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衛生服務人口統計

公共衛生服務人口統計

發布時間:2021-01-10 01:28:50

1.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內容有哪些

衛生部出台的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年版) 包括11個項目,分別是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衛生監督協管。

2.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一覽表

序號 類別 服務對象 項目及內容 一 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轄區內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非戶籍居民 1.建立健康檔案 2.健康檔案維護管理 二 健康教育 轄區內居民 1.提供健康教育資料 2.設置健康教育宣傳欄 3.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服務 4.舉辦健康知識講座 5.開展個體化健康教育 三 預防接種 轄區內0~6歲兒童和其他重點人群 1.預防接種管理 2.預防接種 3.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處理 四 兒童健康管理 轄區內居住的0~6歲兒童 1.新生兒家庭訪視 2.新生兒滿月健康管理 3.嬰幼兒健康管理 4.學齡前兒童健康管理 五 孕產婦健康管理 轄區內居住的孕產婦 1.孕早期健康管理 2.孕中期健康管理 3.孕晚期健康管理 4.產後訪視 5.產後42天健康檢查 六 老年人健康管理 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 1.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 2.體格檢查 3.輔助檢查 4.健康指導 七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 轄區內35歲及以上原發性高血壓患者 1.檢查發現 2.隨訪評估和分類干預 3.健康體檢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 轄區內35歲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1.檢查發現 2.隨訪評估和分類干預 3.健康體檢 八 重性精神疾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 1.患者信息管理 2.隨訪評估和分類干預 3.健康體檢 九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轄區內診斷明確、在家居住的結核病患者1.患者信息管理2.隨訪和用葯管理、用葯指導3.健康體檢十 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轄區內服務人口 1.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管理 2.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現和登記 3.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 4.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理 十一 中醫葯健康管理 轄區內65歲及以上常住居民和0~36個月兒童 1.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 2.兒童中醫調養 十二 衛生監督協管 轄區內居民 1.食品安全信息報告 2.職業衛生咨詢指導 3.飲用水衛生安全巡查 4.學校衛生服務 5.非法行醫和非法采供血信息報告

3. 流動人口可享受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有哪些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綜治辦、國務院農民工辦、民政部、財政部日內前聯合發布《關容於做好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在流動人口中全面落實11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優先落實好流動人口兒童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控、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健康檔案、計劃生育、健康教育6類基本公共服務。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政策統籌、保障有力、信息共享、科學評估」的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運行機制。
(參考資料: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4-11/25/c_127248301.htm)

4.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是按照戶籍人口數還是按照常住人口數撥付給鄉鎮衛生院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

按常住人口數算的,數據一般是居委提供,居委會定期統計。

5.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規模,人員組成如何

社區服務中心只明確規定了醫師和醫技人員數量,沒說行政人員的。資料如下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標准

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社區基本醫療服務。
二、床位
根據服務范圍和人口合理配置。至少設日間觀察床5張;根據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可設一定數量的以護理康復為主要功能的病床,但不得超過50張。
三、科室設置
至少設有以下科室:
(一)臨床科室:
全科診室、中醫診室、康復治療室、搶救室、預檢分診室(台)。
(二)預防保健科室:
預防接種室、兒童保健室、婦女保健與計劃生育指導室、健康教育室。
(三)醫技及其他科室:
檢驗室、B超室、心電圖室、葯房、治療室、處置室、觀察室、健康信息管理室、消毒間。
四、人員
(一)至少有6名執業范圍為全科醫學專業的臨床類別、中醫類別執業醫師,9名注冊護士。
(二)至少有1名副高級以上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至少有1名中級以上任職資格的中醫類別執業醫師;至少有1名公共衛生執業醫師。
(三)每名執業醫師至少配備1名注冊護士,其中至少具有1名中級以上任職資格的注冊護士。
(四)設病床的,每5張病床至少增加配備1名執業醫師、1名注冊護士。
(五)其他人員按需配備。
五、房屋
(一)建築面積不少於1000平方米,布局合理,充分體現保護患者隱私、無障礙設計要求,並符合國家衛生學標准。
(二)設病床的,每設一床位至少增加30平方米建築面積。
六、設備
(一)診療設備
診斷床、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觀片燈、體重身高計、出診箱、治療推車、供氧設備、電動吸引器、簡易手術設備、可調式輸液椅、手推式搶救車及搶救設備、脈枕、針灸器具、火罐。
(二)輔助檢查設備
心電圖機、B超、顯微鏡、離心機、血球計數儀、尿常規分析儀、生化分析儀、血糖儀、電冰箱、恆溫箱、葯品櫃、中葯飲片調劑設備、高壓蒸汽消毒器等必要的消毒滅菌設施。
(三)預防保健設備
婦科檢查床、婦科常規檢查設備、身長(高)和體重測查設備、聽(視)力測查工具、電冰箱、疫苗標牌、紫外線燈、冷藏包、運動治療和功能測評類等基本康復訓練和理療設備。
(四)健康教育及其他設備
健康教育影像設備、計算機及列印設備、電話等通訊設備,健康檔案、醫療保險信息管理與費用結算有關設備等。
設病床的,配備與之相應的病床單元設施。
七、規章制度
制定人員崗位責任制、在職教育培訓制度,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各項衛生技術操作規程,並成冊可用。
八、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此為基礎,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部分指標,作為地方標准,報衛生部核准備案後施行。由醫院轉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根據當地實際和原醫院規模等情況,給予一定過渡期,逐步調整功能和規模,達到本標准要求。

附件2: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標准

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社區基本醫療服務。
二、床位
至少設日間觀察床1張。不設病床。
三、科室
至少設有以下科室:
全科診室、治療室、處置室、預防保健室、健康信息管理室。
四、人員
(一)至少配備2名執業范圍為全科醫學專業的臨床類別、中醫類別執業醫師。
(二)至少有1名中級以上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至少有1名能夠提供中醫葯服務的執業醫師。
(三)每名執業醫師至少配備1名注冊護士。
(四)其他人員按需配備。
五、房屋
建築面積不少於150平方米,布局合理,充分體現保護患者隱私、無障礙設計要求,並符合國家衛生學標准。
六、設備
(一)基本設備
診斷床、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心電圖機、觀片燈、體重身高計、血糖儀、出診箱、治療推車、急救箱、供氧設備、電冰箱、脈枕、針灸器具、火罐、必要的消毒滅菌設施、葯品櫃、檔案櫃、電腦及列印設備、電話等通訊設備、健康教育影像設備。
(二)有與開展的工作相應的其他設備。
七、規章制度
制定人員崗位責任制、在職教育培訓制度,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各項衛生技術操作規程,並成冊可用。
八、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可以此為基礎,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部分指標,作為地方標准,報衛生部核准備案後施行。

參考自衛生部、國家中醫院管理局《關於印發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基本標準的通知》

工作職能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功能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進行社區診斷,向社區管理部門提出改進社區公共衛生的建議及規劃,對社區愛國衛生工作予以技術指導。
(二)有針對性地開展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地方病與寄生蟲病的健康指導、行為干預和篩查,以及高危人群監測和規范管理工作。
(三)負責轄區內免疫接種和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四)運用適宜的中西醫葯及技術,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
(五)提供急救服務。
(六)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
(七)提供會診、轉診服務。
(八)提供臨終關懷服務。
(九)提供精神衛生服務和心理衛生咨詢服務。
(十)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
(十一)提供康復服務。
(十二)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
(十三)開展計劃生育咨詢、宣傳並提供適宜技術服務。
(十四)提供個人與家庭連續性的健康管理服務。
(十五)負責轄區內社區衛生服務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與上報。
(十六)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十七)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功能

(一)開展社區衛生狀況調查,協助社區管理部門實施健康促進。
(二)開展免疫接種、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
(三)開展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以及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的規范化管理工作。
(四)提供院外急救服務。
(五)提供家庭出診、家庭護理、家庭病床等家庭衛生保健服務。
(六)提供雙向轉診服務。
(七)提供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的保健服務。
(八)提供康復服務。
(九)開展健康教育與心理衛生咨詢工作。
(十)提供計劃生育咨詢、宣傳服務。
(十一)提供個人與家庭的連續性健康管理服務。
(十二)在社區建設中,協助社區管理部門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繁榮社區文化,美化社區環境,共同營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氛圍。
(十三)根據社區衛生服務功能和社區居民需求,提供其它適宜的基層衛生服務。

參考自《衛生部關於印發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原則等三個文件的通知》

6. 什麼是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數不得少於100人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內,是深化醫葯衛生容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管理人群包括哪幾個人群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重點管理人群包括0~6 歲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病。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為三大類人群共提供14項服務

1、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

2、健康教育

3、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4、衛生計生監督協管

5、0~6歲兒童健康管理

6、孕產婦健康管理

7、老年人健康管理

8、中醫葯健康管理

9、預防接種

10、慢性病患者管理(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11、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12、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

13、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14、健康素養促進

其中1-4項為針對所有人群的服務;5-9項為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10-12項為針對患病人群的服務。13-14項在機構處針對所有人群服務;有部分有條件的地方在開展: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很多地方僅限於發現有精神病後建立檔案,做記錄、隨訪,其他均是轉到規定有條件的單位);

2、孕產婦健康管理(除產後訪視)。

(7)公共衛生服務人口統計擴展閱讀

「重治輕防」問題的嚴重性,加重了疾病的個人、家庭和社會負擔,也與「預防為主」的醫療衛生工作方針相悖。由此建議:

1、加大財政投入,調整投入結構。宏觀上應明確國家、社會、個人的支出比例,切實起到對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宏觀調控作用。從2010年到下一個「五年計劃」結束,政府可將衛生支出長期占財政支出的3~4%,逐年快速提高至7~8%,公共衛生、農村衛生等基本公共衛生的分配比例應提升至55%,以確保各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運行經費,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2、改革公共衛生服務保障體系,進一步提高隊伍素質。由編辦組織、衛生行政部門協調,修訂公共衛生服務機構中人員編制和結構標准,並建立適應發展的調整機制;制定優惠政策,撥付專項經費,大力引進急需的學科帶頭人和公共衛生專業技術骨幹,包括農村公共衛生實用型人才。

提高公共衛生人員培養的實效性和針對性;變革公共衛生服務隊伍的薪酬制度,建立薪酬增長機制、公共衛生服務崗位津貼制度等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3、建立健全城鄉社區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網路,普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適時擴大服務范圍。建立有效的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站醫生增補機制和人力資源培訓機制,加快「鄉鎮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進程,以保障人人享有基本水平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在此基礎上實施非傳染性慢性病綜合管理、農民健康管理、精神病患者管理、農村居民白內障患者免費復明工程、降低流動兒童計劃免疫漏種率等項目,切實提高城鄉居民所能享有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4、提高公共衛生干預能力,進一步協調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建立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和實用技術的研究及其激勵、評估、推廣機制,加快相關產業發展,逐步快速提高幹預措施、生命科學成果在我國GDP中的貢獻率,以保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可持久發展。

建立臨床醫學和公共衛生學有機結合、協調發展機制,提高我國醫療衛生整體水平。進一步完善醫學教育、醫衛人員的職業培訓、資格考評、職稱晉升等體制和機制。使臨床醫護人員重視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使公共衛生醫師掌握一定的臨床醫學知識,實現疾病預防與診治的有機結合。

8.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精神病患者所佔人口總數的比率最低是多少

占總人口的1%

9. 公共衛生人員按服務人口是多少

一般是千分之三到四。

10.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包括哪些內容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來務項目有14項內容自。即:

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0~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糖尿病);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服務、中醫葯健康管理、衛生計生監督協管服務、免費提供避孕葯具、健康素養促進。

(10)公共衛生服務人口統計擴展閱讀:

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無論是城市或農村、戶籍或非戶籍的常住人口,都能享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不同的服務項目有不同的服務對象,可分為:

1、面向所有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服務、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服務事件報告和處理,以及衛生監督協管服務。

2、面向特定年齡、性別、人群的公共衛生服務,如預防接種、孕產婦與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管理等。

3、面向疾病患者的公共衛生服務,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等。

閱讀全文

與公共衛生服務人口統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