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策略
企業知識產權糾紛,直接涉及到的是侵權者和被侵權者的利益,也暴露出我國企業知識產權和諧保護機制存在的明顯缺陷。實踐表明,完善我國企業知識產權和諧保護機制,遏制侵權糾紛的發生,對於增強企業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和運用能力,推進企業科學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採取以下對策來防範知識產權侵權糾紛:
首先,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企業競爭力。
應該明確,我國企業發展的前景是創立自己的品牌,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企業競爭力;對中小企業而言,獨立研發和創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味模仿,中小企業必然難以做強。海爾集團(美國)總裁邁克·詹默爾對此更有感觸,他說:「模仿不能贏得市場,一定要有受消費者青睞的獨創特色。」只有企業的獨特創新,才是別人不可能模仿的,才能夠形成企業的競爭力。
我國企業普遍存在人才、技術、資金條件不足的問題,因此,企業應依據自身實際,在傳統產業的基礎上,通過技術創新來提高企業競爭力,還可以通過產業升級,向科技型企業轉變。特別是中小企業,只要看準了機會,易於向科技型企業轉變。現在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等行業非常多,前景都非常廣闊,只要有合適的技術人才及資金就可以發展。
其二,企業要做到知識產權保護措施與企業經營管理緊密銜接。
企業應針對現已開發或准備開發的產品進行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方面保護措施的作全面策劃,並體現在注冊、經營、合同、勞動合同等各方面,與企業經營管理緊密銜接。例如,對於研發成功的新產品,可以採用申請專利加以保護,也可選擇作為商業秘密加以保護,還可採用科技成果鑒定、分散零部件加工渠道等等保護措施;具體而言,決定哪部分經過嚴格的措施使之成為商業秘密、哪部分申請專利、哪部分公開,都應該進行具體分析與策劃。對於採用了具有公知特點以及專有特點的技術部分應定為專利技術,而將新產品技術秘密的核心部分及易被仿造和特有部分,申請為商業秘密,將新產品技術及商業信息加以保護。對於新產品開發中的設計、程序、新產品配方、製作工藝、實驗方法,對於與新產品經營密切相關的具有秘密性質及具有經濟價值的信息,包括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財務狀況、招標中的標底等,倚重法律和日常管理,兼以經濟手段加以保護。此外,全面策劃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措施,應包括商業秘密、專利、著作權、商標以及反不正當競爭等多種法律保護手段的妥當銜接,找出最適合市場情況的法律保護手段與策略,並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
其三,要建立和完善企業知識產權預警機制。
以專利為例,專利預警機制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即信息情報收集機制、分析處理機制和告警機制。以專利的跟蹤、預警與監控工作為例,一是對已授權專利,應嚴格執行專利法所規定的為維護專利所必需的各項措施,包括:在專利產品或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專利號、專利權人;轉讓專利技術給他人時,應訂立書面合同並向專利局辦理登記手續,妥善收集和保管專利證書和有關標明專利的證據,按時繳納專利年費等;適時評估已授權專利的創新點,弄清已授權專利的發明高度,按其不同的價值,區分哪些是構建戰略性保護用,哪些是為了占近期地盤的,哪些是能實施的,有無必要進行後續開發工作等。二是評估對手或合作夥伴的授權專利,也應區別對待,區分可自己開發或合作開發的技術,可以參與競爭的技術,值得購買的技術等。並安排專人進行信息搜集,及時發現他人提出的可能損害本單位利益的專利申請,及時向專利局提出意見,對已授予專利權的,要請求專利局撤消該專利權或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無效。三是密切關注國內、國外同行業中是否有擅自使用本單位專利技術的情況,一旦發現,立即採取措施,制止對方的侵權行為。對專利的申請、授權、糾紛以及貿易中的專利現狀、發展趨勢進行跟蹤和調研分析,制定知識產權預警預案。
第四,企業要強化防範意識與法制建設,遏制惡意侵權訴訟。
惡意訴訟是近年來發生在知識產權訴訟中的特殊現象,是當事人基於惡意,為追求不法、不當利益或達到其他非法目的提起訴訟的違法行為。知識產權惡意訴訟之所以被提起甚至得逞,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法律制度尤其是訴訟法律制度存在缺陷造成的。
目前,我國對於知識產權惡意訴訟雖然沒有做出專門的規定,但司法機關在制度層面已採取措施。例如,最高院關於專利、商標訴前臨時禁令的兩個司法解釋以及關於「確認不侵權之訴」的批復等,這些措施都積極有效的發揮了作用。同時,我國在修改《專利法》中,應增加刑事打擊惡意侵權的條款,應依法追究造成專利權人重大經濟損失的惡意侵權者的刑事責任,以及經濟賠償責任,罰沒其非法所得;應增加免賠條款,對於無意中涉及專利侵權,被告知後及時停止的非惡意侵權行為,可通過行政調解,免於處罰和賠償。從而,實現我國企業和諧發展,強化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並提高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水平。
『貳』 版權糾紛責任怎麼去認定
版權糾紛責任怎麼去認定?二、刑事責任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網路已經隨處可見,有很多人都會選擇在網路上發表自己的文章作品,但是,網路有很大的復雜性,因此而發生的版權糾紛也越來越多。版權糾紛責任怎麼去認定?版權糾紛責任怎麼去認定一、著作權侵權行為的特點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著作權是一種民事權利,侵犯著作權的行為屬於民事侵權行為的范疇。我國著作權法吸取民法通則有關侵權行為規定的特點,並借鑒其他國家的立法通例認為認著作權侵權行為具有下述一些既不同於物權侵權行為,又有別於其他類型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特點:1、侵權對象的特點:財產權與人身權同時被侵害;多項財產權與人身權同時被侵害;作為與現代社會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休戚相關的法律,著作權法率先將對債權的侵犯規定為侵權行為,保證了債權當事人即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出版者權利的順利實現。2、侵權行為主體的特點:在一定民事侵權行為中,由一人單獨實施的單獨侵權行為,是最常見、最普通的侵權行為。除此以外,還有一種由二人或二人以上由於共同過錯造成他人損害的共同侵權行為:在著作權侵權行為中,除了上述兩種形式以外,還存在著第三種形態,即由數個行為人分別對同一權利人進行的侵害。二、侵犯著作權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一、民事責任。《著作權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五)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六)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規定支付報酬的;(七)未經表演者許可,以現場直播其表演的;(八)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並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予沒收非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一)剽竊、抄襲他人作品的;(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復制發行其作品的;(三)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圖書的;(四)未經表演者許可,對其表演製作的錄音錄像出版的;(五)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六)未經廣播電台、電視台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廣播、電視節目的;(七)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第四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當根據民法通則有關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叄』 版權糾紛的形式有哪些
版權糾紛的形式,文學創作是想持鼓勵的態度的,對於版權我國也有相關的法律保護,但是我國還是時有發生版權糾紛,那麼版權糾紛的形式有哪些?版權糾紛的形式版權糾紛的形式有哪些?1、為他人撰寫的報告、講話稿等作品的著作權歸屬糾紛。由他人執筆,本人審閱定稿並以本人名義發表的報告、講話等作品,著作權歸報告人或講話人享有。2、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與作品的所有人行使所有權的糾紛。3、使用他人音樂作品的著作權糾紛。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音樂作品的,應當向作者支付報酬。4、自傳體文學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糾紛。對於特定人物的自傳體文學作品,一般看該作品寫做人與該特定人物有無約定,如無書面約定,則應當由該特定人物享有著作權。5、因廣告語引起的著作權糾紛。廣告語在具備作品的構成要件時,應當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只要該廣告語具有獨創性,已經構成作品。6、編輯作品中的著作權糾紛。編輯作品由編輯人享有著作權,但編輯作品不得侵犯原有作品的著作權。同時,編輯作品中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7、就同一題材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糾紛。不同的作者,就同一題材創作了相似的作品,往往容易引發著作權歸屬糾紛,或者一方可能主張另一方抄襲、剽竊。8、美術作品的著作權歸屬糾紛。如果沒有直接證據予以證實,一般要從作品的藝術價值與作者的繪畫能力水平是否相當,所爭議的作品的繪畫細節特徵與當事人的陳述是否相符以及現場臨摹和鑒定結果來判斷。9、銷售商侵權糾紛。銷售商明知自己銷售的商品西侵犯他人著作權的商品而銷售的,應當根據銷售數額、侵權的情節及給著作權人造成的損失等因素,確定侵權的民事責任。10、著作權人與作品使用人之間的合同糾紛。《著作權法》第47條對此做出了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則有關規定承擔民事責任。11、出版單位與作者的糾紛。出版單位與作者有時會因為書稿的丟失、毀損發生糾紛,有時會因為是否享有專有出版權發生糾紛。上述糾紛事實上不屬於著作權糾紛,屬於出版合同糾紛。
『肆』 版權糾紛怎麼解決
你需要,我知道的,!!
『伍』 別人侵犯了我們公司的版權,可以起訴他們嗎
可以。當自己公司的版權被侵犯之後是可以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的。法院一般會先進行民事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功的話,會繼續走法律程序的。
法律制度會嚴格保護我們的版權不受侵犯,同時也會嚴格的制裁侵犯版權的行為,如果你的公司正在被侵權,或者是版權糾紛涉及的金額比較大,可以去當地的律師事務所咨詢專業的律師。最近幾年大家對於版權越來越看重了,誰都不想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或者創意被剽竊,所以對於這種侵權行為只要證據齊全肯定是可以勝訴的。
『陸』 遇到版權糾紛跟我們公司無關 這句話什麼意思
意思是如果發生版權糾紛與該公司沒有關系,有投稿者,上傳者承擔。
『柒』 版權糾紛如何解決
我倒。。。你是暴雪的啊?還是九城啊》,,,玩個游戲,,還能玩出版權問題?》。
『捌』 版權糾紛的形式有哪些
版權糾紛的形式
1、為他人撰寫的報告、講話稿等作品的著作權歸屬糾紛。由他人執筆,本人審閱定稿並以本人名義發表的報告、講話等作品,著作權歸報告人或講話人享有。但出於本職工作的報告、講話屬於政府工作或者公益性工作的,報告人或講話人不享有著作權。
2、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與作品的所有人行使所有權的糾紛。一部作品為其他人合法所有,而著作權人需要使用該作品,著作權人有權使用,作品所有人不得無理拒絕。但著作權人應當說明使用的理由。作品所有人可以著作權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如果著作權人在使用作品的過程中將作品毀壞或者滅失,著作權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3、使用他人音樂作品的著作權糾紛。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音樂作品的,應當向作者支付報酬。去年,音樂著作權人向歌廳、酒吧等經營場所無償使用音樂作品的行為主張著作權是很好的例子。
4、自傳體文學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糾紛。對於特定人物的自傳體文學作品,一般看該作品寫做人與該特定人物有無約定,如無書面約定,則應當由該特定人物享有著作權。
5、因廣告語引起的著作權糾紛。廣告語在具備作品的構成要件時,應當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只要該廣告語具有獨創性,已經構成作品。
6、編輯作品中的著作權糾紛。編輯作品由編輯人享有著作權,但編輯作品不得侵犯原有作品的著作權。同時,編輯作品中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7、就同一題材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糾紛。不同的作者,就同一題材創作了相似的作品,往往容易引發著作權歸屬糾紛,或者一方可能主張另一方抄襲、剽竊。根據著作權法關於作品構成要件的規定,如果雙方作品的表現形式系各自獨立創作完成,具有獨創性,應當認定爭議雙方各自獨立享有著作權。
8、美術作品的著作權歸屬糾紛。如果沒有直接證據予以證實,一般要從作品的藝術價值與作者的繪畫能力水平是否相當,所爭議的作品的繪畫細節特徵與當事人的陳述是否相符以及現場臨摹和鑒定結果來判斷。
9、銷售商侵權糾紛。銷售商明知自己銷售的商品西侵犯他人著作權的商品而銷售的,應當根據銷售數額、侵權的情節及給著作權人造成的損失等因素,確定侵權的民事責任。銷售商違反《著作權法》第46條規定的,可予以相應的民事制裁。
10、著作權人與作品使用人之間的合同糾紛。《著作權法》第47條對此做出了規定。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則有關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11、出版單位與作者的糾紛。出版單位與作者有時會因為書稿的丟失、毀損發生糾紛,有時會因為是否享有專有出版權發生糾紛。上述糾紛事實上不屬於著作權糾紛,屬於出版合同糾紛。
版權糾紛是一件不太好解決的事情,希望大家在遇到的時候謹慎處理。相信經過我的講解,你對於「版權糾紛有什麼樣的一些形式」這個問題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以上就是關於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