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商服務 > 王翠棉訴工商局

王翠棉訴工商局

發布時間:2020-12-30 19:03:14

Ⅰ 我被起訴到工商管理局

根據實際情況及相關的法律規定,如果工商局查處我廠里有商標侵權產品,內要處罰,處罰金額過重,當事容人對行政決定不服,可以就決定書申請復議或者直接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工商部門更改決定書或者撤銷決定書。《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四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Ⅱ 被消費者投訴到工商局,工商局會怎麼處罰

被消費者投訴到工商局,工商局會責令經營者改正,並且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1、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2、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3、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4、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5、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6、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7、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8、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9、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10、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2)王翠棉訴工商局擴展閱讀

根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相關規定:

第十一條 消費者投訴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有明確的被投訴人;

2、有具體的投訴請求、事實和理由;

3、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

第十五條 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收到消費者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並告知投訴人:

1、符合規定的投訴予以受理,並告知投訴人;

2、不符合規定的投訴不予受理,並告知投訴人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十六條 下列投訴不予受理或者終止受理:

1、不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職責范圍的;

2、購買後商品超過保質期,被投訴人已不再負有違約責任的;

3、已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組織調解的;

4、消費者協會或者人民調解組織等其他組織已經調解或者正在處理的;

5、法院、仲裁機構或者其他行政部門已經受理或者處理的;

6、消費者知道或者應該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超過一年的,或者消費者無法證實自己權益受到侵害的;

7、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規定的。

Ⅲ 我可以起訴工商局嗎

可以起訴工商局,向法院申請行政訴訟,可以申請國家賠償.你的產品給我看一下.還有你的程序對不對

Ⅳ 王破盤的遺產爭奪

為爭奪富商的億萬遺產出現真假女兒,公司法人被離奇變更
2008年8月8日,王破盤去世當天,公司會計賈玉紅從醫院趕回公司,將金寶公司和金華中心的5枚印章以及營業執照正副本都存放於石家莊工商銀行。王破盤生前在興建一棟「金華停車綜合服務中心大樓」,該樓是石家莊的市重點市政工程佔地10畝,共九層,建築面積近3萬平米,裝修華麗,主要為商鋪出租。在王破盤去世時,大樓已竣工,市場評估其價值為4.5億元。
王破盤為金華停車綜合服務中心(簡稱金華中心)的董事長,他控股的金寶公司有著金華中心75%的股權。
8月18日,新華公安分局以「涉嫌職務侵佔」對賈玉紅實施監視居住,8月20日,查抄其住宅,將賈羈押於看守所。
新華公安分局的警方稱,局裡接到報案稱,賈玉紅攜帶公司印章、現金潛逃;並私自出售攤位,將90萬現金據為己有。
報案人,金華中心「董事長兼法人代表」王曉冬。
先是石家莊團市委副書記王亞麗稱自己是王破盤的女兒,接著王破盤的公司會計被羈押,然後公司法人代表易人。
事情的變化莫測,讓王破盤的兒女王中信、王翠棉感覺,他們陷入了一場爭奪遺產的陰謀。
詭異的法人代表變更
公章被封存期間,王破盤公司的法人代表出現變更;王家子女無一認識這位新法人代表
賈玉紅、王翠棉、王中信至今都不知道王曉冬是誰。
2008年8月20日,得知賈已被羈押,王中信便向公安討要父親公司的印章和執照,得到的回復是「公司已經有了新的法人代表,叫王曉冬。」
王翠棉去工商局調查發現,「金華中心」的法人代表,確實已由王破盤更改為王曉冬,更改日期為8月14日。
同時石市工商局還向王翠棉提供了兩份金華中心董事會出具的文件:一份解除委派書和一份委派書。
解除委派書稱,「因工作需要,解除王破盤原金華停車綜合服務中心董事長和董事身份。因從未參加過董事會、未執行過董事義務,解除王亞麗金華公司董事職務」。
「委派書」上顯示,委派王曉冬為金華公司「董事長兼法人代表」,新增董事丁增虎。董事會的兩項決定日期均為2008年7月16日。
「公司從沒開過董事會。」韓志友說。
韓志友是金華中心的原副董事長,負責公司日常運營。他表示,「金華」其實就是王破盤一個人的,人員不足10人。7月16日王破盤正在北京住院治病,公司不可能變更法人代表。他說他也從沒聽說過王曉冬和丁增虎。
韓志友拿出一份金華中心保存的8月5日「企業納稅申報表」,法人代表欄依然蓋著「王破盤」字樣的印章,下面還蓋有金華中心的財務專用章。「如果7月16日王破盤就不是董事長和法人代表,為何還在法人欄蓋個人公章?」王翠棉說。
王翠棉還從石家莊工商局出具的變更營業執照申請表上找到了另一個疑點。
表上的變更說明稱,「由於本公司賈會計將公司的營業執照正副本丟失,特此申辦」。表上蓋有金華中心的公章。填表日期為,2008年8月14日。
「按賈玉紅所說,公章和營業執照,均於8月8日存入工商銀行。」王翠棉從新華公安分局拿到一份情況證明,證實賈玉紅所說屬實,並且分局於8月27日將公章和執照保管在局裡。那王曉冬如何用公司印章去更改法人代表呢?
「有一個可能,8月14日所蓋的公章是假的。」王翠棉說。
誰動了億萬股權?
王家子女向工商索要資產憑證一直未果;而原始憑證中王破盤持股80%已被人改為0
王翠棉曾先後去工商局、新華公安分局要求調查「王曉冬涉嫌偽造企業公章」,兩部門分別以「不具備鑒定手段」和「王曉冬不屬於犯罪行為」,不予支持。
王翠棉和家人商量,認為應盡快繼承父親在金寶公司里的股權。因為金寶公司控股了金華中心75%的股份。
王翠棉說,「金寶」是父親在1994年個人出資40萬一手創立,個人佔80%的股份,周東風和薛立新各佔10%乾股。
王翠棉等人遇到的問題是,金寶的股東名冊和出資證明,都被警方從賈玉紅家中抄走。王翠棉等人索要,未果。
王翠棉想到從工商局調出金寶公司的原始檔案,也能作為資產憑證。
金寶公司原始注冊檔案的保管單位是,石家莊市工商局企業注冊分局。該局先以金寶未年檢已成為「死檔」,無法查詢;後稱無權公開金寶檔案。
「期間,找了幾十次,後還提請訴訟,而法院未受理。」王翠棉說。企業注冊分局局長白建軍在今年2月2日向記者透露,王破盤去世後,主管注冊分局的石市工商局副局長齊志剛,兩次調閱金寶公司的檔案,第二次檔案送去後就再也沒拿回來。
據白建軍介紹,2008年10月齊要人去取金寶檔案。分局副局長張宏亮去了,一看檔案,他沒要,是假的,與之前的金寶檔案完全不一樣,內容被改了,「金寶檔案涉及那麼大資產,我們很慎重,原始檔案很多人都看過,本來王破盤有80%的股份,出資40萬,薛立新、周東風各出5萬,齊志剛提供的檔案顯示王破盤沒了股份,股份構成變為肖和利出資30萬、周東風與薛立新各出10萬。」
「在這個情況下我們注冊分局才給王翠棉開具那份股份說明,以確認王破盤在金寶占股份80%。」白建軍說。
確權連遭失敗
因拿不到公司原始檔案,王家子女只好以工商出具的沒有法律效力的股權說明進行確權
白建軍所說的那些情況,在2008年11月時,王翠棉等人全不知情。她雖然拿到了注冊分局的金寶股份說明,但也明白這並不能作為一個資金憑證。
隨後王翠棉通過朋友幫助,了解到檔案被工商局的齊志剛調走。
就在那年冬季的某一天,王翠棉終於明白誰在和他們爭奪遺產。
她看見齊志剛和市團市委副書記王亞麗在一起吃飯,隨後她和齊志剛通了電話,並錄了音。
在王翠棉提供的她和齊志剛的錄音中,齊對王說,「你們家這個事情不是不能解決,你不要四處告,再告不還得來找工商局要檔案,我可以安排你和王亞麗一起坐下來,大家討論一下公司股份的分配不就得了。」王翠棉以王亞麗不是王破盤女兒為由,拒絕了。
2009年5月8日,王翠棉向新華區法院提請對金寶公司的股份進行確權。庭上金寶公司的一份股東名冊表讓王翠棉吃了一驚。
「股東名冊表」上顯示,金寶公司成立時有三名股東,肖和利出資30萬、周東風和薛立新各出10萬,分別占股份的60%、20%、20%。
肖和利、周東風和薛立新聯名作出「說明」稱,王破盤只是三人聘請委派的公司執行董事,並無實際股份。
而王翠棉手中那份注冊分局的股權說明又不具法律效力。
確權失敗。
2009年6月29日,王中信將石家莊市工商局告上法庭,要求公開金寶檔案,勝訴。執行庭帶著王翠棉家人去工商局調檔案,工商局稱無法找到。
王翠棉再次失敗。
即將水落石出
中組部、中紀委介入調查,王亞麗被控制,其團市委副書記也被免去,遺產案將水落石出
2009年7月,肖和利、周東風、薛立新和王亞麗之間打起了一個官司,他們向法院提請股份確權。
他們在起訴中稱,王破盤去世後,原告要求市工商局確認原告的股東地位及股權份額,但工商局出具的「金寶公司股份說明」卻顯示王破盤出資40萬元,占公司80%股份,才發現王破盤在公司進行工商登記時私自變更公司股東和股權份額。
被告王亞麗則稱,「我與王破盤是父女關系,但他的投資我不清楚,公司財產我不要,股份如何認定,請依法判決。」
隨後的法院判決書稱,「經審理查明,王破盤不具有公司股東資格,被告王亞麗系王破盤女兒,王破盤無其他繼承人,故應承擔訴訟。」
王翠棉說,他們這起訴訟想通過法律形式確定兩件事,一是王破盤無股份,二是王亞麗為王破盤女兒。
王翠棉調查發現周東風、薛立新和王亞麗都有親屬關系。她獲得一份王亞麗和薛立新的計劃生育書,證明兩人為夫妻關系。
王翠棉了解到丁增欣的二姐丁增棉其丈夫就是金寶公司股東周東風。
那如果王亞麗是丁增欣,周東風就是她姐夫。
王翠棉說,肖和利是周東風的朋友。
2009年10月10日,新華區法院以職務侵佔罪,判處賈玉紅10年徒刑。
王翠棉和王亞麗的遺產爭奪戰轉機出現在今年1月上旬。在王翠棉的不斷舉報下,中組部和中紀委的專案組介入調查。據了解,王亞麗已被控制,其團市委副書記職務也被免去。
記者經石家莊市工商局辦公室主任王晶證實,齊志剛已於1月17日被專案組帶走,至今未到單位上班。
賈玉紅案也出現轉機。石家莊市中級法院以證據不足發回重審。2月5日,新華區法院當庭宣布賈玉紅無罪釋放。
最近王翠棉的心情好了些,她說,「辦案人員對她說金寶公司股份的調查結果也快出來了,讓她耐心等待。」

Ⅳ 被顧客投訴到工商局有什麼後果

一般是工商局的人會和顧客到你店裡,或者把到工商局去了解情況,做個記錄,然後讓你提供相關的材料證明你無過錯,只要不涉及質量問題和欺詐行為,工商部門只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如調解不成,則中止調解,並建議投訴人向法院起訴。

Ⅵ 如何處理某化工研究所訴某工商局名稱核准糾紛

吳族春徐雨雯

案情簡介

原告:杭州某化工研究所

被告:某工商行政管理局

第三人: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

1999年10月18日原告經被告審核後,依法成立。2003年11月14日第三人經被告審核後成立。2004年5月6日原告負責人肖某向被告提出異議,要求撤銷「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稱,2004年11月3日被告向肖某作出《關於撤銷「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稱的申請書的答復》,對「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稱不予撤銷。2005年6月7日原告向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復議,2005年8月29日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作出浙工商復字(2005)8號復議決定書,以本案被告以《授權確認書》為由對「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企業名稱爭議作出處理決定,屬適用依據錯誤,撤銷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於2004年11月3日作出《關於撤銷「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稱的申請書的答復》,責令重新作出處理。

2005年9月6日原告依法向被告提出申請,認為第三人的企業名稱與原告名稱相同或近似,要求撤銷「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稱,責令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停止使用「杭州某化工」名稱。被告於2005年12月7日向原告的負責人肖某作出某工商注(2005)187號《關於不予撤銷「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稱的決定》。原告對此決定不服,於2006年2月10日向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復議申請,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於2006年4月10日作出浙工商復(2006)7號復議決定書,維持了對被告的決定。原告遂於2006年4月27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撤銷某工商注(2005)187號《關於不予撤銷「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稱的決定》。2006年10月24日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法院作出(2006)江行初字第26號行政判決書,以「杭州某化工研究所」與「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屬不同行業,並未構成名稱相同或近似。因此作出予以維持的判決。原告不服,依法提出上訴。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後於2007年1月2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2007年4月30日本案因法律適用問題須請示上級人民法院而裁定中止訴訟,同年8月13日恢復訴訟。2007年8月20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06)杭行終字第240號行政判決書,以被上訴人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認定「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和「杭州某化工研究所」兩個企業屬不同行業依據不足。原判認定事實清楚,審判程序合法,但適用法律錯誤,上訴人上訴理由成立。判決:一、撤銷江干區人民法院(2006)江行初字第26號行政判決書;二、撤銷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於2005年12月7日作出的杭工商注(2005)187號《關於不予撤銷「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稱的決定》,責令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爭議焦點

1.被告就原告提出的申請,僅向原告的負責人肖某作出某工商注(2005)187號《關於不予撤銷「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稱的決定》,而沒有向原告作出任何答復,該決定對原告是否有約束力?被告是否程序違法?2.原告與第三人是否屬同行業?原告的名稱與第三人的名稱是否相同或近似?3.第三人的名稱是否符合《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審理判決

一審法院判決維持杭工商注(2005)187號《關於不予撤銷「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稱的決定》。

二審法院撤銷一審判決和杭工商注(2005)187號《關於不予撤銷「杭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名稱的決定》。並責令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內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作者評析

本案是一起關於企業名稱核准、管理引起的行政爭議。依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四條規定:企業名稱的登記主管機關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級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主管機關核准或者駁回企業名稱申請,監督管理企業名稱的使用,保護企業名稱的專用權。因此,本案被告作為轄區的工商行政管理局,對轄區內的企業的名稱依法進行核准、管理是其法定的職責。

對本案的第一個焦點問題,被告認為在決定書中將負責人肖某作為申請人,對原告的權利沒有實際影響;一審判決對此沒有提及;我們認為肖某個人與原告在法律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主體,被告的決定僅對於肖某作出,對原告不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此行為在法律上造成的結果是,原告自2005年9月6日就名稱的爭議提出申請後,被告就此爭議申請,至今沒有作出任何的處理,該行為違背了《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四十七條,被告應當在6個月內作出處理的規定。法律行為上主體的錯誤,是嚴重的程序錯誤,在本案中直接導致相對人的錯誤,造成被告至今沒有對原告的申請作出任何處理。一審法院對此沒有進行審理,違背了行政訴訟全面審理的原則。

在實體方面,我們認為,本案被告對第三人名稱的核準是否錯誤,應當依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31條的規定,第三人的名稱是否屬於該條第(一)(二)項所規定的情形。該辦法以同行業為基礎,進行了區分限制。首先,針對同行業的企業名稱,設定第一種不予以核準的情形,即第31條第(一)項的規定;其次,針對不同行業的企業名稱,按該規定,不同的行業有兩種情形:一、若是使用了國民經濟行業用語的名稱,由於使用了專用的術語,使公眾一目瞭然,不易造成混淆,是可以核準的,對此沒有進行限制;二、若沒有使用國民經濟行業用語的呢?由於行業不明,公眾沒有區別的依據,在市場中極易造成混淆,對此該辦法第18條、第31條第(二)項進行限制。通過上述規定,可以說在理論上把有可能造成同名混淆的情形都進行了規定。因此,從立法技術的角度看,對不予以核准情形的規定是相當嚴密的,它限制所有的可能造成企業名稱相同或近似的情形。

關於第二個焦點問題,被告認為原告與第三人雖屬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字型大小相同,但由於行業不同,因此不屬《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31條第(一)項所指的情形,兩家企業名稱不屬相同或近似,其核准行為並無不妥;一審判決也認為原告與第三人不屬同行業,不構成相同或近似的企業名稱。其理由是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國家標准),原告屬國民經濟行業第75、77類,分別是「研究與試驗發展」和「科技交流與推廣服務業」。而第三人則屬國民經濟行業第63、65類,分別是「批發業」和「零售業」。

我們認為在企業名稱管理的范疇內,本案的原告與第三人是屬同行業且其名稱已構成相同或近似。其理由是: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1994以及2002版,沒有「化工」這一行業,因此原告與第三人的名稱中沒有使用行業類別用語表示其所從事的行業。而「化工」在這兩個企業名稱中表述的均是經營特點。在原告的名稱中「化工」指的是原告研究經營的是化工類產品,而第三人名稱中的「化工」也表明第三人經營的方向是化工類的產品。也就是說,這兩個企業的經營特點是相同的,那麼經營特點相同是否屬同行業?依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對南京市白下區人民法院的答復即「工商企字(2001)第27號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答復」第一條的規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六條中「不得與已登記注冊的同行業企業名稱相同或者近似」所述「同行業」,是指《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七條「企業名稱應當由以下部分依法組成:字型大小(或者商號,下同)、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組織形式」規定中「行業或者經營特點」,即企業名稱中表述「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的文字內容。這表明企業名稱中所表述的行業與企業實際所屬的行業是有區別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企業名稱管理中,行業相同或經營特點相同就屬「同行業」的范疇。在此,對企業名稱中的第二部分對行業的解釋是擴大的解釋,目的很顯然是防止具有相同或相似經營特點的企業出現名稱混淆的情形。說明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在名稱管理中已充分考慮企業的經營特點,以避免他人對市場主體及其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產生混淆(包括混淆的可能性)和造成公眾的誤認,從而構成不正當競爭。據此,我們認為,在企業名稱管理領域,原告與第三人當屬「同行業」無疑。

關於「工商企字(2001)第27號的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於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有關問題的答復」的效力,我們認為依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33條的授權規定,即:「本規定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解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解釋是有權解釋,該解釋同樣適用依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制定的《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因此,該實施辦法第31條第(一)項中的「同行業」也應當包括「行業或經營特點相同」。

原告名稱中,「杭州」是行政區劃;「某」是字型大小;「化工」是「研究所」的限定語,是經營特點的反映,表明研究所的經營范圍;「研究所」是指組織形式。而第三人的名稱中,「杭州」是行政區劃;「某」是字型大小;「化工」是「有限公司」的限定語,也是經營特點的反映,表示的是公司的經營范圍;「有限公司」是組織形式。根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九條的規定:企業名稱應當由行政區劃、字型大小、行業、組織形式依次組成。上述兩企業的名稱除組織形式不一樣外,其他部分均相同,極易在業內和公眾中造成混淆,產生對兩企業錯誤的認知,因此該名稱已構成相同或近似。

關於第三個焦點問題,我們認為,第三人的企業名稱屬於《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31條第(二)項的規定,屬不予以核準的情形。其理由如下:

從第三人的名稱構成分析,按國民經濟行業劃分標准「化工」不是行業類別,當然也就不是國民經濟行業類別用語。也就是說,第三人的名稱屬不使用國民經濟行業類別用語的企業名稱,依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應當符合:

(一)企業經濟活動性質分別屬於國民經濟行業5個以上大類;(二)企業注冊資本(注冊資金)1億元以上或者是企業集團的母公司;(三)與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或者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中字型大小不相同。

第三人申請名稱核准時或現在經營的現狀,其沒有一個條件符合以上規定。因此,不管是要求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還是要符合其中的一項,第三人均不符合以上規定。尤其是第(三)項,上訴人與第三人同屬被上訴人核準的企業,兩者的字型大小均為「某」,上訴人在1999年10月份就經被上訴人核准成立,且雙方沒有投資關系,依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的規定,屬不予核準的情形。因此,被告不應當核准第三人的名稱。

綜上,我們認為依據《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6條:「企業只准使用一個名稱,在登記主管機關轄區內不得與已登記注冊的同行業企業名稱相同或近似;」《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31條:「企業名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核准:(一)與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或者登記注冊的同行業企業名稱字型大小相同的,有投資關系除外;(二)與同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准或者登記注冊符合本辦法第十八條的企業名稱字型大小相同,有投資關系的除外;」被告的核准行為違背上述的規定,一審法院的判決對本案中的兩企業是否屬「同行業」認定錯誤,對兩企業的名稱是否適合《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31條第(二)項的規定沒有進行審查;經二審法院的審理,綜合《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第31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適用,糾正了一審的不當,作出了公正的、具有典範性意義的判決。

Ⅶ 工商局不明確告知投訴方什麼理由什麼人被投訴

首先,工商局對於投訴人是有保密義務的,這樣做是為了保護投訴人遭到報復,所以不告知你投訴人是有道理的。但是工商局應當告知你投訴的具體事項和理由,這樣的話被投訴人才有為自己申辯的機會。

Ⅷ 對區工商局提起行政訴訟被告是誰

一看此題就必然為單選題。
題幹部分,罰款寫的不清楚,到底是因為什麼罰款的;
如果按照普通選法,聯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應該是D
為共同訴訟被告。

Ⅸ 在王某訴某區工商局違法查封貨物一案中,該局法制科科長紀××出庭應訴。問本案中紀××的法律身份是

在王某訴某區工商局違法查封貨物一案中,該局法制科科長紀××出庭應訴。問本案中紀××的法律身份是

閱讀全文

與王翠棉訴工商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