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夫妻婚內開設的公司,在工商登記男方有股權70%,女方有30%,那這算是夫妻約定嗎還是按共同共有財產算。
最高法院優秀案例的集冊,發現有一個案例,內容是夫妻二人以家庭財產出資設回立有限答責任公司,該夫妻是公司僅有的兩位股東,後此公司與別人發生債權債務糾紛,對方當事人要求該夫妻承擔無限責任,一審法院支持了該請求。該案例被最高法院高度評價。
夫妻之間未進行婚前婚後財產公證的情況下以家庭財產出資成立有限責任公司的情況下,夫妻應對公司債務承擔無限責任。
❷ 股權是以工商注冊為准還是股東名冊為准
工商登記的效力大於股東名冊,如果主張工商登記是假,股東名冊才是真實的,需提供其它證據,如出資記錄、協議、會議記錄及章程等。
❸ 公司內部約定與工商登記不致時股東的股權份額如何認定
如果乾股股東不出資,需要通過公司設立協議約定誰出資及相互墊資或借款關系內,因為股權比例按實際出資由容工商確定。
至於分紅比例是按照股東間的約定,可以與股權比例不一致,甚至零分紅都是可以的。
一般以公示的工商登記的股權比例為准,股東之間達成的比例只在雙方之間起約束效力,不能對抗第三人。
也就是說,如果日後被第三人追究股東未完全出資等法律責任,是按照工商登記的比例來對外承擔法律責任而不是按照股東之間約定的比例承擔,承擔賠償責任後再由股東之間來追索
❹ 股權變更登記,需要雙方去工商局嗎
工商變更登記與否不影響股權轉讓的效力
參考:
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之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據此,股權轉讓人與受讓人意思表示一致合同成立,在沒有其他法律法規規定應辦理登記手續才能生效的情況下,他們的之間的股權轉讓也就發生了法律效力。所以,股東之間,股東與非股東之間進行股權轉讓可以直接適用《合同法》
《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雖然要求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應當申請變更登記,但從該條規定內容的分析,不能得出股權變動以工商變更登記為準的推論,「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股東的,應當自股東變動之日起三十日內申請變更登記,並應當提交新股東的法人資格證明或自然人的身份證明。」從中可見變更登記是以「股東變動」為條件的,而股東變動顯然是以股權發生轉移為基礎的,沒有股權的股東並不存在,沒有按期進行變更登記的法律責任只是被責令限期辦理或被處以行政罰款,但並不能夠否認新股東(受讓人)享有的股權。股東變更登記其實只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公司進行的一種工商行政管理行為,它本身只具有確認股權轉讓的功能,而不決定股權轉讓是否有效。
新《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進一步證明股權轉讓的效力取決於是否進行過工商登記。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
❺ 公司股權界定是以合同為准還是以工商注冊為准 謝謝 我如果和別人合夥的話
股權以登記注冊為准,但是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的約定,也會考慮,但是如果有瑕疵容易有糾紛。
❻ 股權轉讓是否以工商登記為生效要件
您好,股權轉讓協議來的自認定應以股東意思自治為原則,只要協議不違反法律上禁止轉讓的規定,就具有法律效力。工商登記並不是股權轉讓協議的生效要件,未經登記並不能認定股權轉讓協議無效,只是不能產生對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
❼ 公司章程、工商登記記載的股東與股權證持有人不一致,股東身份以哪個為准疑難問題,請高手作答。
您好,您的問題已獲悉,我的初步解答如下:
首先,您的問題屬於股東身份確認范疇回,理論上答以是否實際出資為標准分為實質說與形式說兩種觀點;實務中也存在股東協議、公司章程、出資證明書、股東名冊、工商登記、股權轉讓合同等不同證據的沖突。
其次,隨著司法實務的發展,近年來對於股東身份確認的司法審判多以形式說為准,因為股東既然是一種身份、公司既然是一個組織且具有法律人格,那麼股東成為公司的成員必須得到公司的認可,否則其僅為持股人、享有證券持有人的權利。
最後,鑒於司法審判實踐的經驗,以及上述對於身份的要求,理應以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等「外觀主義法理」之原則加以確認。
順頌商祺
田嘉龍律師
❽ 股權轉讓和工商登記,股東名冊發生沖突時,以那個為准
這個涉及股東身份的認定,以哪個證據作為確權的依據,股權轉讓協議、股東名冊、出資證專明、工商登記屬?首先需要弄清楚何為股東,按照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釋的規定,股東身份的取得可以通過依法受讓股權或者履行出資義務而取得,因此,是否具備股東身份,關鍵性的證據是看是否依法受讓了股權或者依法對公司履行了出資,這是根本。工商登記備案以及股東名冊記載均是在依法受讓或者出資之後隨後產生的登記行為,這些登記行為本身不具有創設股東資格的效力,只具有對外宣示、公示的效果。因此,根本上講應以股權轉讓作為確認股東身份的關鍵性證據,再綜合考慮工商登記等因素而定。當然,如果沒有工商登記是無法對抗善意第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