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黨政機關辦公用房人均建築面指標 是否包含公共服務用房
沒錯,根據相關條例,黨政機關用房有明確標准,縣處級幹部不得超20平米
B. 什麼是物業管理常規性公共服務 常規性公共服務有哪些
一、物業管理服務按服務內容、性質和提供的方式可分為:常規性的公共服務、有針對性的專項服務和委託性的特約服務三種服務形式。
二、常規性的公共服務概念:
常規性的公共服務是物業管理企業面向所有住戶提供的最基本的管理與服務,目的是確保物業的完好與正常使用,保證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和凈化、美化環境。公共服務的具體內容和要求通常在物業管理委託合同中明確規定。因此,物業管理企業就有義務高效率高品質地提供這類服務住戶在享受這些服務時也不需要事先再提出或做出某種約定。
三、常規性的公共服務主要主要內容:
1、房屋建築主體的管理。為保持房屋完好率、確保房屋使用功能而進行的管理與服務工作。房屋基本情況的掌握,及房屋的數量、建築形式、產權情況、完好程度、使用狀況等房屋修繕及其管理,及房屋裝修的申請與批准以及對裝修的設計、材料、安全等各項管理工作。
2、房屋設備、設施的管理。為保持房屋及其配套附屬的各類設備、設施的完好及正常使用而進行的管理工作。各類設備、設施基本情況的掌握各類設備、設施的日常運營、保養、維修與更新的管理。
3、環境衛生的管理。樓宇內外物業環境的日常清掃保潔、垃圾清除外運等工作。
4、綠化管理。園林綠地的營造與保養、物業整體環境的美化等。
5、治安管理。樓宇內外的安全、保衛、警戒,對各種突發事件的預防與處理以及排除各種干擾,保持物業區域的安靜。
6、消防管理。火災的預防及發生火災時的救護與處理。
7、車輛道路管理。車輛的保管、道路的管理、交通秩序的維護等。
8、公眾代辦性質的服務。為業主和使用人代收代繳水電費、煤氣費、有線電視費、電話費等公共事業性費用。當然,業主也可以自行去銀行等網點繳費。
C. 全國建築試產監管公共服務平台為什麼進不去了
歐福不錯呢
D. 建築立面改造屬於公共服務嗎
外立面改造大部分都屬於公共服務,但也要看建設單位的。要是事業單位或政府機構那就肯定是啦,但要是私人開發商那就屬於商業性質啦。
E. 一個住宅小區公共建築應佔小區總建築面積的多大比例
住宅小區公共配套設施是以小區居住人口為控制指標。通常此類的公共配套版(含商業配套)權會佔小區總建築面積的5%。
住宅配套設施,指為城鎮居民創造衛生、安全、寧靜、舒適的居住環境而必需的住宅附屬設施。一般分為教育設施、醫療衛生實施、文化體育設施、社區服務與行政管理設施、郵政及市政共用設施、商業服務配套及其他等七大類。
(1)教育設施包括:幼兒園、中小學。
(2)醫療衛生設施一般包括:衛生站、衛生服務中心等。 (3)文化體育設施包括:綜合文化活動中心、文化活動站、居民運動場/館。
(4)社區服務與行政管理設施包括:老年人福利院、老年人服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服務站點、托兒所、市政及其他管理用房、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居委會、物業管理用房、業主委員會用房、 (5)郵政及市政公用設施包括:燃氣供應站、變電站、垃圾壓縮站、郵政分局、公共廁所、社會停車場/庫、公交首末站、電信營業所、電信分局。
(6)商業服務配套包括:肉菜市場、百貨商店等。
(7)其他一般指公變房、水池及泵房、鍋爐房、開閉站、換熱站等。
F. 問:哪個城市出台過「居住區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標准及移交相關部門的規定」
您好 不知道我回答的是不是您需要的
學校、醫療衛生站等居住區配套設施應當與住宅建設項目統一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25日,記者從南寧市城建部門獲悉,《南寧市居住區配套設施建設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正公開徵求社會意見。
針對居住區開發項目應當配套建設的設施不明確問題,《徵求意見稿》規定市、縣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應當在徵求發改、國土、規劃、建設、教育、衛生等部門意見的基礎上編制居住區項目開發條件意見書,明確該居住區開發項目應當配套建設內容,同時將該配套建設內容作為居住區開發項目用地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者劃撥依據之一。
詳解
1配套設施要與住宅同步
《徵求意見稿》:居住區配套設施應當與住宅建設項目統一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居住區配套的教育設施應在整個項目開工量達到50%以前動工建設,並在項目竣工量達到80%以前竣工驗收;其他配套設施建設應在項目建設總量完成80%前優先完成。
解釋:針對部分開發商將應當建設的配套設施放到居住區開發項目建設後期進行建設,造成居民入住後長時間內無法使用配套設施的問題。徵求意見稿對配套設施的建設時序做出明確規定,對教育等重要配套設施的開、竣工計劃安排作了具體量化要求。
居住區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以上且分期建設的項目,若物業管理用房和社區服務用房未配置在當期的,應當按當期開發的建築面積提供相應比例的臨時物業管理用房和社區服務用房,但物業管理用房應在項目建設總量完成80%前完成。
2交付承諾書加進房屋買賣合同附件
《徵求意見稿》:居住區開發建設單位應當在辦理項目施工許可之前,根據居住區項目開發條件意見書,向市、縣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提交配套設施建設承諾書。建立居住區配套設施建設動態監管制度。
解釋:開發商承諾書將包含在買賣合同附件中。《徵求建議稿》規定承諾書應當明確配套設施的建設內容、開工及竣工期限、分期交付使用的期數及期限等內容。承諾書應當在商品房銷售現場公示。所承諾的內容應當作為房屋買賣合同附件內容之一。
徵求意見稿在配套設施建設的各個環節分別做出要求。對分期建設項目首期未同步開工建設相關配套設施的,暫停辦理項目余期施工許可;對在項目預售階段不按期開工建設配套設施的,暫停辦理項目剩餘部分的商品房預售許可;對在項目竣工驗收階段不按期完成配套設施建設並通過驗收的,不予辦理項目交付使用備案手續。
3項目交付3月後移交配套設施
《徵求意見稿》:開發建設單位應當在項目交付使用備案後3個月內,將有關配套設施移交給使用、管理部門,並依法承擔移交後的保修責任。
解釋:南寧市現有法規規章或其他規范性文件沒有對住宅小區配套設施建成後產權歸屬及移交接管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因而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如配套設施建成後相關專業管理部門不願接收等。為明確配套設施產權歸屬,分清責任,徵求意見稿對業主共有或政府所有的配套設施的移交、接管、使用等都作了相應規定。
居住區內配套的物業管理用房、居住區文化活動室、公廁及業主共用設施設備用房等公共建築,依法屬於全體業主共有,由開發建設單位申請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登記機構在房屋登記簿上予以記載,不頒發房屋權屬證書。
居住區內配套的教育、醫療衛生、社區服務及行政管理用房等公共建築,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由政府授權的有關部門管理、使用,並申請辦理房屋登記。
在配套設施使用方面,開發建設單位不得將依法屬於全體業主共有或政府所有的配套設施轉讓、出租、抵押或挪作他用。居住區配套設施應當按照其規劃設計用途進行使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挪作他用。
4開發商未履行承諾將受處罰
《徵求意見稿》:開發建設單位未按開發條件意見書、配套設施建設承諾書的規定內容履行配套設施建設義務的,由市、縣房地產開發主管部門責令其改正,並處以居住區項目工程合同總價款2%以上4%以下的罰款;如配套設施用地已被佔用,無法實施建設的,開發建設單位應當支付異地建設所需費用,由政府有關部門按照區域規劃組織建設,並由規劃主管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對建設單位進行處罰。
解釋:為有效遏制開發商不建或不按時、按質、按量建設配套設施行為,徵求意見稿對此類行為設置了相應的處罰措施。同時,徵求意見稿還增加了行業管理方面的責任,如將建設單位違反條例的行為作為不良行為記入企業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對情節嚴重的,由相關部門依法降低其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並禁止參加土地「招拍掛」活動等。
名詞解釋
《徵求意見稿》中所指的居住區配套設施包括配套基礎設施和配套公共建築。配套基礎設施是指居住區內的供水、供電、供氣、排水、電信、有線電視等管線及設施、照明系統、安防技防監控系統、消防設施等。配套公共建築是指居住區內的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區服務、行政管理、物業管理、商業服務用房及配套基礎設施用房等建築。(記者韓沛)
G. 修規中公共服務設施配建表的建築,如商業服務,市政公用,社區服務等這些佔用綜合技術經濟指標中的地上建
發生的拿唄vn
H. 為什麼建設部的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網頁打不開
為了建築市場公共台嘛,打不開這種重新進一下或者是嗯,重新弄一下,沖一下水就知道了。
I. 企業信息隔多久才會收錄到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
經自檢符合要求後,可向建築市場監管司提出驗收評估申請即收錄成功。版
各地按照部數據權標准建設本地區建築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一體化工作平台,經自檢符合要求後,可向建築市場監管司提出驗收評估申請。
擬申請驗收評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以下簡稱有關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將已形成的真實數據發送中央資料庫,經部系統對接負責人預調試成功後,可向建築市場監管司商定實地驗收評估時間。
(9)公共服務建築擴展閱讀:
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的相關要求規定:
1、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建立基礎數據採集上報、整理更新、運行維護工作責任制,實行分管領導負責統籌協調、專職部門和人員負責管理的制度。
2、應指定專職部門和人員按照上級主管部門要求,及時收集、整理、報送和更新有關信息資料,承擔本級基礎數據採集上報、運行維護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3、專職部門和人員之間應保持聯系渠道暢通,崗位發生變化,須做好工作交接,並及時將人員變更信息上報上一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備案。
J. 小區公共服務設施包括那些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
1、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
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
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2、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住宅建築規范》(GB50368-2005)規定,住宅應具有與其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公建)應包括:
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類設施。配套公建的項目與規模,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並應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期交付。
設施需求:
(1)教育設施的配套質量需求逐步提高。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教育意識的不斷增強,居民對教育設施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於少年兒童比例的持續下降,住區內教育設施的配套面臨資源整合,提升質量、提高配套標准等潛在要求。因此,優化教育設施的資源配置,提高配套標准.提升配套質量是教育設施配套的發展趨勢。
(2}老年設施的配套需求面臨數量與質量的同步提高。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使得社會對老年設施的需求激增。這就意味著住區將承擔更多的社會養老服務功能。因此,一方面住區內養老設施的數量需求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居民經濟條件的改善。對養老設施的配套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區服務設施的配套需求不斷增強。社區服務性設施包括基本的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各種活動站、服務站、社區管理等,是居民R常生活必須的基本生活設施,隨著住區老齡人口的增多和全民健身、保健意識的增強,居民對上述設施的數量和服務質量的需求日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