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工商局的區別
區別就是相差四個字,其實就是一個意思。工商局的全稱就是工商行政管理局。
Ⅱ 工商所和工商局有什麼區別
工商行政管理局是市政府主管全市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其主要職責是: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工商行政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起草工商行政管理地方性法規和規章草案。
2、組織管理全市工商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的注冊登記工作,依法核定注冊單位名稱,審核、頒發有關證照,實行監督管理。
3、組織監督檢查市場競爭行為,查處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案件,依照法律、法規打擊流通領域的走私販私行為和經濟違法違章行為。
4、組織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組織查處侵犯消費者權益案件,組織查處市場管理和商標管理中的經銷摻假及假冒商品行為;負責流通領域的商品服務質量監督管理。
5、負責各類商品交易市場的登記管理、市場經營秩序的規范管理和監督;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
6、負責合同監督管理工作和查處合同欺詐行為;組織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和監管拍賣行為。
7、組織監督管理商標注冊工作,負責成都市著名商標的認定;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負責監督管理商標印製;管理商標代理機構和商標評估機構並指導其工作。
8、監督管理廣告發布和廣告經營活動;辦理地方性廣告核准手續。
9、監督管理個體工商戶、合夥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的經營行為。
10、指導直屬事業單位和協會工作。
11、管理全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統領導班子建設和機構編制、行政人事、宣傳教育、紀檢監察、財務審計、國有資產工作。
12、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而工商所則是工商局的派出機構,在外代表工商局行使相關職能,屬於工商局的下屬機構
Ⅲ 工商局和稅務局有什麼區別
1、負責范圍不同
國家稅務總局主管稅收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局主管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負責行政執法。
2、職能不同
工商局職能:
(一)負責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的有關工作,草擬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制度。
(二)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和其他市場實體常駐代表機構的登記和監督,並承擔有關登記和監督工作。負責依法查處無證經營活動。
(三)依法承擔規范和維護各類市場經營秩序的責任,監督管理市場交易和網上商品交易及其相關服務。
(四)承擔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職責,組織實施服務領域消費者權益保障工作,對假冒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分工指導消費者咨詢、申訴、舉報受理、處理和網路體系建設工作,維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五)負責查處非法直銷、傳銷案件,依法對直銷企業、傳銷人員及其直銷活動進行監督管理。
(六)負責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工作,濫用市場支配權,濫用行政權力排除競爭限制(不含價格壟斷)。對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走私等經濟違法行為,依法查處。
(七)依法負責對經紀人、經紀機構和經紀活動的監督管理。
(八)依法對合同實施行政監督管理,負責動產抵押物登記,組織拍賣活動的監督管理,依法查處合同詐騙等違法行為。
(九)指導廣告業的發展,負責廣告活動的監督管理。
(十)負責商標注冊和管理,保護商標專用權,依法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處理商標糾紛,加強對馳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電子馬克。負責特殊和官方標志的登記、歸檔和保護。
(十一)組織、指導企業、個體工商戶、商品交易市場的信貸分類管理,依法研究、分析、公布市場參與者的基本注冊信息和商標注冊信息,提供信息。為政府決策和公眾提供服務。
(十二)負責對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服務和監督。
(十三)開展工商行政管理國際合作與交流。
(十四)領導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十五)辦理國務院交辦的其它事項。
稅務局職能:
(一)擬訂具體的稅收法律、法規和實施細則,提出稅收政策建議,並會同財政部報告和發布,制定實施辦法。負責解釋實施過程中稅收法律法規和一般稅收問題的徵收管理,並在實施後報財政部備案。
(二)負責組織實施中央稅務、共享稅和法律、法規規定的資金(費)的籌集和管理,努力實現應收賬款的足額徵收。
(三)參與宏觀經濟政策研究、中央和地方分稅制研究,提出完善稅收分配製度的建議,研究稅收負擔的總體水平,提出稅收宏觀調控的建議。
(四)負責組織實施稅收征管體制改革,起草稅收征管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和監督稅收征管規章制度,監督檢查稅收征管實施情況。貫徹執行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指導和監督地方稅務工作。
(五)負責規劃和組織實施稅收服務體系建設,制定稅收服務管理制度,規范稅收服務行為,制定和監督納稅人權益保護制度的實施,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履行為納稅人提供方便、優質、高效的稅務服務的義務,組織實施稅務宣傳制定。注冊稅務人員管理政策並監督執行。
(六)組織實施納稅人分類管理和專項服務,組織實施大型企業的稅務服務和源頭管理。
(七)負責編制中長期稅收計劃和年度計劃,進行稅源調查,加強稅收分析預測,組織稅收減免等具體事項。
(八)負責制定稅收征管信息系統,制定稅收征管信息建設中長期規劃,組織實施黃金稅務項目建設。
(九)開展稅收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參加國家(地區)之間的稅收關系談判,草擬和執行有關協定、協定。
(十)辦理進出口商品的稅收征管和出口退稅業務。
(十一)實行國家稅務制度垂直管理,配合省人民政府對省地方稅務局實行雙重領導,對省地方稅務局局長的任免提出建議。
(十二)辦理國務院交辦的其它事項。
3、機構設置不同
工商局:
辦公廳、 法規司、 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 直銷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市場規范管理司、 企業注冊局、外商投資企業注冊局、 廣告監督管理司
個體私營經濟監督管理司 、人事司 、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 機關黨委、 離退休幹部辦公室、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 紀檢組、監察局。
稅務局:
辦公廳、政策法規司、貨物和勞務稅司、所得稅司、財產和行為稅司、國際稅務司、收入規劃核算司、納稅服務司、征管和科技發展司、大企業稅收管理司、稽查局、財務管理司、督察內審司、人事司、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辦公室、巡視工作辦公室。
Ⅳ 注冊公司,在省工商局和市工商局有什麼區別
有注冊資金的要求,按資金的規模要求在省或市。
還有一些特殊項目要到版省注冊。
1.普通的權公司只有到當地工商局注冊就可以了,也可以使用市的名稱。
2.省級工商局一般不直接受理普通公司的注冊,除非發型的集團公司,或者直接懸掛省名的公司或集團,才需要到省級工商局去辦理注冊。
3.現在為了方便創業,即使懸掛省名也無需親自跑到省工商局了,在當地市級工商局即可申請辦理了。
4.直接懸掛省名的公司,對注冊資金的要求比較高。
Ⅳ 工商局與工商所有什麼區別
1、工商所是縣級工商局的派出機構,和派出所差不多,沒有機關法人資格。
2、那是不行的,行政法規有嚴格的管轄權劃分,你們公司每年在哪個工商所辦理年檢業務就是屬於哪個工商所的管轄。
Ⅵ 工商局和工商所注冊有什麼區別
請到轄區工商所辦理注冊登記。參考以下資料可以對照你所在地區登記管轄規定。
哪怕你是省局登記的企業也要通過工商所執法人員簽署住所考察,日常監管也屬於轄區工商所。
帶「山東」之類省局行政區劃的企業名稱須經省局核准,登記可在你住所所在地。
----------------------------------------------------------------------
山東省公司登記管轄暫行規定
2006年6月8日
第一條 為了明確公司登記管轄,維護公司登記管理秩序,方便公司申請登記,根據《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暫行規定。 第二條 我省公司登記機關為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簡稱省局)、省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局)、縣(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簡稱縣局)和省轄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區分局(以下簡稱區分局)。 第三條 公司登記,實行級別管轄與屬地管轄相結合。 第四條 下列公司由省局負責登記: (一) 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公司以及該公司投資設立並持有50%以上股份的公司; (二) 按規定應當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以下簡稱總局)登記以外的其他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已設立市級證券管理機構的市,可由市局登記); (三) 注冊資本在3000萬元以上,自然人(或私營企業,下同)控股冠省行政區劃名稱的股份有限公司;自然人控股免冠行政區劃名稱的公司和冠省行政區劃名稱的集團母公司; (四)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決定的規定,應當由省局登記的公司; (五) 總局授權省局登記的公司或分公司。 第五條 下列公司可以由省局登記: (一) 公司住所在濟南市區的,注冊資本及首次出資均在500萬元以上,自然人控股冠省行政區劃名稱的公司; (二) 省局登記的企業及外省企業控股,注冊資本及首次出資均在500萬元以上,冠省行政區劃名稱的公司; (三) 省屬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控股,注冊資本及首次出資均在500萬元以上,冠省行政區劃名稱的公司; (四) 中央所屬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和企業法人投資設立,冠省行政區劃名稱的公司; (五) 省局確定應當登記的其他公司或分公司。 第六條 下列公司由市局負責登記: (一) 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公司及該公司投資設立並持有50%以上股份的公司; (二) 按規定應當由總局或省局登記以外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 (三) 總局或省局授權市局登記的公司。 第七條 下列公司可以由市局登記: (一) 公司住所在該市市區的,且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上的自然人控股的公司; (二) 公司住所在該市轄區內,省局登記以外的其他冠省行政區劃名稱的公司; (三) 市局(含其他市)及市以上工商局登記的企業、省、市屬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控股,冠市行政區劃名稱的公司; (四) 市局確定應當由其登記的其他公司、分公司。 第八條 縣局、區分局登記本轄區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六條和本暫行規定第四條、第六條規定以外的公司(具體管轄許可權由市局劃分)。 第九條 分公司由其經營場所所在地的縣局、區分局登記(省局、市局登記的公司,其分公司營業場所與公司住所在同一市區范圍內的,分公司的登記可由所屬公司的登記機關辦理)。 第十條 符合本暫行規定第五條、第七條規定的公司設立登記時,可依上述規定選擇登記機關。 第十一條 省轄市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的工商局或分局,可以按照市局的書面委託,以市局的名義登記有限公司。其登記管轄參照本暫行規定第八條和第九條執行。 第十二條 本暫行規定實施前已經登記的公司,仍可在原登記機關登記。 第十三條 城市規模較小、公司登記數量較少的省轄市局的公司登記管轄,可採取市局集中登記、分局重點管理的方式,但須報省局批准後實施。 第十四條 外商投資公司的登記,按總局授權的許可權分別由省局和被授權的市局、縣局登記。 第十五條 市局可以根據需要調整本暫行規定第七條和第十二條的登記管轄,但須報省局備案。
Ⅶ 工商局和市場監督管理局有什麼區別
市場監督管理局由工商局、質監局、葯監局、物價局等幾個部門合並而成。
市場監督管理局范圍較大,工商局范圍較小。
拓展資料
行政體制改革,很多地方自下而上搞試點,以區縣級為單位,一些地方將工商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質量監督局「三合一」為「市場監督管理局」。
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包含了原來三個部門的職能,行使市場監督管理職能,具體包括了登記注冊(營業執照,食品流通許可證,有些地方下放了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品安全監管、葯品醫療器械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商標廣告監管、標准計量、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等。
這種自下而上的探索確實有助於尋找合適的市場監管模式,但也有諸多問題。其一,基層合並,國家級,省市級仍然是多頭管理,造成向上的渠道不暢,甚至交叉混雜。各個口子都來布置任務,統計報表,在執法文書的要求上又存在差異,需要法制科同事進行大量工作。
其二,基層工作難度大大增強。原先的質監、食葯局僅在區級設立,原工商部門在鎮級卻設有基層分局,合並後盡管有質監、食葯人員下放到基層,但仍然是無法滿足需要。
總之,在國家級、省市級層面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存在,市場監督管理局不存在(也有些地方開始了市一級的合並),區縣級層面上,工商行政管理局與質監局、食葯監合並為了市場監督管理局。
Ⅷ 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工商局的區別是什麼
1、工商局是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簡稱,性質是一樣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是負責內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容的有關工作,起草有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工商行政管理規章和政策。負責各類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以及外國(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登記注冊並監督管理,承擔依法查處取締無照經營的責任。
2、工商行政管理,是指國家為了建立和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通過市場監督管理和行政執法等機關,運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對市場經營主體及其市場行為進行的監督管理。
3、建國初期,政務院財經委員會內有中央外資企業管理局和中央私營企業管理局,1953年兩局合並,改稱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10年動亂中並入商業部。1978年9月重新恢復,改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2001年4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升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Ⅸ 工商局與工商所有什麼不同
工商所是工商局的派出機構,它是按經濟區域劃分的,個體工商戶在所里登記,並版對轄區的所權有企業個體戶進行監管。工商局是機關單位,裡面綜合內容多,它有企業、經檢、合同、市場、商標、廣告等業務科室,企業登記在機關企業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