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宅基地的使用權問題
宅基地使用權本身不得單獨轉移且不能用於抵押、不能進行繼承。
具體參照《物權法》第專152~155條:屬
宅基地使用權是一項特殊的用益物權,是家庭共同共有財產,與家庭關系密切相連,不是個人財產,不能繼承。但是即使取得宅基地使用權的人去世了,只要家庭關系存續,其他成員都有使用權,只是不是「繼承」問題。
宅基地使用權具有無期限性,只要是本村的村民,宅基地使用權就不能無故遭到剝奪,這里就要看是不是還生活在這村裡了。
宅基地使用權指的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依法享有的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造個人住宅的權利。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拓展資料:
宅基地是農村的農戶或個人用作住宅基地而佔有、利用本集體所有的土地。包括建了房屋、建過房屋或者決定用於建造房屋的土地,建了房屋的土地、建過房屋但已無上蓋物或不能居住的土地以及准備建房用的規劃地三種類型。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
2018年1月,國土部消息,我國將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適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權。
2. 農民可以在自己的宅基地上進行住房翻新嗎
根據《城鄉規劃法》的相關規定,一切建設行為要符合鄉村的詳細規劃。一般情況下,在詳細規劃中會明確該鄉村建設的樓高以及建設規模。據此,在自己家有宅基地使用權的土地上翻修房屋要受到具體的已經依法制定並生效的鄉村規劃的限制
3. 農村宅基地房子重建需要什麼手續
農村宅基地房子重建手續:
1、村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改建房屋,首先必須具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證》。如果該宅基地屬於城鎮規劃范圍內,則需要規劃部門出具改建房屋選址意見和《規劃許可證》;如果屬於城鎮規劃范圍之外,則需要經過土地管理部門對改建房屋的面積變動進行審批,然後方可改建。
2、首先帶著身份證、戶口、原房照和土地證,去當地的土地部門辦理土地審批手續,一般是土地所、住建所辦理相關登記,同時申請D級危房鑒定(這個鑒定時間較長,具體需攜帶資料請咨詢以上兩個部門),批准後才能進行房屋重建。
3、批准後再到規劃部門辦理建築許可證,等房屋建成完工了,再帶著這些手續去當地房管所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就可以了。
4、填寫危房翻新維修報告,經村級評議、鄉鎮級審核、縣級批准,市級備案,可以申請維修補助。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農村宅基地-網路
土地管理法-網路
4. 農村宅基地舊房翻新
房屋確權以後,翻新必須按照如下流程:
1、首先要提交登記申請書、申請的身份證明、宅基地使用權證明、申請登記房屋符合城鄉規劃的證明、房屋測繪報告或者村民住房平面圖。
2、申請村民住房所有權初始登記的,還應當提交申請人屬於房屋所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證明。這個簡單,戶口本或者身份證都可以證明。
3、建房戶向村委會提出書面的建房申請書。
4、村委會審核同意,簽字蓋章。
5、村委會報鄉建辦。
6、鄉建辦工作人員實地勘察,同意建房。
7、到鄉建辦領取房屋建設申請表,經鄉建辦簽字同意,鄉主管領導簽字蓋章、核實同意。
8、交縣規劃建設局審批(縣行政服務中心)。
9、建房戶可以開始建房,建房完成經驗收,核發房屋產權證書。
以前農民蓋房,基本上是不需要任何宅基地審批手續,也不需要任何的建房手續,更別提建房過程中需要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施工許可等證書了。只要是自己的承包地都能建房子,也有農民,有多個宅基地的,房子佔地很大,建小別墅,小高層的都有。但是確權之後,房子新蓋,翻新都很難了。
(4)宅基地使用權人翻新擴展閱讀:
房屋確權是保障房屋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房屋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它是唯一完全的物權。同時,也是房地產權屬登記、權屬變更、轉讓、評估、抵押、中介服務等的產權、產籍的管理的法定依據。
以下幾種宅基地情況是不能隨意翻新的:
第一,未經批准,私自選址蓋房的。
宅基地在農村越來越值錢,而且狼多肉少不夠分。所以要想申請到一塊宅基地是很難得,且只有申請到了,才能建房,如果未經批准,私自在自家耕地上建房,是違反了法律規定的。屬於違法建築,當然不被允許。
第二,超出規定面積建房的。
農村房子建多大,是有標準的,這個標准由各個地方自己制定。需要根據人口多錢,以及地的多少確定。基本上在150-300平米之間,在農村,很多宅基地是帶有前後院的,但是有人還嫌少,自己私自擴大宅基地面積建房。這種超出規定面積的,確權的時候對於超出的部分不確權。確權工作完成之後,即使要翻蓋房屋,也必須在原有的宅基地基礎上,自己不得隨意增加。
第三,未辦理規劃許可以及施工許可的,不得蓋房。
在農村,蓋房子是要符合當地的城鄉規劃。不在規劃區的房子是允許蓋的,而且超出了規劃高度也不行,建房子之前是要取得施工許可證才能動工。不管蓋新房還是翻蓋舊房子,都是必須要的。
第四,無宅基地相關使用許可權的,不能再翻蓋了。
現在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經脫離了農村,到了城裡生活,而且戶口也早已經遷出去了,嚴格來說已經不是農村人了,但是他們的父母在農村卻有房子,那麼他們的父母當然有權翻蓋,如果父母去世之後,房子他們可以繼承,但是絕對不允許翻蓋了,只有等房子自然毀滅之後,由村集體收回宅基地。當然,如果徹徹底底的不是農村人,雖然可能曾經是,那也不可能再申請到宅基地,回家鄉建房子。
網路-房屋確權
5. 宅基地使用權證有塗改怎麼辦
農村宅基地辦證程序 一、本人提出建房申請,建房申請書須經農民集體經濟組織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三分之二以上成員代表簽字同意,農村房助理員審核簽字、村上蓋章。 二、上報當地鎮人民政府,由鎮國土員實地踏勘,選址定點並填報農村住宅用地報審批表,村民委員會、國土員、鎮人民政府再審批表上簽署意見,附上建房示意圖、新農村規劃圖、地形平面圖; 三、報國土資源局規劃科審批實否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新農村規劃,如在城市規劃區范圍內,需經城市規劃管理部門簽署意見,並辦理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四、國土資源局土地利用保護科審核建房位置、用地規模、土地用途是否符合規定,審查同意後發放農民宅基地批准通知書;五、國土員根據農民宅基地批准通知書實地放線,待農房建成後,經本人申請,鎮國土員對建房位置、用地規模、土地用途進行竣工驗收; 六、憑農民宅基地批准通知書、農村居民建住宅驗收合格單(有鎮、村、組及國土員簽署意見)到國土資源局申請土地登記,經地籍調查、權屬審核合格後進行土地登記; 七、頒發集體土地使用證。
6. 戶口在城市,自己繼承農村舊房能翻新嗎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經濟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不錯的地步,據統計我國現在的城鎮化比率已經達到60%,這是什麼概念呢?超過半數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之中。
其實這個數據我覺得還不是非常的准確,因為可以這樣說,再過幾年的話,農村可能不會剩下多少人,因為現在農村所留下來的都是一些老人,而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居住在城市之中,首先對於年輕人來說我需要工作,而且孩子需要受教育,那麼的話城市之門的工作機會更多,教育資源也更豐富。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平時回老家的話,基本上村子裡頭有什麼人,只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才會齊聚一堂,然後你要有這一年之間的經歷,但是同時吐槽一下,外面的錢不好掙,可是留在家裡也不行。
現在就是這么一個狀況,那麼對於提出所說的自己的戶口在城市,然後繼承農村的舊房能翻新嗎?這個其實分有幾個情況,我們都一起來說一下吧。
宅基地與房屋之間的關系。
首先呢,我們有必要說一下農村的宅基地與房屋之間的關系,大家知道現在都講究宅基地是一戶一宅,也就是一個戶口本,上面只能有一處宅子,而宅基地的話,其實我們所擁有的只是使用權,也就是說宅基地你可以使用,但是你不能買賣。
而房屋的話我們是擁有的產權,也就是房屋是我們的,有的時候我們需要轉讓一下這個房屋,比如說打算把房子賣給其他人,什麼人可以買這套房子的同村的人,只有同村的人可以去購買,而且購買的那一方名下還不能夠有多餘的宅基地,而且在購買的時候宅基地和房屋是一起轉讓的,同時如果說這塊宅基地上面沒有房屋,那不好意思,這塊宅基地是不能夠進行交易的。
7. 城鎮宅基地翻新的法律依據
根據宅基地使用權隨房屋轉移的原則。農村房屋發生買賣、繼承、贈與等法律事由的,其所佔宅基地的使用權隨房屋所有權而轉移。
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規定:「公民在城鎮依法買賣房屋時,該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權應隨房屋所有權一起轉歸新房主使用。」關於辦理農村房屋宅基地使用權轉移手續問題,實踐中應注意掌握一個時間界限,即在1982年《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發布之前,農村房屋買賣中宅基地使用權均隨房轉移,無須辦理批准手續;但自該《條例》之後,宅基地使用權須經過申請批准後方可隨房轉移。
未經審查批准,宅基地使用權不能隨房轉移給買方,房屋買賣亦無效,但買主可將房屋拆走。村民遷居或者拆除房屋後騰出的宅基地,由集體收回使用,另作統一安排。但在農村合法繼承的房屋,其宅基地使用權可以隨房屋所有權而轉移。
8. 農村宅基地的房子重建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農村宅基地房子重建手續:
1、村民在自己的宅基地上改建房屋,首先必須具有《集體建設用地使用證》。如果該宅基地屬於城鎮規劃范圍內,則需要規劃部門出具改建房屋選址意見和《規劃許可證》;如果屬於城鎮規劃范圍之外,則需要經過土地管理部門對改建房屋的面積變動進行審批,然後方可改建。
2、其次帶著身份證、戶口、原房照和土地證,去當地的土地部門辦理土地審批手續,一般是土地所、住建所辦理相關登記,同時申請D級危房鑒定(這個鑒定時間較長,具體需攜帶資料請咨詢以上兩個部門),批准後才能進行房屋重建。
3、批准後再到規劃部門辦理建築許可證,等房屋建成完工了,再帶著這些手續去當地房管所辦理房屋所有權證就可以了。
4、填寫危房翻新維修報告,經村級評議、鄉鎮級審核、縣級批准,市級備案,可以申請維修補助。
(8)宅基地使用權人翻新擴展閱讀: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享有是與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資格聯系在一起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福利性質和社會保障的功能。因此,宅基地使用權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農民申請宅基地很大程度上因為其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每一個成員都有權以個人或戶的名義申請宅基地,並且農村宅基地的性質不會隨村民身份變化而改變。
第二,宅基地使用權的用途具有限制性。
農民獲得宅基地使用權後,只能在該土地上建造房屋,並作為生活資料使用的自用住房。
第三,宅基地使用權具有福利性和無期限性。
宅基地具有一定的福利性質,這種福利主要表現在農民能夠廉價取得宅基地,獲取基本的生活條件,從而享有的最低限度的福利。因為提供了無期限的宅基地,農村居民享有了基本穩定的居住條件,客觀上維護了農村生活的穩定。
因此,宅基地使用權只是基於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而享有的一項福利性權利,只能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間流轉。
參考資料:網路-農村宅基地
網路-土地管理法
9. 滿三十年的農村宅基地翻新有補償嗎
農村宅基地自建房翻新沒有政策補償。
一般的農村住房翻新國家是沒有補貼政策的,所有的花費都需由宅基地使用權人自行負責。除非是滿足危房改造補助對象的,國家有財政撥出補助金給予補助。
農村危房改造以戶為單位,由農戶提出申請,申請人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 擁有當地農業戶籍並在當地居住,且是房屋產權所有人;
2. 屬於農村危房摸底調查統計在冊的危房戶;
3. 屬於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其他貧困戶任意一種類型。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戶不能確定為補助對象:
1. 在本村另有安全住房的;
2. 住房擁擠,需要分戶的;
3. 在外地(縣城、集鎮)已有永久性居住房屋的;
4. 不屬於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其他貧困戶任意一種類型的