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國務院55號令《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三章中規定: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移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土地使用者通過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後的剩餘年限。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該建築物、附著物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轉讓,應當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轉讓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市、縣人民政府有優先購買權。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市場價格不合理上漲時,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土地使用權轉讓後,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土地用途的,依照《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辦理。
Ⅱ 國有土地權出讓後,當事人二次轉讓時,是否必須經過招拍掛牌程序為什麼法律依據
不用。
出讓,必須招拍掛是政府對於使用權人而言的,及國家VS使用權人,是出讓。
轉讓,是使用者之間達成協議價格後,在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變更使用權人。當然,轉讓過程有契稅、營業稅、土地增值稅等等。
《土地管理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司法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九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讓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第二十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
第二十一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第二十二條土地使用者通過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後的剩餘年限。
第二十三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
第二十四條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該建築物、附著物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轉讓,應當按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第二十六條土地使用權轉讓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市、縣人民政府有優先購買權。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市場價格不合理上漲時,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
第二十七條土地使用權轉讓後,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土地用途的,依照本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辦理。
Ⅲ 國有建設用地出讓一定要經過政府部門招拍掛程序嗎
不是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主要形式分為協議,招標,拍賣,和掛牌四種方式
90年初內 珠總理弄個分稅制度 把國容家稅收分地稅與國稅 中央把絕大多數稅收拿走 導致很多地方政府 甚至工資都發不下來!<更別提 發展 建設了> 公務員都要造反了.
中央為了安撫地方95年又出台了個政策:地方出讓土地時,土地出讓金90%歸地方所有<允許政府賣地了> 在商品房市場沒有啟動的時期,地方ZF就是賣地也 沒幾個買家啊 於是98 年國務院又取消了福利分房,同時又啟動銀行按揭——商品房市場正式啟動<想住房就必須買地>
Ⅳ 土地使用權轉讓,但沒經過土地局!!!
個人愚見:你這屬於非法轉讓,辦理土地轉讓,需要到當地國土資源局辦理相關轉讓手續。並不是靠你們一紙合同就可以買賣的,不具有法律效應。後果可能就是罰金吧!畢竟你們還沒有成交,只是定金而已!
Ⅳ 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十九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再轉讓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未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第二十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
第二十一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中所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第二十二條土地使用者通過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後的剩餘年限。
第二十三條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隨之轉讓。
第二十四條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該建築物、附著物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者轉讓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土地使用權隨之轉讓,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轉讓,應當按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並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第二十六條土地使用權轉讓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市、縣人民政府有優先購買權。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市場價格不合理上漲時,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必要的措施。
第二十七條土地使用權轉讓後,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土地用途的,依照本條例第十八條的規定辦理。
《大連市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合理開發、利用、經營土地,維護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秩序,促進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大連市行政區域內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轉讓、租賃等交易行為。
第三條大連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負責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的管理工作。
金州區、旅順口區以及各縣(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所轄區域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的管理工作。
第四條國有土地使用者在出讓合同有效期內,可以採取出售、交換、贈與的方式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也可以租賃國有土地使用權。
未按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國有土地的,其使用權不得轉讓、租賃。
第五條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應簽訂合同,原出讓合同規定的權利、義務必須履行。
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其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隨之轉讓。
第六條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人或者共有人,享有該建築物、附著物使用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國有土地使用者轉讓、租賃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時,其使用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隨之轉移,但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作為動產轉讓的除外。
第七條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及其他附著物轉讓、租賃,應按有關規定辦理登記。
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及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分割轉讓的,須經土地、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批准,並依照規定辦理過戶登記。
第八條國有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及其他附著物出售、租賃等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時,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有權優先購買、承租。
Ⅵ 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條件
一、對附加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的質疑根據法理,財產權一經合法取得,只要不損害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權利人盡可自由處分,不受阻礙,因為處分權本身就是財產權的一部分。具體到土地使用權,權利人取得土地使用權後,可以自己開發利用該土地,也可以轉讓該土地給他人使用,何須人為以投資或開發進度為條件設置障礙?對於成片開發的土地,因出讓的目的在於使成片土地獲得初步開發、使生地變成熟地、為引進項目和作進一步開發提供條件,故要求成片土地在適度開發以形成工業用地或其它建設用地條件後方可轉讓,似可理解。但對於宗地而言,用於房屋建設工程的出讓合同已經載明其開發用途和開發期限等,無論如何轉讓,出讓合同的約束仍對用地人有效,為什麼一定要投資25%以上才能轉讓呢?限制土地炒賣可能是設置轉讓條件的主要動因,但現在看來顯然是下錯了葯。因為炒地之風盛行不是源於土地開發的程度問題,而是源於一級市場的管理問題,是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存在過大的升值空間的問題。實踐證明,在已經將拍賣作為主要出讓方式的地區,由於土地使用權在一級市場的價格與在二級市場的價格基本相當,土地炒賣因無暴利可圖而得到有效抑制,所以打擊土地炒賣的當務之急是限制協議出讓,推廣拍賣出讓,而不是設置轉讓條件、硬性要求完成投資25%以上後方能轉讓。極端的事例並不鮮見,即發展商在繳付出讓金、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後因資金原因無力繼續開發,又因《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未完成投資總額的 25%而無法將土地轉讓給他人開發,雖雙方有意,卻法律無情,土地資源因此得不到有效利用,市場流通因此受到阻礙。當然,房屋預售時雖也涉及預售房屋佔用范圍的土地使用權的轉讓,但因出售的標的是房屋,法律為保護購房人的利益要求預售房必須達到一定的建設條件有合理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四十四條關於預售的商品房、其投入開發建設的資金達到工程建設總投資的25%以上、並已經確定施工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的規定並無不妥。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的「轉讓」是廣義的「轉讓」,其范圍應包括買賣、贈予和其它合法方式如作價入股、繼承等,其中贈予是沒有對價的,繼承可以是法定的,作價入股的目的可能就是為了實現前期投資包括前期25%的投資,如果硬性要投資25%之後才能贈予、繼承或作價入股,既不必要,也不可能。因此,籠統地規定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土地使用權應在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25%以上後才能轉讓是不準確和不合理的。 二、繳清土地出讓金繳清土地出讓金是土地使用權得以轉讓的前提條件,此規定見於《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按理,依出讓合同繳交出讓金是通過出讓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對價,沒有繳清出讓金,就不能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沒有取得土地使用權證,就不能認為受讓人取得了土地使用權。 當事人未取得土地使用權,如何能轉讓土地使用權?但在實務中,地方政府為支持房地產業的發展或其他原因,常常同意發展商分期繳付出讓金,在出讓金繳清前,先向發展商核發土地使用證,在此情況下用地人轉讓土地使用權,恐難以其未繳清出讓金為由否認其轉讓行為的效力,因為: 1、繳付出讓金是出讓合同設定的義務,依合同之相對性,出讓合同載明的權利與義務只對合同的當事人有約束力,不能用來對抗第三人。政府不能以用地人未繳清出讓金為由來對抗轉讓合同中的受讓人。 2、土地使用權證一經核發,其登記資料亦依法公示,轉讓合同中的受讓人有充分理由對公示予以信賴,而無任何義務查知轉讓人是否已經繳清出讓金,查知其擁有土地使用權即可。因此,用地人未繳清土地出讓金,但已取得土地使用權證的,其轉讓土地使用權合同的效力應當支持,政府可依出讓合同向轉讓人追繳出讓金。
Ⅶ 國家授權經營土地使用權如轉讓給集團公司以外的單位或個人需經哪些政府審批
有土地使用證嗎?土地使用證寫得什麼公司,那麼該公司應有權對外轉讓。當回時,如果答當時土地是劃撥取得的,轉讓時要補交政府出讓金的。不明白你這里所說的處置是什麼意思,如果你公司有土地使用證,那麼只有你公司有處置權,如果政府要徵用,應該給你補償
Ⅷ 土地使用權出讓必須符合什麼條件
轉讓房地產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全部土地出讓金,並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2)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 25% 以上,屬於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3)轉讓房地產時房屋已經建成的,還應當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書。
2、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3)具有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合 的產權證明; (4)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
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三十八條、第三十九條的規定,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按照出讓合同約定已經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並取得土地使用權證書; (二)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屬於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轉讓房地產時房屋已經建成的,還應當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書。 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規定,報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審批。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准予轉讓的,應當由受讓方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並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Ⅸ 土地使用權轉讓,但沒經過土地局
你所說的兩畝土地使用權,我不知是什麼性質的,集體土地還是國有土地?如果是國有土地是劃撥用地還是出讓用地?我給你分類解釋一下吧:
1、集體土地 《土地管理法》第63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依法發生轉移的除外。
第81條規定: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
2、國有劃撥用地 《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45條規定: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部門批准,其劃撥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1)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2)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3)具有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4)依照本條例第二章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條件缺一不可,而且是因地上建築物轉讓,土地隨之轉讓的情形,不是空地轉讓。
3、國有出讓用地 《房地產管理法》第38條規定,轉讓房地產應符合以下條件:a、支付全部土地出讓金,並取得土地使用證;b、按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於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25%以上(出讓合同約定的有投資總額),屬於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9條規定,未按照出讓合同規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利用土地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
4、對於轉讓集體土地,不符合轉讓條件而轉讓劃撥或出讓用地的,都是買賣或以其他方式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只是依據的法律條文不一樣,集體土地的處理已經在上面告訴你了。其他兩類按照《土地法》第73條的規定,你將受到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交易額50%以下的罰款。根據《刑法》和司法解釋,對非法獲利50萬元以上的為: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價款5%以上,20%以下的罰金。對非法獲利100萬元以上的為: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情節特別嚴重」,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罰金同上。
Ⅹ 市政府能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嗎還是必須由土地管理部門簽訂如果市政府簽訂了,效力怎麼樣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 第21號 《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定》,第十三條 市、縣人回民政府國答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協議結果,與意向用地者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市政府一般不直接簽訂合同,是由下屬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簽訂。如果市政府簽訂了,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