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認繳出資是什麼意思
認繳出資額是指企業的法定注冊資本,注冊資本是企業根據企業章程規定應繳的注冊金。
認繳出資額由實繳出資和應繳出資兩個部分。所以認繳出資金額包含實繳出資金額。對公司每一股東(發起人)認繳和實繳的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作為登記事項的不同理解,可能在具體的登記工作中會產生很大差異。
(1)工商登記認繳出資額是指擴展閱讀:
登記之後跟著就是監管的問題,登記的內容、標准不同,也會在監管過程中產生差異。
《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第二十三條規定:「公司的股東或者發起人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為出資的貨幣或者非貨幣財產的,由公司登記機關依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七十條予以處罰。
公司的股東或者發起人拒不改正的,公司登記機關責令公司限期辦理注冊資本、出資期限變更登記,逾期不辦理的,按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七十三條處罰。公司成立兩年後,其中,投資公司成立五年後,公司股東或者發起人仍未交付或者未足額交付出資,且公司未辦理變更登記的,按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十八條處罰。」
這一條肯定會成為我們監管工作中最常用同時也是最實用的條款,但對於前文所述的股東出資有關登記事項的兩種登記方式,實際應用上述條款時也有許多情況會不一樣。
Ⅱ 工商登記的是出資額是股份還是股權
股份代表對公司的抄部分擁有權襲,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僅存在於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權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與其擁有的股票比例相應的權益及承擔一定責任的權力,通常指因出資而形成的股東權利。
工商登記的出資額對應的是股份,股東根據所持有的股份擁有對應的股權。
Ⅲ 注冊公司認繳出資額就是實際有現金多少嗎
注冊公司認繳出資額不是實際有現金多少。
認繳出資額是指企業的法定注冊資本,注冊資本是企業根據企業章程規定應繳的注冊金。 認繳出資額由實繳出資和應繳出資兩個部分組成。
對公司每一股東(發起人)認繳和實繳的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作為登記事項的不同理解,可能在具體的登記工作中會產生很大差異。
目前,最主要的理解有兩種,一種是:登記的某一股東(出資人)認繳的出資額和出資時間應當是其各期認繳的出資額和出資時間,實繳的出資額和出資時間則應當是其已完成繳付的各期出資額和出資時間。
另一種是:登記的某一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和出資時間應當是登記時其認繳的出資總額和繳納全部認繳出資的最終時間,實繳的出資額和出資時間則應當是其登記時已繳付的出資總額和繳納全部實繳出資的最終時間。
(3)工商登記認繳出資額是指擴展閱讀: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日前發布並實施了修改後的《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管理規定》按公司類型及其設立方式分別對公司注冊資本、實收資本、出資方式等進行了明確。
第二條有限責任公司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依法登記的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
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依法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
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募集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依法登記的實收股本總額。
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務院決定規定公司注冊資本實行實繳的,注冊資本為股東或者發起人實繳的出資額或者實收股本總額。
《管理規定》對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分別予以明確。
對於首次出資額,《管理規定》也分別作出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全體股東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也不得低於法定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其餘部分由股東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
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其餘部分由發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
Ⅳ 實繳出資額和認繳出資額的區別
認繳出資額是指公司各股東承諾應向公司繳納的資本數額,各股東認繳的回出資額之和在答公司登記機關登記後就是公司的注冊資本。認繳出資額應該在公司章程里明確記載。實繳出資額就是各股東按照章程規定的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實際繳納的出資額。
Ⅳ 認繳出資額和實繳出資額的區別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的區別是什麼謝謝
舉例說吧:
工商襲登記注冊資本1000萬元,如果分期繳納,第一期繳納500萬元,則在第二期繳納前的實收資本為500萬元。
工商登記注冊資本1000萬元,股東A認繳800萬元,股東B認繳200萬元,如果分期繳納,股東A第一期繳納400萬元,則股東A實繳出資額為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