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向工商部門開具無商業賄賂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證明
依據國家工商總局《關於商業銀行等金融企業不正當競爭管轄權》(工商公字【2008】7號):除《商業銀行法》明確規定由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查處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金融機構的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和限制競爭行為,包括金融機構的不正當有獎銷售、商業賄賂、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具有監督檢查權。關於商業銀行等金融企業不正當競爭管轄權(工商公字【2008】7號)具體內容為:江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你局《關於商業銀行等金融企業不正當競爭管轄權問題的請示》(贛工商文[2007]16號)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三條第二款關於「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其他部門監督檢查的,依照其規定」的規定,是指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對《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明確規定由其他部門進行監督檢查的,從其規定。由於《銀行業監督管理法》對金融機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沒有具體規定,該法第二條、第三條的原則性規定並不能排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對金融機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管轄權。因此,除《商業銀行法》明確規定由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查處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金融機構的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和限制競爭行為,包括金融機構的不正當有獎銷售、商業賄賂、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具有監督檢查權。二○○八年一月八日
『貳』 在反不正當競爭中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如何加大管理的力度
提高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決定,新法提高了對惡意侵犯商業秘密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情節嚴重最高可處罰五百萬元。
修改反不正當競爭法,首先就需要將現有涉及反壟斷內容的5種行為:公用企業濫用獨佔地位、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掠奪性定價、搭售、串通招投標 。
修訂後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只調整狹義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從而使得以維護誠實信用原則和其他公認的商業道德為己任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與以維護競爭自由公平和經濟活力為己任的反壟斷法之間保持內在的協調,共同形成我國完善的競爭法律制度。
(2)反不正當競爭工商局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吳漢洪則建議補充完善關於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具體規定,增強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完整性和實用性。
他認為,關於反不正當競爭法已作出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經過20多年執法經驗的積累,對於這些不正當競爭行為表現形態與競爭損害等的認識已經更為深入和具體化,可以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作出更為明確細化的規定。
『叄』 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縣級工商局要求罰款,應該交嗎
有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條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並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二十一條經營者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處罰。
經營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銷售偽劣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經營者採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第二十三條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佔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的,省級或者設區的市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被指定的經營者藉此銷售質次價高商品或者濫收費用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四條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廣告的經營者,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依法處以罰款。
第二十五條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六條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十三條規定進行有獎銷售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七條投標者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投標者和招標者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的,其中標無效。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經營者有違反被責令暫停銷售,不得轉移、隱匿、銷毀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的行為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被銷售、轉移、隱匿、銷毀財物的價款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對監督檢查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主管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條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違反本法第七條規定,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區之間正常流通的,由上級機關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由同級或者上級機關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被指定的經營者藉此銷售質次價高商品或者濫收費用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一條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二條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對明知有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經營者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肆』 縣工商局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過程中採取了哪些創新舉措,存在的問題,對策及建議
提問者,本問題需要大量調研,簡單回復如下:
1、創新舉措:建立競爭執法專家庫,吸收版法律權、經濟、技術以及系統執法辦案等有關領域專家,為執法辦案提供智力支持……
2、存在問題:執法力量薄弱、調查難、取證難
3、對策和建議:整合商標、公平競爭、專利等部門力量,成立與知識產權執法部門合一的執法部門。
『伍』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於 有獎促銷中不正當競爭行為認定問題的答復是否廢止
提問者問題應為《關於禁止有獎銷售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該規定是1993年12月24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9號公布並實施的。至今為有效部門規章,負責部門為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
『陸』 不正當競爭 工商局 哪個 部門
關於不正當競爭行為監督管理歸哪些部門管理問題,統一做個回答:
主要回是工商行政管答理部門負責:
國家級別是工商總局下面的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具體職能為擬訂有關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的具體措施、辦法;承擔有關反壟斷執法工作;查處市場中的不正當競爭、商業賄賂、走私販私及其他經濟違法案件,督查督辦大案要案及典型案件);
地方級別是各省市縣工商局(分局)或合並後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委員會下面的: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處、科、股等或市場監督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局、處、科、股等或市場局、處、科、股等或公平交易局、處、科、股等
此外國家發改委和地方各級發改委的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等單位負責組織開展市場價格行為監管工作,調查、認定和處理重大的不正當價格行為和案件。
本問題提問者,建議您在所在地工商部門直接進行咨詢,工作人員會告訴您具體什麼部門負責或找哪位工作人員協助您。
『柒』 天貓店鋪被對手污衊攻擊並違反不正當競爭法可以向工商局投訴嗎
你有證據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向天貓的客服進行投訴。
『捌』 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工商局有權處罰嗎
主要職責是: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工商行政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起草工商行政管理地方性法規和規章草案。
2、組織管理工商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和從事經營活動的單位、個人的注冊登記工作,依法核定注冊單位名稱,審核、頒發有關證照,實行監督管理。
3、組織監督檢查市場競爭行為,查處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案件,依照法律、法規打擊流通領域的走私販私行為和經濟違法違章行為。
4、組織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組織查處侵犯消費者權益案件,組織查處市場管理和商標管理中的經銷摻假及假冒商品行為;負責流通領域的商品服務質量監督管理。
5、負責各類商品交易市場的登記管理、市場經營秩序的規范管理和監督;監督管理經紀人、經紀機構。
6、負責合同監督管理工作和查處合同欺詐行為;組織管理動產抵押物登記和監管拍賣行為。
7、組織監督管理商標注冊工作,負責著名商標的認定;查處商標侵權行為;負責監督管理商標印製;管理商標代理機構和商標評估機構並指導其工作。
8、監督管理廣告發布和廣告經營活動;辦理地方性廣告核准手續。
9、監督管理個體工商戶、合夥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的經營行為。
10、指導直屬事業單位和協會工作。
11、管理當地工商行政管理系統領導班子建設和機構編制、行政人事、宣傳教育、紀檢監察、財務審計、國有資產工作。
對於處罰有專門的監督檢查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