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公共衛生服務居民調查總結

公共衛生服務居民調查總結

發布時間:2021-01-09 09:37:22

⑴ 農村衛生條件調查報告

對我縣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建設情況進行了調查。先後聽取縣衛生局有關工作匯報,深入走訪塔石、石佛、溪口等鄉鎮(中心)衛生院,實地走訪塔石鎮蓮塘村、溪口鎮扁石村等幾個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與相關醫療服務單位負責人進行座談,查閱有關資料和台帳,並詢問當地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農民健康體檢的情況和對當前我縣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的意見建議等。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縣政府及衛生部門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黨和國家一系列關於農村公共衛生建設的方針政策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工作,建立健全農村社區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農村、社區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建設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視。近幾年來,縣政府把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工作作為我縣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列入縣「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先後制定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若干意見》、《龍游縣農民健康工程實施方案》、《龍游縣人民政府關於開展社區衛生服務的實施意見》等九大政策文件,明確了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工作的責任主體、工作目標、任務要求,加速形成了「政府主導、各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縣政府建立了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協調領導小組,制訂出台相關措施與預案,全縣已初步構建起由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醫療服務體系和衛生監督體系組成的公共衛生框架體系。積極開展公共衛生有關政策法律法規和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各鄉鎮(街道)重視衛生工作,明確分管領導,確定一名公共衛生管理員,專門負責本轄區內公共衛生工作的日常管理與協調,建立工作機制,強化工作落實,抓好本區域內的農村衛生工作。

2、農村、社區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逐步完善。一是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形成了8家縣級醫療衛生機構,15家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一家城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77家村級社區衛生服務站。2006年以來,縣政府按照「雖然經濟欠發達,但是不能欠服務」和「建設低標准,服務高要求」的基本工作理念,堅持把讓全縣農民群眾與全省同步享受三大類12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多措並舉,全力推進。通過合理規劃、強化培訓、規范建設,「20分鍾社區衛生服務圈」基本形成。二是農村衛生人員隊伍建設得到加強,醫療質量得到提高。通過外出參觀學習和請進來傳授相結合、集中學習與分散輔導相結合以及以會代訓等形式,對鄉鎮(街道)、村管理人員、醫務防保人員、鄉村醫生、公共衛生信息員等三個層次人員開展了以公共衛生政策等方面知識為主要內容的強化培訓,進一步提高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道德修養和業務水平。縣衛生部門為加強我縣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業務指導,成立縣公共衛生業務指導組,採取人員相對固定、集中下鄉方式深入鄉村,開展相關業務工作的培訓指導,幫助解決鄉村在開展服務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有效的推進了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三是全面落實農村社區責任醫生制度,完善考評,獎懲辦法。對以往部分責任心不強的責任醫生不再續聘,進一步完善了社區衛生服務站考評制度,制訂《社區責任醫生考評辦法》,並進行季度考評,按要求及時兌現補助經費。四是衛生監督工作不斷加強。認真貫徹《食品衛生法》和《職業病防治法》,抓好食品安全、衛生許可、職業衛生等專項整治,加大農村衛生綜合執法力度,促進食品衛生和用葯安全。

3、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工作扎實推進。一是實施農民健康工程成效顯著。近幾年來「農民健康工程」一直是縣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我縣全面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農民健康體檢和三大類12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三大任務。到2007年10月底,我縣第一輪免費健康體檢工作圓滿完成,全縣15個鄉鎮(街道)共有27萬餘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受到了免費健康體檢,占所有參保農民的91.06%。並為他們建立健康檔案,實行分類管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從2003年開展試點工作以來,通過逐年完善方案,加大籌資標准,簡化報銷手續,控制醫葯費用,強化資金監管等措施,工作取得較好成效,在解決農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已基本形成有效的運行機制。2008年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到31.05萬人,參保率達96.01%,累計發放合作醫療基金補助款4500餘萬元,群眾受益覆蓋率從2004年的2.92%上升到2007年底的79.64%。在較大程度上減輕了參保農民患者的醫療負擔。二是農村疾病預防控制有效開展。堅持以預防為主的方針,全面落實國家免疫規劃,兒童七種一類疫苗的接種率均達到97.5%以上。結核病等重點疾病得到有效遏制,血吸蟲病繼續保持「三無」狀態。積極開展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多年來全縣無重大疫情發生。三是積極做好婦幼保健工作。扎實開展「母嬰健康工程」、「婦女健康促進工程」工作,完善孕產婦、兒童系統管理工作,加強婚前保健服務,孕產婦連續兩年實現「零」死亡,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四是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做好農村村居環境綜合整治和改水改廁工作,完成農村飲用水質監測,強化農村衛生監督協查。五是建立以縣衛生監督所為骨幹,農村衛生監督派出機構為延伸的衛生監督執法新體系,衛生監督執法管理體制和運行機製得到進一步理順。建立健全衛生執法稽查制度,推行衛生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加強對食品、醫療市場的監督管理,近年來未發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農村衛生工作的氛圍還不夠濃厚。農民群眾對做好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到位,社會發展以人為本、人的發展以健康為本的意識及大衛生理念還不強。衛生法律法規政策及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還不夠,廣大群眾衛生主體意識不強,對農村公共衛生工作的意義、好處認識不高,缺乏保健康的理念和基本衛生保健知識,預防為主的思想還沒有形成共識,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仍然沒有改變。

2、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還不夠強。一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建設滯後。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每個建制鄉鎮至少要有一家公立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一體化管理率要達到70%以上,城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信息化率要達到80%以上。而我縣目前還有詹家、模環、廟下、小南海四個鄉鎮沒有公立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一體化管理目前剛剛開始試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信息化管理還未起步。同時相當一部分鄉鎮衛生院普遍存在設施設備落後、沒有配備救護車等問題,難於開展有效的醫療衛生服務。二是醫療技術人員隊伍建設與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相適應。醫療衛生人才缺乏,特別是高學歷和高職稱人才嚴重缺少。在農村,村級衛生室轉型為社區衛生服務站後,由於農村衛生資源配置相對不足,設施設備簡陋,基層醫務人員素質相對低下,知識結構和從業經驗主要集中在常見病的治療上,缺乏全面的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咨詢等相應的知識和技能。而新畢業的大中專醫學人才因編制、勞動報酬等原因不願到農村工作,造成農村社區衛生服務隊伍後繼乏人。

3、農村衛生投入相對不足。縣財政雖然每年對衛生事業的投入不斷增加,但仍然不能滿足衛生事業發展的需要。社會資金投入衛生事業渠道不寬,數量不多。目前,我縣10家公立鄉鎮衛生院負擔沉重,虧損面達100%,處境維艱。一部分村衛生服務站醫療條件十分簡陋,駐村醫生日常開展治療儀器還是過去的體溫表、聽診器、血壓計等「老3件」。許多醫療設施都超齡超期使用。由於投入不足,制約著疾病預防控制,衛生執法監督、改水改廁等公共衛生建設以及醫療衛生單位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更新,影響了我縣農村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速度。

三、幾點建議

1、進一步強化保健康促發展理念,營造全社會共同做好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工作的良好氛圍。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做好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工作,加強醫療衛生服務,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造福人民的一件大事,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大任務,是各級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縣政府要從落實執政為民的職責出發,充分認識加強農村社區衛生工作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加強領導,要深入貫徹中央、省、市關於農村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制訂農村社區公共衛生事業發展規劃,明確目標,落實相關部門及鄉鎮(街道)在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工作中的職責和任務,加強組織協調,形成相關部門、鄉鎮(街道)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整體合力。要重視和加強對衛生法律法規政策及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群眾的公共衛生主體意識,增強預防保健理念,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做好公共衛生工作,營造保健、促發展的社會氛圍。

2、進一步加強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建設,為農民健康提供基本保障。公共衛生是人民健康的源頭。一要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加強重點傳染病、職業病等重大疾病的預防控制,健全農村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提高處理重大疫情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二要加強婦幼保健工作。要認真實施母嬰健康工程,重視產科、兒科建設,加強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工作,提高出生人口基礎素質。三要加強葯品、食品衛生安全管理。要建立健全農村葯品供應和監督網路,加大葯品購銷監管力度,組織對農村衛生機構的葯品采購渠道、質量、期限及葯價的檢查,保證農民用上安全、有效、價廉的葯品。要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為載體,積極開展衛生綜合執法監督,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銷售及餐飲業的監管力度,加大對化肥、農葯等農業投入品整治力度,從源頭上防止農產品污染。四要進一步重視以改水改廁為重點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要加強農村衛生戶廁建設,公共廁所建設要因地制宜,發揮已建公共廁所的作用。改善農村垃圾處理設施,提高處理能力。要重視鄉村排污設施建設,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要充分發揮居民、村民的主體作用,引導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提高生活質量。

3、進一步加大投入,為農村衛生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保證。要嚴格按照中央、省級有關農村衛生工作政策規定,增加對農村衛生的投入,其增長幅度不低於同期財政經常性支出的增長幅度。衛生事業經費投入占同級財政支出的比例逐年有所提高,每年增加的衛生事業經費主要用於發展農村衛生事業,保證衛生監督、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和健康教育等公共衛生經費及農村衛生服務網路建設資金。要合理安排鄉鎮(中心)衛生院基本醫療服務經費和農村衛生事業發展建設資金,加強農村衛生經費管理,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投入衛生事業,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投入體制。

4、進一步完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解決農民因病致貧、返貧問題。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切實提高廣大幹部群眾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認識,廣泛深入地開展政策宣傳和典型引導,提高農民的自我保障意識、互相共濟意識和健康風險意識,調動農民參保的積極性,提高參保率。要認真研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努力從管理制度上加以完善。對醫療報銷、手續辦理、報銷額度、參保率任務指標、定點醫院設置等問題,要專題研究,加以改進。

5、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隊伍建設。要加大對從事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工作人員尤其是醫療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機制,改進人才引進和考錄政策,合理配置人才;多形式開展培訓、進修,提高農村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和落實有利於引導、吸引衛生人才向農村、基層流動的政策和措施,進一步調整衛生人才隊伍結構,實現衛生人才資源優化配置,全面提升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服務水平。

⑵ 急求公共衛生危機對公眾心理影響的調查問卷

哈嘍,希拉里達芙,希望我是對的有``

⑶ 某地區公共衛生部門為了調查本地區中學生的吸煙情況,對隨機抽出的20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中使用了

因為共有58人回答」是」,而且在前100人中有51人回答「」是」,所以後100人有7人回答「」是」

⑷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現場調查工作應包括哪些內容

(一)流行病學個案調查、密切接觸者追蹤調查和傳染病發病原因、發病情況、疾專病流行的可能因素屬等調查; (二)相關標本或樣品的采樣、技術分析、檢驗;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確證;(四)衛生監測,包括生活資源受污染范圍和嚴重程度,必要時應在突發事件發生地及相鄰省市同時進行。

⑸ 急!!調查問卷—公共衛生及基本醫療服務

2DCAB 3BCF 4ACG 5ADF 6ABC 7CE 8CBA 9ACEF 10ACEF 11BG 12ADE 13ACDH 14AEH

⑹ 關於公共衛生的調查問卷問題

對於白色污染有什麼看法?

閱讀全文

與公共衛生服務居民調查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