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馬鞍山裕溪河工程

馬鞍山裕溪河工程

發布時間:2021-01-05 22:25:07

㈠ 裕溪河的水文特徵

裕溪河,安全泄量10~20年一遇為600~800立方米每秒,100年一遇為1170立方米每秒。巢湖閘下1969年懸內移質泥沙量為歷史最容大,年平均含沙量0.170公斤每立方米,年平均輸沙率42.1公斤每秒,年輸沙量為133萬噸;1968年泥沙量為歷史最小,年平均含沙量0.083公斤每立方米,年平均輸沙率-0.661公斤每秒,年輸沙量為-2.09萬噸。

㈡ 安徽索立德鑄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安徽索立德鑄業有限公司位於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長三角經濟圈——專馬鞍山市和屬縣經濟開發區,公司引進德國先進鑄造技術和國際化的管理團隊,生產高品質的鑄件,為客戶提供優質的鑄造產品。
法定代表人:汪生
成立時間:2015-04-02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52300004470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安徽省馬鞍山市和縣經濟開發區裕溪河路

㈢ 蕪湖一條高速公路進行擴建,由四車道擴建為八車道,長多少呢

近些年安徽的發展越來越好,越來越被大家所熟悉,尤其是其省會城市合肥,發展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如今也是新一線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經濟實力得到很大提升。在安徽除了省會城市合肥發展越來越好,那麼就是經濟實力僅次於合肥的蕪湖。蕪湖,地處安徽省東南部,境內的蕪湖港是長江水運第五大港,也是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集裝箱中轉港,如今發展越來越好。

蕪合高速公路蕪湖至林頭段擴建工程的建設將進一步緩解交通壓力,提高出行效率,節約人們的出行時間,所以大家是不是很期待蕪合高速公路蕪湖至林頭段擴建項目的建成呢?

㈣ 和縣在什麼地方

郵編:238200 代碼:341424 區號:0565 拼音:Hé Xiàn 英譯:He County 和縣[1]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西岸,東北與江蘇省毗鄰。總面積1512平方千米。總人口65萬人(2007年末)。全縣轄10個鎮:歷陽鎮、沈巷鎮、白橋鎮、姥橋鎮、功橋鎮、西埠鎮、香泉鎮、烏江鎮、善厚鎮、石楊鎮。縣政府駐歷陽鎮。 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為江淮丘陵尾部,海拔200~300米,東南大部為沿江平原,海拔50米以下。裕溪河、牛屯河、得勝河並行注入長江。滁河為本縣與全椒縣界河。屬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7℃,年降水量1000毫米。礦藏有煤、鐵、白雲石、黃砂等。 淮南鐵路、合蕪高速公路經過縣境南部,105、206省道貫穿全境。名勝古跡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潭洞「和縣猿人」遺址,雞籠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霸王祠(西楚霸王項羽自刎地)、陋室、鎮淮樓。 [編輯本段]了解和縣 [2] 地理環境 和縣區位優勢獨特。穿境或沿邊緣而過的合巢蕪、合寧、寧馬蕪三條高速公路構成金三角框架。乘車自縣城至合肥駱崗機場、南京祿口機場、蕪湖灣里機場均不到90分鍾。「黃金水道」——長江流經和縣境內65公里,有三處18公里長江深水岸線資源。已經建成的公鐵兩用橋——蕪湖長江大橋引橋即落腳在和縣南端。南京長江大橋至和縣北端也只有40公里,南京長江三橋至和縣北端只有5公里。已規劃的馬鞍山大橋將於2006年建設,其引橋在和縣東端。全方位、多層次的立體交通網已形成,投資、旅遊,方便快捷。[3] 和縣霸王祠歷史發展 和縣古老而又神奇。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滋養了這片土地,三四十萬年前,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一具完整頭蓋骨化石的發掘,刷新了長江文明的歷史,「和縣猿人」的命名,將和縣推向了世界。和縣山川毓秀、名勝棋布,西楚霸王項羽拔劍自刎的烏江、李白駐足吟唱的天門山、劉禹錫貶謫和州的居所「陋室」,南梁昭明太子沐浴療疾的香泉、明太祖登臨點兵的鎮淮樓等自然和人文景觀達20餘處。和縣人傑地靈、人文薈萃,唐朝著名詩人張籍、宋朝歌豪杜默、愛國詩人張孝祥、清朝文學家陳廷桂、當代草聖林散之、中國奧運史上第一枚金牌獲得者許海峰、中國科學研究院學部委員著名生態學家侯學煜等均是和縣之驕傲。 物產資源 和縣年輕而又富饒。這里蘊藏著豐富的煤、磷、白雲石、石灰石、黃沙等礦產資源,是一塊亟待開發的處女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改革春風吹進了這片熱土,和縣從此煥發青春;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大棚蔬菜名震大江南北,成為「長江中下游最大的菜籃子」;工業發展初具規模,開辟了烏江、歷陽、沈巷三個工業園,構築起造紙、機械、化工、建材、農副產品加工為支柱的工業體系;旅遊產業蓬勃興起,規劃建設了中國國際香泉湖、天門山、霸王祠等重點旅遊景區。縣域經濟綜合考評動態位次列全省第8位。一批有識之士紛至沓來,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和縣歷陽公園[3]發展方向 如今,隨著「東向戰略」的實施,和縣已成為「長三角」地區梯度轉移的現代工業製造基地、綠色食品供應基地和旅遊觀光休閑基地,區位獨特,環境優越,勞力資源豐富,生產成本低廉,發展前景廣闊。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地理概況 和縣位於安徽省東部,長江下游西北岸,地處東經118°04`—118°29`,北緯31°22`-32°03`,東與南京、馬鞍山、蕪湖三大城市隔江相望、東北與南京市浦口區一橋相隔、南臨無為縣、西與含山縣接壤、西北與全椒縣毗鄰,全縣南北長約75公里,東西寬約36.4公里(窄處約17.5公里) ,總面積為1412平方公里,總人口為65萬,下轄10個鄉鎮。和縣南北長,東西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南部及沿江一帶地勢較為平坦,為長江沖積平原,溝河港汊縱橫交錯,水庫、坑塘星羅棋布。沿江平原圩區土地面積佔全縣57.7%,圩田最低海拔7.3米。西北部多為波狀起伏的丘陵、崗地,土地面積佔全縣42.3%,最高山地海拔315米(如方山)。境內有牛屯河、姥下河、太陽河、得勝河、石跋河等五條河流,另有裕溪河、運漕河、滁河、駟馬新河為南北各兩條縣界河。 和縣雞籠山[3]氣候概況 和縣屬北亞熱帶濕潤型季風氣候區,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濕潤、雨量適中、光照充足、無霜期長的特點,氣候條件優越,氣候資源豐富,適宜農作物生長。 和縣年平均氣溫15.8℃。最熱月為7月,月平均28.1℃;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溫度2.6℃。歷年極端最低氣溫為-13.2℃,歷年極端最高氣溫為40.0℃,南北各地溫度差異不大,但春秋兩季溫度升降快,冬夏溫度變化小。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以上農作物生長期為230天、活動積溫5021℃、全年無霜期259天、全年日照時數2126小時、年平均日照百分率49%、太陽輻射總量為119千卡/平方厘米。 常年平均降水量為1067mm,南部多於北部,年無雨日250天左右,雨日多集中在6-7兩月,初夏有梅雨,七、八兩月多暴雨,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44%。降水年際變化大,據統計:大澇年(1991)年雨量達1990mm,枯水年(1978)年雨量只有406mm。年蒸發量1488mm,7月份最大,達204mm;元月份最小,僅52mm。年平均相對濕度78%,各月相對濕度差異不大,且有自南向北減小的特點。 自然資源 和縣素有「魚米之鄉」。全縣耕地面積100.38萬畝,宜林面積為19.38萬畝。該縣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目前發現的主要礦藏有煤、鐵、磷、白雲石、石灰石、建築沙、地熱、礦泉等十多個礦種。其中煤預計儲量100萬噸,磷礦為預計儲量50萬多噸,白雲石預計儲量為3億多噸,石灰石預計儲量10億多噸。尤以建築石料、水泥用灰最為豐富。

㈤ 裕溪河的幹流概況

裕溪河,是巢湖最早的通江河道,東南向流,經巢湖市至馬鞍山市含回山縣李家墩,左納清答溪河來水;至林頭,左納林頭河來水;又經釣魚台、東關至瓦儲村,水分兩股:北股為老裕溪河,已納入牛屯河分洪道,東流至陶咀,經含山縣銅城閘聯通牛屯河;南股裕溪河折南流,至無為縣黃雒河口,右納西河來水;黃雒河以下河道順直,東南向流,經含山縣運漕鎮至三汊河,左岸有水道經銅城閘溝通牛屯河;經黃渡至蕪湖市鳩江區沈巷鎮雍鎮,折北偏東流,至裕溪鎮過裕溪閘後,折東流,於裕溪口注入長江。
裕溪河河道全長60.4公里,其中巢湖閘至裕溪閘間56.5公里,裕溪閘至河口間3.9公里;河底高程巢湖閘至釣魚台為4.2米,釣魚台至裕溪閘為5.0米;河寬125~145米,河底寬100~120米,比降1/34000。

㈥ 馬鞍山有什麼特產

馬鞍山的特產

1、含山綠茶

全縣有茶園1000公頃,大都分布在昭關、蒼山兩處丘陵腹地。山上森林覆蓋率達95%以上,終年雲霧繚繞,陽光漫射,茶、林相得益彰,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形成含山茶葉獨特的自然品質。歷史名茶「昭關翠須」獲1992年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銀質獎。

「橫龍翠眉」茶以其香濃、味醇、色翠、形美,一舉獲得1996年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為適應市場發展需求,含山縣正著手開發新型的綠色茶葉、有機茶葉,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更高需求。

2、含山大米

含山大米含山縣位於江淮之間,素有「魚米之鄉」美稱,水稻種植歷史久遠,土壤肥沃、水庫資源豐富。

「含山大米」原產地緊靠太湖山國家森林公園,轄全國生態鎮——陶廠鎮、運漕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大漁灘濕地,群山環抱,丘圩交錯,森林覆蓋率達40%,裕溪河、牛屯河穿境而過,生態環境優良,為發展優質稻米提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近年來,含山縣農委大力推廣水稻良種良法配套、水稻機插、秸稈粉碎還田、綠肥種植和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水稻綠色生產技術,降低化學農葯和化學肥料的使用量。

3、運漕酒

運漕,古稱蓼花州,曾為安徽省含山縣首鎮,自東漢末年建鎮以來,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明、清鼎盛時期,運漕有48道閘、72條巷,人口達1萬人之多,各類商號、牙行、作坊、店鋪、錢庄、當鋪、茶館等數百家,鋪面連襟,鱗次櫛比。

漕河上商船往來如梭,兩岸泊船綿延數里。街面商賈雲集,車水馬龍,一派商貿繁榮景象。為我省古代江北八大商業重鎮之一。 漕河,蜿蜒數十公里,銜巢湖,達長江,為南北交通運輸的黃金水道。

4、巢湖白米蝦

體長透明,肉白籽黃,甲殼甚薄,微有棕斑。白蝦加工曬干製成蝦仁(又稱湖米),故又稱巢湖白米蝦。巢湖白米蝦,學名秀麗白蝦,在巢湖水域的蝦類組成中,白米蝦約佔80%,年捕獲量達數千噸。巢湖蝦米經用熱水浸泡,燒豆腐、白菜或芹菜,風味獨特,皆成佳餚。

我國民間久有死蝦泛紅之說,巢湖白米蝦卻不然,燒熟也不變紅,渾身依然白色。傳說古巢州腥穢不堪,魚蝦水族也遭污染而混濁。

5、含眉綠茶

含眉綠茶是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的特產。安徽含眉生態茶葉有限公司的「含眉」牌綠茶,憑借獨特的色、香、味、形、韻被評定為「安徽十大品牌名茶」。馬鞍山「含眉」綠茶生長於雲霧繚繞、溪水環山而流的含山縣清溪鎮長山大壟,漫山遍野、綠油油的千畝有機茶園,茶香沁人心脾

㈦ 馬鞍山當塗大河水位現在是多少

7月18日8時,長江馬抄鞍山站水位襲11.51米,比昨日16時上漲0.10米,超警戒水位1.51米;姑溪河當塗站水位12.14米,比昨日16時上漲0.02米,超警戒水位1.84米;黃池河黃池站水位12.97米,比昨日16時回落0.04米,超保證水位0.37米;牛屯河新橋閘上水位11.97米,比昨日16時上漲0.02米,超保證水位0.47米;得勝河金河口閘上水位11.66米,比昨日16時上漲0.06米,超保證水位0.66米;裕溪河裕溪閘上水位12.39米,比昨日16時回落0.09米,超保證水位0.39米;滁河襄河口閘上水位13.32米,比昨日16時上漲1.51米,超警戒水位2.32米。

㈧ 巢湖為什麼被五大淡水湖除名

因為巢湖不到第復四大的制洪澤湖一半面積,但是比沒入選的高郵湖又大不了多少;中國五大淡水湖前面4個,同時也是長江流域的4大淡水湖,但第五個則是內蒙的呼倫湖,面積是巢湖的3倍。

巢湖位於安徽省中部,由合肥、巢湖、肥東、肥西、廬江二市三縣環抱,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1公里, 湖岸線周長176公里,平均水深2.89米,面積780平方公里,容積20.7億立方米。

(8)馬鞍山裕溪河工程擴展閱讀:

巢湖主要名優水產有銀魚、秀麗白蝦、湖蟹,三者被譽為「巢湖三鮮」。另外在魚類資源中,湖鱭主宰著巢湖漁業的產量。紅鮊、「四大家魚」、鯉、鯽等魚類都是巢湖優質鮮群種。

巢湖南可截天塹長江,北控「淮右襟喉」合肥,左與大別山形成犄角之勢,右威脅古都南京。巢湖軍事地位歷來為「天下有事是必爭之地」。建國後,劉伯承、陶勇等高級領導人,數次視察巢湖。歷史上發生過許多知名的戰事。

㈨ 運漕鎮的運漕鎮裕溪河大橋


12月22日,工人正在含山縣裕溪河大橋上吊裝護欄(圖一)。該橋項目總投資約1.05億元,連接含山縣運漕鎮和無為縣陡溝鎮鳳凰橋社區。目前大橋的主體工程基本完成,預計2014年底基本具備通車條件,其餘附屬工程將在2015年春節前結束。裕溪河大橋是X026塔(崗)至江(壩)公路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圖二)。橋梁全長943.5米,道路接線長度635.5米,主橋為216米三跨,寬17米,引橋為30米,寬12米。工程於2010年5月動工。按二級公路標准設計,路基寬12米,瀝青混凝土路面寬9米。2011年9月份區劃調整後移交給馬鞍山市公路局管理。此前,含山縣運漕鎮和無為縣鳳凰橋社區之間居民的交通一直靠渡船,既費時又費力,該項目的建設將改善兩岸居民相望而不相及、交通因河受阻的狀況,極大地方便裕溪河兩岸居民的通行,促進兩岸經濟的發展。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裕溪河大橋是省道026含山塔(崗)——無為江(壩)公路改建的一部分,起於含山縣運漕鎮,終於無為縣陡溝鎮,全長1549米。主橋寬17米,引橋寬12米;橋梁長913.5米,全線按二級公路標准設計。工程總投資約1.1億元。目前,裕溪河跨河大橋已基本建成試通車,配套完善工程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預計裕溪河跨河大橋11月底可全面建成交付使用。圖為11月4日拍攝的裕溪河跨河大橋。

運漕鎮裕溪河大橋的美麗夜 色

閱讀全文

與馬鞍山裕溪河工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