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馬鞍山是哪個省市的
鞍山地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勝古跡眾多。傳說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在垓下全軍覆沒,敗退至和縣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請泗水亭亭長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長嘶不已,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
1.採石磯 採石鎮的採石磯與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以山勢險峻,風光綺麗,古跡眾多而列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採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沖,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採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吸引著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代詩人李白,多次來採石磯游覽,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如《牛渚磯》、《夜泊牛渚懷古》等。
2.李白墓 李白墓園位於當塗縣城東南青山西麓,蒼松掩映、翠竹環繞。李白一生浪跡天涯,獨戀當塗,曾10多次來到當塗。晚年投奔從叔當塗縣令李陽冰。客死當塗後,先殯於龍山東麓,後宣歙觀察使范傳正為遂李白生前遺願,遷墓至青山西麓谷家村。
3.朱然墓 朱然墓位於市區南部的雨山鄉安民村林場境內,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有關三國時期考古的一項重要發現,也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大、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80年代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發掘資料證明,墓主為三國東吳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朱然(182-249),字義封,漢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縣西北)人,出身東吳豪族,13歲過繼給舅父朱治為子,少時曾為孫權同窗好友。三國爭雄,朱然北抗曹魏,西拒蜀漢,一生屢立戰功,官左大司馬、右軍師。
4.濮塘風景區 位於市區東郊的濮塘風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景區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林木綠綉,飛泉叮咚,環境幽謚,野趣盎然,為休閑度假的勝地。竹海、古樹、清泉、鍾鼓並稱濮塘"四絕"。古銀杏歷經千載滄桑,仍虯枝鐵干,濃蔭如蓋。鍾鼓地踏地而聞鍾鼓聲,奇異而譎怪。500多年前發掘的玉乳泉,至今仍能清洌甘甜、源遠流長。
馬鞍山市是一座具有江南山水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市區雨山湖周圍九山環繞,形成了"九峰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秀麗景色,呈現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四季花香,丹青錦綉的美麗景觀,
『貳』 從安徽馬鞍山怎麼去西藏拉沙,要辦邊防證么
日喀則地區
仲巴縣:偏吉鄉,亞熱鄉,扎東鄉,納曲鄉,帕羊鄉,吉拉鄉,霍爾巴鄉。
薩嘎縣:昌果鄉,雄如鄉,接藏鄉。
聶拉木縣:充堆鄉,波龍鄉,門布鄉,銷作鄉、乃龍鄉,亞東鄉,樟木鎮。
定日縣:崗嘎鄉,雲瓊鄉,東巴鄉,絨轄鄉,扎西宗鄉,拉木堆鄉,曲當鄉,巴松鄉,扎果鄉,扎鄉。
康馬縣:康馬鄉,莎瑪達鄉,雄章鄉,嘎拉鄉,涅如鄉,堆鄉,涅如麥鄉。
亞東縣:上亞東鄉,下亞東鄉,康布鄉,堆那鄉,吉如鄉,帕里鎮,下司馬鎮。
崗巴縣:昌龍鄉,工巴樓鄉,龍中鄉,直克鄉,孔瑪鄉。
定結縣:日層鄉,薩爾鄉,窮則鄉,定結鄉,多布扎鄉,陳塘區。
吉隆縣:貢當鄉釓。扎鄉,薩勒鄉,吉隆鎮。
山南地區
錯那縣:錯那鄉,浪坡鄉,麻瑪鄉,基巴鄉,勒鄉,貢日鄉,庫局鄉,洞嘎鄉,卡達鄉,扎洞鄉,古松多。
隆子縣:曲松鄉,玉門鄉,馬其墩鄉,斗玉鄉,三林鄉,准巴多,加玉鄉。
洛扎縣:邊巴鄉,拉康鄉,杜魯鄉,拉郊鄉,古局鄉,木鄉,由吉麥多,色鄉,桑玉鄉,曲措鄉。
浪卡子縣:堆鄉,普瑪江塘鄉。
林芝地區
米林縣:米林鄉,里龍鄉,卧龍鄉,羌綱鄉,派鄉,丹鄉,南伊月巴多。
朗縣:金東鄉。
察隅縣:上察隅鄉,下察隅鄉,竹瓦根鄉,察瓦龍鄉。
墨脫縣:墨脫鄉,背崩鄉,德興鄉,格當鄉,達木洛巴民族鄉。
阿里地區
普蘭縣:雄巴多,崗薩鄉,公珠鄉,幫仁鄉,科加鄉,細德鄉,多油鄉、吉讓鄉、赤德鄉、仁貢鄉。
扎達縣:托林鄉、東嘎鄉、波林鄉、曲木底多、香孜鄉、熱市鄉、加林鄉、魯巴鄉、什布奇鄉、薩讓鄉、日巴多、達巴鄉、東波鄉、曲龍鄉、底雅鄉、楚魯松傑鄉。
日土縣:日土鄉、烏江鄉、狀大角多、過巴鄉、德汝鄉、東汝鄉、松西鄉、多瑪鄉、包庇甲崗鄉。
噶爾縣:索麥多、嘎爾新鄉、那木如鄉、門士鄉、索多鄉、扎西崗鄉、如木鄉、朗瑪多、曲角鄉。
當地辦理方法:
在拉薩辦邊防證要去兩個地方。先去拉薩市公安局,在小昭寺路北端的十字路口向東看可見拉薩市公安局,憑你的身份證(最好有單位的介紹信,不然有可能要看臉色)去辦一個開邊防證的介紹信(好象有點羅嗦,但事實就是這樣)。這個過程可以幾個人同去。
因為一張介紹信最多可以介紹八個人並且不管多少人都是收十元。然後出來可打車去武警邊防總隊。(路不算近,拉薩打的不出城不論遠近都是十元)。在邊防總隊大門邊有一小房間專門辦邊防證,所以不用進大門就可解決。辦證費用八元,另交押金三十元,在規定時間內返回可退押金。
『叄』 馬鞍山好不好如題 謝謝了
安徽省馬鞍山市 馬鞍山市位於中國安徽省東部,地處我國中部地區、長江下游南岸。1956年10月建市,現轄花山、雨山、金家莊三個區和當塗縣,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總人口124萬,其中建成區面積64平方公里,市區人口60萬,2004年全市人均GDP2.13萬元。經過馬鞍山政府和人民的不懈努力,把一度曾經污染嚴重的鋼鐵工業城市,逐步引向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良性發展軌道。先後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等稱號,已成為安徽省五大旅遊城市之一。 馬鞍山市是一座具有江南山水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市區雨山湖周圍九山環繞,形成了"九峰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秀麗景色,呈現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四季花香,丹青錦綉的美麗景觀,是中國國家級園林城市。 馬鞍山地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勝古跡眾多。傳說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在垓下全軍覆沒,敗退至和縣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請泗水亭亭長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長嘶不已,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 馬鞍山旅遊資源豐富。位於市區西南古鎮採石,是馬鞍山名勝古跡集萃之地。翠螺山突兀江畔,採石磯絕壁臨江,集"雄、奇、險、秀"於一體,風景奇幽,被譽為長江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同時又是古代的江防要塞、關津渡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千百年來,無數騷人墨客在此流連忘返,留下許多不朽詩篇。李白、劉禹錫、白居易、王安石、蘇軾、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漫歌賦詩。尤其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多次登磯游覽,寫下《橫江詞》、《牛渚磯》、《夜泊牛渚懷古》等膾炙人口的詩篇。這一帶至今還流傳著李白"跳江捉月"、"騎鯨升天"的動人傳說。如今這里已建成為安徽省省級風景名勝區,有太白樓、李白衣冠冢、然犀亭、三元洞、赤烏井等眾多景點。 距離市區20公里的青山腳下,是"詩仙"李白長眠之處。青山亦名青林山,山勢崢嶸,峰巒遙接,林木蔥郁,泉水潺潺。史載南齊詩人、宣城太守謝眺酷愛其勝,謂之"山水都",曾築室山南。唐詩人李白"一生低首謝宣城",曾有"宅近青山同謝公"的夙願。李白逝世後,原葬於龍山之麓。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李白墓遷至青山西南。歷代慕名前來憑吊者絡繹不絕,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1954年李白墓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0年代以來,馬鞍山出土了大量的古墓葬和古遺址,從新石器時代至商周的古遺址不一而足。三國朱然墓發掘於1984年6月,出土許多珍貴文物,部分漆器填補了三國美術史的空白,被列為80年代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所有這些都反映了馬鞍山具有久遠的歷史文化淵源。 位於市區東郊的濮塘風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景區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林木綠綉,飛泉叮咚,環境幽謚,野趣盎然,為休閑度假的勝地。竹海、古樹、清泉、鍾鼓並稱濮塘"四絕"。古銀杏歷經千載滄桑,仍虯枝鐵干,濃蔭如蓋。鍾鼓地踏地而聞鍾鼓聲,奇異而譎怪。500多年前發掘的玉乳泉,至今仍能清洌甘甜、源遠流長。現被列為安徽省省級風景名勝區。 為紀念詩仙,弘揚民族文化,發展旅遊事業,促進對外交流與合作,自1989年起,每年農歷重陽節,馬鞍山舉辦國際吟詩節。每年都吸引著大批國內外遊客來馬鞍山旅遊觀光。馬鞍山中國國際吟詩節已成為安徽省五大旅遊節慶活動之一,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安徽省旅遊局和馬鞍山市人民政府承辦。我們竭誠歡迎海內外各界朋友來馬鞍山參加"國際吟詩節",觀光旅遊。 馬鞍山市被譽為"江南魚米之?quot;,物阜民豐,盛產優質大米、油料、棉花等農產品,是長江鰣魚、刀魚、金毛蟹等名貴水產品的主要產地,歷史悠久的採石磯茶干、採石磯酒深受中外遊客的青睞。 馬鞍山市概況 區號:0555 郵編:243000 位置:地處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東北部與江蘇省南京市接壤,南與蕪湖相鄰,距南京、蕪湖的距離皆為42公里。 區劃:轄花山區、雨山區、金家莊區和當塗縣。 馬鞍山坐落在淄川區淄河鎮,重巒疊嶂,氣勢雄偉,主峰海拔618米,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市級風景名勝區。 馬鞍山風景迷人,文化底蘊豐厚。相傳其原為天上一匹青龍駿馬,因嚮往人間的自由,棄仙入俗,化石為山。春秋戰國時期,馬鞍山為齊魯分界線,古長城遺址清晰可見。山上建有玉皇閣、華光寺、鍾鼓樓等,從殘存的石碑記載可知明崇禎四年曾重修過,有人考究其初建於唐宋年間。據說,當時山上香火旺盛,方圓百里善男信女都來朝拜,但因戰火連連,屢遭塗炭,現在山上的建築是1992年重修的。 馬鞍山之所以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還是因那次名震齊魯的抗日保衛戰。因地勢險要,該山多為兵家必爭之地。1942年11月9日,日寇為了卡斷我魯中通往魯南、膠東等地的交通要道,調動了一千多兵力向我馬鞍山根據地發起瘋狂進攻。而我守山將士連老人、傷病員在內才30餘人,武器彈葯也極少,但英雄們在王鳳麟副團長的帶領下,與敵人進行頑強的拼搏。最後,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毅然跳崖殉國,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民族之歌!解放後,政府先後撥款修建了革命烈士紀念碑、馬鞍山戰斗展覽室、烈士群雕等,並在高聳入雲的石崖上雕刻了曾在此戰斗過,後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廖容標、錢均將軍等人的題詞。近年來,淄河鎮政府又投資百萬元,開通了攀山公路,在山上修建了凌雲閣、仰鷹台等十多處景點,安裝了風力發電機組,美化了四周環境,將其建成融革命傳統教育和人文、自然景觀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更令人感到高興和驚奇的是,最近人們又在山上發現了三處自然景觀:一處是在山東峰的石崖上有一個十餘米高的八路軍頭像,浩然正氣,形象逼真,象徵著馬鞍山戰斗中烈士的不屈靈魂,被人們稱之為「英雄之魂」;一處是在馬鞍山正南的三泰山主峰上,恰似一個熟睡的大佛,泰然自若,活靈活現;一處是馬鞍山西南方的一座山峰,猶如一尊靜坐修行的彌勒佛,神情專一,莊重自然……這真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近城郊而絕塵囂,入山地而不閉塞。馬鞍山以如此豐厚的內涵和神韻吸引著眾多的遊客,一年四季,遊人如織。 馬鞍山因盛產H型鋼被譽稱為「鋼城」
『肆』 馬鞍山市這兩天可以出城嗎
可以出城,但再想進來可能就不太容易了,好像可出不可進
『伍』 馬鞍山這個城市怎麼樣,那裡環境以及社會風氣怎麼樣!
好!「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版、「中國優秀旅遊權城市」、「國家科技進步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迪拜國際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全國文明城市」
當然作為一個工業城市,空氣不會太好。
社會風氣還是很和諧的,治安蠻好。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你可以親身來感受下。
『陸』 馬鞍山有什麼好玩的啊!
馬鞍山地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名勝古跡眾多。傳說楚漢戰爭時,楚霸王項羽在垓下全軍覆沒,敗退至和縣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便請泗水亭亭長將心愛的坐騎烏騅馬渡至對岸後,自刎而亡。烏騅馬思念主人,長嘶不已,翻滾自戕,馬鞍落地化為一山,馬鞍山因此而得名。 1.採石磯 採石鎮的採石磯與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以山勢險峻,風光綺麗,古跡眾多而列三磯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譽。採石磯突兀江中,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沖,水流湍急,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採石磯歷來為江南名勝,古往今來,吸引著許多文人名士,像白居易、王安石、蘇東坡、陸游、文天祥等都曾來此題詩詠唱,特別是唐代詩人李白,多次來採石磯游覽,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篇,如《牛渚磯》、《夜泊牛渚懷古》等。 2.李白墓 李白墓園位於當塗縣城東南青山西麓,蒼松掩映、翠竹環繞。李白一生浪跡天涯,獨戀當塗,曾10多次來到當塗。晚年投奔從叔當塗縣令李陽冰。客死當塗後,先殯於龍山東麓,後宣歙觀察使范傳正為遂李白生前遺願,遷墓至青山西麓谷家村。 3.朱然墓 朱然墓位於市區南部的雨山鄉安民村林場境內,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有關三國時期考古的一項重要發現,也是已發掘東吳墓葬中墓主身份最高、墓葬規模大、時間最早的一座大墓,被列為80年代中國考古十大發現之一。發掘資料證明,墓主為三國東吳左大司馬右軍師朱然。朱然(182-249),字義封,漢丹陽故鄣(今浙江安吉縣西北)人,出身東吳豪族,13歲過繼給舅父朱治為子,少時曾為孫權同窗好友。三國爭雄,朱然北抗曹魏,西拒蜀漢,一生屢立戰功,官左大司馬、右軍師。 4.濮塘風景區 位於市區東郊的濮塘風景區,面積約20平方公里,景區內層巒疊嶂、溝壑縱橫、林木綠綉,飛泉叮咚,環境幽謚,野趣盎然,為休閑度假的勝地。竹海、古樹、清泉、鍾鼓並稱濮塘"四絕"。古銀杏歷經千載滄桑,仍虯枝鐵干,濃蔭如蓋。鍾鼓地踏地而聞鍾鼓聲,奇異而譎怪。500多年前發掘的玉乳泉,至今仍能清洌甘甜、源遠流長。 馬鞍山市是一座具有江南山水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市區雨山湖周圍九山環繞,形成了"九峰環一湖,翠螺出大江"的秀麗景色,呈現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四季花香,丹青錦綉的美麗景觀,是國家級園林城市。 歡迎您來馬鞍山遊玩~
『柒』 中國區域歷史文化地理
簡述:
國父中山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南京: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大明、民國二次北伐成功;東晉、蕭梁、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復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於杭州,但迫於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即使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亦以驅除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壹、歷史沿革
1.楚秦王氣
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地處「吳頭楚尾」,為吳國置冶城於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令越相范蠡修築「越城」於秦淮河畔。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築城於石頭山,置金陵邑。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改金陵為秣陵。
漢初秣陵相繼為楚王韓信、吳王劉濞之封地。前128年,漢武帝封其子劉纏為秣陵侯。
2.六朝古都
211年,孫權自京口遷秣陵,改名建業。229年,孫權稱吳大帝,自武昌還都建業。
280年,西晉滅吳,改建業為建鄴。後因避晉愍帝司馬鄴之諱,改名建康。317年,司馬睿即位,是為晉元帝,東晉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宋立國,都建康。479年,蕭道成代宋稱帝,齊立國,都建康。502年,蕭衍代齊稱帝,梁立國,都建康。557年,陳霸先代梁稱帝,陳立國,都建康。
吳、東晉、宋、齊、梁、陳合稱六朝,故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今南京圖書館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遺址。六朝建康城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經濟發達,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
3.金陵情懷
公元589年,隋滅陳。隋文帝以石頭城為蔣州,隋煬帝時改為丹陽郡。
此後隋、唐兩朝統治者將揚州治所自金陵遷至廣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級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輔公祏義軍占據丹陽郡,歸順唐廷,唐改丹陽為歸化。杜伏威輔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權。唐平江南,置升州。
五代楊吳立國,修繕金陵,以為西都。937年,徐知誥(李昪)代吳,南唐立國,定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
4.陪都建康
975年,北宋滅南唐,以江寧府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趙禎為升王,不久立為皇太子,改升州為江寧府。
1127年,宋高宗即位,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作為東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為行在。1138年,宋高宗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為臨安府。建康府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為建康。1329年,改建康為集慶。
5.開明之城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慶,改集慶路為應天府,作為根據地,朱元璋自稱吳國公。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故定國號為明,是為明太祖。以應天府為南京,以為首都,以開封為北京,以為留都。1378年,罷北京,改南京為京師。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為北京,以為留都。1420年底,明成祖遷都北京,以南京為留都。1644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6.天國風雲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應天府為江寧府。1649年,清設兩江總督於江寧。1853年,太平軍攻克江寧,改江寧為天京,以為都城。在今總統府一帶修太平天國天王府。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國亡。
7.博愛之都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以南京為中國首都。
1927年,北伐軍克南京。不久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1937年9月19日,日軍第三艦隊司令官長谷川清下令對南京等實行「無差別級」轟炸。
12月13日,日軍佔領南京,後對南京城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血腥屠殺。在暴行最猖獗的6個星期里,共殺害我30多萬同胞,強奸2萬以上的婦女,史稱「南京大屠殺」。
8.故都重生
1949年4月23—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政府。
1949年後,南京先為中央直轄市。
1952年恢復江蘇省,南京降為省轄市並作為江蘇省省會至今。1990年南京被確定為國家計劃單列市,1994年省會城市取消計劃單列,國務院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確定南京市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9.府市建置
越城:公元前472年
金陵邑:公元前333年
秣陵:公元前210年
建業:公元211年
建鄴:公元282年
建康:公元313年
蔣州:公元589年
升州:唐朝
江寧府:公元937年
建康府:公元1127年
南京(應天府):公元1368年
江寧府:公元1645年
天京:公元1853年
南京府:1912年
南京特別市(首都特別市):公元1927年
南京市:公元1930年
南京市(中央直轄市):公元1949年5月10日
南京市(江蘇省轄市):公元1953年1月
南京市(計劃單列市):公元1989年
南京市(副省級市):公元1994年
貳、地理環境
氣候
南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5.4°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風和日麗;梅雨時節,又陰雨綿綿;夏季炎熱,與武漢、重慶並稱「三大火爐」;秋天乾燥涼爽;冬季寒冷、乾燥。南京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顯著,四時各有特色,皆宜旅遊。因此就有了「春遊牛首煙嵐」、「夏賞鍾阜晴雲」、「秋登棲霞勝境」、「冬觀石城霽雪」之說。
「夏熱冬寒」是南京較之其它江南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顯著氣候特徵,通常農歷臘月下雪機會最多,如果您有緣在南京遇上大雪,那也是令人神往的,江南的雪景更顯嫵媚動人。
近來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以及南京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熱程度與江南、華南其他都市相比大為減輕,故一時有為南京摘去「火爐」帽子的說法。
地形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地貌區域為寧、鎮、揚山地的一部分,低山山陵佔全市總面積的64.52%。長江南京段長度約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為南京市境內兩條主要的長江支流,其河谷平原為重要農業區。水面佔全市總面積11.4%,平原、窪地佔24.08%。
山脈
在城區外圍,六合區境內北部有東平山、冶山,東南部有以玄武岩為主的方山、靈岩山;浦口境內分布著東北--西南向的老山山脈;城郊和江寧區是寧鎮山脈西段的分布地,沿江邊第一列(即鍾山北支)分布著棲霞山、南象山、幕府山 ,第二列(即鍾山中支)有靈山、紫金山等,第三列(即鍾山南支)的山最多,有湯山、方山、牛首山等;溧水、高淳縣境的東部是茅山山脈的一部分。除了這些有名稱的小山丘外,還有許多無名崗地間雜其中。其實,像紫金山、九華山等山,都是句容茅山的余脈。
南京城區起伏不平。紫金山中支的余脈向西延伸,在太平門旁為富貴山,進城為小九華山、北極閣,繼續向西連接古長江沖積物堆成的下蜀黃土崗地,把南京城一分為二,形成了秦淮河水系和金川河水系的天然分水嶺。在城北銹球公園附近還有獅子山(又名盧龍山),城西有馬鞍山,城南有石子崗(又名瑪瑙崗、聚寶山)。四周群山環抱,有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棲霞山、湯山、青龍山、黃龍山、方山、祖堂山、雲台山、老山、靈岩山、茅山等,另有富貴山、九華山、北極閣山、清涼山、獅子山、雞籠山等聚散於市內,形成了山多水多丘陵多的地貌特徵。
河流
南京城內主要河流有長江和秦淮河.長江南京段從江寧銅井鎮南開始,至江寧營防鄉東為止,境內長約95公里。秦淮河全長103公里;到南京武定門外分兩股,一股為幹流,稱外秦淮河,繞城經中華門、水西門、定淮門外由三汊河注入長江;又一股稱內秦淮河,由通濟門東水關入城,在淮清橋又分為南北兩支,南支為「十里秦淮」,經夫子廟文德橋至水西門西水關出城,與幹流匯集,北支即古運瀆、經內橋至張公橋出涵洞口入幹流。
南京市北部有滁河,幹流全長110公里,河道彎曲,集水面積7900平方公里。南部有淳溧運河和天生橋河。
湖泊
南京市區主要有玄武湖、琵琶湖、紫霞湖和莫愁湖等,城市南部有石臼湖和固城湖,湖泊水面積分別為201平方公里和24.3平方公里。
生物
南京地處北亞熱帶,屬於我國現代植物資源最豐富、植物種類最繁多的地區。又以山丘、河湖兼備,氣候溫和,而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繁多,其動物種類,足以代表長江下游地區。
南京在江蘇省的植物分布區劃上,屬於長江南北平原丘陵區,是落葉闊葉林逐步過渡到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地區。主要分布樹種有馬尾松、麻櫟、栓皮櫟、楓香、化香、糯米椴、青剛櫟、苦櫧、冬青、石楠等。還有部分外來植物如:雪松、火炬松、廣玉蘭等。 常見麻櫟、栓皮櫟、楓香、化香樹、糯米椴等落葉闊葉林以及青岡、苦櫧、冬青等常綠闊葉樹種近50種;菰、何首烏等野生葯用植物40種。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棲息、繁衍的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揚子鱷、河鹿、江豚、鴛鴦、長耳鶚、短耳鶚等。
『捌』 打死蒙古大汗,南宋在四川取得全面勝利,為何最終四川不攻自破
蒙古大汗蒙哥在釣魚城受重傷的時候,知道釣魚城實在打不過,布置了暫停圍攻釣魚城,先集中兵力拿下重慶,再回過頭來對付釣魚城的新的戰略計劃。
不過,戰術布置沒多久,蒙哥終於扛不住,死了。這樣,這個計劃再一次流產。蒙哥大將阿答赤、史天澤等將領商議,除了留下紐?、汪德臣舊部及楊大淵、張大悅等宋降將各率軍隊繼續鎮守四川外,其餘主力軍隨蒙哥的靈柩北還。
由於大汗的死,蒙古人滿腔悲憤,他們把怨怒之氣全發泄在宋老百姓身上。他們對俘獲的合州舊城的南宋老百姓大肆砍殺,同時還在北歸途中沿途燒殺,完全恢復了蒙古早期的那種兇殘成性不講道理的狀態。盡管他們殺的老百姓很多已經被他們征服,已經成了蒙古人自己的老百姓。但是他們在仇恨的沖涌下,一半是表現對已故大汗的忠誠,一半是本性使然,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點。
蒙古人的突然撤退,讓釣魚城的大功臣王堅、張鈺等人深感疑惑而又大為驚喜。他們猜測蒙古人肯定是發生了什麼重大變故,說不定在轟擊蒙古人修建在釣魚城西北馬鞍山上的譙樓時,把蒙古人的大汗轟死了!
在蒙古人撤退的同時,他們帶領部隊出城迎擊,肅清了蒙古人留在釣魚城周圍的殘余部隊。從捕獲的俘虜口中,他們證實了蒙哥被打死的猜測。這讓他們喜不自勝。他們乘著從蒙古部隊那裡重新奪回來的船隻,沿嘉陵江南下,一直到達重慶,向沿途南宋軍民通報了蒙古人戰敗撤退的消息。
消息傳到臨安,宋廷歡欣鼓舞,大大地表彰了王堅、張鈺等人的忠勇節義行為。王堅調任,被朝廷封為寧遠軍節度使、依前左領軍衛上將軍等職務,張鈺接過王堅的擔子,繼續駐守釣魚城。
但是剛過一年,宰相賈似道嫉妒王堅的蓋世之功,便以明升暗降的辦法把他調回京城挾制起來,從而解除了王堅的兵權。聽到王堅被調離的消息,張鈺悲憤不已,特地去拜見王堅,怒氣沖沖地說:「這是什麼世道,大人你保大宋江山立下赫赫戰功,竟然落得如此下場,讓人心寒啊!」
王堅緊緊握住張鈺的手說:「張鈺啊,聖心蒙蔽,小人當道。當年余?大人尚且被黜,何況是我。身為大宋子民,我們唯有誓死效忠這塊土地,無愧於天地良心啊!我走後,希望你不要鬆懈,繼續加強釣魚城的防衛。雖然韃子因為大汗被殺撤退,但是這種撤退肯定是暫時的,接下來他們一定會進行瘋狂的報復,到時候釣魚城的戰斗一定會更加殘酷。你一定要死死頂住,絕不能讓它落入韃子手裡啊!」
張鈺用力地點點頭,堅毅地說:「請大人放心,張鈺但凡有一口氣,就不許韃子越過釣魚城城牆一步!」
1264年,王堅在京城臨安抑鬱而死。
同時,賈似道還不遺餘力地排斥異己,打擊四川的抗蒙將領。他以整頓軍紀、審理各支軍隊的財務開支為名,派自己的親信呂文德羅織罪名,將曹世雄、向士璧等名將下獄害死。另一名將領劉整被逼不過,竟向成都的蒙古軍秘密投降。本來,蒙古人從釣魚城撤走後,南宋在四川的戰爭形勢一派大好,但經過賈似道的這一番折騰,宋軍沒有很好地利用這個機會擴大戰果,錯失重新構建防禦體系的良機。
惟有張鈺等人沒有放棄。在接替王堅鎮守釣魚城後,他帶領城內居民重振旗鼓,修繕並再一次加固了被蒙古軍破壞的城堡,阻擋了此後蒙古軍的多次進攻,確保城池不失。不僅如此,他還以釣魚城為據點,主動出擊,收復失地。1266年,他派出王立等50勇士奇襲並收復大良坪。1267年,他又收復開州。
1275年,由於屢立戰功,張鈺被提升為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掌管整個南宋西南戰區。
不過這時候的南宋已是風雨飄搖,1276年1月,都城臨安被元軍攻破,5歲小皇帝和太後被俘,南宋政權成為流亡政府。不過張鈺沒有放棄,而是集中兵力從蒙古人手中奪回了涪州、忠州、石門、大寧、瀘州等地,把瀘州神臂城交給王世昌,把重慶府交給趙安,把釣魚城交給王立,這三員得力干將互為犄角,形成三足鼎立的防禦體系。張鈺甚至還試圖在釣魚城裡修建皇宮,迎接南宋逃亡的皇族,以為號應,東山再起。
三座山城在以後幾年的時間,給大舉進攻四川的元軍以沉重的打擊。1277年6月,王世昌血戰殉國,神臂城破。1278年12月重慶府破,張鈺被俘,不屈自盡。直到這時候,釣魚城還巍然屹立在那裡。
1279年,南宋流亡政府與元軍在崖山大戰,南宋軍全軍覆沒,宣告南宋徹底滅亡。這時候,釣魚城守將王立和元軍簽訂以不殺城中一個老百姓為條件的協議,才開門投降。
忽必烈遵守了協議,沒有殺城中軍民,沒有踐諾蒙哥的遺言。
釣魚城從1243年到1279年,以彈丸之地抗擊蒙古大軍36年而不敗,先後抵抗蒙古及元軍80餘將的進攻,歷經大小200餘戰,還成功的打死蒙古大汗蒙哥。這樣的傲人戰績,在世界戰爭史上都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