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公共衛生項目服務和合作醫療免費健康體檢 是什麼 城鄉居民合作醫療卡上寫的。
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免費項目:
(一)健康教育:免費為各村每季更新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免費為每農戶每季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免費開展育齡婦女和學生的身心健康咨詢與教育活動。
(二)重大傳染病防治:對肺結核可疑症狀者提供免費痰片檢查及一次X線胸片檢查,對確診活動性肺結核病人按統一的化療方案提供免費抗結核葯品,向農村艾滋病病人免費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療葯品,向接受艾滋病咨詢、檢測的人員免費提供咨詢和初篩檢測,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免費提供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治療和咨詢。
(三)計劃免疫:向轄區內0-7歲的兒童免費提供省免疫規劃規定的一類疫苗的接種服務。
(四)婦女衛生保健服務:免費為孕產婦建立孕產期保健卡,提供5次產前檢查、3次產後上門訪視和1次產後常規檢查;向已婚育齡婦女每年提供1次常見婦女病檢查。
(五)兒童衛生保健服務:免費為 0-3歲兒童在首次體格檢查時建立系統管理檔案,定期接受8次健康體檢。
(六)慢性病與老年人的動態健康管理:免費對高血壓、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病人提供咨詢服務和管理;免費為60歲以上老人和特困殘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戶等困難群體實行動態管理,跟蹤服務,定期隨訪。
以上服務項目免費提供給九龍鎮、涉農街道轄區內的常住農村人口。
❷ 公共衛生體檢系統介紹
公衛全民健康體檢信息系統
一、背景
堅持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圍繞「健康中國」建設,全面實施全民健康體檢工作,掌握各類人群健康狀況,篩查相關疾病,制定防控措施,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進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通過全民健康體檢,擴大群眾對自身身體狀況的了解,普遍接受健康知識教育,做到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同時,進一步提升基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完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全面掌握各類人群健康狀況,制定科學的干預策略與應對措施,讓城鄉居民享受健康惠民帶來的紅利,實現全市城鄉居民健康體檢全覆蓋,參檢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
100%。
通過健康體檢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全民健康體檢各業務工作的簡易化、標准化、模塊化和集成化,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靈活性來保證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信息系統應符合省級區域信息平台技術規范等。
文字來源:杏林七賢 公共衛生體檢系統
❸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為居民體檢,但是很多人不去怎麼辦有什麼好經驗
國家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落實預防為主的醫療衛生方略的重要舉措,是實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居民的基本疾病預防、健康管理的一個很好的措施。免費實施,群眾不來,結合可能原因提提自己的看法與建議:
第一個,可能群眾認識不到這個服務的好處,特別是在實施的初期,可利用群眾貪小便宜的心理,來參加體檢的可以獲得一些小禮品,吸引他們參加。
第二個,可能群眾要求比較高,覺得你這個服務太低端,那建議你們基層醫療機構可以與上級醫院或三級醫院合作,邀請大牌的醫生坐診或開講座,或針對體檢發現問題的群眾,由大牌醫生給予指導。
第三個,可能覺得你們的服務不到位。其實有些地方的體檢有點像完成任務,目的就是為了拿國家的基本公共衛生補助經費,沒有用心去做。你們可以做好體檢前後的貼心服務,提高服務水準,例如為參加體檢的人准備一點早餐,體檢後針對發現問題,由醫生提出針對性的處置,也可以結合當前在推進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提供差異化、優質化、個體化的簽約服務,讓群眾感受到你們服務水準。
第四個,其實也是最關鍵的,就是多宣傳這個的好處,讓群眾接受,也讓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此外,國家如有這個的政策配套和支持,應該會更有利於這個項目的開展,例如,要求參加基本醫保的群眾,都要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健康檔案和體檢,按要求完成健康管理達到預期健康目標可以降低保費,參加醫療商業保險或健康保險可以獲得優惠,這樣群眾都會自己找上門的,也將是對國民健康的大大促進!
❹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十四項都包括哪些具體一些更好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健康教育
預防接種
兒童健康管理
孕產婦健內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容壓)
重性精神疾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中醫葯健康管理
衛生監督協管
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健康素養促進行動
(4)公共衛生服務免費體檢擴展閱讀: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❺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一般人群每年體檢一次是嗎
三類九項:
第一大類是針對全體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分為兩個方面:
--為轄區人口建立統一、規范的居民健康檔案,並及時更新,逐步實施計算機管理。
--基於健康素養基本知識和技能、優生優育及轄區重點健康問題等內容,向城鄉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傳信息和咨詢服務。
三大項目針對重點人群
第二大類針對重點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分為三個方面:
--兒童保健。為0-36月嬰幼兒建立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每年新生兒訪視至少2次,兒童保健1歲以內至少4次,1-2歲兒童至少2次。
--孕產婦保健。為孕產婦建立保健手冊,開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務和2次產後訪視。
--老人保健。對轄區老年人進行健康指導服務,定期為全省城鄉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
四大項目針對疾病預防控制
第三大類針對疾病預防控制的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分為四個方面:
--預防接種。為適齡兒童接種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在重點地區,對重點人群進行針對性接種,包括出血熱疫苗,發現、報告預防接種中的疑似異常反應,並協助調查處理。
--傳染病防治。及時發現、登記並報告轄區內發現的傳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參與現場疫點處理;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和咨詢服務;配合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對非住院結核病人、艾滋病病人進行治療管理。
--慢性病管理。對高血壓、糖尿等慢性病高危人群進行指導,對35歲以上人群實行門診首診測血壓,對確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定期進行隨訪。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對轄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在專業機構指導下對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進行治療隨訪和康復指導。
❻ 公衛免費體檢普通人群幾年一次
公衛免費體檢普通人兩年一次。
❼ 什麼是公衛體檢系統
公衛全民健康體檢信息系統
一、背景
堅持新時代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圍繞「健康中國」建設,全面實施全民健康體檢工作,掌握各類人群健康狀況,篩查相關疾病,制定防控措施,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進一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通過全民健康體檢,擴大群眾對自身身體狀況的了解,普遍接受健康知識教育,做到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同時,進一步提升基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完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全面掌握各類人群健康狀況,制定科學的干預策略與應對措施,讓城鄉居民享受健康惠民帶來的紅利,實現全市城鄉居民健康體檢全覆蓋,參檢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 100%。
通過全民健康體檢,擴大廣大群眾對自身身體狀況的了解,普遍接受健康知識教育,做到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同時,進一步提升基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完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全面掌握各類人群健康狀況,制定科學的干預策略與應對措施,讓城鄉居民享受健康惠民帶來的紅利,實現全市城鄉居民健康體檢全覆蓋,參檢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 100%,通過體檢新發現的慢病患者管理率100%。
二、功能概述
1、建立全民健康體檢管理平台,實現體檢標准統一制定、體檢套餐統一制定、體檢項目收費統一制定等,各體檢機構集中規劃調度,能實現全民健康體檢、門診自費體檢、公衛體檢等業務。
2、建立覆蓋全區的體檢業務信息系統,實現院內體檢業務全覆蓋,提升體檢服務品質及質量控制標准。
3、建立統一的區域性部署系統的交互應用(HISLISPACS心電系統醫院集成交互平台),建立標准、規范的數據交互體系以及異常數據預警體系。
4、建立各類服務人群完整的基礎信息、體檢數據和管理分析等功能模塊,進行人群健康狀況的專業分析。
5、建立各體檢中心統一業務系統,體檢數據交互至全民健康體檢管理平台,並以此為基礎,將數據分發給區域健康信息平台、省市級各種交換平台,建立統一的對外展示途徑,可實現自行發布以及第三方應用調閱展示。
三、功能模塊
1.信息標准化管理
建立居民個人檔案:對居民身份進行唯一標識,並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將居民在不同醫療機構衛生產生的健康相關數據進行統一管理;支持單個數據實時注冊、批量數據自動注冊,也可人工處理
機構設備統一管理:支持對醫療衛生機構、行政區劃、儀器設備、醫療衛生人員等的注冊管理服務,對這些實體提供唯一的標識,統一管理
危急值管理
體檢中發現有重大風險指標時,全體檢查科室啟動預警機制,引起全院體檢醫生高度重視。檢查科室醫生可根據本科檢查項目進行危機值設置。當客人到其它科室檢查時會進行預警。從而達到危機值的提醒、預警、跟蹤、處理、統計等。
豐富的報表功能
具有豐富的各種查詢報表,包括面向體檢單位的分析報表,面向體檢中心的各種工作量報表,面向財務的收費報表
檢後業務
簡訊發送平台:可定向發送簡訊,如復查通知,體檢報告領取通知、節日祝福等自定義簡訊模版內容
手機/網站查報告:提供網站、APP、微信公眾號查詢體檢報告,在線咨詢醫生,進行健康管理等
通過健康體檢信息系統建設,實現全民健康體檢各業務工作的簡易化、標准化、模塊化和集成化,保障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靈活性來保證衛生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信息系統應符合省級區域信息平台技術規范等。
文字來源 杏林七賢 :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