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有企業改制,將原來的國有企業改為國有法人獨資的有限公司。公司名稱加了有限兩個字。
這個可能有些問題,一般來講應是法人獨資的有限責任公司,但究其本質還是屬於全民所有制企業,也不能算全錯。要看如何理解。
B. 變更企業性質是否要先注銷在登記
內外資企業互轉登記是指內資公司變更為外商投資企業或外商投資企業變更為內資公司的企業類型轉變的變更登記行為。
C. 全民所有制企業改為公司制的流程 此外,要去工商局辦理變更登記嗎 改制後,原來的企業要注銷嗎
需要變更登記,公司類型變了。改制後,原來的企業就是現在的企業,不需要注銷。
流程請參照此鏈接,現在注冊資本方面為認繳,故驗資方面的事項可忽略。
https://wenku..com/view/76982df5a32d7375a5178078.html(管理員大大,這是網路文庫,請審核)
流程:好像還真的蠻費事,以有限責任公司為例。
一、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應具備的條件
1、股東符合法定人數
2、股東的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現在出資都是認繳制了)
3、股東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
(1) 股東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由全體股東組成。
(2)董事會或執行董事是公司的執行機構。
(3)監事會是公司的監督機構。
5、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
二、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應提交的文件、證件
1、《企業改制登記注冊書》;
2、主辦單位或主管部門批復;
3、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的必須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決議,其內容包含:①是否同意本改制及改制的方向;②確認經評估後的凈資產值及所有權歸屬。全民所有制企業可不提交此文件。農村集體所有制及其他類型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應由本企業最高權力機構出具決議,其內容參照集體所有制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決議。
4、公司章程;
按《公司法》規定,公司章程必須具備的條款應依照《公司法》的要求在公司章程中體現,應當載明公司名稱和依據以及公司的經營等十一個主要事項,缺少其中任何一項或其中任何一項不合法,公司章程就不發生法律效力。此外,股東還可以在不違反國家法律、規律及有關規定條件下,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認為相對必要的條款。改制企業提交章程應一式兩份。 5、產權界定文件;
6、股東資格證明;
7、指定(委託)書;
8、企業名稱變更預先;
9、改制企業營業執照正、副本;
10、其他文件、證件。
涉及凈資產轉讓的需提交由轉讓方與受讓方簽署的轉讓協議。
D. 國有企業改制後成民營企業後商標是辦理變更還是轉讓
變更的情況是商抄標所有人,主體襲不變,只是換了公司名字,比如由市開頭的升級為省字開頭,公司全稱換了,加或減,變了幾個字,性質還是一樣,或者是換了地址.轉讓就是由這個所有人轉到另一個所有人了,商標所有人不一樣.根據您的話分析,應該是一種轉讓,這是知識產權,無形資產的轉移.由這個所有人轉移到另一個人或企業身上,之前的國企不會存在了。當時國家一些國企改為私企最麻煩的就是所有權的問題.
E. 國有企業怎麼改制
國內企業改制的主要方式
按照《公司法》的規定,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有發起設立和募集設立兩種模式。
募集設立又分為定向募集設立和公開募集設立兩種方式:1994年6月19日國家體改委發布《關於立即停止審批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並重申停止審批和發行內部職工股的通知》以後,停止審批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1月,按照中國證監會提出的關於企業先改制後發行的要求,公開募集設立方式也於98年底之後就不再實施。
目前,國內企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實際上只有發起設立一種途徑。發起設立又可以分為新設成立和有限公司整體變更兩種方式:
新設成立是指按照《公司法》的規定,設立股份有限公司,應當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為發起人,各自出資設立一個新公司;
有限公司整體變更是指有限公司符合《公司法》關於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條件要求時,由有限公司的股東作為發起人,以有限公司經審計的凈資產等額折股,將有限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股份公司後,有限公司不復存在,原有限公司的所有資產、債權債務等全部由股份公司承繼。
具體條件如:發起人在二人以上;發起人認繳的股本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500萬元);公司籌辦事項符合法律規定;發起人制定公司章程;有公司名稱,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組織機構;有固定的生產經營場所和必要的生產經營條件等。
需要注意的是:有限公司整體變更和有限公司整體改制的區別。整體變更為整體改制的一種形式,但整體改制還包括其他形式。
整體變更是指:以有限公司的現有股東作為發起人,將有限公司變更為股份公司,股份公司的股東和股權結構與有限公司完全一致。整體變更情況下,有限公司的經營業績可以連續計算。
整體改制是指:有限公司的現有股東以有限公司的全部資產作為出資,聯合其他發起人,共同設立股份公司。股份公司的股東人數以及股權結構與有限公司不一樣。整體改制時,如果有限公司不是國有控股,則其經營業績不能連續連續計算。(整體改制是相對於部分改制而言的,在發行體制尚不規范時,有些企業將其優質資產剝離出來發起設立公司,達到符合上市條件的目的並獲得較高的發行價,上市後再用配股的方式由上市公司買回剩餘的劣質資產。因此證監會從1998年開始即規定除特大型企業集團外,其他企業應整體改制。)
二、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的工作程序
(一)盡職調查
對於改制項目,主要是有限公司成立以來的合法性、企業業務狀況和發展前景,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股本形成過程的合法性
從有限公司設立開始,需要關注設立時出資方式(系以現金、實物資產、無形資產等),除以現金出資外,實物資產出資的需要進行審計、評估等相關手續;無形資產出資的需要履行相關手續,如技術認定、評估,以土地出資的需要經過土地評估機構的評估,並需要經國土管理部門的確認(現階段擬上市公司已不允許以商標、商譽等無形資產出資)
在有限公司持續經營過程中,會出現增資擴股、股權轉讓等,每一次股權變動時的法律文件(董事會和股東會決議、驗資報告、工商變更登記等)是否齊備,行為是否合法。
2、資產形成過程的合法性
有限公司持續經營過程中,主要的經營性資產的形成過程。
3、經營狀況
1)經營業績的真實性
2)關聯交易情況
3)財務制度狀況
4)財務數據的真實性
有限公司情況下,由於監管相對較弱、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財務人員的水平等原因,不可避免存在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問題,如民營企業大部分或多或少存在漏稅現象,對此只能從大的方面去把握,具體問題必須聘請注冊會計師對企業進行審計後才能知道。
F. 國有企業改制後,原單位可以不在工商局注銷嗎
需要去工商局進行注銷。因原企業未注銷 ,原企業法人代表身份未解除,不符合法定手續。企業改制完成後必須辦理工商營業執照注銷手續。
G. 民營企業變更為國有企業的依據是什麼是國有企業的會議紀要和工商變更登記哪個具有法律效力
企業的內部會議紀要抄,僅對內有效,對外不具備約束力!再大的企業也要服從工商管理局的管理,當然是工商局的變更登記才具備法律效力。
民營企業變更為國有企業,要走正常的資產評估(要具備國家承認的評估資格)、市場分析報告及企業發展前景預測評估及盈利分析、拍賣購買程序。
H. !!!工商變更登記的復雜事件
法院要確認你的股東身份?
你不是有第一次改制的章程嗎?
2002年、2003年……沒有給版你股東分紅嗎?這些權分紅的東西,例如分紅名單,分紅數……
你們沒有召開過股份大會嗎?沒有出席的股東簽字名單嗎?
所有能確認你股東身份,以及做為股份參與公司活動的,已經兌現的支付給股東的依據,都可以做為你股東身份的依據。
你的代理律師怎麼可以考慮到這個呀?
你不需要再為工商的事煩,直接訴訟,以A公司侵權,沒有經過股東大會,擅自重組,導致你做為股東的權益受損失。然後依據法院的判決去工商部門強行修改!
I. 國企改制後在工商局辦理股東變更登記為什麼要先向改制辦提交報告由其簽署同意
改制後?你的意思是已經改為民營有限公司了嗎?
如果改制後的單位已經不存在國有股份及工會股份的話,是不需要他們審批的。
如果還有這兩種股份或者企業剛剛完成改制未到改制辦辦理登記備案的話,都需要他的意見的。
J. 國有企業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如果沒有在工商部門注冊,改制是不是不成立
那肯定是不成立的。企業的任何變更,包括地址、股東、性質等的任一變更,都首先需要到工商局輸變更以後,才能到質監局、稅務局辦理變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