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已簽定了股份轉讓協議並已全額收到轉讓股權金,但公司未在工商變更,請問我與公司還有其債權債務的關系嗎
沒有辦法。
法律上工商登記效力高於你們私下的協議。 為了保護債權人,與公司交易的相對方,即使事實上你們沒有債權債務關系。
司法實踐中也會根據工商登記蔥保護債權人角度認定你是股東。應承擔公司相應責任
2. 已簽定了股份轉讓協議並已全額收到轉讓股權金,但公司未在工商變更,請問我與公司還有其債權債務的關系嗎
您可以要求繼續履行原合同,將股權進行變更登記。
3. 工商局的股權轉讓協議是否是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
股權轉讓是受讓人與出讓人之間的協議。因為股權轉讓後要進行變更登記,所以會留存在工商登記部門一份。但是該協議不具體直接執行的效力,要想執行需要起訴,由法院做出判決後再申請執行庭執行。
4. 股東與公司法人簽訂股份轉讓協議,但公司未在工商局進行變更,請問此股東與公司還有債權債務關系嗎
公司股權抄登記目的是為了對抗善意第三人。即:如果你私下與其他人(組織)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但沒有到工商登記機關辦理公司股權變更登記,則不能以股權變更為由,免除你對公司承擔的民事責任,所承擔的責任僅以你對公司的出資額(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如果你確實轉讓了股權,可向股權承讓方追償你因承擔公司民事責任造成的損失。
5. 如果實施債轉股工商局會要求公司提供什麼資料
債權轉換為股權,是指債權人將其對債務人的合法債權轉化為對債務人的投資,形成對債務人的股權的行為。目前,我國存在兩種債權轉股權形式,一是國有企業政策性債權轉股權;二是非政策性的即商業性的債權轉股權。政策性債權轉股權是根據國家劃定的可實施債轉股企業的范圍,由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實施,並經特殊審批程序的行為。其具體操作有比較完善的政策性規定做支撐,因此實踐中的矛盾和爭議較少。然而,商業性的債權轉股權形式在現行法律法規中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是在市場經濟活動中表現較為活躍。
一、債權轉股權的表現形式
一種情況是不改變公司注冊資本總額,只發生股權及股東的變更。即指在公司股東不能清償債務而將其持有的公司的股份轉讓給債權人,從而折抵債務。這種以股抵債的行為,是股東與股東之間,股東與股東以外的人發生的民事法律行為,不影響公司注冊資本,在公司營業執照上不作任何實質性的變化。
另一種情況是增加公司注冊資本總額,增加股東改變股權結構。即債權人將其對債務人即公司所享有的合法債權依法轉變為對公司的投資,增加公司注冊資本的行為。
二、債轉股在工商登記中的實際操作
債轉股協議簽訂後,公司注冊資本增加、股東及股權結構發生變化,應依法辦理工商變更登記。
債轉股的第一種情況比較簡單,只需依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三十一條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工商企字〔2000〕第262號)關於股權轉讓有關問題的答復之規定提交變更股權及股東的登記材料即可。
債轉股的第二種情況相對比較復雜,辦理變更注冊資本及股東工商登記時,除提交上述第一種情況所需登記材料和《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的材料以外,還應提交下列材料:
1.債轉股協議。債轉股必須遵循平等自願和公平互利的原則。債權是否轉化為股權應由雙方當事人自主決定,任何第三人不得加以非法干預。
2.審計報告。為保證公司注冊資本的真實和充實,防範假債權的得逞,債權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或審計師事務所等中介組織對公司的財務報表進行全面審計,出據具有法律效力審計報告
6. 股權轉讓協議已簽訂,但受讓方不去工商辦理變更手續,如債權人起訴公司,股權轉讓方還要承擔經濟責任嗎
沒有經過工商登記的股權變更不享受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只能是享受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等范圍內的分紅和表決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