維護、環境綠化、廁所改造等環境整治進行指導;

並設定了村域內工業污染源達標排放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生活污水處理農戶覆蓋率、衛生公廁擁有率等11項量化指標。

同時,標准還在經濟發展和公共服務方面作出了相關規定。

(1)農村基層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以江西分宜的黨員幹部為例:

12月27日,走進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洋江鎮輯睦橋村:

美麗的鄉村景緻映入眼簾——被一座座「金元寶式」「波浪式」「花朵式」籬笆牆圈起來的一個個小菜園、小果園、小花園,綠意盎然,整潔而寧靜祥和的田園氣息撲面而來。

「這些菜園、果園、花園,原先都是空心房、危舊房、違章房。這些籬笆牆和邊上的景觀路,都是用拆下來的廢舊磚瓦、木料做成的。」

村民鍾德財說,「拆了『三房』,建起『三園』,我們的居住環境變好了!」

「村民手裡攢夠了錢,就會選塊新宅基地建房,而原有的空心房、危舊房閑置又不拆除,造成了一戶多宅,既浪費土地資源又影響人居環境。

今年,我們將拆空心房、危舊房、違章房與農村『宅改』作為重點工作,用黨建引領的方式建設『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秀美鄉村,已初步打贏了這場硬仗。」洋江鎮黨委書記鍾燕青告訴記者。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近年來,分宜縣著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抓好「黨建+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扎實推進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

如何動員村民拆除空心房、危舊房、違章房?山田村黨支部書記領頭,帶領村主任、村黨員幹部、黨員村小組長、黨員村民理事會成員成立了「黨員先鋒隊」。

為確保「一碗水端平」,「先鋒隊」先拆自己或自己直系親屬的「三房」。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人做起,讓村民看在眼裡,落實在行動上。

截至11月底,分宜縣已拆除的「三房」面積達324.58萬平方米,新建的「三園」面積達52.93萬平方米。

解決垃圾圍村問題,是分宜縣美麗鄉村建設的又一抓手。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利用黨員志願活動日、黨員聯系農戶等載體,廣泛開展鄉村房前屋後衛生整治、清理衛生死角和門口塘、清除雜草等活動。

在黨員幹部的帶動下,青年團員、婦女、民兵、老年人群體也主動加入進來,營造了全面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局面。

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分宜縣加強農村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發動農村黨員幹部用大白話。

用「老表」的話向群眾講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身邊的道德模範、身邊的好人事跡,引導群眾形成向上向善、敬老愛親、勤儉節約的社會風氣,打造出「分宜有愛」品牌,涌現了唐才英、黃梅生、黃才平等一批「身邊好人」。

「我們要把基層黨建與鄉村治理結合起來,把自治、法治、德治貫通起來,引導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同時,發揮好農村黨員帶頭人作用,在脫貧攻堅、發展村集體經濟、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治村理村等方面打先鋒、站排頭,領著大家干、干給大家看,接續奮斗,下好鄉村振興這盤大棋。」分宜縣委書記李逸翔說。

Ⅱ 社保卡公共服務在農村基層存在的現狀問題有哪些

人民群眾對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的需求迅速增長

Ⅲ 社會事務服務中心是干什麼的

社會事務服務中心職責:

1、負責全鎮社會保障服務工作。

2、負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開展失業、工傷、生育、養老、醫療保險等服務工作。

3、負責收繳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及相關信息、資料、檔案管理工作。

4、負責民政救助工作。負責群眾最低生活保障,救災救濟工作,落實農村五保供養政策。承擔優撫救濟、社會互助事務性和服務性工作。

5、負責授權范圍內各項社會救助人員調查統計、申報工作,承擔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服務工作。

6、承辦鎮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3)農村基層公共服務擴展閱讀:

接待困難群眾來信來訪,開展咨詢服務、徵集意見、做好信訪督辦,化解社會矛盾,暢通困難群眾訴求渠道設立信訪接待窗口。

以提升社會治理水平和運行效率為目標,立足創新社會管理體系、打造創新型政府,建立「群眾接待中心、政務服務中心、法律服務中心、財務結算中心、惠民幫扶中心」,並引入「市場中介服務機構、企業服務機構」。

積極探索和構建包括「政府」和「市場」在內的社會事務服務網路,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一個功能完善、服務便捷、配置有效的「社會事務超市」正在逐步形成。

社會事務服務中心主要任務是:加快推進各項惠民行動,整合惠民幫扶資源,完善惠民幫扶體系,建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公共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服務體系網路。

Ⅳ 從服務基層項目人員中招錄鄉鎮公務員的考試科目 公共基礎知識里 農業農村工作知識考的要點多不多,大

不多,5%左右

Ⅳ 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的措施有哪些

(一)繁榮發展農村文化。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盡快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集市、文明戶、志願服務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農民崇尚科學、誠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風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勤勞致富、扶貧濟困的社會風尚。加強農村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
(二)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鞏固農村義務教育普及成果,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完善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和經費保障機制,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兒童、留守兒童特別是女童平等就學、完成學業,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健全縣域職業教育培訓網路,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廣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大力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農村教育。增強高校為農輸送人才和服務能力,辦好涉農學科專業,鼓勵人才到農村第一線工作,對到農村履行服務期的畢業生代償學費和助學貸款,在研究生招錄和教師選聘時優先。保障和改善農村教師工資待遇和工作條件,健全農村教師培養培訓制度,提高教師素質。健全城鄉教師交流機制,繼續選派城市教師下鄉支教。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加強遠程教育,及時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農村。
(三)促進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重點辦好縣級醫院並在每個鄉鎮辦好一所衛生院,支持村衛生室建設,向農民提供安全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加強農村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定向免費培養培訓農村衛生人才,妥善解決鄉村醫生補貼,完善城市醫師支援農村制度。堅持預防為主。加強農村葯品配送和監管。積極發展中醫葯和民族醫葯服務。重視健康教育。加強農村婦幼保健,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補助政策。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和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
(四)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力度,做到應保盡保,不斷提高保障標准和補助水平。全面落實農村五保供養政策,確保供養水平達到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農村受災群眾救助制度。落實好軍烈屬和傷殘病退伍軍人等優撫政策。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為重點的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農村老齡服務。加強農村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促進農村殘疾人事業發展。
五)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五年內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加強農村公路建設,逐步形成城鄉公交資源相互銜接、方便快捷的客運網路。推進農村能源建設,擴大電網供電人口覆蓋率,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加快改水、改廚、改廁、改圈,開展垃圾集中處理,不斷改善農村衛生條件和人居環境。推進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積極發揮信息化為農服務作用。發展農村郵政服務。健全農村公共設施維護機制,提高綜合利用效能。
(六)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實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實行新的扶貧標准,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把盡快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並實現脫貧致富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的首要任務。重點提高農村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對沒有勞動力或勞動能力喪失的貧困人口實行社會救助。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扶持力度。繼續開展黨政機關定點扶貧和東西扶貧協作,充分發揮企業、學校、科研院所、軍隊和社會各界在扶貧開發中的積極作用。
(七)加強農村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加強災害性天氣、地質災害、地震監測預警,提高監測水平,完善處置預案,加強專業力量建設,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高災害處置能力和農民避災自救能力。加強防洪排澇抗旱設施和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加快農村危房改造,提高農村道路、供電、供水、通信設施抗災保障能力,提高農村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建築質量,落實安全標准和責任。全力做好汶川地震災區農村恢復重建工作,加大投入,對口支援,發動群眾,加快受災農戶住房重建,搞好農業生產設施重建,盡早恢復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
(八)強化農村社會管理。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農民權益機制,拓寬農村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做好農村信訪工作,加強人民調解,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農村廣大幹部要進村入戶做好下訪工作,切實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加強農村政法工作,推進農村警務建設,實行群防群治,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健全農村應急管理體制,提高危機處置能力。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反對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勢力干預農村公共事務,堅決取締邪教組織,嚴厲打擊黑惡勢力。

閱讀全文

與農村基層公共服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