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18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要知識產權嗎
符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和辦法》劃定高新技術范圍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條件的企業符合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第四條 根據世界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我國的科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劃定高新技術范圍如下: (一)電子與信息技術; (二)生物工程和新醫葯技術; (三)新材料及應用技術; (四)先進製造技術; (五)航空航天技術; (六)現代農業技術; (七)新能源與高效節能技術; (八)環境保護新技術; (九)海洋工程技術; (十)核應用技術; (十一)其它在傳統產業改造中應用的新工藝、新技術。 科學技術部根據以上高新技術范圍制定頒布高新技術產品目錄,並根據世界高新技術的發展對高新技術范圍和高新技術產品目錄適時進行補充和修訂。 第五條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條件: (一)從事本辦法第四條規定范圍內的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單純的商業貿易除外。 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由省、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門根據高新技術產品目錄進行認定。 (二)具有企業法人資格。 (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應占企業職工總數的10%以上。 從事高新技術產品生產或服務為主的勞動密集型高新技術企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應占企業職工總數的20%以上。 (四)企業每年用於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研究開發的經費應占本企業當年總銷售額的5%以上。 (五)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性收入與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的總和應占本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新辦企業在高新技術領域的投入占總投入60%以上。 (六)企業的主要負責人應是熟悉本企業產品研究、開發、生產和經營,並重視技術創新的本企業專職人員。
『貳』 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范圍是什麼
高新技術企抄業認定如果說范圍,應該是企業應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國家重點支持的八大行業領域。
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術服務;新能源與節能;資源與環境;先進製造與自動化。
其次企業應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基本條件:成立滿1年,無重大經營、安全事故等等;
其他的剩餘問題都是後期實操上的,如知識產權、審計、財務狀況、人員信息等等,這些需按照規定來准備。
『叄』 2018上半年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如何
7月1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舉辦2018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據了解,這是國家知識產權局今年舉辦的第三場新聞發布會,也是國家知識產權局重新組建後,首次向社會集中發布專利、商標、地理標志的相關統計數據。
此外,在今年上半年中,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2.30萬件,同比增長6.3%,其中2.16萬件來自國內,同比增長7.6%。
『肆』 知識產權編號:2018-F-00687203,這個知識產權是誰的都有什麼內容
登陸國家知識產權局官方網站可以查詢。
『伍』 什麼是知識產權密集型行業在中國目前有哪些企業或者領域屬於知識產權密集型,未來會有哪些
知識產權密集型行業,如服務業。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產值和就業比重日益增大,尤其在發達國家已成為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的產業部門。其中,新型的服務產業——知識密集型服務業(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簡稱KIBS)應運而生。所謂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是指為知識的生產、儲備、使用和擴散服務的行業。主要包括信息服務業、研發服務業、法律服務業、金融服務、市場服務、技術性服務、管理咨詢業、勞動就業服務等。
本文所稱的知識產權服務業,是指以人的智慧成果——知識、信息資源的創造、加工、傳播、運用為主導,以這些智慧成果的權利——知識產權的確權、維權、評價(估)、交易、保護、配置為主線所形成的新型服務業。顯而易見,知識產權服務業的概念與發達國家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其主要的差別是這些子行業大多與各類知識產權的服務密切相關,而把那些不具有知識產權內涵與外延的服務排除在外。因此,運用知識產權產業的理念把握知識產權服務業的內涵、外延和特徵不僅比較客觀,而且也容易掌握其實質。
隨著知識產權經濟的發展,與知識產權產業密切相關的各種服務活動日益增多,主要體現在圍繞專利、商標、版權(包括計算機軟體)、新品種、地理標志與原產地保護等知識產權領域的各種新興服務業:如對專利、商標、版權(著作權)、軟體、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的設計、代理、轉讓、登記、鑒定、評估、認證、咨詢、檢索、轉化、孵化、融資與產業化服務等活動。
——專利領域。專利服務主要包括專利申請代理服務(包括涉外代理),專利訴訟、調解、仲裁、司法鑒定服務,專利咨詢服務,專利維權援助服務,專利技術孵化轉移服務,專利技術的融資與產業化服務,專利信息服務(包括專利信息傳播平台,專利信息檢索、咨詢服務,專利專題商業資料庫開發與運用、專利預警等),專利許可貿易服務,專利技術(發明、實用新型)/技術秘密/技術標准服務,工業產品外觀設計服務,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代理服務,專利行業社團服務,其他專利服務等。
——商標領域。商標服務包括商標注冊代理服務(包括涉外代理),商標轉讓服務,商標訴訟、調解、仲裁、司法服務,商標咨詢服務,商標信息服務,商標許可貿易服務,與商標\著名商標\馳名商標有關的工商服務,商標行業社團服務,其他商標服務等。
——版權領域。版權服務包括版權代理服務,版權轉讓服務;版權鑒定服務,版權訴訟、調解、仲裁、司法鑒定服務,版權咨詢服務,海外作品登記服務,涉外音像合同認證服務,版權使用報酬收轉服務,版權貿易服務,與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音像、文化藝術、娛樂和體育有關的版權服務、版權行業社團服務、其他版權服務等;當然,與計算機軟體相關的服務業如軟體登記代理服務、網路與信息服務等也應該屬於版權服務業的范疇。
——新品種領域。新品種服務包括品種權申請代理服務、新品種銷售推廣服務、品種權許可服務、品種權展示交易服務、新品種信息服務、新品種咨詢服務、新品種訴訟、調解、仲裁、司法鑒定服務、新品種行業社團服務、其他新品種服務等。
——地理標志與原產地保護領域。地理標志與原產地保護服務包括為地方(區域)名、特、優產品申報地理標志提供咨詢、策劃和代理服務,為地理標志產品提供技術標准、生產工藝、操作流程和質量控制方面提供服務,在地理標志產品注冊、產品質量證書、生產許可認證、計量與標准化管理、國際協調等方面提供服務,對地理標志產品的生產工藝,質量特色、質量等級和品牌培育進行服務,對地理標志產品提供司法與行政保護服務,以及地理標志與原產地保護信息服務、地理標志產品行業管理社團服務、其他地理標志與原產地保護服務等。
此外,涉及知識產權的資產評估與會計審計服務,與知識產權有關的教育、培訓和對外交流等方面的服務,與知識產權相關的金融、房地產、旅遊、信用評估、廣告會展、現代物流和現代商業方面的服務,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公共衛生、公共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和社會福利方面的服務,其他未列明的知識產權服務等都有可能逐步進入新興的知識產權服務業領域。
『陸』 2018上半年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有哪些特點
7月1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舉辦2018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據介紹,2018年上半版年專利權、商標、地理標志的相關統計數據主要呈現出4個特點。
三是我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申請穩步提升。今年前6個月,提交PCT國際專利申請100件以上的國內企業達到17家;今年前5個月,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2228件,同比增長80.69%,位列馬德里聯盟第三位。
四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進一步優化。全國專利行政執法辦案總量同比增長29.5%,其中專利糾紛辦案同比增長41.0%;查處商標違法案件1.36萬件,案值超過2.1億元。我國進一步塑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
『柒』 去哪了解比較不錯的知識產權行業資訊內容
版權糾紛不勝枚舉,知識產權產業蓬勃向上發展
近日,愛奇藝將「今日頭條」母公司告上法庭,原來「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便短視頻的方式播放了《延禧攻略》,播放量超過了100億次,目前北京海淀法院正在處理這起上訴。
像這樣的版權糾紛不勝枚舉,如去年B站大規模下架電視劇,《白夜追凶》、《羋月傳》、《港囧》、《宮鎖連城》等等爆火的影視劇作品都遭遇過因為知識產權問題鬧得滿城風雨。糾紛的背後是一個日益龐大的產業——知識產權行業。2018上半年,資本市場整體走弱,而知識產權產業鏈卻蓬勃向上、逆勢上漲,A股、新三板等個股表現優異。
從知識產權大國到知識產權強國
今年的流行詞彙「IP」其實是知識產權的縮寫,是為了保護智力勞動成果,允許創造者專享其智力成果。除了影視小說作品的版權,商標權、專利權、工業品外觀設計權等等智力勞動成果都屬於知識產權的范疇。
提到我國履行知識產權保護承諾,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執法力度不斷增強,鼓勵中外企業開展正常技術交流合作,依法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保護效果明顯。
如今,我國已經成為國際專利申請的第二大來源國,僅排在美國之後。中國還是唯一申請量年增長率達到兩位數的國家。自2008年我國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來的十年間,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
市場增長潛力巨大,知識產權成為下一個風口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知識產權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從2007年至2017年,中國版權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持續增長,行業增加值翻了近兩番,年均增幅15%,超過同期GDP的增速。核心版權產業行業增加值早在2015年就突破3萬億元,佔GDP的4.4%。
從2012年開始,我國專利代理機構增長速度提高至平均每年新成立100家左右,專利代理機構總量比2005年幾乎翻了一番。與此同時,專利代理人考試通過人數從2006年的712人增長到2014年4777人。
中國三大知識產權申請量分析預測
我國知識產權產業主要有三大類業務:商標、專利、版權,相應的有三個主要的服務領域—知識產權確權、交易和維權。另外,近幾年又衍生出知識產權金融這一服務,包括質押、融資等等。
2015-2020年中國三大知識產權申請量統計情況及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知識產權申請量逐年遞增。預計到2020年,知識產權確權市場規模預計將會達到760億元,知識產權信息咨詢服務市場至少有460億元的市場規模,技術合同交易總額達到2萬億元,知識產權融資金額將達到1800億元,知識產權維權業務接近500億元。市場增長潛力巨大。整體來看,知識產權行業的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市場分散集中度低,整個知識產權行業還有很廣闊的發展空間。
知識產權產業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供需矛盾持續激化使得知識產權服務業有望成為下一個風口,目前各家公司正相繼布局,搶奪這「炙手可熱」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