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公共服務理論是怎樣發展新公共管理理論的
我來說一點吧,其實這些是政府行政的問題,我們知道政府的具體行為經過幾個內過程,容簡而言之:決策,管理,服務。而這一演變過程是由於近代民主思想的深入而形成的,中國也是這樣子的,我們都說中國政府政治改革落後,最主要的是因為人民民主思想的深入的同時,政府行政觀念沒有變的原因。簡而言之是從只注重經濟效益發展到注重人民權利了......你可以去看看行政學方面的書,通讀之後會發現的....加油啊!!
㈡ 3。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基本觀點是什麼簡答題,無書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復務理論制是基於對包括企業家政府理論在內的新公共管理理論進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礎上產生的。新公共服務指的是關於公共行政在以公民為中心的治理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登哈特認為公共行政官員在其管理公共組織和執行公共政策時應該集中於承擔為公民服務和向公民放權的職責,他們的工作重點既不應該是為政府航船掌舵,也不應該視為其劃槳,而應該是建立一些明顯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應力的公共機構。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觀點:一是政府的職能是服務,而不是掌舵;二是公共利益是目標而非副產品;三是在思想上要具有戰略性,在行動上要就有民主性;四是為公民服務,而不是為顧客服務;五是責任並不簡單;六是重視人,而不只是重視生產率;七是公民權和公共服務比企業家精神更重要;八是簡化繁文縟節是對的,但是不能破壞基本規范和法定程序;九是減輕財政負擔的設想是可行的,但是不能無視行政工作本身對公共開支的要求;十是處理公共問題應該具有創造性、但不能讓少數人中飽私囊。
㈢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服務而不是掌舵。
2、提供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務是政府的主要目的和任回務,但不答是由政府自己參與生產或 壟斷公共服務的提供。
3、戰略性的思考,民主的行為。
4、為公民而不是顧客提供公共服務。
5、並非簡單的責任與義務。
6、重視公民,而不僅僅將公民看成是生產力。
7、重視公民關系,將公共服務的提供臨駕於「企業家關系」之上。
㈣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理論簡評
新公共服務理論提出和建立了一種更加關注民主價值與公共利益,更加適合版現代公共社會權和公共管理實踐需要的新的理論選擇;
1.吸收了傳統公共行政的合理內容,承認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於改進當代公共管理實踐所具有的重要價值,但擯棄了新公共管理理論特別是企業家政府理論的固有缺陷;
2.把效率和生產力置於民主、社區、公共利益等更廣泛的框架體系中,
3.對傳統的公共行政理論和目前佔主導地位的管理主義公共行政模式都具有某種替代作用。
4.有助於建立一種以公共協商對話和公共利益為基礎的公共服務行政。
㈤ 什麼是新公共服務
「新公共服務」指的是關於公共行政在以公民為中心的治理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理念。也就是說,它重點闡述公共行政與公民的關系、公共行政與公共治理系統的關系。
「新公共服務」理論源於四個基礎理論,即民主社會的公民權理論、社區和公民社會模型理論、組織人本主義和組織對話理論及後現代公共行政理論。
(5)新公共服務理論全文擴展閱讀
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建立社會遠景目標的過程並不能只委託給民選的政治領袖或被任命的公共行政官員,廣泛的公眾對話和協商是非常重要的。政府的作用將更多地體現在把人們聚集到能無拘無束、真誠地進行對話的環境中,共商社會應該選擇的發展方向。這樣才能建立具有廣泛基礎的社區、國家或民族的遠景目標,才能為未來提出指導性的理想。
相比之下,通過這種協商過程來形成一系列簡單的目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該過程促使行政官員、政治家和公民處於思考社區和國家預期發展前景的過程之中。此外,政府還肩負著道義責任,即確保經由這些程序而產生的解決方案完全符合公正和公平的規范。
換言之,政府的作用將是確保公共利益居於主導地位,確保解決方案本身和提出解決方案的過程符合公正、公平和平等等民主價值准則。政府應當積極地提供這樣的舞台,在這個舞台上,公民能夠通過對話清楚地表達共同的價值觀念,並形成共同的公共利益觀念。
公共行政官員不應該僅僅通過促成妥協而簡單地回應不同的利益需求,而應該鼓勵公民採取一致的行動。這樣,他們就可以理解各自的利益,具備更長遠、更廣博的社區和社會利益觀念。
㈥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相關著作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為(美)珍妮.V.登哈特(Janet V.Denhardt);羅伯特.B.登哈特(Robert B.Denhardt)。內
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容的公共行政學專著,它以其寬廣的學術視野和鮮明的理論創新在學界和政界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作者在對傳統公共行政,特別是新公共管理進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礎上,通過比較分析,從以下七個方面系統地闡述了新公共服務的基本理論內涵:(1)服務於公民,而不是服務於顧客;(2)追求公共利益;(3)重視公民權勝過重視企業家精神;(4)思考要具有戰略性,行動要具有民主性;(5)承認責任並不簡單;(6)服務,而不是掌舵;(7)重視人,而不只是重視生產率。無論是從理論價值還是從實踐意義來看,它都不失為當代西方公共行政學研究領域的一部很有創新性的學術力作。
㈦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務理論中政府的職能是什麼
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務理論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觀點:
政府的職能版是服務,而不是掌舵;權
公共利益是目標而非副產品;
在思想上要具有戰略性,在行動上要具有民主性;
為公民服務,而不是為顧客服務;
責任並不簡單;
重視人,而不只是重視生產率;
公民權和公共服務比企業家精神更重要。
㈧ 新公共服務理論與新公共管理理論相比有哪些不同其基本觀點如何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務理論的不同:
(一)理論基礎不同
新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是經濟學基礎和私營部門的管理方法。經濟學理論是以公共選擇理論中的 「委託-代理」理論和新制度經濟學中的交易成本理論為重點的。經濟學理論的這些共同特徵是強調市場機制的優越性,提倡政府應該減少對市場的干預,所以,新公共管理理論崇尚大量地依靠市場機制去引導公共項目。20世紀以來,隨著信息化、知識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加劇,對西方國家的私營部門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私營部門為了適應環境,很快進行了管理變革,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公共管理者認為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之間不存在本質區別,在管理方式和工作效率上,私營部門還要比公共部門更勝一籌,因此,私營部門中的一些管理方法如績效管理、戰略管理、目標管理、靈活且具有彈性的組織模式、顧客至上、結果控制等方法都卓有成效,並紛紛被引入公共部門的管理之中。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一個理論基礎是民主公民權理論。公民權被看作是一種包含對社區及其成員的承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水平以及把公共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的生活方式。新公共服務理論重視民主公民權,實際上是對更加積極和更多參與的公民權的復興。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另一個理論基礎是社區與公民社區理論越來越受到關注。西方社會日益多元化,社區被視為促進統一和利益綜合的重要途徑。政府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社區的形成和發展。
新公共服務理論的第三個理論基礎是組織人本主義思想。基於傳統的官僚層級制限制了人類活動的視野,不利於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因此,人本主義試圖把公共組織改變為更少的受權威控制和支配的、更利於個人積極性和靈活性發揮以及自我實現、自我滿足的組織。
(二)價值取向不同
新公共管理有眾多不同的名稱,但其核心價值取向是共同的,即市場化是新公共管理的首要價值取向。「新公共管理的一個重要的特徵是將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公共服務組織的運作中,即實現公共服務的市場化」。新公共管理主張用市場的力量改革政府,將市場機制引入公共部門,在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之間展開競爭,縮小政府規模,提高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效率。新公共管理認為使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主要途徑是民營化和合同制。市場化成為新公共管理理論倡導改革、緩解政府壓力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新公共管理的另一個價值取向是顧客導向。政府不是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官僚機構,而是由責任感的企業家,公民即為其顧客和消費者。只有以顧客為取向,才能提供多樣化的社會需求並提高政府服務質量。
新公共服務理論對公民權利更是倍加重視。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在公共組織尊重公民的基礎上,只要通過合作和分享過程來運行,就一定能獲得成功。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實現公民權利的手段是公民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