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2016公共衛生服務計劃

2016公共衛生服務計劃

發布時間:2021-01-01 10:14:45

A. 暫住證和居住證有什麼不一樣

暫住證是居住證的前身,以前的暫住證就是現在的居住證。暫住證是特定時期的人口管理方式,目前中國已取消暫住證,由居住證代替。

暫住證制度,作為中國計劃經濟的產物,它一出生就帶有歧視性色彩,限制了農民工等流動人口在諸如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權利,暫住證管理的不良後果日益顯現。

長期以來,取消、廢止暫住證的呼聲一直不斷。中國一些地方開始先行先試,把居住證取代暫住證作為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的過渡性手段,暫住證開始在中國一些城市退出歷史舞台,開始步入「居住證時代」。

(1)2016公共衛生服務計劃擴展閱讀:

從「暫住證」到「居住證」,一字之差體現出城市管理的重大進步。

首先暫住證制度暗含著對外來人口的某種排斥。「暫住」者,顧名思義「暫時居住」也,這就在時間上作出了一定限制。此外,「暫住」需要證件,換言之,無暫住證者不得隨意「暫住」,這就在空間上作出了一定限制。凡此種種,顯然不合於統一市場的客觀要求。將暫住證制度改為居住證制度,有利於城鄉、城際藩籬的破除。

其次將流動人口納入實有人口屬地管理後,將增加居住證社會服務與社會保障兩大功能,從而使流動人口在勞動就業、醫療保險、子女教育、租賃房屋、購車購房等方面享有必要的待遇,從中折射出的,是政府角色由重管理向重服務的轉變。

同時「居住證」一定意義上是對「暫住證」替代,深圳的「居住證」分為兩個內容:一為「臨時居住證」,二為「居住證」。他們分別對應的是一定的經濟政治層級的外來人口,所以「居住證」內含一定的當地的政策導引作用。

攜帶要求

《暫住證》由外地來京人員隨身攜帶,以備公安人員查驗。

《暫住證》有效期最長為一年,逾期作廢。有效期將滿的,應當在期滿前十日內到暫住地派出所重新辦理《暫住證》。

外地來京人員在《暫住證》有效期內變更暫住地址的,應當持《暫住證》到原發證機關辦理遷出登記,並向新暫住地派出所辦理遷入登記。

外地來京人員離開本市,應當向暫住地派出所辦理注銷登記;已領取《暫住證》的,應當將《暫住證》交回派出所。

外地來京人員遺失《暫住證》的,應當及時向暫住地派出所申報重新補辦。

檢查措施

為了保護外地來京人員和容留、僱用外地來京人員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打擊混跡其中的違法犯罪,公安機關依法對以下單位和個人進行檢查:

1、容留、僱用外地來京人員的單位和個人。

2、向外地來京人員出租房屋的單位和個人。

3、年滿16周歲,擬在京暫住一個月以上或在京從事務工經商及服務等活動的外地來京人員。

違規處罰

逾期不辦理《暫住證》或者暫住期滿未按規定辦理延期手續的;責令補辦並處以5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離京;

塗改、轉借、冒用《暫住證》的處以5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偽造、變造或者買賣《暫住證》的處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並視情節輕重吊銷《暫住證》;

單位或者個人容留無《暫住證》的外地來京務工經商人員居住的、責令改正;並按每留住1人處以100元以下罰款;為其提供經營場所的責令改正並按每容留1人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對不履行治安責任保證書規定的治安責任的處以警告並可處以月租金10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其《房屋租賃安全合格證》;

外地來京人員拒絕、阻礙公安人員執行職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罰。

參考資料:網路.居住證

B. 東莞市居住證辦理流程

東莞辦理居住證流程:

1、提出申請。

2、審核。

第一步:核定是否「居住滿半年」。

第二步:審核材料。當場審核辦證人提交的材料,對材料符合要求的,當場受理。對材料不符合要求的,退回材料,並一次性告知其需要補充的材料。

第三步:判斷是否需收取工本費。將辦證人姓名、公民身份號碼錄入信息系統,查詢是否首次辦證。首次辦證的免費,非首次辦證的按規定收取證件工本費。

第四步:收取證件工本費。第五步:將辦證人信息錄入信息系統,並列印發放《廣東省居住證領取憑證》。

(2)2016公共衛生服務計劃擴展閱讀:

廣東省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勞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的權利。

享受以下公共服務

(一)義務教育;

(二)基本公共就業服務;

(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計劃生育服務;

(四)公共文化體育服務;

(五)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務;

(六)國家和居住地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務。

享受下列便利:

(一)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出入境證件;

(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

(三)機動車登記;

(四)申領機動車駕駛證;

(五)報名參加職業資格考試、申請授予職業資格;

(六)辦理生育登記和其他計劃生育證明材料;

(七)國家和居住地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便利。

廣東省居住證持有人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規定的落戶條件的,可以根據本人意願,將常住戶口由原戶口所在地遷入現居住地。

C. 居住證是什麼為什麼要發居住證

居住證是中國一些發達城市借鑒發達國家「綠卡」制度進行的嘗試,為中國制定專技術移民辦法,最終屬形成中國國家「綠卡」制度積累了經驗。持有居住證者,可享受當地居民的待遇。

從「暫住證」到「居住證」,一字之差體現出城市管理的重大進步。由簡單的准入登記,到主動的服務流動人口。

將流動人口納入實有人口屬地管理後,將增加居住證社會服務與社會保障兩大功能,從而使流動人口在勞動就業、醫療保險、子女教育、租賃房屋、購車購房等方面享有必要的待遇,從中折射出的,是政府角色由重管理向重服務的轉變。

(3)2016公共衛生服務計劃擴展閱讀:

居住證實施背景:

在全中國各地的相關改革中,非戶籍人口的權益正在日益受到重視,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覆蓋范圍也在日漸擴大。這些變化的背後有招工難、地方保護等復雜的經濟和社會因素,也有著地方政府轄區管理的政治需求。

居住證制度既保護了流動人口在當前工作居住地的社會福利待遇,又保護了流動人口在原籍的應有權益,保障了來去自由,自由流動,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D. 社保卡未發到手,去醫院看病能報銷嗎,如何操作

憑借個人身份證就可以報銷。在定點醫院就診時,先向醫院的新農合告知自己還沒領到社保卡的情況,並出示身份證,工作人員將利用身份證讀取個人信息,這樣便可以實現費用即時結報。

(4)2016公共衛生服務計劃擴展閱讀:

城鎮醫保報銷

城鎮醫療保險報銷范圍是指城鎮所有用人單位,具體如下所示:

1.包括企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等);

2.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職工,都要參加基本醫療保險;

3.有些城鎮規定鄉鎮企業及其職工、城鎮個體經濟組織業主及其從業人員要逐步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范圍(最後一條根據每個地方不同政策而定)便可以享受醫療報銷。

城鎮醫療報銷的主要是指是在醫院看病、用葯、住院、手術等,可以通過醫保卡按照相關規定可以進行醫葯費用的報銷,城鎮醫療保險比較專一,項目規模和覆蓋面較大,但其在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方面賠付有限,這個時候筆者建議參保人可另行購買商業大病醫療補充保險與社保進行組合的方式,來減輕自己的經濟損失。

辦理條件

符合申領條件的人員可以通過電話向申領網點預約或直接前往街道(鎮)社會保障卡申領服務網點申請辦理社會保障卡(包括學籍卡)。申領時需攜帶身份證、戶口簿、申領表(集體戶口市民需要攜帶戶籍所在地警署或派出所開具的戶籍證明)等相關資料 。

E. 體檢該不該納入醫保報銷

今年兩會期間,有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將定期體檢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7月25日,國家醫保局官網對此做出回應,表示將會同相關部門,統籌考慮財政、醫保基金承受能力及各地管理能力,對其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充分研究論證。

國家醫療保障局官網截圖

詳細的答復:國家醫療保障局 建議提案 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1066號建議的答復

據 《社會保險法》規定,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體檢等項目應通過公共衛生服務等渠道予以解決。
此外,「考慮到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和醫保籌資能力的限制,基本醫保當前只能立足 『保基本』」,國家醫保局表示,目前尚不具備將支付范圍擴大到包括非治療性、大人群普遍適用的預防篩查等項目的能力。
所以這個回復直白一點就是這樣回答的:

1.有在考慮納入醫保,但是醫保先要保證「保基本」

2.如果將健康體檢納入,那有很多跟這個相同性質的項目,也會被要求納入,醫保不足以支撐這么多。

3.也在努力克服這些阻力,並尋求方法。

定期體檢的人有多少?

數據顯示,中國體檢人次數在2017年接近5億人次,且逐年增加。雖然呈上升趨勢,但還是有很多人沒有體檢。

《2019國民健康洞察報告》顯示,90後開始關注體檢問題,80後成為體檢主力軍,70後是體檢比例最高的。可能因為年齡的問題,70後更關注自己的健康問題,養生還有癌症相關的問題。

by the way,養生不再是70後的代名詞,90後的佛系養生,也可以看出,健康意識的改變,人們確實越來越注重健康問題了。

很多企業單位會定期組織員工來醫院體檢。但是,除了單位組織外,很少有人能做到定期體檢。也有一些是買保險,然後保險條款裡面是有包含每年的一次體檢的,就是可以報銷的意思。

這里只想問問你,如果你的公司不組織每年去體檢一次,你會主動去體檢嗎?如果你買的保險裡面沒有包含定期體檢,你又會不會去?你的父母年紀大了,你有帶他們去體檢嗎?父母是比你更需要定期體檢的人群。

「很多疾病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突然發現的。」這句話,小康不止說過一次,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及。

然而--

癌症患者:「從沒有接受過體檢。」

其實可以這么說,定期體檢,可以降低死亡風險。

就說肺癌,這個死亡率第一的癌症。不少病人去醫院就診的時候都已經出現了症狀,診斷結果為腫瘤中期偏晚,甚至已經轉移,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而不少疾病,如肺部毛玻璃結節、肺小結節等,若早期發現,仍有根治的機會。

很多疾病的早期都是沒有症狀的,要不就是症狀就是普通的拉拉肚子啊,腹部輕微疼痛啊,胸悶啊,咳嗽,很容易就被人忽略了。

因為這些症狀往往很快就能緩解,你根本分辨不出究竟是普通的「身體不適」,還是某些疾病的症狀。

而且,體檢在盲目自信這方面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就好像很多人對自己的駕車技術盲目自信一樣(80%的人覺得自己的開車技術比別人都好,溫馨提示,這里的開車是一本正經的開哈),很多人對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是十分有信心,覺得自己身強體健,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不需要體檢。

閱讀全文

與2016公共衛生服務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