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鞍山礦業公司有哪些
馬鞍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馬鞍山市雲天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馬鞍山市鑫磊礦業有限公司、永金貿易礦業、安徽石鑫礦業有限公司、馬鋼集團南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順華礦業公司、馬鋼姑山礦業公司、馬鞍山靜偉礦業公司
B. 馬鞍山礦老闆那些比較出名
向山 小八子.
C.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規模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有限公司下屬4個全資子公司:、中鋼集團馬鞍山礦院工程勘察設計有限公司,2、馬鞍山礦山研究院爆破工程有限責任公司,3、中鋼集團馬鞍山礦院四方科貿有限公司,4、中鋼集團馬鞍山礦院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一個控股子公司:華唯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金屬礦山安全與健康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中心:1、國家冶金工業鐵精礦質量監督監測中心,2、國家非煤固體礦山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國家金屬礦山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二級單位:1、工程設計院,2、采礦工程研究所,3、岩土工程研究所,4、選礦機自動化研究所,5、安全環保研究所,6、理化研究所,7、礦業傳媒中心,8、安全評價中心,9、中鋼集團馬鞍山礦院玻璃微珠有限公司。
全院現有人員536人,其中科技人員362人,在科技人員中教授級高級工程師31人,高級工程師16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7人。擁有各類儀器設備1700餘台(套),與各專業配套的試驗室、實驗廠50多個。建院以來已完成國內外各類各類科研課題400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49 項,一大批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榮獲國家、省部及市級科技進步獎66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勵41項,省、部級三等獎以上項目287項,已申請專利100多項,獲專利授權87項。在國內外各種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近2300餘篇。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擁有金屬礦產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金屬礦山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環境保護礦山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工程技術中心、國家非煤固體礦山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非煤礦山安全評價中心、國家冶金礦山裝備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國家冶金行業鐵精礦技術監督與檢測中心、長江城市垃圾處理設計研究院以及中國冶金礦業協會礦山技術委員會、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金屬礦山固體廢物利用專業委員會、華東與華北呼吸性粉塵測試中心、中文核心期刊《金屬礦山》雜志社、《礦業快報》雜志社等也設在我院。 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還具有冶金行業(礦山)甲級、市政公用行業(環境衛生)甲級工程設計資質,環境工程(固廢)、岩土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環境衛生)甲級工程咨詢資質,鋼鐵(礦山)、環境工程(廢水、廢氣、雜訊)乙級工程咨詢資質,岩土工程甲級工程勘察資質以及安全評價機構甲級、工程監理乙級、環境評價乙級等資質證書,安徽省唯一一家甲級職業衛生評價服務機構。
D. 馬鞍山有多大
安徽省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縣接壤。至蕪湖市區30公里;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具有臨江近海,緊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的優越地理位置。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全市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縱距54.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46公里。
甘肅省馬鞍山位於正寧縣宮河鎮西面3公里的山上。 傳說山形是天神化的,孫行者大鬧天宮時玉皇大帝為了收買他,給他封了個弼馬溫。孫悟空不曉得此為何等職銜,官屬幾品,一問左右才知是個管馬的,是天宮最小最不起眼的官。老孫怒氣難忍,一下甩掉烏紗,回花果山做他的「齊天大聖」去了。這一下,無人管的天馬便得了自由,滿天飛奔,有一匹正沖出南天門的灰馬,看到東南方向有一汪清凌凌的池水,一高興便縱身洗將起來,濺出的小泥點落下來不一會就成了座馬鞍形的山。後來就把這山叫作馬鞍山。沿山道峰迴路轉,穿過碧翠的山腰,走過花葉掩映的山林,來到溝底,眼前豁然亮出一個綠油油、清亮亮的攔溝大壩。清風徐徐,壩中錦鱗飛躍,碧波鱗鱗,水面如綢,似鏡反光,整個山形、草木花葉全倒映水中。天光水色,被點點游魚縱橫穿梭成一幅翡翠色的綾帕。壩里已投放20多萬尾魚苗,最重的已達10多斤。真是旱塬山溝里的「小江南」。遊人尚且流連忘返,當年縱身洗滌的天馬豈能捨得離開?
馬鞍山(Ma On Shan),屬於香港十八區的沙田區,是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分。位於烏溪沙的青年營,數十年來都是度假及小學旅行的勝地。現在馬鞍山則是大型住宅所在地。區內同名山峰馬鞍山有兩個山峰,較高的俗稱馬頭頂,高702米,它是新界東部最高的山峰,而副峰為牛押山,六百多米高,兩峰之間形成一條很長的弧線,形如馬鞍,故被稱為馬鞍山。根據王崇熙新安縣志(卷四)亦提及馬鞍山名字源由:「馬鞍山在縣東八十里,枕東洋,形如馬鞍。」
馬鞍山最初是一個小小的村落,居民從事農業、漁業等傳統鄉村經濟活動。近代日本企業來到這里開采磁鐵礦,使馬鞍山頓時成為工業重鎮,鼎盛時期有幾千個工人在此居住。但到了197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新市鎮發展等事件,開礦成本大增,加上港英政府決定開發馬鞍山為新市鎮,礦場也隨之在1976年結束。現在,經過政府幾十年的努力,馬鞍山成為屋邨、商場林立的大型住宅區。
馬鞍山三寶:
廣西馬鞍山雄峙於柳州柳江南岸,東西走向,長約1500多米,海拔270米。山形東西峰突兀,中間凹,形似馬鞍。登上山頂,回環若襟帶的風光盡收眼底,大有「群山生足下,雲氣漫胸前」之感。唐宋以來,馬鞍山就是柳州名山,是歷代著名游覽勝地。山西側如合掌的「梓 岩」為道教遺址,有梓 帝君神龕和「黑肌而赤脈」的棋盤石,傳說八仙中的漢鍾離和呂洞賓在此對弈,並在岩口留下仙人腳印,岩間有許多題詠刻石,宋朝方信孺「釣台」篆書摩崖、王安中《新殿記》摩崖均立於此。前臨古靈泉背靠梓 岩的靈泉古剎在宋代寺院中稱為「廣右第一」。山北近山頂處儼若廣廈的仙弈岩,面積約300平方米,洞口高朗寬敞,洞內鍾乳石形成的石柱、石幔、石花似人狀物,千姿百態。唐朝柳宗元對此曾有詳細的生動的描述。
貴州馬鞍山位於長順縣,海拔1444米,地處東經106°22′30",北緯26°12′50",距縣城27公里,馬鞍山腳即廣順鎮。明代前馬鞍山稱為馬嶺,清代改稱天馬山,書寫天馬呈圖,民國以後統稱為馬鞍山。
「綉林十景」之一,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城內龍蓋山與筆架山之間,形如馬鞍而得名。
傳說之一:三國時,東吳年輕的大將陸遜,首次領兵與蜀漢交鋒,黃勇病況善戰,智謀超人,一舉攻破了劉備的七百里邊營,取得驍亭夷陵之戰的大勝。殺得劉備敗退白帝城,惶惶不安。陸遜因防曹兵偷襲,不得不率兵回師。他順江而下,星夜兼程,來到曾是吳王之妹投江的石首,於兩峰之空間屯下營來,暫作休整。誰知剛剛停馬解鞍,當夜有「蠻陌」之寇,蜂湧而從背後襲來。陸遜之馬因受驚躥入江中,天黑流急,無法救起,陸遜看到心愛的伴隨自己征戰不懈的戰馬,被滔滔的江水吞沒,一氣之下,把馬鞍和韁鞭亦投入江中,讓它隨馬流去。不料,陸遜離此去後不久,突然一夜之間,風雨大作、雷掣電閃,此地長出了一座淺峰,先現馬頭,後現馬身,再現馬尾,宛如陸遜的那匹戰馬,卧於兩山之間,把那龍蓋山和筆架山連了起來,此後,人們一度把它叫作陸馬山,後雙根據形狀,叫成馬鞍山
傳說之二:明代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張璧是石首人,他曾是就馬鞍山寫過一首詩,詩曰:「蔓出群峰詎可攀,峨然疊嶂倚雲端。(此二句寫山的現狀)舊傳蠻陌曾為冠,記得將軍此解鞍,投轡等閑空歲月,積塵從此起岡山。(此四句寫山形成的傳說 )馬頭流落江南岸,往事多訛問俗難。(此二句疑為訛傳不可考)」
張閣老詩中的意思,是以為此馬鞍山的形成和命名,多有訛傳,難以問俗了。這里的「問俗」恐怕就是指的民間傳說。
7崑山馬鞍山。山上有妙峰塔玉宇瓊台景色優美
E. 馬鞍山有哪些選礦廠
白象山選礦廠,鍾山選礦廠,姑山選礦廠,南山選礦廠
F. 中國有幾家像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這樣的礦山設計院
這種類型設計單位較多,但和馬鞍山礦山研究院實力接近的不多,大院不是太好版進,一般要求碩權士學歷;
國內幾個院所: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恩菲工程公司)、北京礦冶研究總院
長沙礦冶研究院、長春黃金設計院、南昌有色設計院、沈陽有色設計院、煙台黃金設計院、秦皇島設計院等,很多,可以在網上找找,建議通過同學校友聯系,網上沒有太大價值
G. 馬鞍山出什麼礦
鐵礦,馬鞍山本來就主要產鋼鐵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