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美貿易戰是什麼美國幹了什麼中國又幹了啥
2018年3月23日0時50分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對從中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宣布美國對中國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術、機械等產品加收25%的關稅。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對該事件發表了聲明表示: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
2018年4月2日起,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對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4月4日,中國發布對美國的關稅反制措施。中國對原產於美國106項商品加征關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中國計劃對美國的飛機進口加征25%關稅,計劃對美國的玉米和棉花加征關稅、牛肉以及小麥和高粱加征關稅。實施日期將視美國政府對我商品加征關稅實施情況,另行公布。4月5日,中國就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啟動爭端解決程序。
20世紀90年代,美國曾三次對中國進行「特別301調查」,分別是1991年、1994年和1996年。入世之後,2010年10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申請,將按照《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對中國政府所制定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和措施展開調查。這是美國中國加入WTO以來首次動用「301條款」對其他經濟體貿易行為進行調查,最終中國與美國在WTO爭端解決機制項下進行磋商,同意修改《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涉嫌禁止性補貼的內容。
2011年10月3日,美國參議院不顧中方堅決反對,以79比19的投票結果,程序性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立項預案。此案以所謂「貨幣失衡」為借口,將匯率問題進一步升級,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嚴重違背世貿組織規則。
美國總統特朗普自勝選以來,頻頻對美國貿易保護強硬表態,其內閣團隊也多次發表類似言論。開展對華貿易戰,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特朗普政府「讓製造業迴流美國」的執政理念。特朗普上任後,「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明顯加重,美國挑起的貿易保護爭端逐漸升級。
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貿易逆差來源國,一直是美國貿易戰的焦點。特朗普自勝選以來,在對華貿易政策方面頻繁打出「雙反」(反傾銷、反補貼)等常規性貿易救濟牌,同時,利用本國貿易法對華發起「337調查」、「301」調查和「201」調查等非常規性貿易救濟調查,中美貿易戰的陰雲一直未散。
2018年1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大型洗衣機和光伏產品分別採取為期4年和3年的全球保障措施,並分別徵收最高稅率達30%和50%的關稅」。
2018年2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中國的鑄鐵污水管道配件徵收109.95%的反傾銷關稅」。
2018年3月9日,特朗普正式簽署關稅發令,「對進口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
2018年2月27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中國鋁箔產品廠商徵收48.64%至106.09%的反傾銷稅,以及17.14%至80.97%的反補貼稅」。
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因知識產權侵權問題對中國商品徵收500億美元關稅,並實施投資限制」。
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對中國輸美產品徵收關稅的總統備忘錄;2018年3月2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很多研究者認為,這標志著新一輪中美貿易戰的開啟。
2018年3月2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徵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其中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產水果、豬肉、葡萄酒、無縫鋼管和另外100多種商品徵收關稅。
2018年4月2日起,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7類128項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征關稅,對水果及製品等120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5%,對豬肉及製品等8項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25%。現行保稅、減免稅政策不變。
2018年4月3日下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根據所謂301調查,建議加征關稅的自中國進口產品清單,該清單包含大約1300個獨立關稅項目,價值約500億美元,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術、機器人和機械等行業。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建議對清單上中國產品徵收額外25%的關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公告中直接提及,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是為回應為實現「中國製造2025」計劃對美國企業採取的「脅迫政策」。
2018年4月4日,中國發布對美國的關稅反制措施。中國對原產於美國106項商品加征關稅。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中國計劃對美國的飛機進口加征25%關稅,計劃對美國的玉米和棉花加征關稅、牛肉以及小麥和高粱加征關稅。實施日期將視美國政府對我商品加征關稅實施情況,另行公布。
2018年4月5日,中國就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項下向美方提出磋商請求,正式啟動爭端解決程序。
B. 中美知識產權爭端現狀
中美知識產權之間的差異,不僅表現在知識產權保護和知識產權立法水平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知識產權對一國的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的貢獻上。
但中國正在飛速發展,科技創新能力與日俱增,中國目前已經成為第三大經濟體,中美之間的競爭,將最終體現在知識產權實力的競爭上,中美之間的知識產權爭端將是常態的,是一場沒有休止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中美知識產權爭端正在從傳統的雙邊走向雙邊和多邊共用。
中美知識產權爭端最早發生20世紀80年代末。1988年4月,美國通過《綜合貿易與競爭法》,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利的國家,將被美國列入「觀察國家」或「重點觀察國家名單」,一般列入「重點觀察國家名單」,將遭到美國的貿易報復,這就是美國的301條款。美國利用301條款,自1989年至2005年,六次將中國列入「觀察國家」或「重點觀察國家名單」,三次公布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將雙方拉到貿易戰的邊緣。
美國同時利用《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的337條款,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實施出口禁止,近幾年每年都有數十起案件發生,2008年涉及中國企業的案件達十幾起,案件增長幅度非常大,中國每年因此出口減少幾百億美元。
337條款已成為美國重要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制度壁壘,美國的337條款嚴重違反了WTO《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
中美之間雙邊知識產權爭端的解決方式,還體現在美國利用多層次的雙邊對話機制,對中國施加壓力。可以說2005年以前,中國在中美知識產權爭端中,一貫處於應付和被動的地位,並且雙方爭端的解決都是雙邊的。
但自2005年後,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執法環境方面,都有了極大改進,而且逐步從一貫的被動中,逐步表現出主動出擊和應戰勢頭,2008年4月通過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就是最好的例證,中國正在走向知識產權立國的里程碑。
近年來,中國積極實施保護知識產權年度行動計劃,進一步完善了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大力加強知識產權執法,積極為權利人提供服務,努力推進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大力加強知識產權宣傳教育,這些手段和措施,都將使中國在知識產權爭端中由被動變主動,美國的雙邊手段不再那麼有效,美國也不能再那麼強盜和蠻橫,只能聯合其他國家利用WTO爭端解決機構,來解決中美知識產權爭端。
C. 美國貿易戰只針對中國,是因為知識產權問題嗎
首先中美貿易摩擦由來已久,目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美國對華反傾銷內問題 美國是世界上對我容國產品提起反傾銷訴訟最多??力度最大的國家??自1980年起,共對我國出口產品實施了100多項反傾銷措施,涉及的中國產品范圍非常廣泛,包括紡織品??自行車等多種產品,涉及的金額呈擴大趨勢?? 2.中美紡織品貿易摩擦 關於紡織品貿易的摩擦問題,一直是困擾中美貿易的重大問題??紡織品一直是中國對美出口的重要產品,紡織業在美國已經是夕陽產業,加上中國紡織品的沖擊,近年來,美國紡織業的失業率逐年上升,美國對我輸美紡織品一直實行嚴格的配額管理制度,限制我紡織品輸美?? 3.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中美在知識產權領域屢起風波??多年來,中美之間圍繞知識產權的爭端此起彼伏??美國對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的努力始終感到不滿意,多次揮舞301條款,對我國進行制裁和指責??
D. 與知識產權有關幾點知識澄清:寫於中美貿易戰之際
知識產權從復本質上說是制一種無形財產權,他的客體是智力成果或是知識產品,是一種無形財產或者一種沒有形體的精神財富,是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它與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一樣,都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有些重大專利、馳名商標或作品的價值也遠遠高於房屋、汽車等有形財產。
E. 中美貿易戰啥情況
中美貿易交鋒仍在持續。
在3月24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這場關乎中美兩國和全世界的貿易戰如何收場,備受關注。
2018年以來,中美經貿關系大有「黑雲壓城」之勢。從對進口光伏產品和大型洗衣機設限,到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征稅,再到公布301調查結果,宣布對進口自中國約600億美元商品徵收高額關稅,美國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措施變本加厲。
那麼,這次呢?是戰是和?
「我不知道答案」,WTO前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說,美國眼下出台的一系列關稅措施是會讓大家重新談判,還是毀掉整個貿易體系,「兩種解讀目前為止都有道理。」
他指出,美國、印度等經濟體對現行貿易體系的確有「不同意見」,但「如果因為這些不滿,使整個貿易體系受到摧毀,或者不再穩定,這將是非常大的風險。」多邊貿易體系有必要進行改進,包括進一步開放市場、更好實施投資、補貼等方面的紀律等,「但所有這些都必須通過談判來實現」。
當然,以談判磋商收場是皆大歡喜的結果。畢竟,世界前兩大經濟體開打貿易戰,不僅沖擊中美兩國經濟,對全球都是不能承受之重。
用薩默斯的話說,美國將中國作為敵對方是不正確的,美國經濟命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部因素,不可能做到一枝獨秀。「貿易戰和核戰一樣,沒有贏家。」
值得注意的是,3月2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財辦主任、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國財長姆努欽通電話,表示中方已經做好准備,有實力捍衛國家利益,希望雙方保持理性,共同努力,維護中美經貿關系總體穩定的大局。雙方同意繼續就此保持溝通。
F. 中美貿易戰,知識產權是借口嗎
美國抄不是最近針對中國,他是一直針對中國的,
現在的金融危機使美國這只狼的狼性更加暴露出來而已
當然從客觀來說也是知識產權競爭更加激烈的一個表現
就拿深圳來說
從明年起每個企業用的電腦必需要裝正版的系統
這意味著什麼??
政府又不知道這對企業來說是很大的一筆支出嗎?
但沒辦法呀
國際上給了壓力,,,,
溫總理說:未來的競爭,就是知識產權的競爭!!
呵
G. 什麼逐漸成為貿易摩擦的新焦點,美國加大中國的專利權和版權調查
【知識產權 】逐漸成為貿易摩擦的新焦點,美國加大對中國的專利權和版權的調查。
H. 中美將就知識產權達成協議,這會對各自的經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會進一步促進兩國的經濟的發展。中國和美國所達成的知識產權的協議還是很有必要的對於兩個國家來說,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科技實力非常的雄厚而中國作為發展的最快的國家,可以實力的發展也是非常的迅速。
對於美國和中國來說兩個國家都是非常有實力的國家不僅僅在軍事實力還是在科技實力上。兩個國家都是有著非常強大的影響力。如果兩個國家的友好交流合作會促進兩個國家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