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重型精神病、肢殘的總結怎麼寫啊
很簡單的,對照服務規范,把你所乾的活用文字記錄下來,突出數據性的東西
2. 為什麼說精神衛生是公共衛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你好這位朋友:
心理衛生科和精神衛生科是不同的科室。但是,二者有交叉。關系十分密切。
1 二者分屬的學科不同。心理衛生科屬於心理學。而精神衛生科屬於醫學里的科室。
2 二者工作的內容不同。心理衛生科主要是做心理咨詢、心理測驗的。而精神衛生科主要是治療精神疾病的。
3 二者針對的病人有所不同。心理衛生科主要是心理咨詢、心理測驗,所以,針對的是有自知力的人群。而精神衛生科針對的是沒有自知力的人群。
自知力的概念:自知力就是病人對自己病情的嚴重程度和症狀情況的認知能力。精神病人對自己的疾病沒有了解,也不知道自己病情的輕重和程度,而實際上已經非常嚴重了。有心理問題的人對自己的心理困惑、自己的病情是很清楚的。
關於自知力,我舉例說明:比如,一個人醉的特別厲害的時候,他往往不認為自己喝醉了。酩酊大醉的人是不知道自己喝醉酒的。而那些覺得自己喝醉了,不能喝的人是沒有大醉的。
精神疾病患者基本上就是我們大家所稱呼的「瘋子」。病的嚴重的就是瘋子嚴重了。輕微的精神疾病就是行為、思想怪異。最輕微的精神疾病,就是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發展到十分嚴重的時候,才是精神疾病。
4 二者的工作人員不同。心理衛生科的工作人員往往是心理咨詢師。是心理咨詢師給來訪者看病。而精神衛生科的工作人員往往是精神科醫生,也就是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醫生來給病人看病。
3. 偶爾吃一顆檳榔有益還是有害
偶爾吃檳榔也是有危害的,因為檳榔對黏膜的刺激性非常大,已經有研究證明是口腔癌的重要致病因素,所以說一定不能吃的,需要戒除。特別是檳榔是有成癮的可能性的,一旦上癮很難戒除,而且對粘膜的損傷也是非常大的,如果出現口腔黏膜纖維化,是屬於癌前病變,是非常危險的。而且張口度也會受到影響,是非常不舒服的,恢復也很難。
檳榔和香煙一樣也是一種會令人上癮的東西,所以在吃檳榔的時候,大家一定要有所克制。但是在某些地區的人們嚼檳榔已經成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習慣,而這些地區的人們患上口腔癌的概率也正在大大增加。對於正常人來說只會偶爾吃檳榔,可是如果偶爾吃檳榔的話,對身體會不會造成危害呢?
危害較小
檳榔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檳榔原果的主要成分為31.1%的酚類、18.7%的多糖、14.0%的脂肪、10.8%的粗纖維、9.9%的水分、3.0%的灰分和0.5%的生物鹼。檳榔還含有20多種微量元素,其中11種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檳榔種子含總生物鹼0.3%-0.6%,主要為檳榔鹼,並含有少量檳榔次鹼、去甲基檳榔鹼、異去甲基檳榔次鹼、檳榔副鹼及高檳榔鹼等,均與鞣酸集合存在。還有鞣質、脂肪、甘露醇、半乳糖、蔗糖、兒茶精、表二茶精、無色花青素、檳榔紅色素、皂苷及多種原矢車菊素的二聚體、三聚體、四聚體等。所含脂肪酸的組成為:月桂酸19.5%、肉豆蔻酸46.2%、棕櫚酸12.7%硬脂酸1.6%、油酸6.2%、亞油酸5.4%、十二碳酸0.3%、十四碳烯酸7.2%,又含氨基酸。其中脯氨酸佔15%以上。
據葯監部門透露,我國有225個葯品含有檳榔。統醫學認為,檳榔具有「殺蟲,破積,降氣行滯,行水化濕」的功效,曾被用來治療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寄生蟲感染。由檳榔與烏葯、人參、沉香組成的四磨湯主治「七情氣逆,上氣喘急,妨悶不食」,民間有在嬰兒出生一周後服用四磨湯的傳統,據說有利於孩子腸胃,以後不鬧肚子。
4. 公共衛生重性精神病患者錄入要什麼條件是不是沒診斷證明不可以錄入
錄入條件 必須是診斷為以下六種疾病的病人:1、精神分裂症;2、雙相情感障礙;3、分裂回情感性精神病答;4、偏執性精神病;5、癲癇所致精神障礙;6、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
錄入前必須經過精神科專科醫師診斷復核,並填寫技術表3方可。
5. 精神病院作為一個公共衛生事業單位,而江蘇省宿遷市精神病防治院卻被政府沒給私人老闆,不知是否合理
像我們抄這里自來水公司都賣給個人,搞的水質很差,本來是可以上焦點訪談的事情,而中央新聞聯播依舊是天天「一片大好」。(事實是他連民生都解決不好)
這報廢的國家,你問他法律合不合理,要是沒有眾人在場的情況下,他敢問你能掙多少錢或者上邊有沒有人。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適。你讓多少賢者為你寒心,讓多少明白人離你而去。
哪個國有的公司為了盈利而賣出去都是不太合理的,現在私有化政策越來越嚴重,中國這樣下去,不可能到達先人們用生命換來的期待,大同(共產)。
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都需要哪些軟體
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和《三...XXX:全面負責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檔案建立及管理工作。 XXX:負責重性精神疾病...
7. 公共衛生 精神病用什麼顏色
the Green Ribbon 綠絲帶--中國精神衛生標志。綠色代表健康,使人對健康的人生與生命的活力充內滿無限希望;綠絲帶寓容意愛心,既是社會和公眾對精神病患者的理解與愛心的表達,更是一種傾力支持精神衛生工作和不斷完善自身精神健康,共創和諧社會的行動標志;輕盈飄動的綠絲帶,象徵著快樂和愉悅的心情,這是我們實現生命價值、創造美好生活的生生不息的源泉。「飄動的綠絲帶」表達出社會和公眾對精神衛生工作的支持,對精神病患者的關愛,對自身精神健康的關注。「飄動的綠絲帶」體現了社會和公眾與精神衛生工作者一起同行,為提高國民精神健康水平而不斷努力;體現了正常人與精神病患者一起同行,積極為精神病人重返社會創造適宜的環境;體現了廣大精神科醫務人員與精神病人一起同行,以科學的精神和服務幫助病人實現對生命的不懈追求。
8. 公共衛生重性精神病工作計劃,誰發給我一份
2011年重性精神病患者工作計劃
為落實《衛生部、財政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關於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和《三台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施方案》以及相關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要求,為確保我X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項目順利開展,逐步建立綜合預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險行為的有效機制。根據衛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監管治療項目辦法(試行)》和《重性精神疾病監管治療項目技術指導方案(試行)》等相關規定,結合我X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一一一、、、、目標目標目標目標 (一)基本建成覆蓋全鎮、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統。至2011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規范管理率達90% 。 (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識,提高對重性精神疾病系統治療的認識。 二二二二、、、、工作組織機構工作組織機構工作組織機構工作組織機構 (一)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XXX婷等。 (二)、領導小組分工 XXX:全面負責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檔案建立及管理工作。 XXX:負責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實施過程中的領導、檢查、協調。 XXX等:具體負責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三三三三、、、、范圍和內容範圍和內容範圍和內容範圍和內容 (一)范圍:全X范圍內實施。 (二)實施內容 1、培訓:按照實施方案和技術規范要求,做好人員培訓。制定培訓工作計劃,分期分批、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精神病防治專業人員、患者家屬等相關人員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強患者家屬護理、居委會人員相關知識與技能。 2、信息收集:接受過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關培訓的專(兼)職人員對轄區人口進行調查,收集在醫療機構進行明確診斷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雙向障礙、偏執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礙等。發病時,患者喪失對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對行為的控制力,並可能導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長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會功能嚴重損害),並做初步篩查工作。收集沒有明確重性精神病診斷,但有危險性傾
向的人員信息,再建議其立即到專業機構診斷治療的同時,上報上級精神病防治專業機構(XXX醫院)和疾控中心。 3、收集確診病例資料。每季度統計在檔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匯總後上報X級精神病專業機構。 4、病情評估: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檔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納入管理的時候,由縣級及以上專業醫療機構進行一次全面評估,檢查患者的精神症狀和軀體疾病,為符合診斷的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登記的內容包括患者及監護人姓名和聯系方式等基本情況、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發病時間、既往診斷和治療情況、既往主要症狀、生活和勞動能力、目前症狀、服葯依從性、自知力、社會功能情況、康復措施、總體評價及後續治療康復意見等。 5、定期隨訪:對於納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隨訪4次,每次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衛生、用葯和家庭護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導患者服葯,防止復發,及時發現疾病復發或加重的徵兆,給予相應處置或轉診,並進行危機干預。對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在現用葯基礎上按規定劑量范圍進行調整,必要時與原主管醫生聯系或轉診至上級醫院;對伴有軀體症狀惡化或葯物不良反應,應將患者轉至上級醫院。 6、患者報告:發現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嚴重影響社會秩序和形象行為者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時,應立即撥打「110」向當地公安機關報警,由公安機關執行公務的人員送往就近或者當
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明確診斷。 7、健康教育、康復指導:加強宣傳,鼓勵和幫助患者進行生活功能康復訓練,指導患者參與社會活動,接受職業訓練。與病人家屬進行交流,發放精神病科普宣傳資料,講解精神病人護理知識,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歧視和誤解。 8、技術指導:接受市、縣級專業技術指導組織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技術指導。 2011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