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可以按食品安全法第148條,要求賠償1000元嗎
可以按照十倍價格賠償吧。
舉例說明:
但是如果你買到一包過期的鮑魚花了500,十倍是5000
⑵ 買到過期食品怎麼索賠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買到過期食品,銷售方肯定是有責任的。在賠償損失(購買該商品的本金)之外,還可以要求銷售方支付商品價格的10倍賠償。
此外,還要看銷售方的規模大小,一般的小店頂多就是直接給你退點錢就算了事了,很多小店出現過期商品也不是故意的,而且這種情況屬於「情節較輕」,除非是造成了嚴重後果,一般的顧客也不會刻意索要賠償。如果是一些大超市,哪怕你舉報到工商局了,工商局一般也會要求雙方私下達成和解,不會輕易處罰超市的。作為消費者,你可以依據安全法的相關規定索要賠償,這是消費者的權利。
⑶ 對於職業打假人關於食品安全的舉報和獲得十倍賠償的要求,工商不能能不能不予賠償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專,消費者屬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如果不是明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可以不十倍賠償。
工商局是調解不是裁判,一毛錢都不賠也可以。但是打到法院就不同了。
⑷ 買到三無食品,工商局和食品葯品管理局都不管賠償問題!
維權沒有你想的那麼容易,你也知道既然是幾十塊錢的東西,就扔了算了,經濟落後造成的,這個局面短時間內很難改變,如果你想伸張正義可以去起訴。
⑸ 買到變質食品如何索賠
消費者可憑購物小票要求商家退貨並賠償,如果商家拒絕賠償,可以直接向當地的消費者協會舉報。消費者協會成員會根據購物小票跟變質商品進行解決。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規定,如果買到過期食品,最低可以索賠1000元。《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或者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經營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摻假摻雜或者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劑等行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並可以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原料等物品。
違法生產經營的食品、食品添加劑貨值金額不足一萬元的,並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貨值金額一萬元以上的,並處貨值金額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5)工商局食品賠償擴展閱讀:
購買過期食品舉報維權獲解決
案例:2015年10月20日,准旗消協接到消費者舉報稱,在某小食品批發部購買到超過保質期食品,後消協將此舉報案件轉交給旗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大隊。
執法人員隨即對此小食品批發部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其貨架上在售的無殼鵪鶉蛋、山椒味豆香卷和香辣雞塊三種食品均已超出保質期,貨值金額27.2元。
處理結果:確認過期食品後,旗市場監督管理局稽查大隊執法人員當場對所有過期食品進行扣押。經初步審查,當事人的行為涉嫌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條例,執法人員對當事人處以沒收所有過期食品,並處20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吃」的要求也在與日俱增。大多數時候,人們會選擇去家門口附近的小型超市或者小賣店購買食品。而對於很多市民來說,在購買食品時,很少去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以至於買到了過期食品,對身體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危害。
在此,記者提醒廣大市民,在購買商品時,無論是食品還是日用百貨,都應仔細查看該商品是否過期,一旦發現,應盡快去經營商家處退換,並第一時間告知相關執法單位,以減少和杜絕其他市民食用到過期食品引發傷害。
⑹ 購買保質期內的食品壞掉按照食品安全法如何向商家索賠
打電話給消費者協會或者工商局主張自己的權利,一般會十倍賠償,最低賠償1000元.
⑺ 買到過期食品怎樣索要賠償
食品安全法 第九十六條 明確規定: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專其他損害的,依屬法承擔賠償責任。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所以不是一定要對人體造成損害才可以要求十倍賠償,只要造成財產或其他損害都可以提出。
當然,銷售方一定會不幹。這時可以直接投訴工商局,工商局調查之後,肯定會開始協商,最後應該會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賠償額度 。
注意事項:一定要留有購買時的小票
⑻ 被淘寶職業打假人投訴工商局說食品是三無產品,自製銷售,要賠償今天接到餘杭那邊打電話說工商局會來檢查
這個在工商局依職權檢查得范圍內,只要工商局真的來檢查,發現有違規得地方,肯定是會罰款的。
和對方私了不私了沒有關系。食品和葯品知假買假也是需要賠償的。
⑼ 食品在保質期內變質消費者如何賠償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
還可以向生產者或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