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
簡單的說,來法律援助是自法律服務的其中一種形式,法律服務不單指法律援助。
一般只要提供了法律上的幫助,(例如律師、公證員等)為當事人提供協助當事人處理法律上的問題,都應當屬於法律服務。
法律援助,一般是指法院為某些特定人群指定律師,(例如傷殘、經濟困難等人)提供的處理法律上的問題的幫忙。
法律援助是國家法律有明文規定只適用於某些人的,而法律服務並沒有明確規定適用的情況或者只適用什麼人。
Ⅱ 勞動仲裁申請中,請問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有什麼幫助和作用
(一)保障人權: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實現基本權利
法律援助就是典型的「人權工程」,其實質也是「民生工程」,它可以幫助困難群眾及時有效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其合法權益,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公民依法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基本權利。
(二)促進平等:實施法律資源再分配
法律援助制度就是針對法律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由國家對公共法律資源進行再分配。國家通過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無償或減免的法律服務,盡可能地克服他們在各種法律活動中的劣勢,平等地享受各種法律賦予的權利,理直氣壯地對抗各種侵害,從而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實現正義:促進司法活動公正實施
國家通過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及時啟動司法程序,嚴格按照法律進行公平公正地評判,嚴格依法調節各類關系,讓違法者承擔相應的責任,讓受害者得到相應的補償,從而促進矛盾糾紛的「終結解決」,維護社會的正義和法律的權威。
(四)注重效率:低成本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法律援助活動盡管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收益,但是其社會效益是無限量的。法律援助實現效率就是通過法律援助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經濟合理性去尋找最理想的方式,以最少的財力、人力和物力,進一步在最大限度內實現人對正義、自由和平等的願望。
在勞動仲裁中,可以讓你少花甚至不花費用就可以比較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Ⅲ 法律援助中心的作用
(一)保障人權: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實現基本權利
法律援助就是典型的「人權工程」,其實質也是「民生工程」,它可以幫助困難群眾及時有效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其合法權益,依法解決就學、就業、就醫、居住、養老等事關公民切身利益的問題,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公民依法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基本權利。
(二)促進平等:實施法律資源再分配
法律援助制度就是針對法律資源分配不平衡的問題,由國家對公共法律資源進行再分配。國家通過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無償或減免的法律服務,盡可能地克服他們在各種法律活動中的劣勢,平等地享受各種法律賦予的權利,理直氣壯地對抗各種侵害,從而有效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實現正義:促進司法活動公正實施
國家通過為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援助,及時啟動司法程序,嚴格按照法律進行公平公正地評判,嚴格依法調節各類關系,讓違法者承擔相應的責任,讓受害者得到相應的補償,從而促進矛盾糾紛的「終結解決」,維護社會的正義和法律的權威。
(四)注重效率:低成本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法律援助活動盡管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收益,但是其社會效益是無限量的。法律援助活動的效率問題涉及到物質和精神兩種因素,即不僅要保證法律援助投入的經濟性,而且還要滿足法律援助產出的社會倫理性。法律援助實現效率就是通過法律援助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經濟合理性去尋找最理想的方式,以最少的財力、人力和物力,進一步在最大限度內實現人對正義、自由和平等的願望。
Ⅳ 法律服務的公共法律服務
公共法律服務是由司法行政機關統籌提供的,旨在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維護人民群專眾合法權益,實現屬社會公平正義和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所必需的法律服務。具體包括:為全民提供法律知識普及教育和法治文化活動;為經濟困難和特殊案件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開展公益性法律顧問、法律咨詢、辯護、代理、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預防和化解民間糾紛的人民調解活動等。
目前,公共法律服務主要由各地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和12348法律咨詢熱線提供。
Ⅳ 如何發揮法律援助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中的作用
依法宣傳~依法執行~依法講解~依法行政
Ⅵ 什麼是公益法律援助中心有著什麼意義請大家指點一下!
法律援助中心是國家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一般隸屬於司法局。
法律援助,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在司法行政部門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的法律服務機構及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無償的法律服務。
法律援助制度已越來越多地受到了各個國家的重視,它不僅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司法制度完善的體現,更是保護人權,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保障。特別是我們這樣一個法律援助事業起步較晚的國家,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對於弘揚社會公正和法律正義、創造和諧社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全國法律援助服務熱線「12348」。
下列事項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請求醫療事故、交通事故、工傷事故賠償的;
(七)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八)其他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事項。
有下列情形的刑事案件當事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有下列情形的刑事案件當事人,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為其提供法律援助:
(一)公訴人出庭公訴,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二)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三)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沒有委託辯護人的;
(四)人民法院按規定指定辯護的其他情形。
Ⅶ 法律援助與法律服務的區別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是法律服務中的一種形式,法律援助是免費的。
法律服務包括訴訟業務服務和非訴訟業務服務,是指律師、非律師法律工作者、法律專業人士(包括法人內部在職人員、退、離休政法人員等)或相關機構以其法律知識和技能為法人或自然人實現其正當權益、提高經濟效益、排除不法侵害、防範法律風險、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提供的專業活動。
法律援助是無償的,義務服務,這是我國的一些制度;法律服務包括面比較廣,並且一般是有償服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規定:
一、具備以下條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申請法律援助:
1.有充分理由證明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需要幫助;
2.確因經濟困難,無能力或無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公民經濟困難標准由各地參照當地政府部門的規定執行)。
二、盲、聾、啞和未成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其他殘疾人、老年人為刑事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因經濟困難沒有能力聘請辯護律師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可能被判處死刑的刑事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律師的,應當獲得法律援助。
三、刑事案件中外國籍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指定律師辯護的,可以獲得法律援助。
Ⅷ 到底什麼是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做什麼用的
一、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專或特殊案件的人屬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
二、中國法律援助有以下特徵:
1、法律援助是國家的責任、政府的行為,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實施。它體現了國家和政府對公民應盡的義務。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為,是國家社會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3、受援對象為經濟困難者、殘疾者、弱者,或者經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對象。
4、法律援助機構對受援對象減免法律服務費,法院對受援對象減、免案件受理費及其他訴訟費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訴訟法律服務,也包括非訴訟法律服務。主要採取以下形式:刑事辯護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訴訟代理;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公證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