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

知識產權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

發布時間:2021-07-12 08:19:51

1. 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相關區別

損害賠償請求權與知識產權請求權的區別在於:(1)產生基礎不同:基於知識產權這一基礎性的絕對權產生的,其請求內容是除去權利上的不利負擔;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基於侵權之債產生的一種債權請求權,其請求內容是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對權利人予以救濟。(2)制度功能不同:知識產權請求權是一種不作為請求權,目的在於回復知識產權的權利圓滿狀態;損害賠償請求權要求行為人支付賠償金,最終目的在於填平權利人的實際損失。(3)構成要件不同:知識產權請求權的行使或實現無需考慮行為人的主觀過錯,甚至有的情形中也無需考慮損害事實;損害賠償請求權基於侵權之債,須具備侵權構成四要件:侵害行為(或稱之為違法行為、加害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和主觀過錯。(4)歸責原則不同:知識產權請求權的行使並不要求符合侵權構成要件,無需主觀過錯要件,因而也就不存在歸責原則的問題,更談不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實現前提是符合侵權構成要件,必須行為人有主觀過錯,因此實行過錯責任原則,行為人無故意或過失即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2. 知識產權上的請求權和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調查報告

知識產權請求權與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兩種不同的請求權。知識產權請求權救濟的是對知識產權的抽象侵害。所謂抽象的侵害是指對知識產權人就其知識產權的享有或行使構成的侵害,其救濟的目的在於回復知識產權的圓滿狀態。這種抽象的侵害既可能是現實的,也可能是將來的。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救濟的是對知識產權人權利在「傳播中」造成的實際損害。事實上,前者救濟的損害可能涵蓋後者,也就是說對知識產權的抽象侵害既可能造成知識產權人的單純權利狀態的損害,也可能造成知識產權人實際的經濟損失或精神損失。知識產權請求權的成立不要求侵權人具有過錯和具體的經濟損失或精神損失,只需要有侵權事實即可。損害賠償請求權要求侵權人有過錯和對知識產權人造成具體的損失。知識產權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既可能並存,也可能只成立知識產權請求權,因為後者責任入口更小些。深入的理論分析發現,知識產權請求權是一個權利束。我們暫且可將其分為兩大類:一、一般的知識產權請求權,包括排除妨害請求權(針對現存的妨害)、不作為請求權(針對將要發生的妨害)。一般知識產權請求權的特點在於它適用於所有的知識產權侵權。二、特殊知識產權請求權。如德國著作權法上的查詢請求權、查閱請求權、銷毀請求權、出讓請求權等。知識產權請求權成立後,如果知識產權人有實際損失,可以請求侵權人予以賠償。如果侵權人有過錯,則應承擔賠償責任,若沒有過錯但受有利益,知識產權人仍可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事實上知識產權請求權的成立相當於美國法上Infringe的成立,都是無過錯要求,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成立則相當於美國法上Tort的成立。

3. 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和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區別

不當得利:所指客體廣泛並非針對一特定對象,適用各種不當的行為,如撿到一個錢包不換;
侵權損害賠償,所指客體是一種權利,合同債權、專利權、商標權。

4. 怎麼行使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

一、損害賠償請求權的類型
1.因侵權行為造成他人的損害,受害人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
a.因侵害財產權[物權/知識產權/繼承權/債權]所引起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b.因侵害人身權所引起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2.因違約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3.因其他原因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二、損害賠償請求權構成要素
1.須有侵害物權的行為前提:指行為人通過非法侵入/侵佔/妨礙/毀損他人之物等手段侵害他人物權的行為。
(1)侵害物權行為主要有4種:
A.非法侵入闖入:我國《民法通則》未直接規定非法侵入行為;但是《民法通則》第71/75/80/81條都與非法侵入行為有關。
B.妨害:指加害人妨害他人對不動產物權的行使、物之利用的便利的行為。
C.侵佔:指加害人通過不法佔有、處分他人財產而侵害他人所有權、他物權的行為。
D.毀損:
a.毀滅:使財物不復以原有方式存在;
b.損壞:使財物全部或部分喪失其原有功能、價值。
(2)《民通》規定侵害物權行為主要有侵佔、毀損兩種。
2.須有損害實施實質條件:指物權人的物權受到損害的事實不一定是財物損害。
(1)直接損失。
(2)間接損失:
A.未來可得利益/非既得利益:判斷時間標准為侵權行為發生時;
B.未來必得利益/非假設利益:該利益的取得具有現實可能性,不是抽象可能性;
C.該利益損失必須為侵權行為可及范圍內。
3.侵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須有因果關系。
4.須侵害人主觀上具有過錯。
三、損害賠償的原則
(1)全部賠償原則:指加害人應當賠償因其加害行為給物權人造成的全部損失。
(2)損益相抵原則:
A.如物權人因損害發生而受有利益,應當將此利益從損失額度中予以扣除;
B.侵權人僅就二者差額部分予以賠償的原則。
(3)過失相抵原則:指在侵害物權的損害賠償責任中,由於雙方的混合過錯成立而減輕加害人責任的原則;
A.過錯比較:指通過比較加害人和受害人雙方的過錯性質、過錯程度,以決定當事人雙方責任承擔和責任程度。
B.原因力比較:指通過比較引起損害發生的各種原因所起的作用力大小,而確定雙方應承擔責任的大小。
①當事人雙方過錯無法確定時:應以原因力大小確定責任比例;
②當事人雙方過錯程度能夠確定時:原因力大小對責任分擔起微調作用。

5. 侵害物權的損害賠償是產生債權請求權還是物權請求權

個人理解應該是這樣的:
損害賠償請求權是物權的保護方式,但是屬版於債權請求權。
物權的保護方式分為物權權請求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兩種,二者概念不同。物權請求權旨在恢復物權人對其標的物的支配狀態,從而使物權得以實現。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目的在於填補損害,它是在不能恢復原狀時,以金錢作為賠償,填補物權人受到的財產損失。損害賠償請求權必須以實際有損害前提,而物權請求權則不以有損害為要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損害賠償請求權分為侵權損害賠償和違約損害賠償,應該屬於不同類型的債權。
(對以上內容聲明保留著作權^_^~ 如有錯誤之處歡迎指正)

6. 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否一定是債權請求權

個人理解應抄該是這樣的:
損害賠償請求權是物權的保護方式,但是屬於債權請求權。
物權的保護方式分為物權請求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兩種,二者概念不同。物權請求權旨在恢復物權人對其標的物的支配狀態,從而使物權得以實現。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目的在於填補損害,它是在不能恢復原狀時,以金錢作為賠償,填補物權人受到的財產損失。損害賠償請求權必須以實際有損害前提,而物權請求權則不以有損害為要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損害賠償請求權分為侵權損害賠償和違約損害賠償,應該屬於不同類型的債權。
(對以上內容聲明保留著作權^_^~ 如有錯誤之處歡迎指正)

7. 絕對權請求權和侵權請求權的區別

在《侵權責任法》中究竟應當如何規定侵權請求權,是重要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其中最需要解決的,就是侵權請求權與絕對權請求權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在《物權法》關於物權請求權與《民法通則》關於侵害財產的侵權請求權的規定中,將兩種請求權全部重合,即《物權法》規定侵害物權,權利人享有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害和損害賠償請求權;《民法通則》第117條規定,侵害財產,權利人享有返還財產、恢復原狀和損害賠償請求權,依據第134條當然也享有排除妨害請求權。那麼,侵權請求權和物權保護請求權之間究竟有何區別,如何能夠區別?多數學者主張,在《侵權責任法》中應當對此進行區分,主要的意見是,將損害賠償規定為侵權請求權,其他的請求權為絕對權請求權,因此,《侵權責任法》實際上就是侵權的損害賠償法。

立法機關沒有拿出符合學者主張的意見,仍然認為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八)賠禮道歉。實際上用的還是《民法通則》第134條的規定。因此,侵權請求權與物權請求權以及其他絕對權請求權之間的關系仍然無法釐清。

閱讀全文

與知識產權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